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莉
(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0)
近年来,我国学生肥胖率的增高、视力下降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2019 年12月,新冠疫情的暴发,让各年龄段的人认识到了健康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当下,疫情仍然没有完全消失,各个年龄段的人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希望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但并不是通过一两次或者短时间的体育锻炼就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需要根据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法,并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1972年,日本在《有关体育运动的普及、振兴的基本方案》中就提出了终身体育,强调了体育运动不单是生长发育期促进人体发展的手段,而应是贯穿一生的生活内容,持续终身[1]。我国最早提出终身体育观点的是王则珊,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2]。终身体育教育全过程由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3]。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体育知识、运动兴趣、技术技能以及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4]。终身体育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体育课程内容是开展体育教学的载体,该文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对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建议,从而增进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进国民体质。
我国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也随之下降,学生出现了“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也没学会”“我们喜欢体育运动,但我们不喜欢上体育课”等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盲目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难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最终提高国民的体质健康。教育是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我国也做出了战略性改革。如198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保证中小学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21年4月1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发布后,各地的学校根据文件要求进行整改,不断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这表明了我国对学校体育的重视。
1.2.1 体育课程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
当前,部分体育课程内容较枯燥,缺乏趣味性,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参与度,也降低了教学质量。在教学时,由于学生较多,部分教师过于强调课堂纪律;又或者出现在一节课中教师讲授的时间比较多,学生练习的时间较少等问题。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达到相应的练习密度以及运动负荷,导致教学效果差,逐渐降低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尤其是在较枯燥的项目(如中长跑等)中表现更加明显。学生被迫学习和感兴趣主动学习的效果大不相同。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主导性,如何结合新时代的特色,如何将枯燥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等成为当下教学中的难题。
1.2.2 体育课程内容单一,脱离了实际
固定的体育课程内容脱离了实际,部分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由于考虑到教学安全、所需器材、场地设施及当地环境、气候等问题,而忽略了一部分体育课程内容(如技巧、北方地区的游泳等),导致实际的体育课内容与课程目标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内容中缺乏对户外体育活动形式的探索,没有形成针对性的发展理念,没有考虑到“终身体育”的理念。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都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水平阶段设置的体育课程内容应具有针对性,结合地方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能力等编写适合学校的校本课程。
1.2.3 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连贯性
我国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的评价机制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教师以测评某项或几项技能所得的成绩为评价依据,并未引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方面的内容,各学段甚至是各年级之间的评价缺乏连贯性,教师无法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变化。从一定的角度来说,并未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较少。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体育课、日常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和频率、体育竞赛的参与情况以及比赛成绩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评价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或学生的自我评价等,但在目前的体育评价中体现较少。
1.2.4 不在健康状态学生的终身体育培养课程内容缺失
近年来,我国肥胖、近视、体质弱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并且出现了心血管疾病等不在健康状态的学生,即使是健康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偶尔会出现感冒等身体不适,又或者出现肌肉拉伤、骨折等意外。这些学生在日常课堂中一般以见习为主,见习的学生几乎没有运动量和运动负荷,更别说与健康的学生参与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相提并论。如何让不在健康状态的学生在课堂中也有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是当下体育教学中应当重视的问题。部分不在健康状态的学生需要适当地进行运动(如部分损伤的恢复需要通过运动方式改善),有的不在健康状态的学生因病情不可以进行剧烈运动(如有心血管疾病的学生等)。目前,体育课程中缺少针对非健康状态的学生学习的内容,这不利于其体育技能的学习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完整体现。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落状态,健康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3个方面进行评估。健康既是生活的根本保证,也是个人心智发展、成长成才的必要前提。1950 年6 月,时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向毛泽东反映了学生负担过重、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因此毛泽东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健康是生命的基础,21 世纪体育课程改革,明确学校体育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终身健康发展为主导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1995 年6 月20 日,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人被讥讽为“东亚病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增强人民体质与健康,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体现了终身健康发展的需求。此外,我国将每年的8 月8 日定为“全民健身日”,促使了更多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体现了我国对人们身体素质的重视。
2007年,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适当地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等。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养成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提高终身体育意识,使自己终身受益。
终身体育是人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合理安排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6],目标是掌握技能,使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采取的措施是保证运动时间,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把学校体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长期以来,大部分人认为孩子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就是参加了体育锻炼,如在学校上体育课、参加早操、课间操以及课外体育训练等,课后主要以文化课学习为主,忽略了课余、周末、寒暑假在家也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学校体育不仅是单纯地通过体育课来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如何以科学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启蒙学生,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使学生具有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应根据现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专注于教学过程,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身体机能的提高,从而培养运动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理解体育运动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地上课和达到体能测试的标准。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热爱体育,具有体育意识,形成相应的技能和体育思维。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体育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先进,且形式多样。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体育锻炼器材,并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热爱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021年4月19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学校体育课程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中小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7]。由此可见,专家已经注意到了传统单一的学校体育评价方式的不足之处以及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的迫切需要,促使学校体育评价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终身的自身情况以及体育锻炼情况一目了然。学生各学段甚至是各年级之间的连贯性评价,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变化,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及大、中、小学的衔接。体育评价不只具有评价运动成绩的作用,还具有将其转化为具有评价运动成绩、督促和激励学生的作用,是学校体育长足的发展需求。
体育课程内容是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载体,是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一线体育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发现体育课程需要不断完善、补充的内容。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部分优秀的一线体育教师可以参与到体育课程内容建设中,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教学条件,体育教师可结合当地的环境、特色等开发地方课程,也可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实际情况、教师能力等编写适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对于一线体育教师来说,参与到体育课程内容建设中也可以得到锻炼,可以不断充实、升华、超越自我。
教师往往缺乏与学生共同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把与体育活动有关的课程作为仅供学生使用的课程,忽视了应该发挥的领导作用和指导作用,导向战略不能有效构建。“十三五”期间,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校体育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必须要做到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的保障条件,明确了如何配齐、配好、配强体育教师。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大力度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未配齐的地区应每年划出一定名额用于招聘体育教师。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配好体育教学所需器材设备,建立体育器材补充机制等[6]。文件中更加明确了如何尽快改善学校体育的场地、设施、器材条件,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改善教学换环境的方法。
处在非健康状态的学生需要进行运动(如部分损伤的恢复需要通过运动方式改善),有的学生因病情不可以进行剧烈运动(如有心血管疾病的学生等)。目前,非健康状态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缺失,导致了其在较短的几天或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参与体育课中进行学习、锻炼。针对于这类学生,首先需要充分考虑个体疾病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体育课程内容,一线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体育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个性以及兴趣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使非健康状态的学生不被体育课孤立,也能进行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进而能够学习运动技能、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课程内容建设考虑到不在健康状态学生的,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体差异、“健康第一”的理念。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被迫学习和感兴趣主动去学习和接受训练的效果大不相同。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学校体育要打破传统的侧重运动技术、运动成绩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多维的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并且注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终身运动意识的同步提高,切实提高学校体育的效果。终身体育离不开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拥有家长陪伴、教师指导、政府重视、社会支持,方能共同构筑起坚实的健康教育体系,培养终身体育,增进国民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