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亭群芳谱》的基本内容及特点解读

2022-11-30 11:29车艳妮刘庆超
关键词:周易

车艳妮,刘庆超

(1.青岛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青岛农业大学 园林与林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二如亭群芳谱》,简称《群芳谱》,由明代王象晋纂辑。王象晋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约四十余种,其中存世者有十六种。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为王士祯所撰《刑部尚书王公传》中用三句话提及其祖父王象晋:其一学历,其二官职,其三著述,后者仅有四字:“撰《群芳谱》。”[1](P584)据此可知,《群芳谱》是王象晋的代表作。《群芳谱》产生较大影响的年代并非其甫一问世的明崇祯年间,而是在清康熙时代。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命内阁馆臣汪灏等人重修《群芳谱》,增广为一百卷,命名为《佩文斋广群芳谱》,简称《广群芳谱》,康熙亲自为其撰序,刊行全国。“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加之此时王士祯之名望如日中天,于是乎《群芳谱》身价陡升,一时间洛阳纸贵,坊间流传甚广,士人家有藏之。

《四库全书总目》中对《群芳谱》的评价并不高,称其“略于种植而详于疗治之法与典故艺文,割裂饾饤,颇无足取。”[2](P1560)几持全盘否定态度。古农书研究学者石声汉在《中国古代农书评介》中指出:“《群芳谱》只能算是一种‘类书’……在农业生产上,更不见得有什么重大意义。”[3](P66)这些观点颇有影响,以致于《群芳谱》被视为不够专业的肤浅之作。然近些年来,学者对《群芳谱》的评论则趋于正面。如王毓瑚指出:“从现代农业的观点来看,书中确实包括了不少可资参考的资料。”[4](P180)伊钦恒在《群芳谱诠释》中对《群芳谱》的农学价值作了较为全面的肯定。[5](P5-6)从事中国古农书研究的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更是盛赞《群芳谱》“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一样值得大书特书。”[6](P223)

《群芳谱》一书内容丰富,有着较为严谨的体例和相对完整的体系,涉及了农学、植物学、生物学、园艺学、中药学、民俗学、文献学等诸多领域,使读者在获得广博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在阅读丽藻典故等内容中获得美的享受与体验,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

一、《群芳谱》的基本内容

《群芳谱》卷数,各家著录不一。《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明末刊清修本二十八卷,明沙村草堂刊本二十九卷。”《北京大学馆藏善本书目》:“明刻清修本三十卷。”[7](P75)诸如此类分卷的不同,是因分卷时编排互异所致,内容并无不同。全书共计七十九万八千三百六十余字。

《群芳谱》全书分为元、亨、利、贞四部,元部包括天谱三卷,岁谱四卷;亨部包括谷谱一卷,蔬谱两卷,果谱四卷;利部包括茶谱一卷,竹谱一卷,桑麻葛谱一卷,棉谱一卷,药谱三卷,木谱三卷;贞部包括花谱三卷,卉谱两卷,鹤鱼谱一卷。全书凡十四谱。另于天谱小序之后加入“往哲芳踪”,实为“人谱”,亦作卷首一卷。各谱开头有王象晋所撰“小序”,概述该谱主旨及基本内容。小序后为“首简”,这部分文字大多萃取历代经典文献,内涵丰富而深刻,其中亦不乏思辨性。譬如“天谱”首简中包括《周易》、《朱子语类》、刘禹锡《天论》及《鹖冠子》等典籍中的段落或章节。

各谱中的具体内容大致从辨证物名、描述物形、杂述灾祥、讲授知识技能、说明植物实用价值和胪列典故丽藻等方面依次展开。

1.辨证物名

对事物的名称加以辨正,如星宿名,廿四节气名、天干地支名、各种植物名等。对一物数名者、异物同名者,尤逐一辨明,或兼溯名源。如“岁谱”于“岁”条下云:

《尔雅》:“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取岁星行一周也;祀,取四时一终,四时之祭遍举也;年,取禾一熟也;载,取物终更始也。[8](P119)

这里引《尔雅》为证,指出各个时代对“岁”的称谓各异,进而又指明称谓的来源。

又如果谱卷三“石榴”条下云:

一名若榴,一名丹若,一名金罂,一名金庞,一名天浆。本出涂林安石国,汉张骞使西域,得其种以归,故名安石榴。[8](P395)

这里不仅指出了石榴的数种异名,还解释了“安石榴”得名的原因。

2.描述物形

对事物的形貌特征做出描述。对植物枝叶之小异、花朵果实之形似者,详述其细微差异。对尤易混淆之物,则特列“辨讹”条目,以防被误识误用。

橘:树高丈许,枝多,刺生茎间。叶两头尖,緑色光面,阔寸余,长二寸许。四月生小白花,清香可人。结实如柚而小,至冬黄熟,大者如杯,包中有瓣,瓣中有核。实小于柑,味甘微酸。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8](P400)

柑:树似橘,少刺,实亦似橘而圆大,未经霜犹酸,霜后始熟,子味甘甜,故名柑子。皮色生青熟黄,比橘稍厚,理稍粗,而味不苦。惟乳柑、山柑皮可入药。橘实可久留,柑实易腐败。柑树畏冰雪,橘树犹少耐,此柑橘之异也。[8](P405)

作者在介绍橘时,详述其枝干、刺、叶、花、实、味等,并指出其果实与柚和柑的大小之别。而介绍柑时,又详细描述了其果实、果皮、味道以及习性与橘的细微差异,有利于读者对柑、橘的认识与辨别。在《南方草木状》中,对橘的介绍极为简略:“白华赤实,皮馨香,有美味。”[9](P114)介绍柑时则指出“柑乃橘之属,滋味甘美特异者也。”[9](P116)《全芳备祖》中介绍橘时仅指出:“叶与枳无辨,刺出于茎间,夏初生白花,至冬而黄熟。”[10](P897)对柑的解说则与《南方草木状》中无异。

又如在药谱二枸杞下特列辨讹一条:

叶厚而长梗上无刺者,枸杞。叶圆硬有刺者,名白棘,味辛、苦、麻,人不堪服,慎之。[8](P540)

从叶子和刺上对易混淆的枸杞和白棘二者加以区别,因为白棘为人所不堪服食,必须谨慎对待。

3.杂述灾祥

含休征、咎征、占候三项内容,天谱、岁谱中按此编排,以天象来显示人事的吉凶祸福。所谓“天垂象见(现)吉凶,所以示人也”[11](P7),“推天道以明人事[2](P1)”,将天、地、人作一体观,借助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和人生问题。如:

天谱二于“休征”条下云:

圣王在上,则日光明,五色备具。《易纬》

日者君象,德政无失,百姓安宁,则日华五彩。至德之朝,日月若连璧。《坤灵图》[8](P32)

于“咎征”条下云:

人君德政有瑕,人民怨咨,则日生变异,以彰乖慝。

唐僖宗干符六年十一月朔,两日并出而斗,离而复合,三日乃不见。是月黄巢刘汉宏作乱,帝迁巴蜀。[8](P33)

于“占候”条下云:

立春 晴明少云,岁熟,阴则虫伤禾豆。

立竿野中,量日影,一尺大饥旱,二尺赤地千里,三尺旱,四尺五尺低田收,六尺大收,七尺次收,八尺涝,九尺一丈大水。[8](P33)

其他谱中这类内容较少,一般只偶尔出现“占候”一条,如木谱一梧桐有占候:“梧桐花初生色赤主旱,色白主水。”[8](P612)

4.讲授知识技能

举凡种植、接插、雍培、灌溉、整顿、收采、储存等,从其起讫时间,到所用技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全都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流程,便于学习和应用。如蔬谱一于“姜”下云:

宜白沙地,小与粪种。和熟耕,纵横七八遍,佳。清明后三日种,阔一步作畦,长短随地。横作垄,垄相去一尺,深五六寸。垄中安姜,一尺一科,带芽大三指。盖土三寸,覆以蚕沙,无则用熟粪,鸡粪尤好。芽出后,有草即耘,渐渐土盖之。已后垄中却令高,不得去土,为其芽向上长也。芽长后,从傍揠去老姜。耘锄不厌数。五六月覆以柴棚,或插芦蔽日。不奈寒热,八月收取,九月置暖窖中。寒甚,作深窖,以糠粃和,埋暖处,勿冻坏,来年作种。[8](P266)

这里详细介绍了种姜的一套流程,从种植、整顿到收藏,娓娓道来,如话家常。《齐民要术》中专设“种姜”一节[12](P346-347),与本书相比,则较为简略,仅言三月种之,六月盖之,九月收置屋中,其它如垄的大小、所施粪肥、芽出后的具体做法等均未提及。

5.说明植物的实用价值

包括制用、疗治两方面内容,详尽介绍植物在食用、药用以及其它方面的性能功效,以及食物药材的加工制作方法。

蔬谱一于萝卜“制用”条下云:

香萝卜:白萝卜坚实者,切小块,晾二日。毎一斤盐一两,腌过,布揉去水,再晾,又揉,又晾,又揉,干湿得宜。每一斤用白沙糖四两,醋一碗,小茴香、花椒、砂仁、陈皮各一钱,捣细拌匀,磁罐收贮。青瓜丁亦可照此法做。[8](P288)

此外还有萝卜齑、萝卜干和水腌萝卜等具体做法。《王祯农书》[13](P102)和《农政全书》均指出:“生熟皆可食,腌藏腊豉,以助时馔。”[14](P566)《农桑辑要》中亦言“或腌或藏皆得用”[15](P488),但均无具体腌制做法。

于“疗治”条下云:

脚气走疼:萝卜煎汤洗之,仍以萝卜干为末,铺袜内。

偏身头疼:生萝卜汁一蚬壳,仰卧,随左右注鼻中,神效。王荆公病头痛,有道人传此方,移时遂愈。以此治人不可胜数。

高年气喘:萝卜子(炒,研末),蜜丸梧子大,毎服五十丸,白汤下。[8](P289)

除此之外,还有食物作酸、反胃噎疾、消渴饮水、鼻衂不止、下痢噤口、痢后肠痛等药方,所列疗治疾病凡四十种,皆用日常所见的萝卜,由此可见萝卜药用价值之高。其它如《王祯农书》指出“生啖可解面毒,子可入药,下气消谷”[13](P102),《农政全书》中直接引用王祯此言,都简要谈到其药用价值,并无具体实用药方。

6.胪列典故丽藻

列举历史上的人物故事、“前言往行”,以史为鉴,得其善恶得失。择取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佳作,大多为诗词歌赋,或全文照录,或摘抄只字片语。此乃无用之用,然可资“鼓天机,鬯性灵”之精神所需。

在此之前的《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和《王祯农书》等书中极少涉及到与植物相关的诗词典故等。《全芳备祖》[13]中引用了不少与名物相关的传说逸事和诗词等,但与之相比,《群芳谱》的体例更谨严,丽藻散语也不像《全芳备祖》限制在诗词领域,而是涵盖了散语、诗、词、赋、传、序、颂等二十多种文体,且丽藻择录的标准是为了“鼓天机,鬯性灵”。

《全芳备祖》中海棠的引诗有一百二三十首,而王象晋在《群芳谱》花谱一的海棠中,仅引用了33首诗歌,这些诗不仅描绘了海棠的形态特征,体现了海棠的生长习性,也展现了海棠的生活功用,表达了对海棠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借诗抒发了自己遭贬谪后的幽独之情,更道出了一种闲适之趣,可谓是通过引诗表现了自己的性情志向。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惨,月下无人更清淑。东坡[8](P656)

这首诗是苏轼遭贬谪时所作,王象晋仅节选了该诗的前半部分。“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诗人以花自喻,天姿迥出,表达了对自身佳质的肯定,体现了一种幽独之情。无论是对海棠的喜爱之情,还是因遭贬谪而在内心产生的幽独之情,王象晋内心的情感和苏轼的情感是有相通之处的。可以说王象晋从苏轼的人生经历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二、《群芳谱》的结构体系

乍看上去,《群芳谱》不过是将海量文献中摭采出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地编纂到一块而已,其实不然。该书内部存在着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又与《周易》之间有着某种深度关联,它是依据《周易》的基本学说建构而成的。《群芳谱》以乾、坤两卦作为全书的整体结构框架,在此框架内又进而分为四大板块:元、亨、利、贞,相当于甲、乙、丙、丁四编。众所周知,《易》发端于乾、坤两卦,所谓“乾、坤,其《易》之门邪!”[16](P412)乾代表阳,象征天;坤代表阴,象征地。“乾元资始,坤元资生”,“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周易·系辞上》)[16](P383)自然万物在乾和坤的分工合作中生成。据此可知,《群芳谱》之所以以乾、坤两卦作为支撑全书的结构框架,正是为了应合《周易》的这种万物起源生成说。“元、亨、利、贞”亦出自《易》,本为占辞术语,四字并列连用始见于乾卦。宋代理学家程颐从《易》理的层面对元、亨、利、贞作如下阐述:

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17](P6)

《群芳谱》的元、亨、利、贞四部之分,当依据程说而来。全书在元、亨、利、贞四部中的分布如下:

元部:天谱、岁谱;

亨部:谷谱、蔬谱、果谱、茶谱、竹谱、桑麻葛谱、棉谱;

利部:药谱、木谱;

贞部:花谱、卉谱、鹤鱼谱。

显而易见,元部天谱、岁谱对应乾卦,亨、利、贞三部中诸谱分别与坤卦相对应。天谱小序云:“天也者,群物之祖,万化之枢也。”[18](P22)乾为天之象,乾卦〈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16](P4)“有天地而后万物生焉,万物莫尊乎天。《周易》所以首乾也,其象为天。”[18](P1)《群芳谱》以天谱为冠,恰是与乾卦相照应。亨、利、贞三部中诸谱均为生长于大地之物,故与坤卦对应。坤为地之象,包八荒,备万物。《说卦传》:“坤也者,地也。”[16](P432)《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16](P17)

总之,《群芳谱》是依据《周易》的基本学说结构布局的。宋明两代,五经的显要地位虽然已被四书所取而代之,然而,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依旧是宋明理学的核心经典,为历代历朝的理学家所尊崇,并不断予以阐释,《易》学也因此得以不断发展。在古代中国,几乎没有哪部经典能像《周易》一样能够满足古人对探索自然奥秘、解答社会及人生问题的好奇心、进取心。著名学者许倬云曾在其《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中特别指出,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会有一点《周易》的观念。“在《易经》之中,变化不断地进行,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更多的其他变化,宇宙间是在永远寻求均衡……衡态是一个追寻的目标,然而衡态不能停留,一切状态都只是过程的一个逗点……以上两种中国的传统理念,渗透于中国人的生活,无论是饮食、医药、居住的‘风水’观念,还是人立身处世的心态。”[19](P150)可见,王象晋选择《周易》作为《群芳谱》的结构坐标,并非偶然。《周易》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理,可用以解释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及人的生存问题,可用来指导人们探索所有的未知领域,解答人生面临的种种困惑。即所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16](P379)“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周易·系辞上》)[16](P383)

此外,《群芳谱》对《周易》的这种遵循,也与王象晋与这部经典的一份特殊缘分不无关系。王氏家族王象晋这一辈子弟皆以“象”排行,“《易》者,象也”,(《系辞下》)[16](P406)以卦为名,如象乾、象坤、象蒙、象节、象巽(象春原名)、象履、象节、象明、象恒……。《周易》对王氏家族的思想熏陶之年深日久由此可见一斑。而《易》学之泽于象晋,更可谓沦肌浃髓。《群芳谱》全书字里行间不难发现《周易》之印记。孔子有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20](P71)请注意,王象晋恰是在五十岁那年着手编纂《群芳谱》的,这其中又含有怎样的深意呢?

三、《群芳谱》的内容特点

《群芳谱》将作者大半生从书本和实践中得来的知识、经验、方法、技能等归纳整理,汇于一书,且着重讲述“百姓日用而不知者”,事无巨细,逐一道来。该书内容概括起来有三大特色,即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一)实用性

这是《群芳谱》最显见的特色。该书易知易行,颇接地气,除了提供农田园圃封植长养、培粪浇灌、芟薙耘鋤等全套知识技能外,还可为普通人的日常家政、养生保健、居家赋闲等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释疑解难,并提供具体可行的参考方案及操作手法。从如何加工调配普通食材、烹制家常饭菜、增添其风味营养,到怎样认识和利用五谷蔬菜的养生保健功能。例如“蔬谱”:

萝卜:同猪羊肉、鲫鱼煮食更补益。[8](P287)

姜:生用发热,熟用和中,留皮则凉,去皮则热。[8](P265)

蒝荽:味辛,气温,消谷,止头痛,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心脾窍及小腹气,拔四肢热,治肠风。[8](P286)

又,从如何识茶、品茶,到怎样养植花卉、制作盆景、设计插花等。例如“花谱”首简云:

凡花卉不宜于伏热日午浇灌,冷热相逼,顿令枯萎。[8](P649)

牡丹、芍药,当先烧枝,贮滚汤小口瓶中,插一二枝,紧紧塞口,则花页俱荣,数日可玩。[8](P651)

(插瓶)布置高低,参差映带,令境界常新,斯雅俗共赏。[8](P651)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群芳谱》高度关注吃饭和医疗两大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因此,《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等农书重在种植之法,《群芳谱》也详尽地讲述了百姓生产生活中的种种具体知识、技能和方法,切切实实帮他们解决温饱问题;除此之外,王象晋还了然民瘼,谈医论药,不厌其详。全书药谱所占篇幅达三卷之多。此外,谷、蔬、果等谱中均列有“疗治”、“调摄”条,岁谱中也含有相当丰富的四季保健、养生内容。四库馆臣曾因此诟病《群芳谱》“略于种植,详于疗治之法。”[2](P1560)殊不知,王象晋之所以如此,寄寓着对百姓的轸顾之情,关注的是俗世家常便饭中的养生保健问题,提供了种种简单易行的食疗方法,引导人们学会通过如何调理日常饮食来达到“尊生”、“卫生”(护卫生命)的目的。

(二)知识性

中国古代的学问有“高明”“沉潜”之分,前者倾向于构建某种思想体系,后者侧重于博学多闻。《群芳谱》当属“沉潜”一路。其书广捜典要,横罄竖穷。经史子集、诸子百家、道笈释典之作,杂家、类书、野史、笔记、方志之说,无不摭拾。内容极为博杂,涉及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的诸多学科。除去关乎农学方面的知识技术外,还包括典章制度、礼仪法令、制度沿革、民俗节庆、掌故逸闻、人物故事、占卜方术、劝诫预言、果报之说、谚语民谣、格言警句、医药治疗、养生保健、饮食烹饪、食物储藏等等。其内容涵盖农学、园艺学、博物学、植物学、物候学、土壤学、地理学、生态环境学、天文学、星占学、食品学、医药学及社会学、民俗学、方志学、文学、美学、语源学、历史学、伦理学、宋明理学及儒、道、释三家学说。而上述这些方方面面的知识,大多与古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以“天谱”“岁谱”中的天文、星相知识为例:“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天文”)[21](P581)可见,令今人甚感深奥茫然的知识,原本属于古人的生活常识。

《群芳谱》不同于一般古代文本的一大优长,便是知识点密集,信息量丰富。不同时期、不同门类、不同体裁的古文献中林林总总、边边角角的资料被分门别类地集于一书。一睹此书,可收群书齐观、多事并观之功。尽管书中的知识信息多呈碎片化分布,一鳞半爪,管窥锥指,却不妨人们增广见闻,拓展视野。

(三)趣味性

这里指的是审美趣味。《群芳谱》展示了自然事物在生活美学中的重要地位,借助优秀的文学作品赋予它们以美的况味,讲述它们各自特有的美学价值,介绍往圣时贤“寄兴赏心”的审美观照方式,以及由审美生发而来的人生感悟。例如:

花谱海棠:其株翛然出尘,俯视众芳,有超群绝类之势,而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约如处女,非若他花冶容不正者比。盖色之美者,惟海棠,视之如浅绛,外英英数点,如深胭脂,此诗家所以难为状也。[8](P653)

《全芳备祖》中将梅放在花谱首位,而王象晋则将海棠放在花谱首位,用白描的手法将海棠超然尘外的气质、诗家难为名状的花色特点展开描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海棠的赞赏与喜爱之情,让人一目了然,在欣赏中获得美的感受。王象晋在海棠中所引苏轼等文人的诗词,借此抒发自己遭贬谪后的幽独之情,通过引诗表现自己的性情志趣。

又如在木谱一松中的丽藻散语条下云:

惟松之植于涧之幽,盘枯跨崄,杳秪凭流。寓天地兮何日,沾雨露兮几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故其磊落殊状,森梢峻节。紫叶吟风,苍条振雪。嗟英览之希遇,保贞容之未缺。攀翠崿而形疲,指丹霄而望绝。已矣哉!盖用轻则资众,器完则施寡。信栋梁之已成,非欀桷之相假。徒志远而心屈,遂才高而位下。斯在物而有焉,余何为而悲者。(王勃《涧底寒松赋》)[8](P601)

《涧底寒松赋》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赋,篇中不作简单比附,至始至终落笔涧底松本身,写松喻己,取譬明切;咏物寄情,感慨遥深。与浓艳色彩的《春思》《采莲》等赋相比,完全洗去铅华,骨气凛然,超然胜之。

此外,《群芳谱》倡导的生活美学具有鲜明的俗世色彩,换言之,使审美回归于日常生活,启示人们用美学的眼光去打量身边手头的寻常事物,去发现、营造、把玩庸常环境中触手可及的美,让单调乏味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使审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譬如盆景、插瓶“虽是寻常供具,实关幽人情性,若非得趣,个中何能生韵飞动?”(花谱首简)[8](P651)此言即便是家居小摆件的布置,实亦关乎人的美学品味,若不具审美情趣,又何能使其气韵灵动。

《群芳谱》的审美趣味,既有泥土烟火的质朴之美,又有翰墨文章的幽雅之美,如同一本雅俗共赏的生活美学读本,可满足不同群体、不同价值取向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总而言之,《群芳谱》以其内容的实用性、知识性及趣味性,堪称一部简明实用、增广见闻的日用百科手册。一书在手,大可见仁见智,左采右获,各取所需,触类旁通。置其于案头枕边,随手打开,可从任何一页读起,既能带来休闲浏览的舒适愉悦感,又能满足对某个事物、某个领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猜你喜欢
周易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安阳召开
《豫》卦释义
甜甜的“蝴蝶茧”
清代风水师沈竹礽视域下的《周易》古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著作
100字读懂《周易》
解读《周易》八大“矛盾”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
易学新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