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诊眩晕症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11-21 07:09孟广蕊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18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12期
关键词:注射液评分统计学

孟广蕊(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18)

眩晕症属于运动错觉的一种,主要由空间定位障碍所致,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眼花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1-2],眩晕症的病因复杂,且涉及学科众多,如治疗不当可诱发脑梗死、脑血栓等多种严重疾病,临床应尽早控制病情。当前临床针对眩晕症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尚缺乏统一用药标准,不同药物间的疗效差异较大。丹红注射液是一种由丹参和红花为主要药物制成的中药制剂,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动机及营养神经元等功效。异丙嗪属于吩噻嗪类抗组胺药物,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镇吐、镇静及抗胆碱能力[3]。当前临床关于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急诊眩晕症患者中的相关报道较少,其具体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急诊收治的眩晕症患者,探讨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06例眩晕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45~72(58.62±4.32)岁;病程0.5~6(3.21±0.81)年;体质量 指数19.3~30.2(23.60±2.11)kg/m2;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16 例、中专/高中24 例、初中/小学13 例。对照组中男27 例、女26 例;年龄43~72(58.66±4.36)岁;病程1~6(3.25±0.78)年;体质量指数19.3~30.5(23.57±2.13)kg/m2;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15 例、中专/高中26 例、初中/小学1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4]中的相关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弱。②以头晕为首发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站立行走不稳等症状。③生命体征平稳。④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协助患者卧床休养,并注意避免声光刺激。

1.3.1 对照组 采用异丙嗪进行治疗:异丙嗪(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3979)行肌内注射,25 mg/次,1次,持续治疗7天。

1.3.2 观察组 在此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1)异丙嗪: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2)丹红注射液:将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20 ml 加入至生理盐水250 ml 中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天,持续治疗7天。

1.4 临床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临床症状积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持续治疗7天后)临床症状积分情况,主要评价症状包括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平衡失调及站立不稳,采用0~4 级评分法,分数与患者临床症状呈正相关。(3)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5]从心理、躯体、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共74 条目,采用5 级评分,各维度最终评分=(维度粗分-最低分)×100÷满分,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ADL)[6]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含10个项目,分值0~100分,分数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5)不良反应:对比两组胃肠道反应、皮疹及困倦等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感受外物或自身旋转、移动,头晕眼花等)完全消失,生活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恢复部分生活功能;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影响正常生活。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平衡失调及站立不稳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53 53 t P耳鸣耳聋治疗前3.11±0.26 3.18±0.28 1.334 0.185治疗后1.82±0.24*1.01±0.26*16.666 0.00恶心呕吐治疗前3.08±0.22 3.11±0.25 0.656 0.513治疗后1.79±0.22*0.92±0.17*22.781 0.00平衡失调治疗前3.04±0.37 2.98±0.35 0.858 0.393治疗后1.85±0.32*1.02±0.27*14.432 0.00站立不稳治疗前3.22±0.36 3.25±0.33 0.447 0.656治疗后1.77±0.26*1.01±0.24*15.637 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的心理、躯体、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对照组观察组53 53 t P心理治疗前62.63±5.68 63.03±5.70 0.362 0.718治疗后72.79±6.25*82.87±7.03*7.801 0.00躯体治疗前65.14±5.33 65.20±5.40 0.058 0.954治疗后73.79±5.78*83.86±6.12*8.709 0.00社会功能治疗前64.25±5.51 64.38±5.33 0.124 0.902治疗后74.76±5.85*82.87±6.14*6.962 0.00物质生活治疗前66.63±5.78 66.74±5.79 0.098 0.922治疗后75.78±6.65*85.86±6.93*7.641 0.00

2.4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t P 53 53 7.923 14.329 0.00 0.00 t P治疗前63.69±5.44 64.10±5.50 0.386 0.700治疗后72.79±6.35 81.87±7.16 6.927 0.00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眩晕症为急诊内科常见疾病,是机体定向感觉或平衡感觉障碍所致,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等,增加患者身心压力,影响正常生活[7-8]。当前临床尚未明确眩晕症的发病机制,认为与器官系统、患者情绪、药物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环境质量的降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眩晕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控制眩晕症患者的疾病发展,改善其预后,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其临床症状。

临床治疗急诊眩晕症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通过卧床休养及采用甘露醇等药物,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急诊眩晕症病情复杂,常规治疗整体效果欠佳,难以稳定控制患者病情,临床还应采取其他药物联合进行治疗,以增强临床疗效。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GQOLI-74各维度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在急诊眩晕症患者中具有较好效用。异丙嗪是临床常见抗组胺类药物,可对脑干上行的网状激活系统的兴奋性产生抑制,达到止晕、止吐等作用。同时,异丙嗪可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组织,进一步缓解患者眩晕等临床症状。中医学认为眩晕症与气虚血瘀相关,气血运行不畅,则致精血、髓海不足,瘀阻脑络,发为此病,临床治疗应注重通络、活血、化瘀[9-10]。丹红注射液属中药制剂,有效成分以丹参、红花为主,其中丹参有活血祛瘀、凉血止痛之功,红花则能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可对磷酸二酯酶的产生进行有效抑制,防止血小板聚集,增强前列环素合成酶兴奋性,增加中央、外周动脉顺应性,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流动力,营养神经元;红花能够消除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足,消除前庭神经炎,促进改善系统循环状态,减少眩晕、恶心等症状的发生[11-12]。异丙嗪、丹红注射液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增强临床疗效,进而加速临床症状改善,减轻疾病的影响,促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不但能够获得较好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原因为丹红注射液属中成药,毒副作用小,联合西药进行医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当前临床关于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应用于急诊眩晕症患者中的相关报道较少,且存在观察时间短、样本量少等局限性,临床仍应延长观察时间、增加样本量不断进行实践、研究,以进一步证明该疗法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眩晕症患者应用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获得确切疗效,利于改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提升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注射液评分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