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学美
【摘要】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占传染病发病的第二位,我国乙肝人数众多,基数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一旦感染,治疗起来较为困难。而学校学生众多,交往密切,是人口的高密集地区,很容易引起集体感染。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乙肝的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广大学校社区医院的医生不仅要成为“治未病”的全科医生,更应成为学生疾病治疗中“治未病”和“既病防变”的指导员和执行者。通过探讨大学生乙肝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期改善大学生乙肝的防治现状。
【关键词】乙肝;防治;治未病;既病防变
1乙肝相关知识介绍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感染后,该病毒可损害机体的肝细胞,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身体乏力、黄疸、肝区疼痛等。部分重症患者可合并有腹水和下肢水肿,但也有部分肝硬化甚至肝癌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慢性乙肝迁延不愈,随着病情的进展,感染的患者可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死亡率较高。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地区,乙肝病毒携带者较多,约有1.2亿,其中3000多万为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的发展具有不可预测性,不仅危害患者自身的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由于该病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可通过血液途径、胎源途径以及性途径传播。乙肝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大学生的乙肝防治知识掌握现状
研究表明,乙肝的传播首先是人们自身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其次是由于乙肝相关防治知识认识缺乏、生活行为习惯不良有直接的关系。但就目前相关调查而言,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并不理想。据中国肝炎防治协会对全国60所高校大学生人群乙肝预防状况调查和西北大学生乙肝防控项目的实践提示,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低的情况,而且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也仅在50%左右。虽然近年来,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普遍提高,对乙肝患者的态度逐渐宽容起来,愿意帮助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让学生对乙肝的预防保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各个知识点认知度差异大,学生乙肝知识结构不够全面,防治态度也不够积极。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低,应该引起高校的认识,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在校大学生乙肝防治工作。大学生已经成为乙肝感染高风险的重点群体。
3大学生乙肝的预防
3.1校医生开展知识讲座
学校社区医院的医生可定期开展乙肝防治知识讲座,教会学生乙肝的基本医学常识,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隔离措施、治疗以及危害性等。讲解乙肝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常见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强调不会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预防乙肝传染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染源。告知学生那些人群属于传染病的乙肝人群,怎样保护易感人群(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3.2接种疫苗
大学生是乙肝预防的重点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接种疫苗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大学新生的乙肝疫苗接种倾向是最弱的。因此,学校和校医院必须普及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志愿到疾控中心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所用器械要一人一用一消毒。
4大学生乙肝的治疗
4.1“治未病”
对于乙肝病毒的携带者要进行追踪观察,定期监测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及肝功能,一旦发现转化为乙肝立即隔离治疗,为学生办理休学。对乙肝携带的学生强化个人生活卫生管理,生活用品专人专用,避免体液、血液、的传播。发生感染的学生所在宿舍使用紫外线消毒,与该学生接触密切的人,需要进行乙肝筛查。轻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非不治之症,恰当的治疗可以防治疾病的发展与传变。甚至治愈疾病,在疾病的早期更有希望,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在轻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展机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调,广大学校社区医院的医生不仅要成为“治未病”的全科医生,更应成为学生疾病治疗中“治未病”和“既病防变”的指导员和执行者。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既往多次检查生化指标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或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在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生化指标严重异常,出现肝硬化,腹水等。其中,轻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其转归有以下三种:
(1)HBsAg转阴良好,这种情况较普遍患者机体状况较良好者,有逐渐转阴的趋势。
(2)转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尤其IBeAg持续阳性者更易转为慢性。
(3)转为原发性肝癌。
有学者认为,干预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关键在于祛邪扶正,祛邪主要抗病毒和排毒,扶正在于调节或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促进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免疫因子,来抑制或杀灭病毒。叶酸、B12、21-金维他等药物具有扶正调节或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叶酸是人体在利用糖分和氨基酸时的必须物质,是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物质。叶酸帮助蛋白质的代谢,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是制造红血球不可缺少的物质。B12是唯一的一种需要肠道分泌物(内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由于轻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胃肠功能异常,缺乏内因子,维生素B12、叶酸等,肝脏储存的叶酸降低,人类红细胞生长滞后;导致贫血;21-金维他含有21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适用于营养不良,新陈代谢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贫血,食欲不振等。“治未病”始于《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医在病起之时,症状刚显己药到病除。
4.2既病防变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持续进展的过程,应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提示以“治未病”和“既病防变”设置的:叶酸、维生素B12,21-金维他等对其效果良好。具有增强体质,从而“治未病”和“既病防变”,防止轻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发展,通过延长服用时间,并有逆转疾病的前景。
(1)轻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较轻,血生化检查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或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基础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许多轻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首先应给予合理饮食,营养支持(维生素是很好的营养),禁忌烟酒,生活工作应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避免过劳;其次可给予叶酸、维生素B12,21-金维他等药物治疗病情得到了缓解。
(2)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在轻度和重度之间)的患者给予保护肝细胞、抗病毒(使用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对症及支持等治疗,定期检测血液指标的变化,观察药物的疗效,防治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可给予叶酸、维生素B12,21-金维他等药物具有扶正调节或增强抗病能力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3)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生化指标严重异常,出现肝硬化,腹水等)的患者一般需要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实施重症监护,密切观察病情,除了给予保护肝细胞、抗病毒、防治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性感染等),输注白蛋白、新鲜血浆或免疫球蛋白以加强支持治疗。
但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对于中度、重度乙型肝炎的治疗仍不是很理想,重点还是应该预防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用“治未病”和“既病防变”理念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从现症入手,符合临床实际,体现了“治未病”和“既病防变”的传统理论原则。使社区医院成为学生预防保健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