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华
最近,“社恐”成了年轻人口中的高频词。社交恐惧症原本是一个医学术语,又称社交焦虑障碍。临床诊断中,社交恐惧症的检出率在2%~7%,应该说大部分人是不符合“社恐”诊断的。恰好,我的咨询室陆续来了四位同学,他们都声称自己是“社恐”,看看他们到底在“恐”什么。
小A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平时喜欢独处。当提到“社恐”这个词时,她说:“我最怕的是尴尬场面,也就是‘大型社死现场。比如,你去参加团建,玩破冰游戏,什么击鼓传花、大风吹,运气不好就会转到你手里,非得逼你表演个节目,然后气氛就彻底冰冻住,尴尬到脚趾抠地,只能硬着头皮去唱一首五音不全的歌,真是惨不忍睹!”小A边说边笑,“我就是恐惧那些需要很多人参与的社交场所。”
小A在“恐”什么呢?她害怕的“社死现场”可以理解为由于团体的压力被迫暴露自己“不太体面”的那一面。这个“不太体面”的一面实际上是人们非常真实的状态,但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尴尬呢?大多是因为当事人隐隐地对自己有着比较完美的“人设”期待,对生活的秩序、节奏也有着完美的期待,一旦这种完美迫于团体压力被打破时,“我”变得不完美、秩序变得混乱和失衡,便产生了尴尬的情绪。
“大部分人都比较‘社恐吧?”小B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男孩,他皱了皱眉头,“你去社交,去参加集体活动,在人群中你总得有个存在感。但无论是在哪种领域、什么场合,总有一些人特别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演讲,能被大家记住的,要么是讲得特别好的,要么是讲得特别烂的,但这种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在人群中就是极少数人,这是统计学决定的。”
他接着说:“现实中,大多数人是不容易受到关注的,也刷不到什么存在感,就是‘小透明。社交本身就是一种耗费心力的活动,如果不能获益,那当然要尽可能回避了。因为大部分人是中间群体,所以大部分人是‘社恐!”
小B在“恐”什么呢?他不甘于被中间、被透明,不甘于不被看到,实际上他回避的是一种没有强反馈和强关注的场景。小B回避社交,实际上是回避“卓越的自我预期”落空后的心理感受。
小C是一个很羞涩的男孩。“‘社恐,我觉得我还是有的,主要是我很容易紧张。呃……每次公开亮相,我都……挺紧张的,容易说错话。”他叹了口气,接着说,“比如,演讲的时候,每次轮到我讲话,我就看着台下同学的反应。看到有谁没在看我,或者看到谁正在做作业,谁在睡觉……只要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就觉得一定是我讲得不好。”
“讲得不好,还不如不讲。慢慢地,我就……不去公开场合了……我要练习到非常完美的状态,才敢去亮相。”说完,他又羞涩地笑了。
小C在“恐”什么呢?他在社交时,主要的精力是盯住那些与自己表现不好高度相关的回馈信号。也就是说,总盯住自己的缺点看,只要有一点不好的反馈,他就会忽视其他可能存在的好的反馈,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完美主义倾向——不做到100分就是0分的感受。
小C回避的,是在人群中出现瑕疵的自己。
“太累了,你根本处理不过来那么多信息!”女生小D时刻保持着紧绷的状态,神情有掩饰不住的疲倦,“人一多,你就得听很多人说话,首先耳朵就顾不过来!然后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你想全听懂,脑子也反应不过来!最后,人家还希望被理解、被共情,你得体会每一个人的感受,你的心就忙不过来!”
“太累!每次去人多的地方,我感觉自己就被大量他人的信息淹没了!我独处的时候,一个人刷剧、发呆,自在多了!我不喜欢人很多的社交,老师,我这是不是‘社恐?”
小D的情况,看起来是由于独立自主的需求導致的社交回避,但细想一下,她为什么这么累?她需要听到每一个人的声音、听懂每一个人的信息、理解每一个人的感情,而且对他们有贴心的回应。她担心自己没有全方位照顾到别人,从而让别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评价。他人评价进一步影响自我评价,这种高期待和高要求,也可以解释为自我完美主义。
从上面四位同学的故事来看,他们都够不上真正的社交恐惧症,最多算某种社交回避行为而已。
从四个故事来看,我们会发现,“社恐”这个词其实蕴含着我们对于自我、环境、秩序、节奏、社交质量的一种完美主义期待,也体现了隐藏在我们内心的对于卓越和完美的渴望,体现了我们其实不甘于人后,不甘于做“中间人群”的潜在预期。确实,大多数人总是在中间,经常变成“小透明”,这是人群的多数。如何在没有强反馈和强关注的情况下,好好地活着,不至于心态失衡?
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议题是需要不断面对和修炼的:既要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又能接受中间人群的状态,不急不躁。审视自己,悦纳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展现真正的自己。
(摘自《大学生》2022年第1期,小黑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