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指导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探析

2022-11-24 07:00包水梅胡君梅
关键词:学科知识科学性艺术性

包水梅,胡君梅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导师指导是研究生教育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当前,关于“研究生导师指导”的相关文献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从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二是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落实情况以及机制构建;三是研究生导师的特征(如指导风格、指导能力)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四是研究生导师指导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五是发达国家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以及指导等各方面优秀经验的介绍和启示。但总体上从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角度阐释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文献较少。事实上,如何提高研究生导师指导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因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导师承担着引导学生关注前沿问题、指导科学研究方法、规范学术道德等责任。鉴于此,提高导师指导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深化落实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更有助于提升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指导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其实质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强调指导的规律性,而艺术性则强调对指导规律的实现,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导师指导的有效性。目前,学界普遍意识到导师指导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微观层面导师指导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尚未引起重视。本研究试图对此进行系统探讨,以期对研究生导师指导实践工作有所裨益。

一 研究生导师指导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

(一)导师指导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

导师指导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往往已具备丰富的研究经验、宽广的知识面、对方法的熟练掌握以及对学科前沿信息的精准把握,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主要“信息源”,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学科知识、方法等信息以高效率的方式和路径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了解专业领域内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并熟练运用相关学科方法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研究生普遍是满18周岁的成年人,身心发展成熟,已接受过多年系统、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具备了专业的知识技能,能独立思考并剖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接受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从自身心智和认知结构出发,不仅能够积极地对来自导师的指导信息进行感知、选择、编译和处理,还会主动向导师发出反馈信息,在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下实现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1]。因此,有效的导师指导就是双向互动、教学相长。一方面,导师对学生科研方法、学科知识、规范实验流程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指导能有效促进学生学术能力提升,对学生情感和心理层面的指导和点拨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会不断获得来自学生的有效反馈或启发,从而促进教与学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二)导师指导旨在促进对高深学问的探究

研究生教育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一所大学探求未知、探索真理的努力和热情,是探究高深学问的过程。以导师指导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过程,既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也旨在师生互动中共同促进对高深学问的探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相关规定可以发现,与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做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促进对高深学问进行探究的过程,因为导师指导、课程教学等培养活动,都是围绕高深学问的探究而展开。对高深学问的探究离不开学科基础知识、跨学科研究视野、科学研究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研究生只有在导师指导下掌握上述知识和方法,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才能实现新的知识建构和创造。正因为如此,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会重点指导科学研究方法与规范,引导学生批判与创新,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判断研究假设与证据以及推理的能力[2],积极引导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强化对事实与真理的认识,培养探索精神与科研能力,促进其对高深学问的探究。

二 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指导的科学性

博耶认为学术包括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即教学是一种学术[3]。研究生导师指导作为独特的教学过程,需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导师指导的科学性是指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对所传授知识规律的把握以及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培养过程的有效控制。它更多地反映了指导活动中存在的客观的、本质的规律,反映了指导中普遍的、必然的共性,追求的是指导过程的“真”。知识体系的科学性是导师科学性的重要表现。美国学者舒尔曼是较早对教师知识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提出了教师知识的结构框架,为思考高等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模式。舒尔曼认为,教师知识由多个层次的知识组成,包括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对学习者及其特征了解的知识以及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知识[4]。格罗斯曼扩展了舒尔曼对教学内容知识的定义,确定了教师知识的4个基石,包括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以及包括学生在内的环境知识[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研究生导师需要具备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这3种知识在导师指导的过程中并非孤立存在,也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

1.学科知识。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指导的学科知识是指导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比如物理学、化学、数学等特定学科的概念、原则、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素养,是导师指导学生的立身之本。施瓦布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科学学科都包含这些知识结构。按照施瓦布的说法,学科知识结构中的概念、思想、原则、命题以及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是该学科的实体结构,这种结构影响了学者的学科视角和他们所追求的研究问题。句法结构是指在学科中导师用来实现目标的研究方法[6]。无论导师专注于哪个学科领域,都需要掌握和更深入地研究这些知识结构。因此,导师要了解大量的该领域的具体内容,理顺学科知识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了解如何处理新问题或困境,以及如何在学科内产生新想法。

在导师重组自身的学科知识以创建教学内容知识时,学科知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所具有的学科知识要体现“深度”,即术业有专攻,导师要精通与本学科有关的概念、性质、逻辑关系等,通晓自身研究领域的整体知识架构,熟知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掌握深入思考的途径,在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上要精益求精,融会贯通。同时,时刻关注学术动态,了解所学专业领域最新发展情况和最新技术成果。只有如此,研究生导师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准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专业知识,树立严格的学术研究规范。

2.教学知识。教学知识是指导师将特定学科知识与用于指导某一特定学科的教育知识相结合的知识[7]。导师以一种使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对学科知识进行解释和转化,能够将复杂或困难的想法转化为学生可以掌握的概念。教学内容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内容知识是教师独有的知识,它提供了一种“只有教师知道,只有教师能做”的方法[8]。优秀的导师不仅仅是“教师”,更是“化学导师”“数学导师”“历史学导师”等。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存在通用的教学技能,但优秀导师的许多指导技能都是基于特定学科。新任导师不仅仅需要学习“如何指导”,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指导分子分解”“如何指导建模”或“如何指导研究历史”。教学内容知识可以将学科领域中的新任导师和有成功指导经验的导师区分开来。教学内容知识是可以转换的,并且转换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导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教学内容知识对于导师进行有效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影响导师在特定学科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还影响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影响着导师在指导学生中进行专业反思。

优秀的学者未必是优秀的导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不仅需要获得一般教育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获得与指导特定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一方面,导师在了解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导师指导实现学科专业知识向学生可接受知识的转化。为了帮助学生找到顺利开展科研的路,导师不仅仅需要知道这条路,还需要知道如何为学生勾勒出它的轮廓,识别沿途的重要地标,预测学生在寻找时可能产生的困惑等。因此,导师需要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知识是如何建构的,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最有可能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特定想法等的理解。只有导师具备了这种转换知识的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使用各种方法传授知识,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导师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并将其转化为潜在行为来传授专业学科知识,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才能使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接受和掌握相关知识[9]。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熟练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后给予干预和指导,有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3.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运用或表征出来的显性或隐性知识”[10],包括导师的教育理念、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特殊情境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11]。实践性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识,它代表了导师在指导实践中积累的智慧。实践性知识具有隐蔽性、缄默性[12]、情境性、行动性、反思性、实践性[13]。实践性知识是促进导师自我发展的工具,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优秀的、有经验的导师的实践性知识是由一套完整的信念和知识组成的,而这些信念和知识通常是隐性的。导师更多地处于“正在做”的环境中,而不是处于“知道”的环境中,他们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导师的实践性知识既源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也来源于导师指导后的总结和反思性学习,是解决具体教育实践问题的实践智慧。指导学生日常学习和科研活动是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主要场所。尽管实践性知识深深植根于导师的实际工作中,但实践性知识并不与学科知识或理论知识相对立。

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变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14]71。导师需要重构自己的知识和信念,并在已有的指导经验的基础上,将新知识融入实践性知识中。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就像优秀的“向导”一样,了解这个景观的特点,并用它来教导和引导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在指导实践中,导师需要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在行动中反思,与学生、研究者、问题本身等对话,对问题情境进行重构[14]147,发现研究中的真问题,形成研究方案,并提出相关研究对策。导师通过对实践反思,在实践中反思,经过一系列反思后形成的实践性知识是一个新的知识形态[14]150,能够帮助导师更加了解自己,提高质疑和探索的能力,更好地激发实践性知识生成,促进导师个人专业的发展。

三 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指导的艺术性

指导的艺术性属于指导实践活动的范畴,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导师指导的艺术性是指导活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导师熟练地运用综合的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对指导科学准则的艺术性处理和创造性应用,是关于指导过程的个性化塑造。导师指导的艺术性追求的是指导过程的“美”,它以情感共鸣、氛围融洽和关系和谐为意趣,要求导师指导形象与语言美、指导过程的组织设计美、指导方式美。

(一)导师指导形象与语言要体现艺术性

好的导师要深刻领会“身教重于言传”的重要性,学会“于无声处听惊雷”形式的语言艺术。具体来说,导师的指导形象与语言要优美,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

第一,导师的指导形象包括外在指导形象和内在指导形象。一方面,导师要具备风度和外在的仪表美,归根到底是导师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展现。“风度翩翩、举止优雅、仪态端庄”等行为都是导师仪态美的共同特征。它要求导师“成于中而形于外” “慧于心而秀于言”[15],从而形成一个美丽的心灵、美丽的外表、优美的言语和优美的行为的有机整体,使导师在指导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得体的服装、发型,自然的仪容,文雅的举止,端庄的教态,不仅衬托出导师的形象美和气质美,也有助于指导活动顺利开展,它会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指导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心情,以此心态来接受导师的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导师必须严守“立德树人”的相关要求来达到导师指导的“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导师必须在思想上强化对“德”的认识并落实到点滴小事上。构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时,厘清“立德树人”的内涵是关键。既不可将“立德树人”片面地理解为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过分夸大,导致与自身的教学、科研脱离。导师要严格遵守学校构建的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规范自身行为,因材施教,对研究生提出的难点问题进行回应[16]。研究生导师的“德”与“善”即使是无形的,但是在指导学生中却无不渗透着。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良好的内在形象是研究生导师师德的重要基石。

第二,导师指导的语言艺术是指导艺术的关键环节,是指导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指导过程中,首先,导师应正确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方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幽默欢乐的氛围中领悟知识的深度与思想的高深奇妙之处。其次,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导师要采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语言。直接点明知识点并不是一个好做法,相反导师用一些引导性的话语来铺垫和暗示,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会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他们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新的知识,积累学习经验,寻找自己需要补充的知识。最后,导师语言表达上要富有节奏感,以引起学生情感活动的变化。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导师应控制好讲话语速和节奏,在讲解重要知识时,要适当停顿,让学生有充足时间思考,以便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导师指导不只是导师将信息进行简单传递的过程,还有学生悟的过程。如果学生“囫囵吞枣”缺乏深入理解,就会所得甚少,产生“梦中获宝,得而复失”的感觉[17]。因此,在指导中,导师要适当放慢语速,保持轻重缓急的节奏,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消化、吸收知识。

(二)导师指导过程需体现艺术性

研究生作为导师指导的对象,集个性、复杂性于一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指导研究生,是导师指导过程艺术性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是导师指导艺术性的体现。研究生在科研领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对科研本身的认识、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学科基础、学习能力、动机、方法和策略、学习者的性格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导师必须承认、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育人宛若种花,对花卉的深入了解是前提,花卉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施肥、浇灌的方式存在差异。”导师只有更深入地认识、了解、感知学生的个性、需要、特长、差异和各自已有的知识基础等,在指导过程中所实施的指导行为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纳。其次,导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特点和发展的指导,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因势利导,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如同才能像财富一样藏于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只有通过探摸灵魂,不断探寻,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在指导过程的不同阶段,导师对同一个学生也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学生的学术能力与主动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变换不同的指导方式[18]。比如当学生积极学习、开展科研工作时,导师应适度“放手”,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生动力薄弱的情况下,导师应通过设置科研任务来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和评估,鼓励他们参与学习和研究活动,以实现知识储备和能力的发展。

(三)导师指导方式需彰显艺术性

导师指导需要一定的技巧,其中沟通、协调是研究生导师指导技能的集中体现,贯穿导师指导始终,是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利器”[19]。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导师指导学生的基础,可以促使师生相互理解,增进感情;协调是沟通的延伸,其目的是沟通,能缓解和消除内部矛盾和分歧,使成员间形成合力,提高导师指导的效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正是导师指导方式中艺术性的体现。

1.沟通技巧具有艺术性。师生沟通的效果是师生关系的“试金石”。有效的沟通可以构建师生之间情感互动传递的桥梁,是打开师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沟通融学问与艺术于一体,它要求导师在指导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进行对话、倾听、共情和反馈。导师应灵活运用以下的沟通技巧,只有这样,导师与学生沟通才能更加自然,得心应手。(1)平等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在沟通的过程中,导师要平等地与学生对话,尊重、信任学生,交流时导师的语言要得体,语气要得当。只有建立平等沟通的平台,营造一个自由开放、民主平等的沟通氛围,才有助于学生在指导过程中放下思想包袱,向导师敞开心扉,勇于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导师更加了解学生。(2)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学会倾听是学会沟通的前提。沟通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传递,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不仅要重视信息的传递,还要学会倾听,了解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接收程度。通过倾听,可以调动学生在沟通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使导师在指导中获得有效的信息。(3)共情是有效沟通的关键。在沟通过程中,导师要暂时放弃自身主观的价值标准,基于学生的视角,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将心比心”地思考相关问题。当导师在学生的世界中感同身受时,不仅能让学生更加信任自己,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学术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相互讨论、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共同改进的局面,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4)反馈是有效沟通的保障。导师的反馈可以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纠偏,有效推进学习进程和研究进程。同时,要注意的是,当学生的进步到达一定境界时,必然会出现 “成长的瓶颈”,陷入“路径选择的迷茫”之中。此时,导师的反馈最为重要。反馈手段各式各样,既可以是晨钟暮鼓般的当头棒喝,也可以是春风拂面般的谆谆教诲[20]。

2.协调能力具有艺术性。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协调能力是考验其指导艺术性的重要维度。一方面,导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任务安排。比如科研任务要适度,适度、适量的科研任务,不仅有利于学生有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高效完成科研任务,使科研能力得到训练,还有利于学生在闲暇时间娱乐放松自己,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导师也要重视协调学生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团队氛围对团队成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在不经意中促进团队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经验和意见,实现学生间知识的互补,是一个出众的导师团队稳定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导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学术沙龙、组会汇报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学术沙龙中,师生围绕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进行深入和集中的探讨,在交流讨论中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科研能力,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

四 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指导应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一)导师指导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导师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旨趣,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术素养,训练科研思维,这就需要导师将指导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进行有机糅合。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研究生导师指导中不可替代的两方面。同时,研究生导师指导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又是不可分离的,共同决定着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效果[21]。

1.导师指导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指导的科学性是指导艺术性发挥的前提。导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指导知识,并以广泛而扎实的科学知识架构为基础,才能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理,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同时指导学生才能得心应手、收放自如。另外,导师指导的艺术性不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指导语言、指导过程和指导方式的艺术性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在指导实践中接受检验,因此导师指导的科学性是艺术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基于导师指导的科学性,导师的人格魅力、聪明才智才有发挥的土壤,沟通和协调才有可靠的保证。否则,即使其指导具备艺术性,如果背离了科学规律,既起不到有效传授知识的效果,反而会使指导变得盲目和无序。

2.导师指导的艺术性有助于实现指导的科学性。指导的艺术性是指导科学性的补充与延伸。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在指导过程中除了要掌握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之外,还要懂得如何在变化着的指导实践中对科学性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懂得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巧妙运用科学规律。导师指导是一种糅合知识方法和智慧技艺的艺术性实践。艺术性是科学性的完善,只有对科学性的指导知识进行艺术性的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指导效果。正是基于导师指导的艺术性,在科学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美的创造和艺术的升华。否则,即使其科学性再高,如果只是刻板的“服从”和“遵守”,指导可能沦于平庸和沉闷,达不到有效指导的效果。

(二)提升研究生导师指导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建议

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能力是一种专业能力,要将指导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既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政策引导,高校建立激励与保障机制;也需要从中观层面上对导师指导能力进行培训,以及导师之间相互协作;还需要从微观层面上导师个人加强反思性实践。

1.国家从政策层面引导导师培训。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国家有责任引导导师进行科学的培训,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明确和规范导师的职责,为高校如何培训导师提供理论指导,为提高导师指导水平提供制度支持,以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2017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强化导师培养责任和能力,建设新任导师培训平台;2020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导师培训、建立导师培训体系。这些要求都是国家从政策层面引导导师培训,但这些政策没有细化导师要如何培训,如何监测导师指导的质量以及如何落实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等。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导师指导方面相关的政策,对相关政策进行分类细化,引导高校切实落实和执行相关政策。

2.高校建立激励与保障机制。从高校的角度看,导师教学和指导激励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在激励导师投入教学、稳定教学、优化指导研究生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良好的激励与保障机制,不仅可以促进导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实践教学得以更好发展。首先,高校应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教师教学发展的研究、规划、评价和保障机构,它促进了导师的专业发展,推动了导师发展由自我提升向组织规划、由导师培训向导师发展、由推动教学向深化改革的转变。高校还可以通过建立促进导师指导研究生发展、教学团队等项目,鼓励导师积极参与教学,参与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之中,从而提高导师的指导技能。其次,根据导师的不同学科性质以及所处不同阶段,高校应实施相应的激励政策。高校可以建立青年导师指导学生激励辅导制度,落实“以老带新”政策,帮助青年导师快速提高指导水平。同时还可以设立各类指导奖,用于奖励指导学生优秀的导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研究生导师希望被别人认可或欣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导师通过精神激励可以增强自信心,产生荣誉感、价值感和归属感。但是,物质激励也必不可少。将导师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既可以保障导师的物质财富,又可以实现导师的自我价值。因此,高校要以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激励导师,充分发挥导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以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

3.加强对导师指导能力的培训。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启示我们:导师要通过正规的培训,向专家学习先进的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以提高认知水平和指导技能[22]133。导师可以利用多种类型的方法,包括定期培训、专题研讨、经验分享和典型案例分析等,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导师需求,采用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培训计划。对于新任导师,要接受定期的导师指导培训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增强新任导师对教育理念、指导方法的认同。在导师指导培训课程中,涉及教学过程和指导过程两个主要的知识领域,涵盖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陈列指导工作中涉及的内容和面临的问题,如成为一名导师需要具备的条件、如何计划和实施研究、如何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等,并由专家一一地进行解释。通过参与培训课程,新任导师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开展指导活动,以及开展指导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指导技巧等。对于有经验的导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不仅可以让导师学习学科方法,了解其他导师在知识结构和指导学生方面的困惑,而且可以让导师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尝试做出改变。典型案例分析、与有成功指导经验的导师交流等方式可以给其他导师提供有效的指导思路。通过典型指导案例分析,导师可以积累成功的指导经验,分析失败原因,并从中掌握科学的指导规律,巧妙地运用指导技巧,学会处理类似问题,并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与优秀的导师、专家交流分享指导研究生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通过导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对话,可以使导师个人的思想在对话中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从而产生新的见解,有利于导师打破自身的思维定式,审度自身的指导实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有效提高导师指导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4.同伴协作促进导师指导水平的提升。文化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启示我们:同伴协作对于导师指导能力的提升以及导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建设导师团队进行协同教学、协作指导、合作教研和专业对话等,从而实现共同发展[22]133。研究表明,教师协作在某些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例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给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提高指导效率、减少工作负担等[23]。首先,导师与同事在沟通与交流、讨论与对话的过程中把自己对指导学生的理解、感悟和诀窍等实践性知识与同伴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可以让导师了解到其他导师的指导经历。其他导师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导师自身一些出乎意料的行为图像。当其他导师描述与自身相似的经历时,导师能够检查、重构和拓宽自身的实践理论。其次,导师的学科知识不是静态的知识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和重新创造。当导师与同事一起研究新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挑战时,不同的导师表达不同的观点,显现出不同的指导风格,其目标不仅是改善导师的教学实践和指导实践,而且可以刺激和更新导师学科领域的知识。

5.导师个人应加强反思性实践。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启示我们:导师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日志、与同伴进行反思对话练习、参与观察其他导师指导学生的过程、将自身指导学生的过程采用叙事的方法记录下来等来进行实践反思,从而获得实践智慧[22]134。反思性指导实践既包括在指导中认识,也包括在指导中反思,还包括在指导与反思中实践,有助于导师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促进导师专业化的发展。导师自身的指导经验是指导知识的重要源泉,但仅靠指导经验难以使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因此导师必须不断地进行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是导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导师进行指导实践活动的关键。导师在指导实践中积极、持续的反思是其更新和发展知识的主线和推进动力。首先,导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实践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要持续地反思、研讨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将汲取的养料上升到理论层面。其次,导师需要终身学习,处理和评估与自身专业实践相关的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改进自己的指导实践活动并满足新的指导需求。有效的反思性实践可以增强导师的实践智慧,而具有实践智慧是导师专业化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它既是导师科学的知识体系与独特的指导技巧糅合的结果,又是导师长期全身心投入指导实践,不断反思、探索、创造所得到的成果。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科学性艺术性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论《中华通韵》15韵部的科学性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