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针刺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2022-11-27 06:42楚士东王海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鼻甲鼻腔重度

刘 锦 楚士东 慈 军 王海英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易感个体暴露于环境过敏原后引起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AR 常规治疗推荐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易出现鼻出血、血丝样分泌物、鼻烧灼感、刺激痛等不良反应,停药后易复发[1-2]。除药物治疗方法外,AR 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可以对患者进行针灸等非药物治疗,并且有20%的患者选择针灸[3-4]。研究报道指出,针灸治疗安全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5]。鼻内针刺技术作为一种特殊针灸疗法,临床上治疗中-重度AR 取得了明显疗效[6-7]。本研究探讨鼻内针刺“内迎香”“鼻丘”穴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对中重度AR 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8 月至2022 年1 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诊断为中-重度AR 患者72 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批号:[2021 快审(99 号)]。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8],诊断标准为: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等症状至少出现2 个,症状持续或累计1h 以上,体征为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内有水样分泌物;有1 种或以上的过敏原检测阳性。

1.3 纳入标准 (1)符合AR 诊断标准,且症状较重或严重,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8];(2)年龄为18~70 岁,性别不限;(3)能接受并耐受鼻内针刺的治疗并愿意合作。

1.4 排除标准 (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鼻窦炎、药物性鼻炎或其他可能影响AR 的全身性疾病的患者;(2)有严重的内分泌或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或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患者;(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4)有晕针史及已告知或怀疑对本研究药物或药物中的其他成分有过敏反应;(5)最近两周使用其他药物和方式治疗AR。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批号M99E,厂家:Glaxo Wellcome,S.A.,规格:0.05%(50 μg/喷)治疗,鼻腔喷入,每个鼻孔各2 喷(每喷50 μg),每日1 次(每日200 μg),连续使用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鼻内针刺“内迎香”“鼻丘”穴的治疗。患者取坐位,操作者选用一次性针灸针(产家:吴江市佳辰针灸器械有限公司,规格:0.3 mm×50 mm),在鼻内镜的引导下,针刺患者双侧鼻腔“内迎香”穴(下鼻甲前端附着区距鼻阈1 cm 处)和“鼻丘”穴(鼻腔外侧壁中鼻甲前端)两穴,采用直刺进针达0.5~1 cm 深度即可,待有针感后留针15 min。拔针后双手捏鼻翼5~10 min 后即可。隔日1 次。连续治疗1 个月。两组均随访3 个月。

2.2 观察指标

2.2.1 鼻部主要症状评分[9](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评分法分别记录鼻痒、流涕、鼻塞、鼻痒情况,按照“无症状、症状轻微、中度症状、症状严重”分别分为0、1、2、3 分。

2.2.2 鼻腔体征评分[10]记录中、下鼻甲、鼻道以及息肉的情况并进行分级评分。评分标准如下:下鼻甲肿胀明显靠近鼻底部、鼻中隔,中鼻甲未窥及,或中鼻甲黏膜息肉样改变或息肉形成,计为3 分;下鼻甲肿胀靠近鼻中隔、鼻底,但中间仍有较小的缝隙,计为2 分;下鼻甲轻度肿胀,与鼻中隔及鼻底有较大的缝隙,可窥及中鼻甲,计为1 分;下鼻甲无肿胀,鼻道通畅,计为0 分。

2.2.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中的疗效标准[11]。依据症状评分评定疗效,计算方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66%为显效;65%~26%为有效;≤25%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2.4 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life questionnaire,RQLQ)[12]本问卷共28 个问题,分为7 个方面评估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0(无损伤)至6(严重)递增,总分168 分。

2.2.5 复发情况 治疗后随访3 个月,统计患者治疗后3 个月内复发的情况。患者再次出现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至少2 个,症状每天持续或累计超过1 h 判定为复发。

2.2.6 不良反应 记录患者针刺及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若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立即终止研究。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治疗前后TNS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在减少喷嚏、流涕、鼻塞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治疗前后TNS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治疗前后TNSS 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鼻内针刺;AR 为变应性鼻炎;TNSS 为鼻部主要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3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治疗前后鼻腔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鼻腔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腔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在改善鼻腔通气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治疗前后鼻腔体征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治疗前后鼻腔体征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鼻内针刺;AR 为变应性鼻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4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32/36),高于对照组69.44%(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3.5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RQLQ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RQLQ 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QLQ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在减少鼻部症状、眼部症状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RQLQ 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RQLQ 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鼻内针刺;RQLQ 为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AR 为变应性鼻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6 两组中-重度AR 患者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55.56%(20/36)低于对照组30.56%(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7 不良反应 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2 例患者出现鼻出血、2 例患者出现鼻涕带血、1 例患者出现鼻腔烧灼感症状,治疗组有2 例患者出现鼻出血症状。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AR 中医称为“鼻鼽”,最早记载于《素问·脉解》:“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故头痛、鼻鼽、腹肿也。”鼻部位于头面部正中,是清阳的交汇处,为一身血脉所经过之处,鼻和人体的阳经关系密切[13]。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针灸疗法对改善过敏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针灸疗法与西药合用,能减少西药用量,治疗后效果更佳[14]。

针刺“内迎香”“鼻丘”穴是指在鼻内窥镜的引导下,针灸直接作用于鼻腔内的穴位[15]。“内迎香”穴属经外奇穴,与鼻翼旁的“迎香”穴隔鼻翼相对,研究证实,“内迎香”穴下有筛前神经的分支。“鼻丘”穴位于鼻腔外侧壁中鼻甲的前端,有文献报道证实此处有丰富的蝶腭、筛前神经的末梢[16]。刺激蝶腭神经能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之间的平衡,刺激其分布区的交感神经纤维,能够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腺体分泌,缩小鼻甲,扩大鼻道,从而改善通气和相关症状。筛前神经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刺激筛前神经能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减少鼻黏膜腺体和炎症介质的分泌,收缩血管,缓解流清涕、喷嚏、鼻塞等鼻部症状[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鼻内针刺“内迎香”“鼻丘”穴对患者鼻塞症状以及下鼻甲的肿胀程度的改善更为明显。针刺“内迎香”穴通过直接作用于下鼻甲附着处,由于下鼻甲有富含血管的海绵组织,因此针刺“内迎香”穴能迅速的引起下鼻甲容量血管收缩,进而影响鼻腔容积和横截面积,使鼻道通畅,改善鼻腔通气。治疗组患者在鼻内针刺早期过程中刺激感明显,部分患者在进针后出现连续打喷嚏症状,其中也患者伴有少量鼻出血,在针刺治疗结束后予棉球填塞鼻前庭2~3 min 血止,在鼻内针刺中后期,患者的鼻部受刺激症状减轻,未再出现鼻出血症状。

鼻内针刺“内迎香”“鼻丘”穴,通过近端取穴、直达病灶,通过直接作用于鼻甲黏膜,能很大程度改变患者鼻黏膜的病理变化,使症状得以缓解,中医认为鼻内针刺有从根本上平衡患者阴阳、调畅肺气、疏泄病邪、通利鼻窍的作用,具有治本的功效[19-20]。本研究中AR 患者的针刺操作在鼻内窥镜下进行,针刺过程中定位准确,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针刺的准确性及安全性。鼻内针刺通过直接针刺富含神经、血管的鼻黏膜特定区域,相比较于普通针刺作用直接、刺激力度强,而相比手术对鼻腔黏膜的损伤,更易于操作、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鼻甲鼻腔重度
鼻腔需要冲洗吗?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宫斗剧重度中毒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年度创业家:重度垂直式崛起
鼻内镜手术中病变中鼻甲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