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玉 华
(牡丹江市第四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双减”是指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将教育引向更为合理的教育范畴当中。
一是减少作业总量。通过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坚决防止学生书面作业总量过多。
二是提高作业质量。通过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三是强化教师职责。通过教师切实履行好作业指导职责,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并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四是减轻家长负担。布置作业或批改作业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
“双减”的总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目的。双减减轻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主阵地。
对学生而言,之前因为高强度的学习,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学习,生活很压抑,不少学生出现了焦虑的情绪。“双减”对于学生来说,是增加了生活的信心,减少了课业负担中的烦恼。空出来的时间,周末可以去看看风景、散散步、见见好友、做做运动,心境开阔了,心情也开朗了。
作为家长怎样才能适应这种新的教育环境呢?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家庭是学生成长最温馨的港湾,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在学校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可以说家长参与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完美人格魅力的养成。
以家长为主导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启蒙性。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突出的就是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孩子在家庭教育中会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和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水平息息相关,家庭教育的好坏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主导作用。
权威性。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作为孩子的家长,由于孩子从小和他们一起长大,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家长在支撑起整个家庭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给孩子一个信号: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和整个家庭。因此,对于孩子,家长在他们心目中是有权威性的。
终身性。人们常说“学到老活到老”,也就是教育我们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家庭教育也具有终身性。孩子一旦出生就注定与家长一生的关系,这既是一种上天注定的缘分,也是一个永远不能改变的事实。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可以帮助家长持续观察孩子的优缺点,适时进行教育,长此以往,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家长在家庭教育当中,乃至孩子的一生的教育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及时纠正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孩子沿着健康的教育轨道前行。
第一,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认识到重复性的学习,并不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升入初中的学生,面临的是中考的学习压力。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升入名牌大学。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水平处于中等或者是中下等;有的学生由于家长的疏于管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由、散漫;有的学生天生智力存在缺陷等等。家长硬性地采取近道超车的方式,力图利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的学习成绩达到一个飞跃。采取在课外重复性的学习方式,做重复的作业,只是为了听课而听课,写作业而写作业。造成学生筋疲力尽,甚至产生厌学,而成绩仍然徘徊在原有的状态。
第二,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占据孩子学习的主动地位,把中考、高考当做自己在考试。
巨大压力产生的来源是对于某件事情过度的重视。对中考的过度关注,导致家长出现焦虑的状况。家长会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孩子身上。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他们,随着身体的快速发育,身体外型的变化引起生理机能的变化,性的发育逐渐趋于成熟。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心理闭锁与开放性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成就感和挫折感交替,这些都意味着他们要长大了,慢慢的变得成熟起来。我们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重大的变化,心理上仍然将他们当做那个曾经不懂事的孩子。当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超过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就会不顾孩子的反对,生搬硬套的将别人的做法强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让他们叫苦连连。亲子关系出现了紧张的状况,家里的“战争”不断。
第三,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分看中孩子学习的结果——分数。
分数本身是衡量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考试找出不足之处,方便进一步弥补。而很多家长将分数当成炫耀的资本,看到孩子成绩下降就会暴跳如雷,例如:有的家长看到学生的成绩下降了,不管什么原因先暴打一顿;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下降了,不让孩子吃饭;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下降了用侮辱的语言谩骂孩子;还有的家长采取冷暴力的方式,几天不理孩子等等惩罚的方式。相反,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提高了,就会心花怒放。例如:有的家长会用钱作为奖励,孩子要什么买什么;有的家长会满足孩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什么给什么。有的孩子尝到了考试的“甜头”,会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励而学习。当自己的学习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会想一些“歪门邪道”:考试打小抄、涂改分数、向老师求情多给点分数等等一些不合理的做法。
父母的这些做法是不理智的,没有认识到考试的真正目的。父母的极端做法会带给孩子极端的心境。此时的学生心理就如同过山车,忽而兴奋不已,忽而悲伤至极。以至于造成学生面对考试,尤其是大型考试的时候,过分紧张、过分焦虑并且出现失眠、头晕、腹泻等身体不适的症状。严重会出现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的状况,甚至出现抑郁的状态,无法考出真实的成绩,失去了考试的意义。
第四,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学校教育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很多家长从小严格监督孩子的学习,不给孩子一点点放松的时间。认为只要学习好,以后就会生活得很幸福。除了学习,做其他任何事情都被当做多余的,不会考虑到孩子的喜好,不会照顾到孩子的喜、怒、哀、乐,使他们成了学习的机器。
例如:有的孩子上了大学,父母就搬到学校周围去住,方便照顾升入大学的孩子,因为他们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有的孩子升入大学,并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对于考试感到失望,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和目标,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懂得生活的意义,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有的孩子除了学习之外,事事听从父母,成为妈宝男,没有自己的主见,不会选择自己该走的路……
以上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家长要认真思考一下,我们是在培养一个学习机器,还是培养一个有丰富的情感、有良好的品德、有激情、爱生活的人呢。
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处理。一个人从幼稚、依赖到逐渐走向成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懂得独立去面对生活。
学会决策自己的人生。人贵在有主见。一个思想独立的人,懂得给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也懂得承担做决定后的责任。
懂得如何正确地交际。懂得正确的社交方式,会让你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一个人们想要获得认可,除了自身的能力,还需要社交能力,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掌握与人打交道的基本技巧,以诚相待,懂得尊重他人,适当主动给予他人帮助。
要学会照顾自己。觉得身体哪里不舒服了,应该懂得怎么求医就诊,而不是放任自流,贻误病情。身体健康是一切事情的前提,把自己的生活处理得妥妥当当,才有更多的精力拼搏。
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充满信。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处,会带给自己什么样的磨难。一个敢于勇往直前的强者,则会遇强越强,应以一个信心满满的姿态,去面对世界的苦楚与无奈。
懂得自我保护。独立的人并不意味着冲动和莽撞。该去冲的时候,义无反顾;而该谨慎的时候,也要懂得保护自己。
要让孩子懂得学习知识不在多,在精。从前家长总是在问,作业写完了吗?考的怎么样?要将这些话改成:你上课所学的知识学会了多少,不会的有多少?作业中不会的知识,你通过什么方式能够学会?这次考试,你认为哪一个内容你掌握的不好。接下来,看看怎么样把这些不会的知识,通过什么方式学会。
学会逐渐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给孩子一个理念:你是学生,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父母只是辅助你完成自己的学业。引导孩子制定与孩子实际相符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以及所采取的学习手段等等。
通过考试找出学习不足之处。每次考试结束,要跟孩子坐在一起,认认真真研究一下试卷。对于没有掌握的内容,和孩子一起商量对策,看看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尽快掌握这些内容。争取本次考试出现的错误,在下一次的考试中不会再出现。每次考试鼓励孩子,不要过多考虑分数、考虑名次,注重考出真实成绩。
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行为习惯决定性格。父母应从一点一滴做起,要孩子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所学的知识,课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不会的知识及时解决等等。
注重孩子的品德、品格、意志力、解决困难的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借助“学习”这个载体,充分锻炼他们各种能力。教育孩子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独立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各种能力就是他们适应社会的本领。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心态良好积极的人,就会适应社会的发展。
重视陪伴,用心沟通。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陪伴要用心,遇事与孩子一起商量对策,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会帮助孩子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建立规矩,学会敬畏。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除了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呵护之外,要给孩子立规矩,严是爱,松是害,放纵更是祸害。
积极与教师相互配合。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上出现困难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第一时间与老师取得联系,家校合作共同努力来解决。家长一定要相信老师的专业精神,跟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努力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用所学知识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双减”政策给孩子们的健康发展留出了更大的空间,孩子们不仅要在学习文化知识上有所得。还可以接受音乐、美术等不同文化的熏陶,带孩子走进书店,走进运动场,走进大自然,释放他们青春的活力,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增加孩子们更多的未来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