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中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重视发掘各门学科的德育内涵,注重学科德育。“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其核心内涵指向立德树人。目前国内一些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在立德树人方面逐渐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指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而且要指向学校全部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建设及教育实践范式重构[2]。因此,推进“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思政建设,把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精神和实务技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
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部分学生缺少对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的认知,对农村社区伦理迷茫,而且他们将社工价值和伦理与农村传统文化融合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在日益重视立德树人的“三全育人”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要融入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创新教育理念、拓展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融合,增强本课程的教学育人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增强他们的理论基础和实务能力,促进本课程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推进“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难点,就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提高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农村社会工作”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社区建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课程内容既多又杂。因此在课程讲授中,如何找到课程思政内容,并及时、系统、深入、有针对性地融入,成为“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任务。“农村社会工作”教学具有案例多、情境复杂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单向教授占据了一节课的绝大部分时间,如果教师填鸭式地教授,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平铺直叙[3],育人效果并不明显。也正是因为课程内容的繁杂,在课程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而对于课程中谈及的农村文化、文明建设,相较于经济增长这一目标,显得较为弱化。部分学生对于农村封建迷信、赌博严重等现象的认知偏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忽视。
随着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一现实势必要求“农村社会工作”课程在教学方法、育人工作上的改革,必须实现与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学懂弄通领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和要义,避免活动流于形式,确保推进课程建设与加强专业教育的相融性;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研究和教学能力,无论什么课程最终都要通过教师这一关键的主体来发挥纽带作用。这样的形式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还要理解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思政课程要致力于塑造青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息息相关[4]。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主要分为人群服务类、政策倡导类、干预策略类等三方面,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开设“农村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师需要拥有把握国家乡村振兴相关时事的敏锐度、对国内各地农村现状的熟悉度以及对农村各项服务方法的把握度。为了推进“农村社会工作”课程中融入思政建设,需要授课教师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常用的教学方法,对于融合的恰当性也有一定的把握。课程的推进,对于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发挥协同效应需要在专业院系内部凝聚共识,也需要作为高校思政建设主渠道的思政课程的参与和引导,更需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但从实际发展来看,近年来部分高校在协同推进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过程中,虽然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协同效力不足的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从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的角度看,因为彼此之间缺乏协作经验,同样存在着“协同育人方法不新”的现实难题。很多时候仅是通过参加座谈会或联席会议的形式展开交流,思政课程同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上实现同向同行还面临诸多障碍。“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其他课程衔接,也需要在此过程中实现各学科专业的联系发展,以此形成“协同效应”,在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程认知的基础上,需要各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共同探讨新模式并展开交流,丰富两者之间的协作经验,在思政教育上实现同行同向。
课程思政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它的核心就是立德树人,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手段、讲授内容以及具体实施路径,打开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格局[5]。新时代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政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6]。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专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培育本土社会工作者;第二,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衔接,深化学生“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第三,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进课堂,优化校企业合作机制,拓展学生对社会工作最新发展的认知。
1.专业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包括接纳、尊重、同理和个别化等。接纳是社工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尊重是每个人的需求,同理是待人接物的技巧,个别化是逐一对待的理念,这些背后所渗透出来的悦纳每名学生、寻找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不同角度换位思考、因材施教的理念,都应该是思政教育所重视的。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背后呈现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7]”的人相契合。因此,在“农村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梳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本身所带有的德育内容,以专业要求、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是忽视的重要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专业知识教育,感悟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有爱有德有责任的观念。
2.课堂学习与专业实践的衔接。社会工作专业校外实践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校内学习的衔接和拓展。因此,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校外实践项目,或是引导学生参与农村社会工作课程的专业实践,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并重,充分吸收、融合贯通校内课堂的理论知识和校外具体的实践技能。督促学生在校外实践之后回归课堂进行汇报分享,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再次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理解。
3.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拓展学生对社会工作最新发展的认知。充实教学团队,改变以往以校内教师授课为主的单一形式,邀请行业、企业的实务专家分享实务专题、行业最新发展概况和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让学生与行业主流亲密接触,进一步触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激发学生对于行业乃至国家的青年担当和社会责任感。
1.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在“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中注意挖掘专业知识体系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融入专业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首先让学生了解农民、农村和家庭结构的相关知识,掌握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及农村环境建设的方向和技巧,理解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困难群体帮扶、农村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从而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伦理的兼容性,引导学生建构良好的专业认同,提升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先在1~2个课程思政教育问题上做深、做出成效,再去探索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最终落实于教学过程中。在“农村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所传授的知识与相关思政课元素结合起来,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以不生硬、自然的方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既定目标,促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同向同行的良性循坏。
2.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社会工作价值的契合性。通过讲授专业知识,发掘契合性,提升教学质量。推进“农村社会工作”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注意挖掘专业知识体系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结合“农村社会工作”课程,通过视频赏析、实地考察、分组讨论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内容,以任务驱动式的模式设计每节课程的任务清单,让学生在线上和线下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美丽乡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地传统习俗的应有之义,使学生们树立起中国乡村的主人翁意识,致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领下,优先考虑回乡发展,进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的目标。
3.提升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适用性。探索“农村社会工作”中的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乡村社会的适用性,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专业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平台,要充分挖掘和充实社会工作专业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本专业的建设内容、方法和载体,探索社会理论及其在中国社会的适用性。增权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强调个人或群体拥有的权力是变化和发展的,无权或弱权的地位状况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困难群体可以在适当的协助之下,提升自己的权力和能力,而思政建设强调“立德树人”,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与增权理论核心内涵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8]。因此,在“农村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中,本着坚持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事业向前发展的正确方向,将课程思政注入专业理念教育,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教育水平,为培育新时代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提炼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将社会工作专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
1.激活“农村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指引功能,增强信念育人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价值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秉承人本主义的理念,把学生们的需求作为开展思政工作的出发点。“农村社会工作”课程强调事先要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当地居民群体之中,倾听居民呼声,建立平等的关系来解决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思政教育侧重于影响学生的思想,而“农村社会工作”课程主要侧重于突出问题导向,二者的价值理念异中有同,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在一定程度上两者的价值理念具有互通性。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融入,可以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勇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分析“为何服务”“为谁服务”以及“怎样服务”等一系列实践中的困惑问题,最终指引学生端正助人态度,坚定助人服务信念,为将来从事社会工作这一助人活动奠定基础[9]。
2.“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创新,强化课堂育人的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断地探索、实践以及积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面教育以及贯彻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经验都是值得肯定的。在高校中,思政主要的工作对象为高校学生,通过各类活动对个体或群体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影响,而“农村社会工作”是一个重实践的课程,在知识和执行的双向要求下,锻炼提高了学生们知行合一的能力,当代学生的发展更要符合“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
总之,“农村社会工作”课程要将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实务技巧传授给学生,在传授技巧之余,要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补足了“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方法上的不足,通过实地观察、多媒体教学、案例讨论、专题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深化了学生的乡村主人翁责任感,丰富了学生乡土情怀。在这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知行合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等能力。然而,两者的融合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学懂弄通领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和要义,避免活动流于形式,必须确保推进课程建设与加强专业教育相融,专业教师必须有深厚的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学识,更要懂得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务技巧,即“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10]。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研究和教学能力,并且能够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专业伦理、服务技巧和育人手段与农村社会工作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小组课程、案例分析有机融合,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认同、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上“三全育人”的目的。
3. “农村社会工作”教学融入创新机制,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农村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加强价值引领的实践性。一方面,要将社会工作的理念、理论与方法和技巧精确地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将社会工作知识技能自觉运用到社会服务实践中的职业素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注重实践育人的过程,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呈现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同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促进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努力探索“以人为本、个性化教学”“实践育人、反思自我成长”的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对“农村社会工作”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养和认知能力。
(1)专题教学法。将“农村社会工作”的课程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基础目标相结合,如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建设领域,与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客观公正的工作作风等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梳理出每个专题课程所要达成的思政建设目标,制定思政建设工作推进的“时间表”,从而健全“农村社会工作”思政教育建设的全过程评价体系,以实现两者相结合的持续发展。
(2)案例教学法。将案例和情境模拟相结合,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更为透彻。在情境模拟之后,师生的双向交流更能激发学生对“农村社会工作”课程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功能,案例的选择极为关键,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方面,对该案例了如指掌,对案例的内容耳熟能详;另一方面,可以选择以老师带领的“三下乡”项目、农村大学生创业项目为依托,在项目的汇报过程中进行讨论互动,每次互动讨论之后围绕思政建设做总结。
(3)项目教学法。以所服务的项目为载体,将课程思政的理念、目标以及计划融入“农村社会工作”课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同时制定思政目标,其中包括敏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设计服务项目的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考察思政目标的完成情况。第二,将项目的结构合理性与思政目标相融合。从思政目标合理性、完成度的角度考量整个服务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思考。第三,具体项目的真实性结合思政教育能促进学生个人情怀、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学生直面服务对象的变化,基于思政教育中开放的视野以及大局意识,很好地与“实践育人”相契合。
案例1:“美丽乡约”垃圾分类服务项目。项目组选取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后田村为项目试点地。项目初期,学生共发放320份有关后田村环境改善的居民意见(涵盖垃圾分类的现状和问题),回收有效问卷302份。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存在参与主体单一导致治理工作缺乏预见性、治理方法缺乏层次性、分类质量需提高等问题。基于此,项目组学生采取入户宣传、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好家庭”机制、协助社区联合当地志愿者协会链接社会资源、开展“红色三联动”活动等形式,改善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为后续项目推进奠基。项目中期,社工和志愿者针对初期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继续深入调研,建立、培训志愿队,针对不同年龄主体培训垃圾分类知识,在社工与社区核心人物组织下建立公约,互相监督执行。基于项目所产生的效能,在项目后期,通过“三包”制度、建立示范基地、孵化自组织互助的长效机制等整体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增加社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成员实地考察8次,开展宣传活动10次。通过精准化识别村庄和村民垃圾分类的需求,以供给服务为核心,通过与村委会、乡村意见领袖以及学校的力量联动,组建环保志愿队,以点带面,挖掘发展乡村潜能,调动村民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的事务中。最终结合考察实际情况、问卷内容以及宣传活动的反馈,为翔安区整体性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能力、美丽乡村的建设贡献青年学子的智慧力量。
案例2:农村儿童红色研学项目。“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值集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办学20周年之际,“凤凰花助飞成长营”运用“救助+发展”的模式,“花开坪上,扎根宁化”,启动坪上村红色研学项目。实践队关注当地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在地需求。以提供儿童青少年服务作为切入点,建构社会支持网络,整合社会资源,结合在地文化,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保育活动,将个人、家庭、村落、区域四方联动起来。在探访红色遗址和重走红军路的过程中穿插沉浸式、体验式的活动,强调学思结合,学习革命光荣历史与体悟伟大精神,厚植爱国情怀;认识并学习当地生态文明与绿色保护知识,增强环保观念的培育,从历史和环境多维度促进当地文化保育。未来,“凤凰花助飞成长营”将持续跟进,优化服务,努力提升,继续扎根宁化,完善项目规划。在接下来两年的服务中,继续沿着红色历史脉络,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扩大服务辐射面,建立多方联动机制,促进当地文化保育,多维度推进区域经济、生态、社会进步与发展。
案例3:留守老人产业建设项目。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其与《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相互呼应,体现了我国对于社会工作参与和介入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老有所为”——留守老人产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共完成实地考察8次,发放问卷540份,基于走访和实地调查发现,福州市永泰县嵩口古镇“农业边缘化”“农村空心化”“农民高龄化”等问题亟待解决。项目组成员基于充分的调研,结合优势视角、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伊斯特林幸福悖论,通过对留守老人赋权增能满足老年人需求,建档190人次,开展增能小组活动6场。利用古镇历史、人文以及当地自然资源等,以售卖自制手工艺品、美化村落公共景观,提升古镇的文化艺术魅力。协助嵩口古镇村委会构建古镇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改善当地状况,同时丰富了嵩口古镇留守老人的业余生活,共同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助力。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举措。社会工作专业承担着铸魂育人的专业使命,在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下,“农村社会工作”课程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该重视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培养“又红又专”的高质量人才。通过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教学改革进行反思能够发现,推进课程思政与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存在一定张力,不同教师之间在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形成合力,培育课程思政建设多方参与协同运作的支撑力。基于“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思政建设的突出问题,必须深入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贯穿于“三全育人”的过程。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村社会工作”课程建设的引领作用,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社会工作价值的契合性,探索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适用性。通过教学方式改革,将“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思政建设融入“三全育人”的教学体系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提升他们将社会价值体系、社工伦理、社工方法与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关注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科学理性地独立思考,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务取向的研究意识,增加他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有效全面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认知、思考分析农村社会问题的水平,实现学生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