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社区教育实施现状问题与策略

2022-11-21 13:29:10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教育

张 岩

社区是社会的最小组织单位,关乎国家基层治理,社区教育水平关乎国家基层治理水平,国家基层治理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质量的社区教育工作能有效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回顾始于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中国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成果斐然。当下社区教育进入历史发展的机遇期、纵深发展的挑战期、进一步提升的发展期“三期叠加”时期,正是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佳期。然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同样也适用于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依然滞后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与社区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目前社区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深度学习理解社区教育内涵,对“三期叠加”背景下社区教育的现状问题深度分析,掌握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路径,进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实现社区居民高质量学习、高品质生活,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教育的内涵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现象或一种教育活动,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利用社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想风貌等因素对社区所有成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方面的教育影响活动。简言之,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旨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综合体。

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过程中,教育部把社区教育定义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国外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大致分为三个认识视角,一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民众教育;二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社会教育;三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非正规教育。我国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是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

通过对国外与国内两个视角对比,本文从社区教育方向、社区教育对象、社区教育形式、社区教育内容等四个方面对社区教育内涵进行理解。(如图1所示)

社区教育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社区教育对象。覆盖生命全链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社区教育内容。构建多元化社区教育个性化内容体系。让每个社区参与学习者都能选择适合自己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社区教育形式。构建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最终实现让社区居民高质量学习、高品质生活的社区教育目标。

二、社区教育现状的分析

社区教育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社区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建立了一定的工作基础。社区教育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动社区教育不断纵深发展;又要树立全局意识及长远意识,抓住新冠疫情以来社区教育的新变化和新态势,做到蹄疾步稳、勇毅笃行。社区教育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真正把工夫下在夯实社区教育基础建设,解决社区居民迫切学习需求,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笔者站在“三期叠加”视角,采取在线问卷调研的方式面向新建社区、老社区两类人群发放问卷,从社区居民基本情况、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活动情况、社区教育活动需求三个维度进行了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474份。通过数据进一步分析社区教育总体供给不足成为推进社区治理关键短板的主要成因,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一)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参与调研的社区居民,36-55 岁区间居民人数占比最高,达46.61%;18-35 岁区间人员占比达38.26%,56 以上占总比14.65%;17 岁以下占比0.47%。通过数据分析一个层面反应出社区居民年龄层次还是以青壮年为主。另一个层面呈现出老年人对新技术应用、新能力与社会生活发展不匹配的问题,导致部分退休人员的数据没有完全呈现出来。

从社区居民学历分布情况来看,本科以上学历占比45.66%;中等教育以下占比54.34%。整体看,中等学历以下的占半数以上,说明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从社区居民职业调查情况来看,社区居民所属职业类别较为复杂,涉及党政机关、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农业、林业、水利、军人、教师、学生等。

从社区居民收入统计情况可以看出社区居民收入4000 元以上的仅占21.23%;3000-4000 元占比24.56%,2000-3000 元占比 26.19%;2000 以下占比19.67。整体呈现出居民收入不均衡的现状。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整体来看,社区教育对象年龄跨度较长,学历分布差异大,居民收入不均衡,职业分布较为多元,不同人群的需求对社区提供多元化的支持服务提出不同需求,这些现状是社区教育总体呈现供给不足的主要因素。

(二)居民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听说过社区教育的居民988人,占比67.03%;没有听说过社区教育的居民486 人,占比32.97%,而两类人群想要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人数占比分别达到78.78、52.57%,这一数据表明,居民对社区教育需求很大,而当下社区教育的宣传与普及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对社区教育活动组织单位满意度调查时发现,69.74%的居民没有参与过社区、广播电视大学、职业院校或中小学组织的活动,这说明社区、广播电视大学、职业院校或中小学组织的社区活动的次数与范围过小。对于社区活动场地开放情况,我们发现周六、日开放仅占比10.61%,这表明现今社区场地对居民活动的支持程度不高。

在对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困难调研时,60.92%居民认为教育活动场所不健全、49.97%居民认为教育内容不能满足实际需求、88.33%的居民认为活动地点离家太远、49.53%居民认为参与社区组织活动的次数较少、39.76%居民认为没有固定的部门或人员组织开展活动、33.99%居民认为学习活动信息不易获取,通过以上数据反映出当前社区教育存在缺乏专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教育活动开展相关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增加社区活动场所的数量,为社区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加强资源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对社区居民发挥个人才能兼职的社区教育培训教师意愿调查时发现,高达62.98%的社区居民表示愿意发挥个人才能兼职社区教育培训教师。结合社区所属职业统计数据来看,在未来社区教育的建设上,相关负责人员可以灵活发挥社区居民的智力资源优势,汇聚本社区内居民的智慧,打造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丰富社区教育资源来源,为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开辟新途径。

(三)居民参加社区教育需求分析

调研发现,社区居民最希望学习到的课程其中养生保健、急救、法律、文体书画、家庭教育占比最多,分别为49.93%、44.71%、42.27%、41.79%,和社区居民年龄层次36 岁占比较大相吻合,除此以外,居民希望学习到的课程还包括生活技能、工作技能、国学、历史、投资理财、文化辅导等,居民希望通过学习满足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占比相对较高,分别占比为67.49%、62.77%、60.66%。此外还有多数居民认为社区活动能有效帮助自己参与社会活动与人交往、发展专长实现个人价值、教育子孙。

居民期望能够在社区学习中心就近参加活动,数据表明,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培训活动以及图书、资料等物质资源的需求量占比分别是64.18%、61.06%、53.32%,均超过50%。50%居民愿意付费参加社区活动。

综上所述,当下社区教育主要问题如下:一是现有社区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场所建设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社区教育的发展;二是新阶段下社区教育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形式单一,而且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三是社区教育宣传、管理相关机制尚未健全,社区活动专门负责人员短缺,造成居民参与度不高。因此,笔者认为新阶段社区教育策略应思考将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社会治理紧密关联,构建“摸清底数、顶层设计、组织实施”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实施路径,有效破解上述三个新阶段核心问题,保障社区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实现通过社区教育求得社区发展,达到社会治理的教育作用。

三、社区教育实施路径策略

(一)构建“224”社区教育调研工作机制,摸清底数。

“224”即:2个把握、2个关注、4个摸清。

1.两个把握。一是把握方向,二是把握政策。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当下必须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领、把脉社区教育。家庭是社区的细胞,家庭教育是社区教育的组成部分。“生而不养”和“养而不教”是我国未成年人家庭监护方面的两大薄弱环节。2021 年10 月23 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生而不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去努力解决,“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由家庭教育促进法解决,这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遵循之一。

今年2 月起,国家密集出台教育政策,先是“五项管理”,从手机、睡眠、读物、体质监测、作业管理入手,以小切口推进大改革。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辅之相继出台十余项相关政策,尤其是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带来很多不同声音,出现很多“穿马甲”现象,这都是社区教育的切入点,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2.两个关注。一是关注社会热点,二是关注民生难点。社会热点、民生难点,都是社区教育的基点。关注二胎、三胎政策带来的影响,关注“双减”政策对学校、家庭、社区的影响,如何辅助学校做好宣传,开辟课后教育渠道;如何为社区内校外培训机构做好政策解读、做好业务转型指导等,是我们社区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的新课题。

3.四个摸清。一是摸清自然情况。通过居委会档案查询的方式,了解社区自然情况、人口状况、发展历史、特殊人群状况。二是摸清社区资源。采取实地踏查与访谈等方式,了解包括公共设施、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社区社会组织、金融机构、商场等相应设施资源的情况。三是摸清社区文化。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社区文化价值与影响,思考如何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相关活动。四是摸清居民情况。走进社区做社区居民的朋友,深度了解每一家情况,知晓每个家庭难处,思考解忧、化难之良策。

只有做好四个摸清才能设计规划好社区教育工作,才能做到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同时又针对性地解决居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国家政策解读、技能培训、再就业教育;健康教育、家庭教育讲座、家风建设;老年文化社团、青少年兴趣特长培养等,管好生的、育好小的、扶好贫的、助好残的、关怀好病的、养好老的,落实社区教育覆盖生命全链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构建“五位一体”管理机制,做好顶层设计。

“五位一体”即:组织机构、制度机制、社区队伍、经费保障、资源整合五位一体,实现社区教育管理有组织、有制度、有队伍、有经费、有资源。

1.建立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省、市、县(区)及社区、属地教育局五级社区教育体系,明确社区教育机构职责岗位。

2.完善制度机制。

在原有基础上,着力加大完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制度、完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管理制度、完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社区教育名师师资库;建立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制度等,确定社区教育每个岗位有效运行。

3.建立社区教育队伍。

联动各级职能部门建立一批专业能力素质、沟通交流能力、良好关系能力、组织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法律法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高的兼职社区教师队伍,确保社区教育活动高质量、高品质。

4.做好经费保障。

采取国家统筹、社区自筹、社会资助等形式,保障社区教育活动经费。

5.整合社区资源。

建立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等各类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共享机制;统筹社区内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设施资源,规范、有序地向居民开放;建立全民教育学习新生态。

(三)实施“12345”社区教育策略,提升质量。

“12345”策略即:“一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社区教育的核心要义“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两提”,以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提升、生活质量提高为社区工作宗旨。“三个1”,以一区一规划、一区一策略、一区一特色的层层垒高、步步为营为社区工作实施路径。“四基于”,以基于社区、基于居民、基于历史、基于发展为社区工作着眼点。“五个目标”,指社区教育工作的显著成效是要以地域社区教育标准、社区教育模式、社区教育特色、社区教育经验、社区教育质量为目标和衡量标准。

通过“12345”实施策略,破解社区教育难点问题,确保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石器时代的居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