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2-11-21 19:43
读与写 2022年16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节奏

叶 蓉

(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福建 南平 353000)

引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只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学生通过听音乐在跟着教师学唱歌,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认识就会产生偏差。再加上一些学校仍然重视学生的成绩,每个学期中安排的音乐课时较少,临近考试,又会被其它科目所占据,因此,从管理者到教师,对小学音乐教学都难以有足够的重视,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开展体态律动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改革的必然趋势。

1.体态律动的概念解析

律动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最初被表达为节奏。律动的含义是有规律的运动。体态律动就是指学生通过听音乐,再抓住音乐中的节奏和内容,与自身的身体摆动互相结合,再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律动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不仅在日常学习中可以感受到体态律动,在生活中,劳动中,运动中,艺术中都可以使用体态律动。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使用的体态律动,是指学生借助自己的身姿扭动,表现出音乐和理解音乐,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当然,由于体态律动在小学阶段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概念。音乐教师在使用体态律动时,往往会与节拍节奏和艺术美互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节奏的模仿,提高创造律动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在体态律动教学中产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这样才能让学生释放天性,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

2.体态律动的特征解析

第一,综合性。著名音乐学家奥尔夫曾经指出,元素性音乐不仅仅指音乐的本身,同时,也指音乐传递出的语言和情感。律动音乐是一种由人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创造出的,不仅需要人的参与,同时也需要人的感受,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体态律动法时,应当关注音乐的综合性,使学生在全面了解音乐意思的基础之上,达到自然输出。第二,直观性特征。直观性特征是指学生直接通过音乐感受音乐,从而摆动自己的身体,借助身体的体验,对音乐进行感知。教师也应当通过直观教学法为学生展示体态律动。例如,投影、多媒体、幻灯片,观图,电视等,都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及音频资料,如此一来,课堂的教学氛围会更加轻松和愉悦。第三,创造性。学生学习音乐最主要的目的是产生创造音乐的能力。通常情况下,音乐能够让人眼前浮现出相应的情景,借此情景,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有所提升,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思维发展快速的阶段。通过体态律动学生能够快速找出学习音乐的新方法新思路,并且也能激发出更多可爱的灵感,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加以改造或重组,这样一来,就能够创造出更完整,更有童趣的音乐。

3.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3.1 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创造力。在开展体态律动教学法时,首先会由教师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动作,而此时,学生就是提高观察能力的过程,通过观察加深理解,最后促进智力开发。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有条不紊的系统的开展观察。例如,在学习《小青蛙找家》的游戏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示范,使学生了解青蛙的动作。另外,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就要同时发挥作用,不仅感受游戏的乐趣,同时也应当跟着音乐节拍改变动作,改变动作的方向,从而锻炼记忆力。动作被称为无声的语言,而学生要想把语言传递的更加准确,就需要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拍皮球》这首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表演前面统一的动作,然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结尾处自己创编动作来表现出各类球类运动的特征。再比如学习《可爱的动物》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到什么动物就可以创作出什么样的律动,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

3.2 有效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学习音乐时,节奏感是学好音乐的基础,更是每一个音乐在创作时的灵感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讲节奏是音乐的独立表现。因此在开展律动教学时,首先就应当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可以通过体态律动,也可以通过音乐、乐器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律动,并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学生在摆动身体,感受律动的同时,就能够对音乐更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本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首先让学生愿意模仿,其次,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再吸引学生注意力对音乐的律动,图像等加以深刻了解。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借助一些卡通图片或一些有趣的教具,使学生放开动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体态律动的学习中。教师再借助鼓励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表现更加具有感染力。

3.3 借助有效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小学阶段的各个学科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提升,同时,也应当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情绪培养,促进学生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距离要更加亲密,这样才能让学生认真学习、愿意学习。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害怕被老师批评或害怕被学生嘲笑。很多学生课堂上不愿意积极表现,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尽量用微笑亲切可爱的语气和学生沟通交流,除课堂学习时间之外,在课下也应当与学生敞开心扉,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应当成为学生的生活指引者。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和蔼可亲,学生才愿意亲近老师,而教师也才会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情况加以了解,课堂上开展教学时也会更全面,更有针对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状态会更加轻松愉悦,整个人的心态也会更加积极健康乐观。

4.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4.1 节奏和旋律的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对学生开展节奏和旋律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通过节奏和旋律,学生能够树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无法将旋律和节奏互相结合,教师就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例如,通过有节奏的敲击,拍打或感受物体的振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摆脱桌椅的束缚,在教室里,齐步走,齐步跑等,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动作,观看自己的动作,再感觉地板的振动,就能有效培养节奏律动的学习。教师再借助队形的变化,再加上手部的动作,使学生逐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也可以有效培养。当学生有节奏感之后,教师就可以将歌词写在黑板上,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节奏边说歌词边念歌词,锻炼学生的节奏感。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动作加以分解和锻炼,使学生一气呵成,进行一些徒手操活动。再比如小鸟飞,小鱼游泳,小兔蹦蹦的动作,当学生逐步掌握动作要领之后,教师再加上节奏旋律的练习,这样的课堂上既新颖有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节奏和旋律理解得更加深刻。

4.2 对形体动作进行练习。在学生拥有节奏感之后,进入第二阶段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一定的形体动作,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常情况下,形体动作的练习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反应阶段的训练,该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作,再借助听觉、视觉等熟练掌握变换动作的方式,方向以及形式。第二,肢体练习阶段,在该阶段,学生要借助一定的动作训练,提高自身肢体协调性,同时,加强对节奏感的练习。第三,动作练习阶段。所有的动作都要经过系统的练习还有一定的技术技巧和力度技巧,教师也应当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动作能力,使学生的动作更加完美,更能表现出音乐的情感,为后期的音乐创造奠定基础。第四阶段即兴动作练习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做出一些无意识的动作,这样做的优势是克服学生的害羞心理,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在进行形体动作练习时,教师可以将节奏变得更加复杂一些,使学生逐步找到动作和节奏配合的技巧,这样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节拍速度的配合能力。当然,教师也应当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鼓励学生有问题大胆提出,在课堂上也应当为学生创建各类表现自己的平台,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达到教学相长。

4.3 有效借助游戏教学法。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将学习和游戏共同结合,感受音乐学习的快乐。当然,游戏的设计也应当以培养学生节奏感为主,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不同的游戏内容,这样也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性,了解到各种游戏的重点和乐趣。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创造,将一些废品进行再回收,再制作,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对音乐加深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使社会参与性得到有效发展。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感觉自己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来对音乐增强认识,教师可以找出一个绳子,在底端绑上重物,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学生的身体也应当跟着绳子一起摆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的节奏,然后教师可以把绳子交给另一个学生,大家共同摆动身体,教师再给学生弹奏钢琴或其他乐器,让摆动的绳索和学生的身体以及音乐的律动完美结合,这样一来,学生整个状态都是和谐愉悦的。最后,教师把绳子拿走,学生继续闭着眼睛,跟随节奏,摇动身体,此时,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就已经达到更高的层次。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游戏锻炼学生的肌肉紧张和放松能力。首先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所有学生面向同一方向,教师再用一根绳子掌心向下抓紧绳子,由每个小组的排头用这根绳子连接起来的队伍,在房间中行走摆成一个“之”字的图案,当教师发出指令并弹奏音乐之后,所有的学生开始通过拉绳子相对而立。紧接着教师再弹下一个强音,学生开始放松,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有趣的张驰节奏。最后,教师将绳子收走,学生感到突然放松的感觉,这样一来,就会加强记忆效果。

4.4 体态律动在歌曲学习中的具体应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习唱歌很重要,通过歌唱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健全品格。当然,在学习歌曲时,教师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律动感,使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同时也应当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利用体态律动完美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借助音乐先动一动,放松心情。例如,在学习《咏鹅》这首歌曲时,教师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进行动作练习,用手臂叠起来,模仿白天鹅的长脖子,再根据歌曲的旋律,一高一低,随着旋律摆动双臂。演唱歌曲也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通过声音将音乐表达出来,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奇妙性。当然,在练习歌曲时,学生还应当注意自己各个身体部位的表情和动作,最好加入一定的情感。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低年级学生要积累一定的歌曲,如果被动的让学生加以练习,难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让学生快速遗忘。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将体态律动与歌曲互相融合。例如,在学习《小青蛙找家》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模仿歌曲中青蛙的叫声,当遇到呱呱的地方,教师就可以加上动作,让学生慢慢蹲下来,然后最后一个“呱”的时候跳起来唱。

4.5 在处理歌曲时使用体态律动方法。歌曲处理是指教师应当为学生深度讲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风格、特点,让学生注意语调的不同之处,但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教师理论的知识讲解难以深度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其他律动的方法。例如,在教唱《布谷》这首歌曲时,首先让学生想象布谷鸟飞到田野的景象,然后让学生用愉快的心情歌唱。教师再进行体态律动引导时,先让学生感受飞的动作,有一只快乐的布谷鸟,自由自在的,学生可以张开双手学飞,在教室中横冲直撞,感受自由,然后教师让每个学生摆出一个造型,猜猜布谷鸟在干什么?由于学生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因此,在创作动作时也会各式各样。再比如教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站成一排,提高情绪,边唱边做动作,这样一来,体态律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再比如学习《鸭子拌嘴》时,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片中的故事,再借助音乐使学生演一演、学一学鸭子的叫声,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参与到教学活动,也更能敞开心扉接受音乐的各类知识。

5.体态律动应用在具体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5.1 注意音乐的选择。教师在开展体态律动教学时,应当注意音乐的选择,要尽量选择有规则、有节奏、有秩序的音乐,这样才能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当然,不同的音乐有着不同的旋律特点,教师也应当合理根据音乐的特征为学生编排动作。特别是对于一些模仿动作来讲,学生更应当情绪饱满,动作标准。当然,教师也应当在课堂上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速度。最后,让学生学会通过身体协调,选择自己喜欢的速度,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律动能力。

5.2 注意教材的选择。选择优质的教材能够为学生带来更科学、更标准的音乐知识。律动教学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设计的每一个动作都应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相关。例如:动物形象、人的动作等,这样学生才愿意去模仿,在模仿中也会提高理解能力,教师也应当对教材内容深度挖掘,找出与教学目标相契合的切入点,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做动作的兴趣。例如,在看球赛的表演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表现出大胆自信的神态。

5.3 将音乐和动作完美结合。体态律动教学法是将音乐和动作互相结合,随着身体的摆动,让学生流露出最真情的情感。因此,律动教学中,教师应当加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应当展现一定的童趣,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表现出更强的欲望。例如,在教授《美丽的孔雀》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孔雀舞,然后学习孔雀舞的标准动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真正在做动作的时候表现出情绪情感。

5.4 教师应当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当有激情、热情和真情,也应当让学生有激情、热情和真情,只有教师和学生达到情感共鸣,学生才愿意跟随教师共同做动作。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为学生带来鼓励。因此,教师也应当关注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学生的学习问题也愿意及时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状态也能及时掌控,便于后期教学进度的调整。

5.5 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任何科目的教学开展基础都是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学生应当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而教师也应当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活动。例如:学习《快乐小木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创造新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创作的乐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创造的动作有哪些内涵,这样一来,学生是课堂的直接参与者,情感和能力都会双向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首先应当意识到,在课堂上,体态律动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次,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国家颁发的各类教育政策,将其与日常教学互相结合。在开展体态律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各个感官,使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氛围中体会音乐的学习。教师也应当及时反思和总结课堂上出现的各类问题,只有关注学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才能时刻为学生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节奏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浩然听笔走龙蛇,气格疏朗体态健——浅论“海上四大家”蒲华的书法
和谐律动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轻快漫舞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