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足球的提高与发展离不开足球运动的普及。教育部主导下的校园足球历经7年多的改革发展,大幅度扩大足球推广普及程度,让更多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创新构建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和校园足球夏令营相结合的竞赛体系,通过建设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暨新型足球学校,保障高水平训练和竞赛的开展,持续推进校园足球事业发展,足球普及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必然要过渡到“提高”。
“比赛是训练的导师”,队员在比赛中通过运用“观察、决策、行动”能力全面提升身体、技战术、心理、社交等综合素质。合理设置与队员能力相适应的分级竞赛体系,可以有效促进校园足球的凝聚力与影响力,让队员在势均力敌的对抗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国内外重要的一项足球数据差距在于高质量的比赛场次。“提高”阶段的队员每年应参加30~50场高水平足球比赛,以此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与经验累积。如何与筹备中的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有效衔接,是竞赛体系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足球人才体系可以表述为没有好的讲师难有好的教练,没有好的教练难有好球员。足球是一门系统的学科,需要竞赛、管理、球探、法律、营养医疗等多学科、跨学科的人才。因此,应持续强化开放性的校园足球人才培训体系,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支撑。
队员成才与否是在7~12岁(约小学阶段)的年龄区间能否被发掘,这是他们基础能力养成的决定性阶段。无论国内外,球星一般在10岁左右就能展现出来自己的天赋,这就需要有大量专业的球探去发掘,此时要应用足球数据等最新的科技手段。一些世界级球星都是在小时候就被球探发掘的,出色的个人才能比一般才能的个人拥有更大的机会展现真正优秀的运动表现。校园足球同样需要在网络布点中配以球探,以发现更多有潜力的小球员,在起步阶段,可鼓励更多的基层教练员兼任球探。
优秀校园足球队员的选拔和培养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即足球队员的选材及培养都应该是综合性、多维度的,而不是仅仅关注队员的运动水平及表现。同时,队员必须经历相对长期的成长阶段。为了保障对有天赋队员的发掘与培养,各地区需要对有天赋、有潜力的队员建立系统的追踪评估制度,以尽可能合理、及时、全方位地对队员做出合理的评估与预测,并配以相应支持计划。
教育部主导下的校园足球7年多发展历程证明:体系是完整的,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显著的。在“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支撑下,涌现出了3278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500万的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校园足球始终遵循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强身健体,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并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储备竞技人才。此外,校园足球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和构建完善的竞赛体系,并为青训体系建设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