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仙瑜
(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甘肃 金昌)
近年来,“双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在“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基于“双减”背景,将群文整合教学运用于课堂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整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阅读能力、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首先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进行概述,然后分析初中语文群文整合教学的原则,最后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语文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保证语文教学质量非常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双减”政策下,为了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群文整合教学充分运用到课堂中,结合“双减”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保护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差异表现,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引入多样化教学,将多篇有联系或同主题的文章整合在一起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的阅读效果更好,阅读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群文整合教学属于创新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将多篇有内在联系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在进行群文整合教学的时候,需要明确一个核心问题,然后结合核心问题来设置多种学习任务,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需要注重延展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表达,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会随之提升。群文阅读的文章需要教师进行精心挑选,同时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节点,更好地将文章整合起来。所以,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文章也应该不同,教师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的效果。相较于传统阅读课堂,群文阅读教学形式改变了以往一篇精读文章需要多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方式,课堂涵盖量大,阅读内容更广,对核心问题挖掘得更深,能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随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观能动性。同时,群文阅读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评价,这样群文阅读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在“双减”政策下,要想更好地保证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群文整合教学,更好地保证群文整合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群文整合教学的原则,然后再结合相应的原则,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与传统阅读教学不同,群文整合教学强调“整体”,所以在初中语文群文整合教学原则中,整体性原则属于重要原则。不同版本的教材和不同单元的文章主题、内容等都有差别,因此教师开展群文整合教学的时候,需要更加重视文章的衔接,遵循整体性原则,更好地做好文章的选择和编排,明确群文整合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效果。
所谓统一性原则,就是指保持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开展群文整合阅读教学时,需要遵循统一性原则,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联性,更加系统、整体、有序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习惯性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内在动力不足,导致教学灵活性不足。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整合阅读教学的时候,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还需要遵循灵活性原则,灵活调整文章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任务,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灵活分配,保证教学效果。
在“双减”政策下,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开展群文整合阅读教学时需要遵循人文性原则,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尊重和保护那些学习能力、习惯等方面欠缺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机会,同时将更多人文性内容引入其中,更好地调整群文阅读内容,随之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双减”政策是近年来落实的教育政策,所谓“双减”,就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减少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等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将群文整合教学运用于课堂中,更好地优化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随之提升教学质量。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制定明确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然后课堂要围绕这些目标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整合教学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目标,然后结合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而教师在设置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从“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等方面入手,将核心素养融入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让学生明确阅读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文本,设计出切合学情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以品析“小人物”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时,可以将《卖油翁》《台阶》《老王》《阿长与〈山海经〉》等作为群文阅读的文章,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关键词句,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深入地体会文章内涵。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初读文本,分析文章的标题,整体感悟,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细读文本,充分阅读文章中的细节内容,体会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心理、人物精神、人物品质等,结合文本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写作风格等,深入阅读,深入揣摩文本,实现情感升华。
除了教学目标设置之外,想要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还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而教师在选择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内容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双减”政策与具体的教学要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而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结合相应的阅读主题,更好地选择文本,明确文本之间的联系,完善文章的结构,更好地组合教学内容。在开展单元整体阅读的时候,教师首先基于课前预习来选择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板块,明确各个板块的功能和教学思路,然后确定课前预习任务和阅读环节,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例如,首先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明确文本的主线,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课后作业带来的学业负担。其次,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要求,合理地选择阅读文本,明确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效果。最后,教师还需要联系课后练习来选择教学内容,再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内容设计习题,通过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春》课后习题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语言之美,鉴赏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开展群文整合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更加重视课内外的延伸和拓展,引入更多丰富的课外互动活动,充分运用学生课外时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在开展课内外延伸教学的时候,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阅读课程体系,突破课堂的局限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目,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分享,更好地保证阅读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以“杰出人物”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中,可以选择《孙权劝学》《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邓稼先》等作为群文阅读文本,在完成群文阅读之后,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文本进行延伸阅读,如《作家雨果》《航天英雄聂海胜》《精忠报国的岳飞》《飞天英雄杨利伟》等,让学生更好地总结分析杰出人物的特点,更好地进行阅读拓展,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双减”政策充分开展群文阅读,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通过群文阅读来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更好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