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之于五育:历史演进、现实境况及未来路向
——基于“五育融合”新教育背景的分析

2022-11-23 12:15陶恩海程传银
体育教育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智育五育

陶恩海,程传银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1],明确提出了“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表明未来教育将由传统的德、智、体、美、劳分散发展转向融合共通。“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2]。构建“五育融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体系,不仅需要从整体层面考虑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整体发展,还需要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各自的角度探寻相互融合之点。体育之于五育抑或是体育之于教育,在我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发展史上,有着明晰的发展脉络。因此厘清体育在五育中的历史由来、现实境况及未来路向显得尤为必要。

1 从并举到融合:体育之于五育的历史演进

1.1 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对五育的理论贡献

1.1.1 严复“三育论”和王国维“四育论”为“五育论”奠定理论基础

严复以卢梭、斯宾塞等人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在《原强》一文中首次阐述了“三育论”,大声疾呼“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3],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严复认为中国变法图强的关键在于教育,并且终其一生致力于教育改良事业。他不只重视与西方近代工业革命有关系的科学技术或智力教育,而且首先从体育,然后是智育和德育这三个根本内容着重讨论教育。李力研认为严复之所以重视民族的体力教育,与他深信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密不可分,与他深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这一规律大相关联。他这种教育思想的启蒙作用,第一次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重视体力的“尚力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用教育启蒙鼓动中国人“尚力”“尚武”的伟大人物。

近代学者王国维留学归国后,依托《教育世界》等阐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是中国近代提出培养“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的第一人。认为“完全之人物,精神和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通过智育、德育、美育“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事能毕矣”[4]。提出“四育论”,强调体育是德育、智育、美育的基础,但同时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对身体的康健也是有帮助的,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相互促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5]。认为人的能力由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组成,身体的能力需要通过体育训练达成,精神的能力分为“知力、感情及意志”,通过智育、德育、美育可以达成;且“体育卫生最早,训练道德次之,教授知识再次之”。

严复和王国维的三育论、四育论对于后世教育思想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他们的教育思想可以看作是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前期理论基础。

1.1.2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教育家——蔡元培首倡“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光绪年间中进士,后留学德国,是学贯中西的教育家。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指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首次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其中军国民教育侧重于体育,试图通过体育增强国民体质与精神意志。基于体育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他强调“各校应一律提倡体育,国民身体既强,临时受以军事智识,亦可执干戈以卫国家”[6]。蔡元培非常重视体育在培养完全人格方面的作用,强调“完全人格,首在体育”[7],认为体育的地位先于智育、德育等,他在多次演讲中强调了这一观点。总体而言,作为首倡“五育并举”的教育家,他对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当时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1.1.3 民主主义战士——陶行知生活教育论下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作为杜威的弟子,陶行知继承了杜威生活教育和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主张,其中又以生活教育影响最为深远。他提出教育的目标为“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8]。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在生活教育,他提出的教育目标来自生活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9]。他认为体育是达成健康的重要途径,强调“健康第一”,这无疑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因此在实际办学中他将体育与卫生结合到一起,强调对卫生检查制度的重视。还提出体育要融入生活中,倡导“生活体育”,“我们踢的是毽子,打的是拳头;放的是风筝,砍的是斧头;挑的是粪桶,舞的是锄头;玩的是石担,攀的是山头;锻炼好身手,运动不是出风头”[10]。陶行知认为生活中的劳动可以看作是体育运动,将体育、劳育结合起来,虽然这种生活体育观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劳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但这也是他尝试通过生活教育达到体育、劳育、德育等综合育人的重要设想,为我们当下推动五育融合提供了思路。

1.1.4 马克思主义者——杨贤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青对青年进行“全人生指导”。认为人要达到完满的生活,“第一身体方面以坚强康健为目的。第二精神方面以充实愉快活泼为目的。第三道德方面发挥共和精神。第四学问方面。第五才识方面注重观察批评。”[11]同时强调参与劳动的重要性。教育青年在体育、劳动、智慧、品德、审美五个方面“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杨贤江对于体育有深入的研究,更多从生理学角度探寻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提倡青年参与运动,呈现出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他强调“体育是造成健全人格,养成具足人生的工具”,体育目的“是在造成强健而美的体格和体质”;并从自己的经验开始主张“走路、爬山等自然的运动法”“童子军”,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为日常生活做准备[12]。认为体育对智育、德育、美育等都有促进价值。如平时迟钝的儿童若常练习体育,可变为敏速,促进智育;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以获得健美的身材,提高对身体的审美,促进美育等[13]。

严复、王国维的三育论、四育论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理论基础的蔡元培、陶行知、杨贤江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均强调体育之于五育的重要价值,认为体育可以促进其他各育发展。

1.2 新中国领导人对体育之于教育方针论述的脉络演进

1.2.1 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三育论”

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高度重视教育事业。1957年2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4]为新中国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因为毛泽东强调教育的方针是培养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所以他的教育方针主要表现在重视生产劳动,促进学生“德育”“体育”“智育”发展。这是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提出的全面育人方针[15]。明确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向及培养目标,对新中国的教育影响深远。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体育运动,因此体育是毛泽东同志教育方针的重要一环。早在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发表《体育之研究》时,他就强调“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16];强调体育对教育的重要基础作用。同时50年代毛泽东不止一次致信主管教育的马叙伦,强调学校教育“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方针,并在1953年对青年人发出“要使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祝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还强调“今后,不仅大学招生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而且,各部门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择优尽先录用”[17]。由此开始,体育开始成为各级各类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之一。1980年5月26日邓小平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18]在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出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成为我们国家较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方针。邓小平指出体育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强调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搞好,要发展少年儿童业余训练。”并多次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2.2 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四育并举”

世纪之交,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问题使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江泽民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举,重视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作用。1999 年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学校教育要“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相互渗透,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9]并且结合国家建设需要,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996年为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题词“发展学校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20]。为学校教育工作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中国与国际交流日益深入,面对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于教育,胡锦涛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1]。针对长久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注重智育、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的问题,胡锦涛同志作出批示“增进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07年4月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在胡锦涛同志的关心下,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部署,这也是有史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规格最高的文件[22]。

1.2.3 习近平同志的“五育融合”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教育、体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3]这一论断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劳育”,将党的教育方针由德智体美“四育”提升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高度,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理论创新。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了“五育融合”的发展目标,指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育融合”教育思想正式形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成为各级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标准。

2 体育之于五育的现实困境

2.1 重“智”轻“体”:学校体育被边缘化

百年学校体育发展历程中,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这一观点被普遍认同。但在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中“偏智、疏德、轻体、抑美、轻劳”依然是普遍现象。一方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主静”“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影响,导致中国对于智育的过分看重,对于体育、劳育等忽视。另一方面源于当下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为了优质教育资源与文凭进行的应试教育。首先,“重智”的情况下,在学校中文化课学习成为主导,体育课时常被侵占;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大,侵占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对全国31个省区市24 657个班级义务教育体育课程实施最新研究结果情况来看:“超过三分之一的班级存在体育课程‘缺课时’问题”“体育课程‘缺课时’问题随年级升高而加剧”,原因之一在于“应试取向的社会压力压缩了体育课程的实施空间”[24]。而高中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大,在具体实施中不一定好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是国家法定课程,在执行上尚且欠佳,那么课外体育活动、校园业余体育竞赛不足等体育隐形课程执行似乎也不免令人担忧。其次,开课不充分的原因很大部分是源于体育学科不受重视、师资力量不足等。根据2015年教育部对中小学体育工作调研情况来看:调研的25个省区市缺额体育教师154 690人,此外专职体育教师数量占应有体育教师总数的比例为 48.23%,兼职体育教师数量占应有体育教师总数的比例为 33.39%。全国很多区域存在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情况,即很多学校基于升学压力超编引进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教师,导致原本属于体育教师的编制被占据[25]。再次,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为了引起各方对体育的重视,体育开始纳入中考。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只有中考设置了体育考试,且其赋分标准明显偏低,多数学生能够拿到高分,因此体育一科在应试教育的当下对升学率影响不大,成为学校教育的边缘。

2.2 “育人”迷思:五育失衡是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成因

在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工作,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国家出台了诸多文件,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与督促。测试结果与学生的评奖评优、毕业与升学息息相关,当然也成为考核学校和地方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这种体质健康测试导向使学校体育表现为“教什么不考什么,考什么练什么”,学校体育工作束缚在“引体向上、800米或1 000米跑”。忽略了体育运动的多样性,忽视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专长,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与情意表现,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与厌烦情绪[26]。应当认识到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先天发育、后天锻炼与营养补充,还受到智育、美育等影响。第一,过分强调智育,忽视了体育。为应对考试学生淹没于作业、题海之中,丧失了体力活动的机会。第二,美育的不足导致青少年儿童对体育美体悟的不足。网络的普及为消费主义推崇“脂粉美”“柔弱美”的明星提供了平台,青少年儿童以娱乐明星为榜样,尊崇脂粉美、柔弱美。没有以运动美、健康美为主要价值追求。第三,现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各种劳动和其他体力活动被现代化机器替代,青少年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中丧失了劳动的机会,体力活动减少。劳育的缺失使学生体力得不到锻炼,面对以体力活动为主的体育产生畏难心理。第四,德育的偏颇使学生成为“温室的花朵”。许多学生由于家庭的溺爱,导致饮食上无所节制或挑食,运动上畏难而退,体育课上动辄偷懒、见习,错失体育运动的机会。

2.3 重“技”抑“心”:体育课程未能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

作为育人的重要组成,体育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习得一定的运动技能继而坚持锻炼获得体质增强,还能发展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和劳育。首先,在体育教学中设置比赛环节,通过体育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团结协作、机智勇敢、顽强拼搏、奋勇不屈、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等个性品质的培养是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但当前一部分专家和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理念的理解不充分、不全面、不准确,体育教学仍坚持传统的“运动技术中心论”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单一运动技术的传授[27],对于学生德育的发展没有形成支持。其次,体育的达成需要智育的帮助,体育也可以为学生知识的扩展提供平台。体育健康素养的养成需要通过智育完成,学生对运动生理学、卫生保健学、运动损伤与防护、体育学等基本知识进行学习才能科学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竞赛,进而掌握运动技术、养成体育与健康素养。但“技能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单纯习练某一技术动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和认识运动项目,但是学生学到的却是单个的、缺少运动技术间联系的体育知识。忽略了体育运动文化的完整性,也忽略了体育为智育提供发展的机会。再次,体育对身体最直观的作用就是能够塑造健美的形象。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认为画家“想要展示给人看的,首先是自然的人体,也就是健康、活泼、精力旺盛的人体,拥有着动物的禀赋和运动员的天资。”认为运动形成的身材是美的。体育对形体的塑造在当下“小胖墩”“豆芽菜”的身体异化时代显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运动中人体所展现出来的灵活性、柔韧性、力量性、速度性无不展示着美,运动者之间的默契合作与战术配合也彰显着人类智慧美,引导学生在欣赏运动之美有利于美育的发展。运动项目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单一运动技术的传授,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与练习[28],丢失了运动项目完整性所带来的趣味性与美感,也因此忽略了提升学生美育的机会。最后,马克思认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9]。体育可以为劳育提供实践的空间,如体育课的场地布置、场地卫生可以让学生来完成,实现劳动教育。但显然坚持传统“运动技术中心论”的教学观念很难让学生劳育得到发展。

3 走向融合:体育之于五育的未来路向

3.1 确立德育引领的体育育人价值取向

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确定的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终极指向,也是新时代教育大计全面推进的重要基石[30-31]。以体育为载体,融合四育,可以实现立德树人。无论是近代教育家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理论阐释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领导人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阐述,都可以看出学校体育尤其体育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可以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锻炼体魄、完善人格。但德育的开展不是理论的说教,亦不是空洞的口号呐喊,而是通过学校课程与其他教育活动实现的。以德育为引领实现体育育人价值,需要明确体育育人的范围。体育育人范围分为育心与育体;一方面,通过学校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运动带来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失落,在教师的引领下走向成长;以体育为载体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甚至是劳育。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身体的教育。通过上述学校体育活动,学生锻炼了身体各方面素质,掌握一项甚至多项运动技术,为生活、学习以及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以德育为引领实现体育育人的价值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保障学生的体育权利。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诸多文件要求注重学校体育的开展工作,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依然面临着课程执行不到位、被边缘化的困境,因此各方需要落实国家政策要求,为实现体育育人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实现体育育人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协同,学校为学生体育提供课程支持,家庭为学生提供参与体育的家庭支持,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或社会体育赛事,各方为学生提供体育生活化的环境。社会应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文化氛围,使体育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促进体育生活化开展。

3.2 以体育课程为重要载体实现体育育人

以体育为引领促进五育融合的实现最终要通过教什么、怎么教等课堂教学活动达成,这就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组织以及评价来完成[32]。首先,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当前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是以“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目标为统领;五育融合背景下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着眼于体育教学以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促进体质与心理健康等,同时需渗透智育、德育、劳育、美育的育人目标,实现学生五育发展。需要明确的是,此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以体育目标为主要,其他各育的目标是延伸或嫁接的结果。其次,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以体育为载体实现五育融合发展是可行的,但并不是通过单纯运动技术教学与习练而进行的;而是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技能习练、完成游戏或比赛,类似于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创造体育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等或许可以达成这一目的。他们的共性都是实现体育教学的运动文化完整性,强调由技战术实战化综合运用、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运动项目的礼仪与规则、运动项目中的各种角色等所构成的运动项目文化来引领运动技能教学。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在比赛中通过扮演观众、运动员、教练员、场地管理员等角色践行比赛观赛礼仪,参与训练、组织战术、教学比赛,布置训练比赛场地。以体育课程为载体,获得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育各方面的发展。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课程模式的创新与校本教材的引入也能为体育促进学生五育发展提供帮助。一方面,在武术等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打练结合”引导学生学习与践行“武德”达到促进学生德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俗体育教材,如中华射艺、投壶、打花棍、竹竿舞、撩石锁等构建校本课程进行教学。民族传统体育的服饰美、运动美等可以为学生的美育发展提供帮助;同时还可增加相关的历史、文化、习俗方面的知识,树立学生文化自信,达到智育、德育的目的。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器材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的形式进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劳动能力。当然作为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组成与辅助文本,体育教科书还蕴含着丰富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名人参与体育的故事、精彩的运动插图等等,与运动实践课形成互补性,对于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最后,五育融合背景下以体育为引领促进学生五育发展也不应忽视评价的作用。

3.3 构建“全面发展”的学生体育评价体系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要从宏观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求,摈弃“唯分数论”的偏智育评价,加强对学生体育、德育、美育、劳育的评价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在五育融合新的教育背景下,构建“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应意识到当前以体育中考为代表的结果性评价并不能完整体现学生体育方面的发展,当前的体育中考、学生体质测试对于隐形的体育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践行、灵敏性与平衡性等运动能力考察缺失,容易陷入“体质中心”“学科中心”的桎梏。但并不意味着中考体育、学生体质测试失去了意义,将体育列入学生中考,甚至是计划将体质测试结果纳入学生升学、评奖评优有利于提升考试科目的全面性。同时需要对学校体育评价进行革新,五育融合视域下通过一育实现其他四育的发展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取向。以体育为载体通过过程评价、综合性评价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评价;也有利于驱动学生、学校、家长及社会对体育的重视,提升学校体育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重智轻体”的现实困境。在体育一科中,对智育、美育、德育的评价可以通过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终结性评价,如纸笔测试、撰写小作文、口头问答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针对自身情况,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设计一周或一个月的有氧体适能训练计划;阐述体育中“美”的呈现形式,判断体育运动中“德”的行为等。对智育、美育、德育、劳育的评价还可以采用过程性的质性评价,考查学生在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学生在课堂比赛中是否能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是否能够参与合作,是否能够关心、爱护队友,尊重裁判与对手等;考查学生在面对运动损伤、运动疲劳所选择的处理方式;考查学生技战术的选择与使用;考查学生欣赏比赛的情况;考查学生体育活动中劳动表现,对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劳育进行质性评价。

3.4 教师综合育人意识与能力为五育融合提供保障

五育融合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育工作者摈弃“重智、轻德、弱体、抑美、缺劳”的观念,具备综合育人的教育意识,能够支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校育人文化环境。五育融合下的体育,无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要求,还是以体育为载体实现育人目的,抑或是改变既有评价模式,均对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以体育为载体实现育人目的需要体育教师对“立德树人”的深度理解与把握,同时能够创设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体育课堂情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具备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未来的体育老师需要能够具备通过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首先,在体育教师培养阶段,需要从“体育师范教育”向“体育教师教育”转变。摈除“体质中心主义”或“技能中心主义”;跳出体育学科培养的桎梏,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对未来体育教师进行培养。未来的体育教师应具备体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通过体育师资培养单位的平台,强化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课程学习,甚至是通过不同院系的课程选修,加强学生对五育融合的认知,使其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认识到体育与其他四育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的联系,能够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开发与设计教学模式,在体育课上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其次,从全科教师的角度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促进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综合育人意识的提升和创新教学能力的提升。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教师五育融合育人现代教育理念的提升不仅来源于教师自组织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给予教师发挥的空间。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创设五育融合发展空间,加强顶层设计,为五育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与路径支持。使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学科的教师意识到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体育教师应具备协同教学能力,应积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发出体育学科的声音,通过其他学科促进体育的学习。

4 结语

近代以来体育之于五育的重要性被教育家、领导人认可与推崇。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提出的三育论、四育论、五育论均指出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一直是党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经历了从三育论到五育融合的过程。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新教育理念是党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立德树人”为育人价值取向,重视体育,以体育一育为依托,通过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综合育人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贡献体育力量。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智育五育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课程思政引领“五育并举”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