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分层看家校合作的冲突与解决之道
——优化进阶拥抱家校合作差异化创新

2022-11-24 01:54王海郦首都师范大学100048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阶层家校家庭

王海郦(首都师范大学 100048)

一、达成共同目标——社会分层家校合作的本质属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与家庭的社会合一性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可归纳为三大原理,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和教育是不能分割的,原本就是一体,人们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理解和观察,生活的进步从来都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改善生活,这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教育者尤其不能把自己关入象牙塔和社会割裂开来。就教育的主体而言,更不能脱离大众。教育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学校和家庭的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教育本身也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现代教育中的家校合作不仅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延伸,更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一种重要的具体实践。

1.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六种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合作”作为一种社会互动的形式,指两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助方式。吴重涵认为“家校合作”是国内的提法,在国外对应的概念是“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关系”。

2.家校合作的边界

概括而言,合作是达到共同目标的,以情感联系为基础,自愿结成的关系。为达成目的合作过程本身,应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需要多个人共同配合完成,这即为家校合作界定边界。

3.家校合作中的主要责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明确地指出:“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糊的房子,经不起任何风雨,随时都会坍塌。

家长大多对于教育学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发表看法不够专业,常受到教师的抱怨。某些教师一谈到这个问题,或多或少都要大谈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配合与不认同,不断暗示,甚至直言不讳地将责任推给家长。新闻上频频爆出的一些教师缺乏师德,将本应属于自己本职工作的部分推卸给家长,更加剧了家校冲突。

首先,家校合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相互配合,实现合作、达成共同的教育目标。教师和家庭教育是两个平等的系统,但我们必须明确家校合作中的主要责任在校方,在具体执行的教师。这并不等同于扩大教师的负担与回避家长的责任,只是相比于家长,我们必须强调作为学过教育学的专业教师应当担负起家校合作中的主要责任,既要主动作为,也要善于作为。

二、错位理念认知——分层社会家校冲突的主要根源

社会阶层分化不仅仅指经济地位上的不同。阶层优势与劣势的划分除却物质,经济资本优势之外,在文化资本上更占主导,包括更高的受教育程度,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家庭社会联系……种种因素都体现为认知差异。不同阶级家庭的认知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教养方式、教育理念,影响了父母的教育参与度。

目前,中国家庭教育和中国学校教育在功能认识上的固化、偏差甚至是谬误仍然任重道远、顽疾难治,而这一点,在分层社会的今天尤为突出。

1.家校教育的参与度不同

从吴重涵影响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研究中可以得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认知水平越到位,家长的参与程度越高的结论。父母的学历比职业地位更能解释儿童成长,且母亲的作用大于父亲。

首先,家庭教育的参与程度体现出阶级差异。优势阶层家庭更重视亲子陪伴,如户外活动、阅读、游戏等,活动方式更丰富,语言互动更民主,交流中充满对现象的解释逻辑,推理行为预测更多平等包容,鼓励。

弱势社会阶层的家庭缺少教育传统,父母不注重教育,加上没有足够动机追求长远的教育成就,因此较少参与子女教育。他们陪伴子女时间少,质量欠缺,方式单调。现实活动空间单调、狭窄,人就会更倾向于在虚拟网络上寻求获得感。家长和孩子更容易沉迷于个人的虚拟世界,看电视、刷视频、玩电子游戏。交流方式更多是父母单方面指令及情绪化回应,更强调父母权威与孩子的遵从。

其次,父母在教养孩子的承担分配与学历上有差异。我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传统,在子女未成年阶段,照顾子女的任务主要由母亲承担。而现在越来越多父母共同承担孩子教养责任,随着父母教育孩子时间比例的接近,父母学历差异会逐渐缩小。一些社会调查也表明,家庭中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学历越高,教养孩子的时间更多,方式越好,越能促进子女的成长,这即是此语境下的优势家庭。而与之对应,弱势家庭的父母学历相比较低,受教育水平更低,缺乏更好的教育方式。

2.教养方式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不同阶层下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影响孩子个体的成长。

首先,体现在父母语言方式上。伯恩斯坦经过系统分析与研究后认为:弱势阶层家庭常使用“限制型符码”,指的是具有特殊性、孤立性、具体性和不规范性的语言编码。句子短、语言直白、词汇少,孩子在听后大多产生直接想法:做或者不做。这种快系统、单线程语言下适合发布指令与实务操作。而优势阶层更多使用“精致型符码”,是普遍性、关联性、抽象性和规范性的语言编码。词汇丰富,语句长。孩子在刚开始时也许不能立即完全理解语句含义,需要深入、多方位思考再做出应答。这种慢系统、多线程语言对发展儿童的思想和语言表达以及抽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不同阶级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管束与规范有差异。优势阶层父母更多倾向于教导子女用自我控制的方式学会自我管理,较少使用体罚。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行为问题多主动参与,积极干预,家庭生活多是组织化的精心安排的。而弱势阶层则多消极应对和顺其自然。

3.不同家庭阶层的教育观念不同

首先是阶层分化下对于孩子的期望不同——好孩子的不同定义。优势阶层对好孩子的定义是健康分享,自主学习,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竞争,更强调个人抱负和潜力。而弱势阶层对好孩子的定义是遵从取悦成人,强调遵从听话。

其次是教育目标与需求不同。有一定能力的优势阶层注重教育的个性化目标,部分暴露出的问题是对于教育目标的窄化,认为公共教育无法满足孩子的个性需求,对于学校的诸多方面提出异议,要求学校扩展符合他们诉求的活动。弱势阶层更主要关注学生的基础要求——社会需求。他们较为功利化,对于学科成绩的诉求远大于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即使有少部分学生上课外兴趣班,也多带有较强目的性,忽略了学生内心的喜好。

目前中国社会中,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在家校合作中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职能认知方面的冲突较低,而中产家庭则与学校有较高的认知冲突,更加焦虑,冲突程度也相对最高。认知冲突有时甚至会异常激烈,教师抱怨家长不懂教育、不会教育、甚至是不称职的家长,家长质疑教师的师德、师能……激烈的认知冲突更不利于家校合作的良性发展。中产家庭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与相对应的不匹配的教育资源、教育能力形成了非短时间能解决的主要供需矛盾。

三、实现优化进阶——家校合作冲突的解决之道

解决教育理念的认知错位,不是简单加大讲解宣传可以实现的,教育的结果导向将迫使不同阶层的家长产生最大限度的认识趋同。分层社会的进阶诉求与现实社会的迭代发展,同样要求我们在家校合作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实现优化进阶,不断解决家校合作的冲突,更好地保护教育发展与教育创新的容错能力。

1.优化规则,建立管理机制分级管理

有关方面应加大加快家校合作教育发展的不同领域与不同资源整合管理以及与之对应的政策研判与试验、实践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一套不断适应分层社会的教育需求的管理机制,有效促进家校合作的良性发展。

2.共迎挑战,警惕急于求成的风险

教育是现代社会个人实现价值和取得成就的主要手段,也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通道。学校承担着社会分层和教育资源交换的功能,阶级分化造成教育的不同,导致儿童成长状况的巨大差异,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固化社会分层和流动,因此在家校合作中应避免过度的同质化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人的人生的大计,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做法揠苗助长、过犹不及。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各地方主管部门应避免急于求成,草率出台不成熟的统一标准,警惕只见树木的象牙塔之争,警惕学术功利主义的政治化倾向,避免政策层面的一刀切风险。

3.倾听孩子,鼓励素质教育的多元化创新

循循方可善诱,娓娓更能道来。显而易见,教育之道当以更宽容、更从容的方式保护教育发展与教育创新的容错能力。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孩子,锻造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在学校、教师、家长密切合作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主动倾听孩子、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变化与效果,用更开放的态度、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入的思索去拥抱孩子,共建成长的过程。

在时代变革、社会历新、竞争升级、认知迭代的今天,我们更应以理性与建设性的态度去拥抱家校合作教育之争鸣与探索中的差异化创新。保留一定的创新容错空间,把握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机会成本,用主动作为去力行实践教育强国。

猜你喜欢
阶层家校家庭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