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来光(广西百色市田阳区初级中学 533601)
数学课程作为高中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其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创新能力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为了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便需要紧密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去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以此确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水平,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有趣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为打造优质的课堂奠定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对课堂导入环节给予高度重视,尽量以新颖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例如,在教学“概率”相关问题时,为吸引学生关注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便可采取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师可预先准备一个仅上方有一圆孔的木箱,木箱中放入4个小球,其中3个为蓝色,1个为红色。紧接着,教师邀请学生玩摸红球的游戏,而在学生每一次摸球时,教师均向其询问,如“你认为这次会摸到什么颜色的小球?”“有可能摸到除蓝色、红色以外颜色的小球吗?”“有多少概率是摸到了红球?”“摸蓝色小球与红色小球的概率分别为多少?”在一系列问题的指引下,学生不仅逐步获知概率的概念以及概率的计算方法,而且懂得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概率学的知识,继而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步阶段,所以初中学生在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并以此创设教学情境,既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吸引学生关注,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矩形性质》时,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矩形事物,如画框、KT板、床垫等,以此引导学生探寻“矩形”特点。紧接着,教师可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矩形事物并用身边的事物举例,如课桌、餐桌、衣柜等。借此归纳矩形的性质及特点,在信息技术与生活化的双重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有效激发,且因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继而保证理想的学习成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先生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初中生已然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意识。对此,若能将学生身边耳熟能详的事物引进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且基于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也能化抽象为具象,在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更应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积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数据有用吗》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党的十九大代表选举过程的视频,并对相应的数据统计加以展示,以此让学生思考统计数据的意义。然后,教师可将学生注意力转移至课堂,并组织学生探讨怎样才是最合理的班干部选举方式?对此,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投票”的方式最为公平、公正。教师便可模拟投票选举班干部,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了解收集数据的步骤及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通过指引学生分析数据,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将有莫大助益,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还主张“教学做合一”,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数学知识的深广度在初中数学教材中仅体现了极少部分,绝大多数的数学知识仍然需要学生自主展开更深入的探索。总体而言,数学在培养学生应对问题能力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也正是基于上述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决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才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为了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实施合作探究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切实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真正达到初中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目标,使“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例如,针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教学,考虑到三元一次方程组是以二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为基础,故在解答三元一次方程组问题时,也顺便考验了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均会存在一定差异,倘若在问题提出后要求学生独立探索问题答案,则容易导致部分学习能力与水平一般的学生因不知该从何处入手而逐步丧失学习的信心,最终就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对此,教师可采取合作探寻的形式,并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别划分。如在商讨“哪一款‘套餐’性价比最高”问题时,教师便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套餐内容,以促使其掌握确定未知数以及表达资费方程等内容。在小组的帮扶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能充分汲取其他小组成员身上的优点并了解自身不足,以此有针对性地强化自身薄弱部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发展亦有莫大助益。
数学作为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学习难度较高,故教师更应合理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为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教师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其后续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