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清花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福建 三明 365500)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高于南方,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为2∶1[1]。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增加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癌有年轻化的倾向。胃癌在胃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一半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小弯及前后壁均可累及[2]。临床上胃癌的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广泛应用,有研究显示,结合加速康复手术的概念,通过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治疗胃癌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并发症风险,大大缩短住院时间。本次研究为了探讨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42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40~76岁,平均(63.99±11.34)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标准》[2]进行分期,Ⅰ期患者3例,Ⅱ期患者5例,Ⅲ期患者7例、Ⅳ期患者6例,其中无淋巴结与远处转移者5例,有转移现象者1例;早期胃癌患者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13例。观察组患者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0~80岁,平均(65.10±15.34)岁,Ⅰ期患者4例,Ⅱ期患者6例,Ⅲ期患者6例、Ⅳ期患者5例,其中无淋巴结与远处转移者4例,有转移现象者1例;早期胃癌患者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1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过往疾病史、过敏史等进行调查,用药方面根据医嘱按时提醒患者用药,叮嘱家属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护理人员按照医师的建议给患者用药,注意监测患者服药后的生命体征,告知患者家属围手术期的相关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中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具体如下:①方案评估。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之后,护理人员应首先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特征、疾病史、家族史等,进而带领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对患者的疾病状况进行了解,对患者以往的治疗药物和治疗周期等进行了解,以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评估,便于制订护理方案。②术前健康教育。开展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病因、治疗过程、护理知识和预防措施,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健康教育。③心理护理。护士告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发生后的处理方法,随时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防止出现新的并发症。④术前进食,手术开始12小h前和8 h前禁食禁水,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逆流和误吸,但会对患者的机体状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抵抗力下降,患者手术后对胰岛素的抵抗加重,对机体恢复不利。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需要护士在手术开始前2 h给患者口服碳水化合物,减少压力和饥饿感。⑤术中护理。术中输入液体尽早预热。⑥术后护理。术后根据患者的状况和疼痛状况,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床铺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尽量避免大幅度活动,在帮助患者翻身、上厕所的同时,指导其咳嗽、打喷嚏的方式,避免撕开切口,加重疼痛程度,必要时给予药物镇痛。除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外,重点观察切口有无异常表现(红肿、渗出液等)、导管折扣、弯曲、折叠等,同时指导患者咀嚼口香糖,逐步恢复肠胃功能,给予少量饮用水。如果没有呛、窒息情况发生,在术后第1天进行500~1 000 mL的流食,在术后第2天给予1 000~2 000 mL的半流质,逐渐过渡为一般食物,在此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肠麻痹等表现时,立即进行肠胃减压。⑦病房护理。保障病房的清洁与周围环境的干净,空气湿度合适。
1.3 观察指标 ①将两组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进行比较。②将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情况进行比较。③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进行比较。④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⑤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对所统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达,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达,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首次通便时间、首次进水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通过疼痛评估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轻度疼痛18例(85.71%),中度疼痛3例(14.29%),重度疼痛0例(0);对照组患者的轻度疼痛2例(9.52%),中度疼痛9例(42.86%),重度疼痛10例(47.62%),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比较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估,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658.46±6.81)分、(60.41±4.27)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7.32±5.64)分、(60.25±2.67)分,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负面情绪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2.38±4.89)分、(40.48±5.53)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8.46±3.36)分、(52.14±5.08)分,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口腔炎与骨髓抑制例数分别为0、1(4.76%)、0、0、0,对照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口腔炎与骨髓抑制例数分别为3(14.29%)、3(14.29%)、2(9.52%)、1(4.76%)、1(4.76%),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口腔炎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通过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0.54±7.64)分、(88.75±4.60)分、(88.98±5.65)分、(80.66±9.43)分,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6.73±5.16)分、(73.24±7.30)分、(77.63±4.42)分、(68.21±7.92)分,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易影响消化道,影响身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胃癌的发病率明显有个体差异,长期食用烟熏和盐腌食品的远端胃癌发病率较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等致癌物或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50.00%。我国胃癌高发区成年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在60.00%以上[3]。Hp可促进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导致癌症的发生;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导致异常癌变;幽门螺杆菌的有毒产物CagA和VacA可促进癌症。胃癌患者抗CagA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4]。疼痛和体质量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加重,食欲下降,疲劳。根据肿瘤的位置,也有其特殊的表现。当肿瘤破坏血管时,可出现吐血、黑便等胃肠道出血症状;如果肿瘤侵犯胰腺包膜,可能会持续疼痛,并辐射至腰部和背部;如果肿瘤溃疡穿孔,可引起剧烈疼痛,甚至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当肿瘤有肝门淋巴结转移或胆总管受压时,可发生黄疸;如有远处淋巴结转移,肿大的淋巴结可触及左锁骨。进展期胃癌患者常有贫血、体质量减轻、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5]。在胃癌患者的诊断中,如果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符合胃癌的特点,经X线片气钡双重造影或内镜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即可进行临床诊断,但胃癌的最终诊断必须基于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结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近年来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的临床护理已不再是只对于病情进行护理,而是需要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常规的临床护理无法对每位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形式较为单一,对于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并发症也不能进行提前预防[6]。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也被称为术后康复促进护理,其核心原则是减少创伤和压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达到节约医疗费的目的[7]。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流程而达到最终护理治疗目标,兼具科学性、全面性与针对性,可以结合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减少手术或相关治疗引起的应激因素,有助于迅速恢复被扰乱的机体内部生理平衡。手术患者的恢复率与围手术期应激程度呈反比[8]。在护理过程中主要是对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的重要性,注重规章制度,在一定的空间内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注意护理细节,注意护理过程的完整性,实施全面的战略管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兼具科学性、全面性与针对性,可以结合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式,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视觉教育和分级护理,增加了患者及其护理人员的感性认识,弥补了常规护理中容易忘记的缺点,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疾病的关注和认识,增强患者的预防能力,在治疗该病的同时,也能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9-10]。
综上所述,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应用于临床护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