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演化
——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

2022-11-30 11:29武明霜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能动性

武明霜

(青岛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在以往研究中,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源于对实践概念的阐释,而对实践概念的阐述主要集中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两本著作。例如,李伟民认为,《形态》中的实践概念已脱离异化色彩而具有物质生产实践的内涵[1]。田心铭认为,《提纲》中马克思将实践归纳为对象性活动即改变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邹诗鹏认为,《形态》侧重从历史观的角度解释实践,并提出“历史的实践”以区别《提纲》中的“实践的历史性”[3]。现有研究表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形成于《提纲》,在《形态》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且两本著作都给实践以明确的含义。但已有的研究并没有对两本著作中均提到的实践概念之间的关系做出理论探索,这为进一步研究留有了空间。因此,本文选取《提纲》和《形态》两本著作,以概念的逻辑演化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两部著作中提出实践概念的具体语境、对比其不同含义,尝试探究实践概念如何从《提纲》中的“感性活动”经过“对象性活动”内涵的揭示,演化为《形态》中“物质生产实践”,以此彰显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感性活动:《提纲》中实践概念的逻辑起点

在《提纲》中,马克思关于实践概念的具体阐释是“对象性活动”。对象性活动的提出标志着以科学的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诞生。田心铭教授曾提出人的活动即对象性活动也就是实践的观点[4]。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通过探究对象性活动概念的提出语境、切入点,说明马克思是如何以感性活动为逻辑起点,将对象性活动归纳为实践的。

(一)对象性活动的含义及运用语境

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136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将客观世界当作是感性对象,而没有将其看做是感性活动的对象,作为感性对象和作为感性活动对象的客观世界其区别在于人的能动性能否凸显。在费尔巴哈的视野中,人只是“感性对象”的一部分,与自然界中的其他感性客体一样,都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只能将人的活动即实践理解为人的本能活动,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完全掩盖。马克思认为人是区别于自然界中的其他客体的,这种区别就体现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中,而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正是通过感性活动体现出来。客观世界之所以成为人的感性对象,正是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实现的,只有在感性活动中,客观事物才能成为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在这里,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表达了感性活动即实践的观点。紧接着马克思以感性客体为切入点,进一步将感性活动解释为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指出,感性客体而非思维客体成为费尔巴哈的研究对象,有其进步之处,但费尔巴哈的不足同时也体现在感性客体之中,他将这种感性客体仅仅看作是自然的产物,而非是实践的产物,同时人对感性客体的理解,也只能从感性客体本身出发去理解客体本身,因此只能获得对客体的一种直观的、消极的反映,这种反映完全脱离了实践。正确理解感性客体成为马克思实现对费尔哈巴超越的起点,马克思认为,感性客体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是一种结果性存在,是一种对象性结果,带来这种结果和产物的活动正是人的活动实践,而这就是“对象性活动”。至此,在《提纲》中,马克思以“感性活动”为逻辑起点,将实践概念最终归结为“对象性活动”。

(二)“感性活动”所体现的实践概念的逻辑起点

在《提纲》中,马克思以感性活动为逻辑起点,表达实践具有“对象性活动”的内涵。“对象性活动”是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没有将感性客体看作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而仅仅看作是一种自然存在物的基础上提出的。感性活动成为马克思阐述“对象性活动”即实践概念的逻辑起点。费尔巴哈仅仅将客体看作是一种感性对象而非感性活动的对象,因此对客体的理解只能从客体本身,从直观方面去理解,成为了旧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马克思认为客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的感性客体,其根本原因在于感性活动即实践,人在实践中对客体的把握包含着客体的直观性和人的能动性。这里的区别在于感性活动不仅包含着客体的直观,更包含客体能够成为人的“感性对象”中所蕴含的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体现为能动性,人的能动性在这里被体现出来。感性客体具有的直观性是人的能动性的基础,人之所以能够达到对客体的把握,发挥人的能动性,就在于这种“感性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的被唯心主义看到但夸大了的能动的方面,但费尔巴哈却把这一方面给忽视了。因此,费尔巴哈只能看到“感性直观”,而不能看到人的能动性,也就只能将实践理解为“实践的直观”,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中的单个人的直观。”[5]140感性活动即实践则弥补了旧唯物主义的这个最大的缺陷,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实践包含着感性直观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它意味着人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同时人也会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从而使客观世界中分化出一部分具有人类印记的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的结果,人化自然才是我们研究一切问题的现实基础,这也是实践对于变革社会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二、物质生产实践:《形态》中实践概念的演进

(一)“物质生产实践”搭建了实践概念的基本框架

在《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实践概念分析社会历史的形成及发展原因,展现了马克思思想从唯物论到历史观的演进和深化。在《形态》中,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物质生产实践,而物质生产实践正是实践最根本的形式。马克思把构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五种生产”作为阐述这一思想的切入点,从而使实践具有了“物质生产实践”的含义。《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构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五种生产。这五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社会意识的生产。其中马克思认为前三种生产是基本的生产,是构成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也是构成社会活动的“三个因素”。在考察完前四种生产的基础上,马克思又提出了第五种生产即社会意识的生产。社会意识的生产与前四种生产不同,它是在前四种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属于派生物,因此,这五种生产构成了社会的两大领域——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而五种生产的交替进行则构成了全部的社会历史活动。在这五种生产中,马克思特别指出生产物质生活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时每刻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5]158马克思认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构成感性世界的基础,而感性世界正是在感性活动中形成的。马克思将感性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联系起来,物质生产是整个感性世界的基本条件,而感性世界又是由感性活动构成的,李伟民认为这里的物质生产就是实践[6]。至此,《形态》中马克思从分析社会历史的构成出发使实践具有了物质生产实践的内涵,实践概念得以丰富和发展,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出发解释实践,使马克思的实践观建立在社会历史之上,具有了历史观的内涵。

(二)“物质生产实践”所体现的实践概念的演进

在《形态》中,基于对构成社会历史因素的五种生产的分析,使实践概念具有了物质生产实践的内涵,由物质生产实践这个基础性因素以及由它决定的其他生产共同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全部,成为整个感性世界的基础。而物质生产实践正是“感性劳动”创造和生产的“感性活动”,这里的感性活动回应《提纲》中的感性活动,并对《提纲》中的感性活动作了进一步揭示,具体表现在:《形态》中用感性劳动来说明感性活动,认为感性劳动的不断创造和生产过程就是感性活动,而劳动正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这就将感性活动中“人”的要素体现出来,进一步回应了《提纲》中提到的:对“对象、现实、感性”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形态》中以构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五种生产”为切入点,通过“感性活动”解释了实践具有“物质生产实践”的内涵,论证了实践与社会历史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此说明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初动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人的本质等问题,使实践概念建立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之上,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种历史观与以往的历史观的区别就在于使实践着眼于社会历史因素,从而使其获得基于现实而又能批判现实的变革性意义。

三、实践概念的演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意义

(一)实践概念的演化标志着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唯物史观的延伸

以“感性活动”为逻辑起点,实践概念从《提纲》中的“对象性活动”到《形态》中的“物质生产实践”的演化,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实现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延伸,是其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提纲》以“感性客体”为切入点阐发实践概念,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对“感性客体”的直观感性原则,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不仅仅是从直观客体本身出发,而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看待“感性客体”,强调感性活动对感性客体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感性活动中实现了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作用,主体的本质力量在客体中得以体现,而客体失去了其客体形式变为主体的一部分,二者互为彼此的对象性存在,从而将实践进一步归纳为“对象性活动”,给实践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哲学命题,成为其新世界观的基础。在《形态》中,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因,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就体现在劳动的本质里,人通过劳动与自己的劳动对象产生对象化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社会历史,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所以马克思说社会产生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的存在。人产生之后,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需要进行连续不断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需要不断的进行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人发挥自己的本质力量以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这里进一步回应了《提纲》中提到的人的本质活动是一种 “对象性活动”,两者一脉相承,由此将实践概念进一步延伸到历史观,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

(二)实践概念演进所体现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革

第一,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科学实践观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有了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起点是“感性直观”,而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的辩证性否定,使感性直观成为了一个积极的概念,这种积极性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带有了积极性色彩的感性直观是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阐发,这种积极性体现在人的能动性上,而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力量即劳动的表达,这是科学实践观的真正含义。因此“实践”成为马克思思想的出发点,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研究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体。

第二,实践超越了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在实践这种“感性活动”中,作为感性活动主体的人,与其他 “感性对象”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能够把握其他“感性对象”的存在,这种把握不仅仅是一种直观的反映,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动性的反映,而感性客体也正因为人的能动反映性成为人的“感性对象”,二者统一于实践。在实践中,主体和客体实现了统一,而不仅仅是对立。一方面,主体的人能够通过发挥主体性作用实现对客体的改造,改造客体的过程也在改造着自身。另一方面,客体所具有的客观性决定了主体在对客体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要受到客体的制约,要符合客体本身的规律,这是人的一种受动性。但是在人的受动性的基础上,主体能够发挥自身能动作用,使客体成为主体自身对象化的产物。在实践这种“对象性活动”中,客体既成为人的直观感受的对象,又会受到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主体客体之间的对立消失。

第三,实践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现实依据。以“感性活动”为逻辑起点的 “实践”原则,成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构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实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不是一种与现实相适应的理想,而是一种消灭现实的运动。这种消灭现实运动的现实依据就是“实践”所具有的变革社会的意义。这种变革的前提条件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不断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论断。

最后,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唯物史观的建立,是马克思思想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以“感性活动”为逻辑起点,从《提纲》中的“感性活动”出发再回到《提纲》中的“感性活动”,其不同在于,“感性活动”在《提纲》中阐释为“对象性活动”用以解释实践概念,这涵盖了马克思思想的全部内容,具有统领性作用。而《形态》中以五种生产为切入点,再次用“感性活动”说明实践具有物质生产实践的内涵,对实践概念作出了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体现了马克思思想具体展开的过程,前者是骨架,后者是血肉,两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

猜你喜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能动性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最有思想的句子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动性投入研究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马克思对象化思想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启示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费尔巴哈宗教观研究述评
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及其理论来源问题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