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多来,教育部统筹兼顾城乡、区域和学校类型的布局原则,在中小学遴选建设3万多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求每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每周开设1节足球课,做到“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青少年积极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推动学校体育改革。
在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坚持“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体制机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发展思路,按照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要求,做到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足球运动技能”,以改变学校体育课“无运动负荷、无对抗、无比赛”的现状。
组织专家研制《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拍摄制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360堂示范课》视频和365集足球运动技能教学示范短片向全国免费推送,指导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努力提升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足球教学质量,使校园里踢球的学生、会踢球的学生和踢得好的学生越来越多。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聚焦“勤练”,成立校级足球代表队,保证每周开展课余足球训练,带动学生练习巩固足球技能,为发掘、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奠定基础。通过持之以恒的科学训练,各所特色学校具有足球运动天赋和潜质的学生逐渐崭露头角。努力发挥校园足球“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为培养有文化、有理想、有道理、具备较高综合素养的足球后备人才夯实根基,构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蓄水池”。
聚焦“常赛”,着力构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和校园足球夏令营相辅相成的竞赛体系,深化建设“校内竞赛—四级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国际交流比赛”于一体的竞赛体系,形成面向人人的“班班参与、校校组织、地方推动、层层选拔、全国联赛”校园足球竞赛格局,在竞赛中发现足球后备人才。
学校体育课堂上必须教会青少年学生结构化的运动技能,必须有对抗和比赛,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组织经常性的课余训练和面向人人的体育竞赛活动。校园足球教会、勤练、常赛“三位一体”实践路径设计是落实学校体育改革思路和部署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