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2022-11-23 12:15蔡珍珍彭洲恩范冠玺李宝国王海峰
体育教育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育人

蔡珍珍,彭洲恩,范冠玺,李宝国,王海峰

(1.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学与科研部,新疆 克拉玛依 833600;2.明知大学 艺术与体育学院,韩国 龙仁 16946;3.石河子大学 体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体育部,陕西 咸阳 712100)

我国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是重视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统一[1]。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要秉持“继往开来”的理念,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及“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先后提出了“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贯穿于高校的所有课程之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3]。体育课程思政是指体育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4]。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高校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德政工程,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人才培养与模式创新的重要路径。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没有从系统上聚焦学科特色、不明确校际优势、局部介入和碎片化融入教学,致使课程思政建设有形无神。基于此,研究试图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为高校体育课程成为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实践探索积累学理支撑,为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1 逻辑必然与价值诉求: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

1.1 筑牢青年政治认同和赋予体育教学重要使命的必要步骤

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通过“课程思政”在各个学科体系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各学科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5]。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看到各学科合力育人的必然性。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体育课程中的意志品质培养、人格塑造、促进社会交往等功能与思政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相一致,是思政教育的天然媒介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的重要载体[6]。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就是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程建设、实施和资源开发的全过程,为高校体育教师更好地在课程中挖掘、融入思政元素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体育教学工作是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各级学校领导和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必须理解和领悟思政精神内涵,不断调整和改进已有的体育教学方式及策略,在充分了解学生体育文化诉求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体育教学服务产品,积累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和素材,使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相衔接,实现学校体育“以体铸魂”的重要使命,也为高校筑牢青年政治认同、补全思政育人拼图提供有力保障。

1.2 回归体育课程价值理性和顺应体育强国时代要求的必然所向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传统身体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的时代回归,是对新时代教育发展新要求的回应。在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保国强种”“振兴中华”等体育口号成为我国近代以来政治发展、民族觉醒的时代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一度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际地位的象征性符号。在文化兴邦的时代背景下,体育同样肩负着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责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肥胖率、近视率等发病率持续升高,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的弊端日渐显露,“唯金牌论”和功利体育的大行其道,致使体坛乱象屡禁不止[7]。过度关注体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人们的精神需要愈发受到重视时,这种工具体育价值观难以为体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合理的支撑。因此,回归体育课程价值理性,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是时代赋予体育价值观蜕变的新型驱动力,也是迈向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2 理论阐释与思维路向: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思想进路

2.1 明确青年工作战略地位,将青年发展置于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位置

青年工作是指政党、政府、青年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实施的,对青年进行教育、服务和管理的工作[8]。青年工作的使命,就是要以青年发展为本,全心全意竭诚服务青年,培养继承遵循党的宗旨,为实现党的伟大梦想而奋斗的后备力量[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0]高校作为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织,可以通过构建系统性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战略地位的重要论述,“少年强、青年强与中国强”“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是辩证统一、相得益彰的关系,而“体育课程思政”正是彰显体育教育价值、实现体育课程迁移价值的最直接途径[11]。在对体育课程思政及其特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要求和优势等理论认知的基础上,聚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主体与关键环节,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既有利于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也丰富了体育课程自身的内涵。“寓教于体、以体育德”的体育课程思政已成为帮助青少年塑造人格锤炼意志、筑牢教育强国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标志性事业。

2.2 明确青年健康成长道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处理青年问题,开展青年工作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原则[12]。马克思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对其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帮助[13]。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青年提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以及“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成长路径[14]。在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尖锐,铸魂与“蚀魂”较量异常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健全民族性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要竭力探求的课题。《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指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体育课程思政与大学生体育品德和体育精神的形成具有天然的联系,是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15],同时也是提升课程思政工作成效、彰显体育学科育人价值的必然路径。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是体育课程思政可塑性及其建设性的关键,通过体育课程思政的灌输共同塑造新质态的体育教学环境,将体育课程打造成树立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道德信仰、协调价值追求的必修课。因此,加快推进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激发体育课程教学的“思政赋能”,改变“重智、轻德、疏体”的落后健康观念,可以为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保障。

2.3 明确青年工作路径方法,提升青年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及多样化思潮的不断涌现,中国青年在理想上志存高远,在思想上思潮起伏。但由于受功利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一些青年出现的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念偏颇、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警示我们必须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培养和组织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历史使命”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为新时代青年发展确立了根本遵循、成才路径和发展方式。做好青年工作必须遵循国家治理科学思想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标杆。高校体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与青年连接的新形式,聚焦体育教学活动和思政教育中“强体”与“铸魂”之间的对接节点,并从顶层设计、保障机制、评估督导等方面制定具体实施策略,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品行端正、专业精通的体育教师队伍,保障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见效。高校体育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参与者、研究者和执行者,应转变教育理念,从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出发,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全过程。此外,高校应建立包括教育环节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在内的体育课程思政科学评价指标以及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联动机制,推选精品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等,加强沟通和交流,营造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3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3.1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建设

3.1.1 明确体育课程思政目标

“明确”思政目标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思政价值观明确,其二是思政目标设定需要具体化、可操作性,并与课程内容设置紧密结合。课程思政的相关重要文件已明确昭示了“课程思政”应具备鲜明的政治性,以政治性引领专业性,并融汇于专业教育中以实现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就是“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灵魂与核心[16]。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应准确地反映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避免与其他价值观相混淆,其培养目标不局限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浸润,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实现自我价值。正如大学武术课程中的“尚武精神”体现中国人价值观念以及民族性格,其思政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及民族传统文化高度认同感,使当代大学生认同“中国心”、具有“民族魂”;在排球课程中应弘扬以女排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体育精神,对塑造青年集体主义和民族认同感具有积极作用。此外,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设置还应具体、可行、连贯,在课程总目标的框架下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制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课程思政育人点是课程思政目标的具体化,与课程思政目标紧密相连并具有一致性。例如以排球运动发展史作为课堂主题时,思政目标应是使学生了解中国排球对世界排球运动的贡献,体会中国排球蕴含的中华体育精神,其思政育人点布局应和课程内容的安排相对应;在排球运动发展史章节中的中国发展史部分,思政育人点应融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竹棚精神;在中国排球对世界排球运动的贡献部分,思政育人点应融入中国特色排球发展道路及中国排球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

3.1.2 合理设计体育课程思政目标

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和实施思政教学目标,是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必须要认识到思想教育不同于一般知识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思想教育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知识教育和无差别的技能传授,外在灌输的知识需要接受主体的理解、认同、内化和反思才能成为内在的思想和精神[17]。在思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的功能即客观、明晰地“展示”某一思想观点,并引导受教育者去理解和认同[18]。这不同于知识教育下将教育者看作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把受教育者看作是教育活动客体的观点。基于此,在制定体育课程思政目标时,必须要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合理设计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忠实预设的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与规律性,但忽视了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复杂性和作为过程所存在的变数和多元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外部灌输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而没有真正从内心获得和教育者同样的判断和思想。因此,通过实践生成的体育课程思政目标更加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作用,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性、深度体验性以及合作创造性。体育教师应当通过预设课程思政目标的方式对体育课程的思政目标、思政育人点进行整体把握,保证实践主体进行思想活动的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体育教师在制定课程思政目标时要重视忠实预设与实践生成的统一,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保持适当张力,努力将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保持在相对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水平上,进而为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生成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

3.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建设

3.2.1 明确、挖掘与归纳体育项目思政元素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须重点落实于体育课程内容之中。高校体育课程项目种类繁多,不同的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运动特征、功能及思政属性。《全民健身指南》基于体育健身活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平衡和反应能力的运动特征将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归为有氧运动、力量练习、球类运动、中国传统运动、牵拉练习5大类[19]。在课程群建设理念下,体育课程思政大致可分为:培养坚韧不拔毅力的耐力项群;内蕴勇于超越、奋勇向前精神的速度类项群;重视团结协作与社会融入的对抗类项群;善于创新、敢于挑战的表现难美类项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民传类项群。高校体育课程需要统整各类体育项目的思政属性,充分挖掘体育项目的思政教育元素,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大学篮球课程属于同场对抗类项群,应当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社会融入为思政属性,通过篮球教学将竞赛规则、比赛战术等运用到分组比赛对抗中,培养学生领导能力和团结意识,使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感悟配合、默契、融入、团结等要素对比赛胜负的影响;太极拳是中国哲学的基础和文化根源,每一个动作都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太极拳课程应以增强文化认同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思政属性,以文化内涵、技法特点和演练风格为切入点,结合阴阳、五行、八卦等中国哲学整体观,使学生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立身中正等哲学文化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只有明确各体育项目的思政属性和价值,才能够将具有同一思政属性的体育项目进行统整和归类,以使体育课程内容成为更有意义的整体。

3.2.2 融合、提炼与共享体育课程思政内容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课程思政内容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想构建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发掘体育学科知识和实践活动中的育人要素是前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课程思政是核心,弘扬和培育中华体育精神是主旋律。应根据体育学科、专业课程及项目思政属性的特点,类聚群分地设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和教学实践内容框架。例如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属于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主要开设有中国武术史、传统体育养生等课程,其思政属性属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民传类项群,将这些课程原有的知识逻辑体系与思政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并与思政教学目标相对应,形成一套完整、具体可实施、具有学科和课程特色的体育思政内容知识体系。在教学实践的内容框架上,需要结合具体实际,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中提炼出优质的思政教学实践内容,特别是具有区域、民族、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可以通过对其内容资源的精选、改编引入到学校体育课堂中,如民族舞蹈、抢花炮、武术等项目不仅能有效融入学校体育,也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从物质、制度内容保障的基础上确保课程思政的稳步推进,注重学校层面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建设,在学校统一思想指导下建设体育学科、专业课程特色的思政文化体系,发挥体育课程思政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优势;通过组织体育课程思政示范教研、示范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等实践活动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经验知识共享,例如建立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组织学科组教研活动、开展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以及建设、推广慕课等精品在线课程共享平台,为体育教师提供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也为体育教师展示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供广阔的舞台,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经验共享。

3.3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方式建设

3.3.1 以系统思维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生态环境

学校生态是把学校当作一个生命体,学校里的自然环境、校园文化、师生状态、发展态势等健康、和谐、积极地发展[20]。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道德教育的全方位渗透需要良好的德育环境和道德氛围,重视环境对学生的隐性影响,这与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属性相契合。因此,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和联动意识,建立供需平衡的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普及深化第一课堂育人理念,同时更加关注“第一课堂”以外的课程思政,发挥体育“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积极构筑涵盖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锻炼与测试-校园体育活动与文化氛围-国内外体育竞赛与交流于一体的课程思政生态链。体育教师应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扎根教育实践,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适当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定向越野、篮球等项目以比赛形式考试,健美操、武术等项目可选择自编套路进行考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意识;建立体育部-学工部-体育社团-院系等多主体融合联动、协调共促的组织体系,形成健全的校内群体竞赛机制,积极打造校园品牌体育赛事,如举办3V3街球赛、校园足球杯、武术竞赛、年度软式排球对抗赛等品牌赛事,有利于营造热烈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增强体育课程思政的时效性和延续性;建设多支具有代表性的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带动全校群体锻炼和校园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促进学校体育精神思政育人的效果。

3.3.2 以精准思维协调体育课程思政供需平衡

精准思政是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介入,在精准思维和理念的引导下,进行思政教育活动[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精准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方法论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其实质是协调“教与学”之间的供需平衡,达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内在要求。教-学供需平衡是一种整体性、结构性平衡,供给方不仅要提供个性化、结构化的供给,还要不断优化思政教育的供给内容与供给形式,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细心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供需平衡的良性互动。高校体育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试行分级教学模式,根据一、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必修选项课,将开设的体育项目(课程)分成初级和中级,在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选项高级班,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能力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需求决定供给,关键在于找准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准思政提供了客观条件,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发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对实现供需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曾说:“社会的不断合理化是同科技进步的制度化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高校应当建设体育信息网络互动系统、体质健康动态监测系统等涵盖体育课程信息、课外锻炼情况信息、体育竞赛信息、体质测试管理的“体育信息获取平台”,保证体育教师在基于科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准确获取学生的信息,并给予学生及时的线下指导和监督。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借助微博、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介及时与学生沟通,拓宽体育需求信息获取渠道,进而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教育、精准管理、精准服务,提高体育课程思政的精度和效率。

3.3.3 以底线思维严守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底线

“底线思维”立足于事物发展的基础、基本和核心方面,侧重于从最坏处思考问题,重视预测风险和防范潜在危机[2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严守学校育人底线,严肃规矩纪律,严格道德操守,加强制度设计和优化管理机制,保障大学生发展成长。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围绕学校规章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对课堂违纪行为要坚决干预,同时注重应对策略、讲究技巧,运用科学方法,对课堂中出现的学生偷懒、打闹、迟到早退、侮辱谩骂以及其他危险行为应采取诸如讲道理、目光盯视、解释批评、树威信等策略加以制止,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体育课堂纪律。此外,底线思维并非完全的守成防御思维,而是围绕事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风险和挑战,主动谋划,积极施策的进取思维[23]。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将课堂学习态度,体育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实践能力指标等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动态化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如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加强学生竞争与表现的要素,通过以赛引教、以规则明文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俱乐部或社团、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推动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形成“知行合一”的品质;通过体育成绩、微信悦动圈、趣味体育游戏、参与校运会等方式监督学生运动次数及过程,并将证明材料提交给体育教师审核,体育教师则根据学生运动参与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积分,通过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评价方式“寓教于体、以体树人”,严守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底线。

3.4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评价建设

3.4.1 建立多维循证的体育课程思政评价

循证教育是以最佳证据的产生为基础,通过将证据与教育教学情境、教师实践智慧相结合,以此开展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决策[24]。在关注教育质量及依赖循证决策的课程评价中,其核心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25],关键在于以持续改进为目的,建立科学、全面、透明的学习成果信息证据收集体系,以此反映学生学习行为对个体发展有何影响。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体育学习成果评价的科学性、透明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更难以评估。因此,需采取多维循证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将体育课程思政的多维循证评价体系与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耦合,形成一套完善、科学的体育课程思政循证评价体系。体育教师可通过设计体育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能力表现以及平常难以循证的体育价值观、体育品德等成果真实表现出来,然后对多次循证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也可通过对不同循证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证,如观察与交流、学生自评和他评、课程思政量表等多维循证方式评价学生的体育课程思政表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同专业、专项及具体课程的循证方式也呈多样化,如足球课程中,通过“绕杆运球接力”游戏,足球老师可以观察学生运球绕杆技术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游戏中所展现出的交流协作和公平竞赛等体育精神;排舞、健美操等课程可将平时的动作创编纳入最终成绩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以富含逻辑、融入民族元素等方式自主编排动作,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会成为教师循证评价的依据,从而达到形成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在体育理论的课程中,教师可通过布置命题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收集和讨论,根据各小组完成情况以及教师总结、师生互评的方式收集循证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观念。

3.4.2 形成多方参与的体育课程思政评价

作为学校内部的主要评估机构,教务主管部门的职责包括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督导体系,负责学校师资队伍整体发展以及教学课程的统筹规划,并提出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意见。但是随着学科的分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也在不断深化拓展,随之而来的就是评价工作的日趋复杂化,仅靠校内领导、教务主管部门和任课教师自评的方式已不能从客观、专业的角度准确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增值”。因此,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体育课程思政评价势在必行。体育课程思政评价需要学校督导各职能部门与各人才培养单位合作,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细化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与校外各体育研究机构加强教育合作,采用科学的方法论构建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以及各种测量工具的开发和测试,帮助学校和体育教师更准确地评估学生体育课程思政学习效果,使体育研究机构作为间接评估方参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评价。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督导和评价,不断增强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学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统筹推动中国大学生在线、区域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等研究平台建设”。以往高校体育课程由于缺乏课程评估研究和交流平台,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差异以及课程目标达成等情况往往只能由体育老师来进行主观上的判断,体育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效也缺乏足够的实绩支撑。高校必须利用好第三方机构向社会各界传授的评价信息来为持续性地提高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质量提供数据支持,就学生体育课程思政的数据(如体育学习成果、课程思政目标达成度、学生调查问卷统计等)进行有效收集并形成数据库,为今后体育课程思政的不断优化提供评价信息参考。

3.4.3 建立考评、激励和监督反馈机制

高校应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统筹规划,改革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机制,并将课程思政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推动校内各职能部门、人才培养单位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政资源、课程设计、教学研修等实践环节不断优化督导评测的规范、机制及路径,通过对课程思政工作测评及在此基础上的评优奖励,增强教职员工对于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体系。体育课程也应制定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工作考核细则,并将其作为体育教师年度履职考核、职务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与奖励资助的重要指标,真正使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抓手、落实任务可操作、持续推进见成效。通过考评、激励和监督反馈机制,以及“多维循证、多方参与”的学生体育课程思政的学习成果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地将体育课程思政透明、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体育教师的业绩考核以及体育课程思政质量督导结合起来,使体育课程思政逐步从“理论概念化”发展到“实践清晰化”。同时,高校应当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重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定期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培训,并动员体育教师积极参与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组织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评选优秀体育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示范课教学,并进行适当奖励;进一步严格体育教师评聘要求,加大对应聘体育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的权重要求;引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能手”“客座教授”等专家,激励广大体育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投入到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进程中。

4 结语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和深化发展离不开制度体系的全方位构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自强不息与奋发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铸魂育人、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和实践基点,通过挖掘体育思政资源、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提升体育教师素养以及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等路径,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延伸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并在实践推行中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学科建设、评估督导、专业认证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和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机制,充分释放高校体育教育的思政育人潜力,全面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体育课程思政工作体系。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