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路径

2022-12-05 20:39赵斌李洪涛
兵团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赵斌 李洪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并多次召开民族地区中央工作会议、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做好民族工作重点方面、关键问题作出战略部署,推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作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一体化、整体化建设奠定实践基础,铸牢增强各民族“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铸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基础,铸牢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制度基础,凝聚起新时代持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磅礴伟力。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进路;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5—0113—07

[作者简介]赵斌,男,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实事求是》杂志社编辑,研究方向:民族政治学;李洪涛,女,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实事求是》杂志社副编审,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路徑之一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之所以不断被强调、突显,就是因为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世界局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唯有不断凝心聚力、团结一心,才能有效应对波诡云谲的世界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不断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在新征程上赢得具有新的历史特点伟大胜利,为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有力举措,是党领导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效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并多次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议,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重点方面、关键问题作出战略部署,推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作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一体化、整体化建设奠定实践基础,铸牢增强各民族“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铸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基础,铸牢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制度基础,凝聚起新时代持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磅礴伟力。

一、推动中华民族一体化、整体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推进自身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深刻改变近代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团结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是因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始终把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一以贯之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一定能够在新征程上不断开创新的胜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密不可分。著名人类学、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2]这个自觉过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具备相当程度重叠性的历史事实,毋庸置疑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华民族加速形成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中国,中国人民才逐渐开始转变自身身份观念的认识,继而形成一种具备现代性色彩的中华民族意识的理解。

共同体作为个人及其社会关系构成的基本存在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马克思在研究考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非常关注共同体这一概念,从具体的人及其社会关系引申出共同体这一概念,马克思不仅明确指出共同体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而且鲜明指出人的发展和自由决不能离开共同体,把个人放在一定的关系共同体里进行考察,而非片面地、孤立地审视个人的发展,构成了马克思共同体的一般逻辑。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3]这里所说个人彼此发生的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实际上指的就是共同体,在人类的互动和交往的实践过程中,个体通过有机结合构成的对土地“共有”形成的集合体构成了朴素的自然共同体。马克思进一步论证指出,从“无剥削的共同所有”转向“剥削基础上的所有”,再由“剥削基础上的所有”转向“更高阶段无剥削的共同所有”,共同体经历了“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到“真正共同体”的逻辑演变,而“真正共同体”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共同体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体一般形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现了真正共同体的价值要求。“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4]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超越了“虚幻的共同体”的中国实践,是对以往共同体模式特别是“资本共同体”的颠覆,它不仅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现实,而且为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考。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作为在长期历史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体,在经济、文化、社会的长期交往交流中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不仅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也是马克思所强调的真正共同体。因此,形成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科学认识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层逻辑。从这一层面出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思想,坚决贯彻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的理念,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一体化、整体化建设,积极培育和巩固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共同价值,汇聚起新时代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二、增强各民族“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作为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多元”统一体,具有一体化的认同基础极其重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5]这一重要论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具体前进方向。如果说认同是影响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前提,那么“五个认同”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缺乏甚至没有认同,各民族成员思想就难以统一,共同体就成了无根之木,共同体意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增强各民族“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

其一,必须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是由于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不懈奋斗,中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广袤的历史疆域,共同创造了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书写了悠久璀璨的中国历史,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6]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关键要看一个国家是否统一。从历史上看,但凡国家不够强盛,往往就容易四分五裂、形成一盘散沙,与此相对,凡是强大的国家,往往都是统一独立的国家。历史证明,国家统一是人民之福,国家分裂是民族之祸。可以说,国家的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维护统一关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国家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民族才能拥有稳定的发展环境。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与核心,祖国统一不仅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和应有之义,更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前提保障,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制造民族分裂、危害祖国统一的政治图谋,坚决维护伟大祖国的统一。

其二,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在中国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中,中国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命运与共、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这个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56个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指的是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多元”指的是构成“一体”的56个具体民族,其中“一体”包含着“多元”,“多元”共同组成了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一体与多元须臾不可分离,多元与一体也须臾不可分离。中国各民族从长期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牢固树立各民族荣辱与共、唇齿相依、水乳交融、休戚相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于一切、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才能不断推动形成各民族共同发展、团结奋斗的合力,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三,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汇聚了古往今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筑了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是最深层次的力量,文化的发展关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一方面要准确认识把握好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只有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另一方面,还要在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保障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文化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国家综合实力、民族精神面貌与文化的关系愈加密切,迫切需要把文化认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既追求共性,也承认差异,加强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持续推动中华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为中华文化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四,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各族人民的力量、统一各族人民的思想,推动各民族在繁荣发展上取得实质性效果。始终把各族群众的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始终关心各族人民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团结带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局面,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做好民族工作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因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把各民族繁荣发展真正贯彻落实到了行动中,为形成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局面贡献了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什么时候老百姓相信党,什么时候各族人民就能够统一思想、众志成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7]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各族人民对现代化建设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只要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朝着安居乐业、稳定安全的生活持续迈进,就一定能够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五,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道路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現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能够实实在在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是一条拥有光明前景的科学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用不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比正确,前途无限光明。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8]不论是加强各民族大团结,还是推进各民族发展事业,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夯实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的经济生活,是不同民族或区域的人们凝聚成为更大共同体的物质基础。纵观历史,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经济类型,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符合各民族独具生计特点的经济生活方式,他们差异互补、互通有无、相互依存,为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9]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既是中国共产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贯做法,也是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路径,既要让各族群众普遍享受社会发展的红利,又要普遍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来促进中国整体上的更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一些偏远地区甚至实现了较大程度的“跨越式”发展。但民族地区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党中央再次作出全国人民共同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这进一步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省市之间的差距问题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10]在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还需要持续重点关注民族地区社会的现代化,并将其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抓紧推进。从“对口援疆”到“转移支付”,从“授人以渔”到“注重加强造血功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民族地区制定实施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和战略,深刻改变了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面貌。在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准确找到自身发展定位,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推动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落后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减少与其他省市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实现共同富裕,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才能真正融入并认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属性,是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顺利实现的重要要求。唯有各民族勠力同心、同向发力,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得到有效推动。具体而言,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夯实的经济基础,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激励各族群众把行动和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上来,而且有利于激励各族群众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前行,从而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各民族共同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新征程下的必然选择,必须把握其为凝聚人心奠定经济基础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上进行把握,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实际情况,在区域化与精准性上靶向发力,统筹好分配与协调各方面工作,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整体发展格局,使各族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中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永远跟党走的自觉,引导各族人民在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上都向着现代化不断迈进,从而引导其主动在共同繁荣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基础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更加积极的意义,是真实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必须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同全国一道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对口支援项目的资源调配以及中央转移支付的体制机制,在重点推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上下功夫,充分保障各族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始终确保各族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各族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调动起各族群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以凝聚人心、改善民生为价值导向,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把中华民族铸造成为牢不可破的共同体。

四、完善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制度基础

揆诸党的百年奋斗史,民族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中积极主动作为,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针对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方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有效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其核心内涵包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及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等。

首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创新探索出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对民族自治地区的行政地位、机关权力、民族自治地区各民族的关系都作了具体的规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我国有效解决了民族工作道路上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引导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利、自主管理当地内部事务提供了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形式被固定下来,实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化、法律化、制度化三位一体,开启了以法律条款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各族人民权利的新局面。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必须一以贯之、始终坚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還需要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方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要妥善处理好统一与自治的关系,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家统一都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属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最根本的共同利益。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跨越国家这个最基本的前提去谈论民族区域自治,倘若国家都四分五裂了,那么民族区域自治也就无从谈起了。另一方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还要在依法保障自治权行使的过程中始终确保国家法律和行政指令能够得到优先实施,既要保证本民族意识服从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做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自治法规需要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适应,始终把国家法律体系作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纲和宏。

其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把其作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工作的重要抓手。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题为《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对这一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可见,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創建工作已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重要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团结创建从最初的“活动”升格成为“工作”,显示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受到党中央的持续重点关注,并逐渐制度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12]党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时作出符合时代变化的调整,朝着不断加强各民族大团结的方向创新发展改进民族工作,统筹好各个民族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真正把民族工作做好做扎实。近年来,党中央又先后提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在行政立法上进一步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管理、治理进行具体指导,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法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再次,必须严格依规、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在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民族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功夫,加快完善民族问题治理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暴力恐怖活动、渗透破坏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民族分裂活动要织密制度之网,形成严密防范、露头就打的体制机制,防止和杜绝“不敢依法管、不愿用法管、不会靠法管”的治理乱象。在当前的一些具体工作中,一些事关民族因素的问题不都完全是民族问题,其中一些是由于执法、懂法不到位造成的,尽管这些问题会涉及民族因素,但绝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唯有让依法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才能避免甚至杜绝一些矛盾问题进一步升级演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同时也为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提出了根本要求。只有坚持全面把民族事务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保障各族人民在法律、法规面前的平等,才能切实有效保障法律赋予各族人民的基本权利,从而维护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此外,依法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党员干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实际情况,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区域化、精准性、针对性,灵活运用好法律条款,切实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事件、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以制度维护民族团结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要求,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只有真正做到保证各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才能确保民族事务管理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探索出来的一项重要历史经验,在解决民族问题和化解民族矛盾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有效经验,不仅指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而且指明了有形有感有效维护民族团结的有效路径,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一如既往把贯彻落实好民族工作治理法治化作为基本原则,充分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处理民族事务的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厚植创新党的民族工作的环境土壤。

参考文献:

[1]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9-07/04/content_1934068.htm,2014-05-30。

[2]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8.

[4]习近平.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7-09-30.

[5]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42260.htm,2019-09-27.

[6]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5/content_5625234.htm,2021-07-02.

[7]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5/content_5625234.htm,2021-07-02.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36.

[9]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综述[EB/OL].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1/08-25/9550650.shtml,2021-08-25.

[10]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42260.htm,2019-09-27.

[1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42260.htm,2019-09-27.

[12]杨川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EB/OL]. http://marx.cssn.cn/mkszy/yc/202105/t20210526_5336052.shtml,2021-05-26.

责任编辑:张彦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浅析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当代价值
精准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分析
深化“五个认同”教育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从郭嵩焘的资本主义观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到自觉的转变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