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未病”理论肺脾并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2-11-24 07:21徐文卫贺晓霞楼建国黄达荣王月花潘一先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治未病证候血常规

徐文卫 贺晓霞 楼建国 黄达荣 王月花 潘一先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防控仍然非常重要。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优势不仅在于治疗,还体现在预防方面。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中医药治疗瘟疫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经验积累及验证,证明中医“治未病”理论疫病的预防方面作用突出。本文探讨自拟新冠肺炎中药预防方1、2、3、4号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招募2020年3月1日至30日金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有症状和无症状儿童及成人218例、同时医院发热门诊、全科医学门诊及援鄂医疗队等一线医护人员45例,依据症状有无及年龄大小分为无症状儿童组(32例)、有症状儿童组(78例)、无症状成人组106例(含一线医护人员45例)、有症状成人组47例。纳入标准:无症状儿童及成人组无任何新冠肺炎症状,血常规及肺部CT均正常;有症状儿童及成人组有以下症状:或热,或咳,或咽痛,或乏力,或酸痛,或便溏;血常规及肺部CT均正常;成人年龄>18岁;儿童年龄18个月~14岁。成人或儿童家属知情同意后可配合治疗。排除标准: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病变等基础性肺部疾病;伴有严重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有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者。

1.2 方法 无症状儿童组予以新冠肺炎预防方1号(黄芪9 g,北沙参6 g,苍术6 g,防风6 g,羌活6 g,茯苓6 g,陈皮6 g,金银花6 g,甘草3 g,大枣6 g)6剂;有症状儿童组予以新冠肺炎预防方2号(金银花6 g,连翘 6 g,淡竹叶6 g,藿香6 g,羌活6 g,厚朴3 g,杏仁6 g,款冬花6 g,茯苓6 g,陈皮6 g,黄芪12 g,甘草3 g)6剂;无症状成人组予以新冠肺炎预防方3号(黄芪24 g,北沙参12 g,炒白术12 g,茯苓12 g,羌活12 g,葛根12 g,升麻9 g,金银花12 g,生地12 g,厚朴9 g,陈皮9 g,甘草6 g)6剂;有症状成人组予以新冠肺炎预防方4号(金银花15 g,连翘12 g,芦根30 g,栀子12 g,羌活12 g,藿香12 g,槟榔9 g,厚朴9 g,杏仁9 g,茯苓15 g,陈皮9 g,甘草6 g)6剂。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用药前后中医证候变化:参照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以及相关文献中报道的中医证候量表[2]。(2)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测: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检测入组患者血常规、肺部CT及2次取鼻咽拭子核酸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症状儿童组和成人组均未出现任何新冠肺炎症状,血常规、肺部CT、新冠核酸检测均阴性,未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有症状儿童组和成人组用药前后症状改善明显(P<0.05),血常规、肺部CT、新冠核酸检测均阴性,未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见表1。

表1 有症状儿童组及成人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变化[分,(±s)]

注:与第1天比较,*P<0.05

?

3 讨论

中医“治未病”始见于《黄帝内经》,其中有详细记载[3]。中医“治未病”思想比现代医学的预防医学概念要宽泛一些。“治未病”内容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消患未兆,遏渐防萌;治其未发,把握时机;已病防变,早期治疗;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治未病”就是要在一场疾病未流行的时候,就将其扼杀在萌芽中,起到“防微杜渐,未病先治”的作用[4]。古人将“治未病”思想应用到对大规模瘟疫爆发后的药物预防中,而且效果显著。近些年,面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人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手足口病等重大病毒性疫病,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疫情预防中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其理论和方法日趋完善[5]。中医药治疗的SARS患者治愈率较高,表明中医药防控效果显著[6]。

新冠肺炎属于新发疫病,较多中医学者认为寒湿疫毒是主要病因,病位涉及肺与脾[7-9]。针对寒湿疫毒的侵袭,需壮卫阳以御寒,健运化以祛湿,旺正气以辟疫,故而“补肺健脾、散寒化湿、芳香辟秽”为新冠肺炎预防组方基本原则[10]。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从肺脾并重的角度出发,作者自拟新冠肺炎预防方。新冠肺炎预防方1、3号主要针对无症状儿童及成人,基于扶正为主,祛邪为辅,达到益气润肺健脾、疏风清热利湿之功,使得正气强健,阴阳平衡,寒湿疫毒难以侵入。新冠肺炎预防方2、4号在新冠肺炎预防方1、3号基础上加减,主要针对有症状儿童及成人,基于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有疏风清热、化浊行气之功,此时症状虽轻,病邪在卫分,但要防患于未然,阻断其入里传变,适用于发病早期。

本资料结果显示,无症状组及有症状组均未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同时对有症状的发病早期儿童及成人症状改善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疫情期间在儿童与成人及一线医护人员间应用。

综上所述,中医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思想,对于普通人群及高危人群采取存正气、避邪气,补脾益肺、肺脾并重的预防方法在新冠肺炎防控方面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治未病证候血常规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