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姜雪萍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度推进,生态学理念逐步渗透到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基于此,我园组织了生态视野下幼儿园“太湖驿站”户外活动。
我园地处苏南农村,位于太湖之滨,幼儿基本来自太湖地区的农民家庭,很多家庭养殖水产、种植瓜果蔬菜。得天独厚的户外空间、场地、材料等资源,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个真实的、发展的、关联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经历和行动中建构直接经验。
生态视野下的“太湖驿站”户外活动,是一种更贴近幼儿生活、顺应幼儿天性的活动样态,有助于促进活动空间“从室内走向户外”、学习方式“从倾听理解式变为操作体验式”,从而支持幼儿的户外活动更自主、有趣。实践中,我园直面生态环境对幼儿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给予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机会,积累在自然环境中操作、体验的活动经验。同时,活动指向“完整的儿童”,以“太湖驿站”为线索,积极打造户外生态活动链,支持幼儿大胆表现,实现全面发展。
生态多元的地区资源为“太湖驿站”活动创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园在广泛了解与深刻理解乡土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资源纳入活动创设中。我园对本地区乡土资源进行梳理,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社区机构、名胜古迹、民俗节日、特色小吃等方面,制定乡土资源分类表,针对不同类别,依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初步分析其教育价值。同时,我园结合园所周边地区的环境资源,群策群力,共同规划“太湖驿站”活动蓝图,盘活各方资源。
“太湖驿站”是一种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和“学习场景”。在生态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园内户外整体规划设计,强调前后链接、功能互补的蓝图架构,营造生态之境、实践之场,让每寸空间利用都能指向幼儿的活动需要,支持幼儿在“太湖驿站”户外活动场景中的学习与发展。
1.自然生态的场景建构
我园从幼儿生活入手,结合园内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对户外场地进行适宜性改造,努力将自然环境与幼儿游戏相结合,创设有利于幼儿发现探究、生活学习的户外环境场景。例如,幼儿在枇杷林里,搭造小木屋,支起小帐篷,架起小铁锅;幼儿在枇杷树下,挖泥土,捡树叶,搬石头,采野花……一切自然物都成了幼儿游戏的珍贵材料。
2.童趣挑战的场景建构
我园从环境的激发作用及幼儿的兴趣出发,利用户外环境中各类器械、自然物和环境空间的特点,建构适宜幼儿游戏的具有童趣和野趣的户外环境场景。例如,我园将高大的银杏树与滑滑梯、沙池进行组合,拓展幼儿游戏的空间和内容,丰富幼儿游戏内容。
3.互动拓展的场景建构
基于开放互动的理念,我园积极创设更利于幼儿学习、游戏、生活的户外环境场景。“太湖驿站”场景布置需要幼儿探索、发现和操作,是让幼儿“有事可做”的环境。幼儿可自主与环境发生互动,自由创造、不断变化。例如,我园两幢主建筑楼在中间,四周场地是环通的,就如四面环湖的东山岛一样。于是,我园将户外骑行游戏从原来的一片区域拓展到整个幼儿园户外场地,“环岛骑行”成为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太湖驿站”户外活动内容不仅源于户外活动场景建构,还源于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我园在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园内外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生发符合幼儿的兴趣、生动、形象的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幼儿在具有生活化和真实性的“太湖驿站”情境中开展探索与学习。
1.立足于场景,引发活动
富有情境化、生活化的活动场景,生成了丰富多元、互动实践的“太湖驿站”户外活动内容。事实证明,“自然生态场景”“童趣挑战场景”“互动拓展场景”的户外场景建构,有效促进了活动多元开展。例如,枇杷苑里的“农家小院”、碧螺长廊的“碧螺涂鸦”、沙地水池里的“山浪泥水塘”、银杏树下的“集市休闲林”……这些活动都来自各类自然场景,有助于幼儿在多元化、开放式的活动场景中探索与学习。
2.链接生活,生发活动
我园主张的“太湖驿站”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密不可分。活动生发过程中,一方面,我园关注幼儿可理解、可参与、可有所作为的生活内容、情境和事件,深入分析其蕴含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我园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生长点,在师幼互动中生发贴近真实生活的活动。例如,“雨花羊圈”“莫厘西街”“环岛骑行”“申通快递”……这些链接生活的游戏,使幼儿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开放。幼儿在不断呈现的问题情境中接受挑战,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太湖驿站”户外活动内容确定后,我园基于儿童立场,以生态学理念为引领,合理利用园内户外活动场所、材料等资源,支持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自主探索,建构经验。在活动过程中,我园突出动态化、生动性、活动化、建构性,让“太湖驿站”成为“以幼儿为中心”活动实施的桥梁,真正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生态视野下的“太湖驿站”户外活动,需要打破以往的固有思维,对以前的户外活动进行调整、更新。我园借助园本教研,组织专题研究,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采用“承包到户”的方式,每个班级认领一个游戏驿站,进行重点改建,鼓励各班将驿站改建与课程实施相结合,给予各班自主安排户外活动的时间。经过两个月的持续跟进,各班负责的“创作栏”“百草阁”“自留地”“篮球城”等游戏驿站都初具规模。
“太湖驿站”户外活动,注重的是活动的多元化、经验的丰富性。如果仅驻足于自己班的游戏,游戏体验就会单一、匮乏。因此,当各班负责的驿站活动顺利开展以后,我园就进入年级循环式游戏阶段。例如,大班年级有4 个班,就有4 个驿站,分别是“洞庭建筑”“山浪泥水塘”“丛林探险”“环湖骑行”。为了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探究活动,我园采用2 周更换一个游戏点,4 个游戏依次轮流开展。同时,教师根据户外探究情况,及时与所在班级就是沟通,调整或更换游戏材料。
我园尝试打破年龄限制,以游戏日的形式定点开放游戏,让各年级、各班幼儿自主结伴,灵活选择游戏区域。我园以“环岛骑行”为突破口,让各个骑手穿梭于各个驿站,与驿站游戏产生互动,如送外卖、送快递、运输物品、承载客人等。这些游戏内容的介入,盘活了整个驿站游戏,幼儿园每个角落都成了幼儿游戏的乐园。幼儿在合作中收获快乐、自信和经验。
生态视野下“太湖驿站”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增强了我园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意识,拓展了幼儿的学习场景,让幼儿在“太湖驿站”中充分游戏,获得经验提升。今后,我园将把生态式教育进一步渗透到项目课程建设中,从而实现幼儿与自然、生活共生、共长的教育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