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依娜 曾雯
(安康市中心医院120指挥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指心肌组织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影响下突发急性缺血缺氧,造成心肌细胞坏死的心脏疾病,由于进展速度较快,可于较短时间内发生猝死,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研究[2]显示,AMI患者易在前往医院的路途中失去生命,在该情况下,需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以改善其预后。院前急救的策略目的在于以最高效快速的将患者运送至医院接受治疗[3]。本文旨在探讨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2月我院急诊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依据不同急救方式分成对照组(直接由家属或者朋友送入院内急救,未开展院前急救)和观察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干预措施),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8.94±6.37)岁;体质量(65.31±2.85)kg;KILIIP分级:Ⅰ级22例,Ⅱ级18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单支23例,双支2例,三支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9.12±7.25)岁;体质量(65.35±2.90)kg;KILIIP分级:Ⅰ级25例,Ⅱ级15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单支22例,双支11例,三支7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4],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脏器有严重病者;伴意识障碍或者精神病者;对使用药物有过敏史或者禁忌症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直接由家属或者朋友送入院内急救,未开展院前急救,入院后立即安排急诊科开展抢救,及时疏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缺血缺氧的心肌功能,配合医生完成PCI治疗工作。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干预:(1)组建护理小组:对组员开展统一培训,通过考核后参与工作。(2)急救出诊准备措施:医院接收到120急救电话之后,立即派急救车前往指定地点急救,同时将氧气瓶、吸氧工具等急救器械与血管活性、抗心脏衰竭类、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携带至求助地点;急救车辆出发后,值班医生和患者家属或者朋友联系,掌握患者病情基本情况,并指导其开展家庭急救,告知家属做好接车工作。(3)现场救治措施:立即开放静脉通路,检查患者病情,包括瞳孔改变、神志和呼吸循环功能等,第一时间输送氧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氧方式,输氧流量约为5~6 L/min,浓度40%;同时静脉输注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的药物,并给予硝酸甘油缓解胸痛;以上院前急救工作结束后,转运患者至医院内继续接受有关治疗。途中应做好患者的病情改变和生命体征监测,入院之后和有关人员详细交接,记录下院前救治情况。
1.3观察指标 主要节点时间包括: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指患者到达第一就诊医院至球囊扩张的时间间隔)、抢救时间(指患者入院至生命体征脱离危险的时间)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指患者入门至离开急诊室转入导管室的时间)[5]、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抢救效果,包括救治成功率、血管再通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2.1关键时间节点比较 观察组患者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院内抢救时间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4.160、5.243、6.596、5.24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期间关键时间节点比较
2.2两组患者救治情况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血管再通率分别为95.00%(38/40)、97.50%(39/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22/40)、50.00%(20/40)(χ2=11.348、14.564,P<0.05)。
2.3两组心脏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冠状动脉再狭窄1例,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出现心绞痛4例、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冠状动脉再狭窄3例、院内心肌梗死再发2例,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7.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64,P<0.05)。
院前急救指的是将患者由现场送往医院内接受救治前采取的就地抢救、监护和护送至医院的过程,属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当中一项重要环节,能最大程度缩短无治疗期,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其预后[6]。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院内抢救时间以及进出急诊室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院前急救能提升患者救治效果,迅速缓解其症状,促进其恢复。考虑原因是在院前急救护理中,急救护理人员于救护车抵达现场之前,经电话和患者身边家属或者朋友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病情,尽快给出初步诊断,并指导其给患者实施初步急救,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刺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治疗及预后;同时立即派出急救车辆,携带相关急救器械及药物,便于医师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展急救。医师至现场后正确识别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在院前急救中明确操作流程,界定抢救时间,减少治疗过程中多余步骤,各个环节有条不紊的合理衔接,从而提高抢救效率,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使其获得理想救治效果。另外本文结果发现,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干预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再发,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干预效果确切,能提升其救治成功率,改善其近期预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再发,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这对于广大医院开展心梗管理工作是一个有益的参考,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