高 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北京 101500)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不同国家,其文化、历史、政治和宗教等情况不尽相同,对跨国商务交流造成了障碍。相较普通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分支,包含内容更广泛,所需知识更专业。因此,在跨文化背景下获得良好的文化自适、扩展专业知识储备、把握准确的翻译策略,对提升翻译质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969年,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Eugene Nida提出了功能对等的概念。所谓“功能对等”,是指翻译时不要求生硬的文字对应,而是实现两种语言之间功能和用途上的对等,追求语义表达的自然流畅和恰如其分。而基于美国著名语言学家Noam Chomsky提出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划分,在翻译过程中的这种对等又分为两种:一种称为正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另一种被称为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前者“主要关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信息本身的传递”,重点强调表面层次上一一对应的翻译。而后者则强调用自然、贴切的对等表达形式再现源语的内容。重点在于意义,其次才是文体。而这种贴切的对等表达想要实现从头到脚完全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它指的是最大限度上的相似对等。而自然是指目的语读者阅读译作时对语言顺滑流畅的感受,几乎感受不到翻译腔的存在,毫无违和感。Eugene Nida显然更倾向于使用后一种翻译理念,更加重视读者的感受,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反应相同”。
商务英语涉及大量专业术语,有极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涉及的学科门类知识比普通英语翻译更为庞杂,很多词在商务环境中和普通英语中的意义截然不同。商务英语译员既要灵活运用专业词法,又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经济、金融、法学等拥有全面的知识储备,实施恰如其分的翻译,避免误译、错译而引发商业纠纷和经济损失。以下面两句话中的Negotiable为例:
The price was not negotiable.
The straight bill of lading,on the other hand,is made out to a specific consignee.Such a document is not negotiable.
第一个negotiable译为“可商议的”,第二个则应译为“可转让的”,即“记名提货单是开给特定的收货人的,这种文件不可转让”。不同语境下的同一个词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专业术语、缩略词以及新词使用的专业性要得到很好的保证。
英语作为西方的主流语言,其商业语言中自然承载着诸多特有的文化内容,有些实质性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要得到重视。例如,商宴中,外商对中方一家公司的负责人说:“Your observation of business etiquette is out of my expectation”。该负责人出于恭敬,遵循了中国文化习俗中的谦让精神,回答道:“不值一提,一般般吧(Don’t say that.Just so so).”
中国文化讲究委婉客气、谦虚含蓄,西方文化则直截了当。所以,接受对方的表扬和赞赏,回复“thank you”更符合对外商务宴会活动的背景。可见,商务社交活动中礼貌原则虽然重要,但文化上的差异极易引起语用上的失误。中方的回答虽然符合谦恭的准则,却违反了牛津大学哲学家Grice提出的质量准则:Make your conversational contribution such as is required,at the stage at which it occurs,by the accepted purpose or direction of the talk exchange in which you are engaged.(使你所说的话,在其所发生的阶段,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标或方向)。这被称为合作原则,还包含数量、质量、关联和方式等四条准则。
商务英语在国际商业交流中不断凝练、越发简洁,逐步形成了一些特定的、为业内人士共同接受的形式及意义。这一特点,与近些年来英美等国出现的英语简化趋势有直接的联系。美国学者Courtland Bovee和John Thill在Business Communication Today中说到“简易英语是用简易的文字和结构写成的语句,读者都能看懂……它很接近我们的口语”。简洁通俗的语言文字已经成为现代商务英语的突出特点。来看下面两句话的对比:①We beg with great respect to state that we are in receipt of your Letter of Credit in the amount of US dollar for which we thank you.②We inform that we have received your L/C for USD.
第1句表达较为繁杂,第2句则简洁明快,使用了专有名词与缩写词,去掉了繁复的套话,而在信息传达的功能上两句话并无二致。
顾名思义,是指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遵守并坚持一些习惯性的译法,这些翻译方法已经得到实践的印证,并被大家广泛接受,如果再加入个体的理解和习惯重新加工,便会极易产生语用的失误。比如,欧洲经济共同体:EEC/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Chamber;美国贸易代表:USTR/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等,不要根据字面的意义自行翻译。
抛开语言文字构成本身不谈,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沟通产生困难的根源主要还是来自文化思维差异和文化习俗差异。
文化积淀影响人的思维活动,而语言是思维活动的重要表达方式。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孔子讲“谦,恭”,这是中国文化求稳好静的体现,流露的是虚心礼让的文化内涵。西方强调个人主义,以个体利益为主,更看重个人需要和成就对社会的推动及影响。中国文化不忽略个体,讲究“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但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是生存的根本。所以,中国文化强调集体。此外,与英语世界里开门见山的直线思维相比,中国人往往更喜欢迂回和委婉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汉语的螺旋式思维与英语的直线式思维相互碰撞,这种差异的碰撞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体现。
例如,在中国,主人请吃饭,饭后往往会说“招待不周,请多多包涵”,以此表达自己的谦恭,如果西方客人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文化功课,那么以上表达就会引发西方客人的误解(为什么我们没有受到好好的招待,难道作为客人我们不配吗?)。所以,这时如果对上文补充道“Since you are our distinguished guest,we can’t do better”,客人的迷惑就迎刃而解了。再比如,在西方国家,主人招待客人时往往会问“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Tea or coffee,or something else?”说明主人准备充分,客人只需按自己的真实意愿选择即可。如果按中国的习俗,回答“客随主便”,就会让主人显得很为难。
所以,在面对不同语境和不同文化背景时,需要根据人们所遵守的不同文化思维来行事和表达,正所谓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
商务英语一般不纠结文采、韵味、修辞,往往把“忠实、准确”放在首位,为的是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意图和信息实质。如果缺乏“忠实”,便可能引起曲解,误导译文读者,造成双方的错误理解,引发商贸纠纷。这一点在英文商务合同的翻译过程中尤为突出。带有感情色彩或有些夸张、华丽的辞藻应当尽可能避免使用,以便在意思的表达上做到精准一致,达到合作双方对合同用词无可争议的程度,体现合同用语的严肃和严谨。比如商务合同,既严肃又具体,翻译时务必做到精准,准确是翻译的根本,只有词义准确,才可以避免概念模糊。准确地选择词汇是以准确理解原文为基础的,选词不是从英语词典上找词义,而是根据译者的商贸专业知识和英语理解能力,翻译出其准确意义。看下面这句话:When a party breaches of the contract,the other party shall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event further loss.If the other party fails to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resulting in the expansion of the losses,it shall not claim compensation for the expansion of the loss.
译为“合同的任一签订方如有违约,为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若对方未采取适当措施而导致损失扩大情况出现的,则违约方不必为扩大的损失进行赔偿”。Shall在合同条款里具有特定法律意义,应该理解为汉语中的“应当”“必须”,若是译成“将要,会……”便会失去准确和专业度。在商务活动中,类似的法律词汇翻译失真的情况不在少数,致使商务合同的措辞不精准、不到位,为别有用心之徒钻空子和逃避责任提供了机会。
常见的商务英语翻译方法还包括直译和意译。顾名思义,对原语的结构、含意进行大部分保留而进行的直接翻译称之为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而把握原语内容的主要精髓,但是摆脱了原文的结构约束,并对其复杂且意味深长的内容做变通且合理的翻译处理称之为意译(free translation)。比如,有些商务信函是为了交流情感,加深友谊,建立关系,增进互信,在此基础上达成商业上的合作。英文信函的开头和结尾我们都较为熟悉,如Dear Sirs,With reference to your order No.F256 of Feb 5 for 1,000 sets of freezers…为符合中文的语言风格,“Dear Sirs”则可不论性别,意译为“敬启者”,而后面译为“关于贵方2月5日第F256号1000套冰柜的订单……”这样的译文既突出了源语的特点,也考虑到了目的语的行文风格,比直接译为“亲爱的/尊敬的先生,关于你们公司2月5日第F256号1000套冰柜的订单……”更接地气,不仅礼貌得体,而且更生动。这算得上是对原句的一种意译。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两者存在文化差异的地方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增减及转换,以做出最恰当、确切的商务英语译文输出。有些形容词(短语)与后面的宾语之间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便可以根据意义在译文中转化成相应的动词,如:
原文:All cash dividends are subject to income tax.
译文:所有现金分红都要缴纳所得税。
经过转换,译文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流畅通顺。
译者要充分考虑目的语受众的接受能力,打破交流双方的心理认知及沟通瓶颈,多利用互动性强的语言,才能收到良好的沟通翻译效果。
原文:I will not fail to keep you informed about the continuation of procedure.
译文:申请的进展情况我们会随时知会对方。
英语重形合,通常习惯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汉语是意合语言,修饰语通常在被修饰的中心语前面。原文中的宾语中心语“you”有一个修饰语:“informed”,处在被修饰的词的后面。分词结构在中文里没有语法对等的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可译性,对这类结构的翻译通常采用归化策略处理更为稳妥。
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商务英语翻译迎来更多挑战,同时其作为人文桥梁的沟通作用也得到了加强。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沟通产生困难的根源主要来自文化思维差异和文化习俗差异,是商务英语翻译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译员们需要强化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树立跨文化观念,不断提高英语和汉语水平。根据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灵活、变通地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采用正确的翻译策略,提升商务商英翻译的准确度和应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