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研究

2022-12-09 04:04:10吉岳萍
哈尔滨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延续性依从性冠心病

吉岳萍 潘 婉

(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湖北 武汉 430033)

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逐年升高,是心内科防治的重点疾病之一。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冠心病PCI 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作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行介入术的96 例冠心病患者按不同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分组。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冠心病;②行择期PCI 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③心功能分级在Ⅱ-Ⅲ级;④理解及沟通能力正常;⑤均理解本研究的目的,自愿加入,积极性较高。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分级在Ⅳ级;②有出血倾向;③严重脑血管疾病、精神或意识障碍;④发生严重PCI 并发症;⑤临床资料不齐全。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术前访视解答患者疑问,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及下肢肌肉训练等;术后遵医嘱用药,定时检测血压、心率等,开展肢体康复训练,嘱咐患者合理饮食、戒烟戒酒、积极预防并发症,给予出院健康指导,要求患者在家注意情绪调理、适度运动锻炼、健康饮食、及时复诊等。观察组运用延续性护理干预:①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制定护理方案。成立由心内科主治医师2 名、护士长1 名、责任护士5 名组成,制定统一的培训及考核标准,熟练掌握冠心病PCI 相关知识、延续性护理方法等,制定符合科室实际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提供长期的护理服务[1]。在患者住院期间,小组成员根据PCI 结果、治疗药物、有无合并症等给予患者个体化评估,明确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日常生活习惯等,将患者纳入延续性护理中[2]。②出院前护理。针对患者院内治疗的情况,在出院前给予针对性护理,讲解延续性护理以及增强患者自护能力对改善病情的重要性,指正和指导不良生活习惯,指出并发症、居住环境、心理状态、生活及饮食等不合理之处,告知诱发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及自我护理观念,提高延续性护理的依从性[3]。③健康教育。重视并持续进行冠心病、PCI 术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知识、心绞痛发作的识别及处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等,每周、每月均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病友交流会等,不断巩固患者的健康认知,严格遵医嘱用药,并重点指导患者的用药方法、日常监测内容等,并给予饮食、运动等指导,要求患者遵循健康生活方式[4]。④随访指导。结合多种随访方式,建立冠心病PCI 患者微信群,定期推送健康知识,不定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指导患者进行心绞痛症状、血压等的监测,及时发现有无病情异常,给予个体化指导,避免影响因素的危害[9]。强调药物治疗重要性,跟踪了解患者的用药,嘱患者务必按时服药,讲解不同药物的注意事项,如洋地黄类要记录脉搏,利尿剂需估计尿量[5]。指导患者严格低脂、低盐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少食多餐,忌过饱过饥。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以适量、低烈度为主,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及干重体力活,每次运动以微微发汗为宜[11]。在随访过程中注意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变化,对于做的好的地方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仍有欠缺或存在实际困难的地方应努力帮助患者,减轻其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12]。两组均护理6 个月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①评估ESCA 评分,分为4 个维度,43 个条目,记作0~4 分,最高172 分,与自护能力呈正比;②评估SAS、SDS 评分,分别以50 和53 分为临界值,得分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评估PSQI 评分,共7 项,每项0~3 分,最高21 分,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③护理依从性指标分为按时用药、血压监测、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调节情绪、定期复查等,以完全及部分依从的比例作为评价标准;④评估护理后SF-36 评分,分为8 个维度,每个最高100 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用SPSS21.0 软件版本,(±s)、率(%)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t、χ2,P<0.05 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在自护健康知识、自护技能、自护概念、自护责任感以及ESCA 总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 (分,±s)

表1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 (分,±s)

组别自护技能自护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健康知识ESCA 总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n=48)25.62±3.30 42.43±5.39 23.68±3.24 30.79±4.15 17.16±2.13 23.02±2.48 102.48±12.98 149.51±18.44对照组n=48)25.73±3.21 34.57±4.46 23.36±3.09 27.12±3.58 17.28±2.07 19.89±2.27 102.12±12.50 128.48±15.80 t 0.2217.8670.3426.3370.2324.2130.38621.039护理前36.02±4.31 35.75±4.13 0.274 P >0.05护理后53.27±6.42 46.90±5.49 6.37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 两组心理及睡眠状态比较: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 评分、PSQI 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分,±s)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分,±s)

组别SAS 评分SDS 评分PSQI 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n=48)62.32±7.6732.13±6.0465.76±8.5235.35±6.2714.64±2.037.35±1.46对照组(n=48)62.06±7.4844.54±6.3166.10±8.2846.92±7.8314.37±1.9811.98±1.63 t 0.29612.4110.34711.5720.3274.263 P P>0.05P<0.05P>0.05P<0.05P>0.05P<0.05

2.3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观察组在按时用药、血压监测、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调节情绪、定期复查等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n%)

2.4 两组护理后SF-36 评分比较:相比护理后SF-36 评分,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后SF-36 评分比较 (分,±s)

表4 两组护理后SF-36 评分比较 (分,±s)

组别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观察组(n=48) 70.12±6.3872.58±7.0169.37±5.1469.73±5.43对照组(n=48) 62.59±6.7864.35±6.5260.30±5.0661.25±5.18 t 7.5346.2379.0728.486 P<0.05<0.05<0.05<0.05躯体疼痛73.86±5.79 66.27±6.34 7.593<0.05精力71.78±6.09 63.45±5.38 8.336<0.05社会功能77.40±6.52 65.26±5.54 12.147<0.05一般健康状况73.02±5.68 65.74±6.41 7.286<0.05

3 讨论

冠心病PCI 术虽能快速开通闭塞冠脉,恢复心肌供血供氧,但置入支架后有一定血栓风险,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同时也无法停用扩张血管、稳定斑块等药物,导致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较多药物[6-7]。此外,患者对冠心病PCI 术的认知程度不一,既往生活习惯较难改变,都对术后长期病情稳定有不利影响。因此,冠心病PCI 术后需要给予持续的护理干预。

延续性护理干预针对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存在的个体化问题,制定延续性护理策略,运用多途径进行随访、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不断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提高用药依从性,主动遵循健康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避免相关危险因素[8-9]。同时,延续性护理干预拓展了护理的内容及外延,能够密切护患之间的联系,持续追踪患者病情变化,促使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0]。此外,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使得护理行为更具组织性及计划性,利于护理工作的持续开展,使护理工作更为高效、专业[15]。因此,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充分协调和照顾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的健康需求,防止健康状况下降,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也从多个方面证实了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优越性,利于冠心病PCI 术后的长期、持续、全面的护理管理,规范和改进患者的自我管理,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机体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利于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的病情改善,调节心理状态,自觉提高依从性,提升生活品质,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依从性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46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