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探究

2022-11-21 13:29徐鹤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徐鹤桐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本科教学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所在,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带有艺术性质的学科,通过课程思政的协同可以提升环设专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进行思政教学的改革。

一、课程思政与环境设计专业的关系现状

(一)高校思政课程的意识及认同感增强

当下的高校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中,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自国家提倡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专业课堂中以来,课程思政就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其价值观念、精神要点以及理论知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合到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思政内容在课程中的体现重点在于抓紧其立德树人的本质,坚持其协同育人的理念,掌握其立体多元的结构,通过显隐结合的方法推动课程思政的科学创新。

在当下本科教育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教授知识、技能等专业内容,同时还更加注重思想道德的培育,旨在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促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思政教育一般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进行设置,学生在进行思政知识学习的时候也是和专业课程分开的,因此作为独立的课程进行学习时,不能很好地将专业技能和思政理论进行结合,也不能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对于思政知识的认同感和兴趣度。从教师到学生对思政理念的认同需要通过课程思政的教育和努力,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中,可以将高校艺术专业的思政认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同时,目前的高校教育不断地强调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加强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设计类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即是从基础上增加思政元素对于艺术文化的建设和引领,先进的艺术文化和思政知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传统的环境设计教学中,课程设置更多侧重于专业技术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观性较强,往往会对思政理论知识的重视不足。而课程思政的融入,使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思政的认同感逐步提升,并且逐步能够真正地对思政知识有一个正确且深入的认识。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中国家文化也是国家力量的因素之一,而艺术文化是国家文化的一个分支,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相辅相成从根本上增强了艺术类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加深思政知识在其思想意识中的根基,从而保证在文化产业中的正确政治方向,通过文化和思政的共同作用把握正面的发展方向。

(二)设计专业课与思政课堂的融合度较低

设计专业从属于艺术类专业,在与课程思政进行结合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困难。艺术类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所学的内容需要经历多方面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冲击和共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艺术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接受了相当多的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在其情感思想以及知识理解的能力上会产生和外来文化共情的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传统文化及思想政治等教育内容产生不利影响。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进行课程学习的时候,由于其专业特质,学生会更加关注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于专业外的理论知识常常会失去学习兴趣,课程思政的相关知识和理念更偏向于传统且理性的思维方式,其“实用性”难以显而易见,而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通常需要在课程中活跃并发散思维,更加推崇创造创新能力,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融合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学科更多的问题和困难。

(三)思政课程在设计专业中的针对性稍弱

课程思政的提出其目的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思政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彼此之间共同协作效应的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因此在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一定要秉持并且始终注意艺术专业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课程反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养分,创新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贯穿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各个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思政教育并没有因人而异。环境设计的专业课程设置通常会结合广泛的社会及案例实践,课程思政的融入未能实现在实践过程中自然地加入进来,通过专业老师的带领和辅导将思政理论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保证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梳理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

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课程大纲设置时,就要有目的地进行课程的计划,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中。首先是在课时和任务的分配中,要给思政知识教育留有充足的课时,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同时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地位,从而有的放矢地促使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思政元素。其次是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里都要充分融合思政知识,使授课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思政知识,在专业课的课程里有意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有正向的价值观的引导。第三就是教师进行相关课程设计的时候要将思想政治知识和专业课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更感兴趣的专业课知识引导出思政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在专业和理论的共同学习中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意识。

二、课程思政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融合的作用

(一)有利于设计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培养

设计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理解上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略有差异,受到多方面的文化影响,学生的思维活跃,个人色彩鲜明。高校课程思政的目的则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在专业课设置中的融入,从思想政治方向出发,帮助学生形成充满正能量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同时在保障学生专业课学习和专业技术能力发展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思想防线,避免错误的言论和思潮对于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艺术专业学生这一群体在传统的认知里经常被冠以“散漫、特性”等片面的负面评价,归根结底是在学习过程中艺术生们会逐步形成强烈的个人意识和个人特征,自我意识强烈的确是艺术生的一个特点,但是在课程思政的普及和深入过程中,通过思政知识在专业课中不断潜移默化地融入,以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为基础,结合专业特性,增加课程思政在运行中的实践性,与专业课程形成合力,从以上方面增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思政教育的实际效率,提高设计专业学生的思政意识。

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步入工作后进行的艺术创造在社会上经常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作品经常被作为宣传和倡导作用进行展示,如影视作品、广告招贴、书籍绘画、建筑景观等等都属于艺术类学生就业后的工作成果。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方向有公共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以及陈设设计等,就业方向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环境设计课程中将思政知识有机融入,其积极意义也在于能够有效地把握环境设计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其作品中也能够体现出积极正面的价值观、社会观,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实际社会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力量和肩负传播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任务。在其环境设计作品中将所学的思政知识进行传播,旨在潜移默化地对使用者产生有利的影响。

(二)有利于提升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课程思政推行的影响下不仅仅增强了思政意识,同时会通过学习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课程思政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以及高尚的道德观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育高质量的人才。将思政课程全面贯穿到专业课中,接受教育的学生会从中汲取相关的知识,能够达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其次,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所涉及的工作领域非常广泛,其专业性质要求从业者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因此,接受思政教育的学生在社会工作中可以将理论联系实践,在其工作和作品中充分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地通过其作品输出所接受的思想政治理念。

再次,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及思想的冲击,一定程度上会产生信念的动摇和观念的模糊,青年一代是国之根本,高校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中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培养其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刻苦勤奋、实事求是、匠人精神等典型影响学生的“三观”,培养有信仰的国家接班人。

(三)有利于增强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认同

课程思政在设计课程中融合后即将思政课堂和普通课堂直接区别开来,结合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地对我国的文化进行理解和接受,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对我们国家文化的认同感。信息化程度极高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纷繁众多,尤其是短视频、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流行,使得当下的信息变得碎片化,许多青年人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并不了解,在环境设计专业课堂上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从文化、政治、思想、信念等多个角度使学生全面立体地认识中国,加深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了解。

专业课程中思政知识的融入可以有效的促进二者之间的渗透,将专业的活力和思政的积极相结合,提高课堂活力,加强课堂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正向对学生的文化认同加以引导,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发展。环境设计专业作为艺术类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则要侧重于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从科学向上的角度来面对社会,同时将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大义情感注入到专业教学规划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文化和民族自信,加强自我认同。

三、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中推进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

(一)整合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教育体系

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推行思政应从优化专业教育体系入手。

首先,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加入思政元素,教学大纲是一个专业的教学之本,科学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专业教学制订计划。因此在修订教学大纲时需要从根源上加入课程思政的干预,将思政内容直接加入到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目标之中。也就是说在教学体系中详尽地体现出以下几项内容:第一点是要在课程大纲中直接明确课程思政内容的课时分配;第二点是在大纲中强调并设置出思政元素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第三点是将课程思政的知识融入教学内容的设计中。从教学大纲这一基础性文件中对教师的教学课程提出硬性要求,从基础进行课程思政重要性的提醒。

其次,是在课程体系中融入课程思政。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其他专业有所差异,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在设置课程时可以将思政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学生通过课程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爱国情怀、思想信念、道德品质、民族意识等综合素质。

第三,当下环境设计专业的授课方式大多使用多媒体演示和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思政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融入授课过程中。通过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师生互动环节、实际案例讲解、模拟任务实践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在授课过程中促使学生积极地接受思政教育,提升其责任意识和思政水平,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汲取思想政治理论给养。

(二)提升师资队伍的思政教学技能及意识

课程思政推动的第二个重点来自教师队伍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育人和育德意识,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入手。

主观层面是指加强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思政能力进行培训,增强教师对于思政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扩大教师思想政治视野和思路,提高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同时促进高校思政专业教师和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在学术上的联系,促使两个专业的教师共同协作,通过课题研究、备课说课等方式,充分发挥思政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上的深厚思政理论储备,环境设计专业教师活跃先进的教学思维,将二者之间的联系加深,形成在教学手段和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互帮互助互补效应。

客观层面指的是高校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制定相关工作考核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校园内的课程思政制度。可以建立以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为主要工作的分管部门,专项专职地提升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督促工作。完善考核制度,将思政融入专业变成常态化的教学要求,将课程思政效果纳入教师的考评制度中,从而提高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视,促进教师对思政理论进行主动研究。

艺术类课程正处于课程思政影响下的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更加紧密和灵活,在授课过程中要建立良好互动互相协同合作的师生关系,因此在艺术类课程原有的主观性较强的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于思政内容的教学研究,不仅仅掌握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还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通过更多生动的实际案例来提升课堂的活跃程度,增强教师的思政使命感,不断学习,加强自身思政底蕴,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与学生融洽师生关系的优势进行思政内容的传授。

(三)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增强思政内容的融入

设计学科的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时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更加密切,同时对专业课教师的信任程度相对更高,因此在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的同时合理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政知识的教育,从日常的管理中提高学生的思政意识,以便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有的放矢,关注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顺利展开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在学生的整体评价体系中加入思政学习相关评价制度

原有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基本从其专业作业出发,结合其作业过程来产生成绩,可以说其评价体系是完全建立在学生在专业上的创造力上。环境设计专业中思政课程的引入对学生的课程评价体系也应该产生相应的影响,其思政成绩在结果中也应该有相应比例的体现,这样可以从教师和学生双重角度出发,使两者都更加重视思政知识和思政教育成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置为衡量标准,课程思政融到艺术设计的理论中的程度以及学生在校所经历的课程评价体系将会更加完善,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建立。

(五)完善思政知识在环境设计实践课程中的多层次应用

环境设计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教学任务通常以实际案例的实践活动进行发布,因此在环境设计课程的设置时就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其中实践阶段主要是从课内、课外以及社会三个角度进行,课程思政在其中融入就可以通过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方向深入到专业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思政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培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学生综合性全方位的发展和成长。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英语笔记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