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意义及路径

2022-11-21 13:29杨近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中医药思政

杨近平

中医药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建设做得如何,事关整个高等院校思政课建设大局,关系到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成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条件下,要加大力量和投入,推进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一、新时代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整体提升

高校思政课“05 方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实施以来,高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有了明显增强。但是,高校思政课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政课教学目标不太明确、思政课教学内容较为碎片化、思政课教学形式过于简单化、思政课教学考评方式方法单一、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化等问题,影响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相对于综合性高校来说,中医药院校长期形成了行业特色明显的办学风格,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更加重视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课程学习,而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相对不足,对思政课的学习有所懈怠,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学效果。思政课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坚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方向,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大学生的成长为依归,适合中医药院校特点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做到教师有风度、理论有厚度、问题有热度、讲解有深度、情感有温度,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获得感。[1]

(二)激发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关系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检验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虽然大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总体上是好的,但在当下我国高校的思政课实践中,面临着不少问题及困境,提升大学生对在于思政课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综合性高校来说,由于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等原因,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相对要低一些。为了提高思政课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中医药院校思政课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揭示提高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积极性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促进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塑造时代新人的重任。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同时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其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水平。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思政课教师暴露出诸多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问题,限制了思政课教学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如何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师能力和素质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整体实力要弱于综合性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及素质也相对较弱,问题也相对突出。通过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即提升思想引领力、政治引导力、理论说服力及实践指导力,以推动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通过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信仰以提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的政治素质,扩展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夯实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的专业素质,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德性以塑造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道德素质。

(四)支撑中医药院校的特色发展

特色发展是指立足于同种事物的独特差异性、特殊性及其美誉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相比于其他高校,中医药院校自诞生起就天然地被赋予了行业属性,从本质属性上具有了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色,这就决定了中医药院校比其他任何高校都更需要特色发展。传统的中医药院校行业办学由于体制划转,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主要挑战是中医药院校的行业办学资源断裂,高校与行业关系渐远、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疏离等,需要建立新的办学模式,重构人才培养的特色体系。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建设也要适应高校自身发展需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推进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在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共性生存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医药院校的特色元素,重点突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特色发展,使思政课能够符合中医药院校发展需要并有力支撑中医药院校特色发展。

二、新时代对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时代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机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主旋律,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适应新时代要求,用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势发展和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新时代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资源。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有曲折,但在各方面的发展均取得了重要成就,从总体上看,国民经济总量有大幅度增长,工业生产获得快速增长,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及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全面物质生产体系,民主政治获得长足进步,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控制,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及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医药院校思政课要用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典型案例,充分展示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新时代信息技术深度快速发展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带来了新机遇,主要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个性化带来了技术支持,大数据技术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提供数据思维理念、互动沟通平台、充足优质资源、智能管理服务,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思政课的时间与空间,带来了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二)新时代对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挑战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出现了新情况。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建设来说,新时代要解决的是中医药院校思政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要解决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这给思政课立德树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出了严峻挑战。

新时代信息技术快速更新给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带来的挑战主要是: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使思政课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弱化、学生的注意力因信息过量而缺失、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出现失控、教学环境变得复杂、冲击了思政课树立的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在大数据时代,全球信息量正以惊人的速度日益增长,其中融汇了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认知造成了冲击,传统单一化的课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统片面化的成绩分析无法正确反映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传统封闭化的教学环境无法使大学生抵御课堂孤岛外的信息冲击。

新时代重大突发事件带来严重挑战。重大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会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应急处置,主要有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社会安全事件。2019 年下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承担着重要的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任务。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思政课教师要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高度深刻认识思政课的特殊重要性和作用,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融入重大突发事件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重大突发事件防控大局,发挥好思政课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统一行动的重要育人功能。[3]

西方社会思潮在国内传播带来挑战。西方社会思潮代表着资产阶级利益的价值诉求,是资产阶级群体意识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达。在国内较为流行的西方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西方社会思潮在高校滋生,一些旨在消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削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动摇全面深化改革价值共识和干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冲击了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观确立等,使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复杂的国际社会变化带来新挑战。新时代是中国强起来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代。一些西方国家仍然奉行传统冷战思维,通过经济制裁、技术封锁、外交阻扰等各种方式,千方百计压制和阻碍中国发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印关系等大国关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世界并不太平。中医药院校处于培养行业技术人才的最前沿,思政课教育教学要放眼世界,阐明中国发展的世界环境及相关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新时代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路径

中医药院校具有浓厚的行业特色,深化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重要论述指导下,结合行业特点,推动思政课的内涵发展。

(一)确立有中医药院校行业特点的思政课课程目标

思政课课程目标是课程发展的方向标,确立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要把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整体方向,以求课程目标系统科学。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这给当前中医药院校培养人才的工作,尤其是思政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标准。在此背景下,思政课与中医药专业的相互融入,成为了广大中医药院校中思政教师的现实课题。中医药院校思政课要结合自身办学的行业特色,切合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的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融入中医药院校行业文化价值理念,把中医药院校行业精神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起来,根据政治思想、公民意识、人生价值、行业精神目标等要素,改进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系统,促进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和专业成长。[4]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医德意识整体较强,医德培养成效明显,但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医德培养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合度有待提升。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丰富教育内容和实施路径,加强对学生的医德教育。

(二)融入中医药院校行业人才素质所需的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源于全国统编教材,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以全国统编教材为基本内容。新时代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针对中医药院校行业人才培养需要,直面大学生现实生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融什么与如何融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有效开发和利用中医药院校行业资源是增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能实现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和中医药院校行业文化传承的双赢效果。中医药院校行业资源是中医药院校行业信息及要素的总称,思政课所需要的中医药院校行业资源具有鲜活性、现实性、多样性、示范性等特征。中医药院校要加强思政课的行业资源库建设,强化思政课的中医药院校行业性内容资源供给,为思政课教师及时提供充足的教学材料。要把职业导向、行业文化、行业精神、行业道德、行业要求作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内容,有效融入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之中。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中医药文化是自古形成和发展于中国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中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范畴,包含诸如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院所、中医药诊室、中草药铺、中草药、中医药器皿等物质形态层面的文化,也包含其内蕴的理论观点、思想观念、哲学思维、人文精神、道德追求等精神形态的文化。其精髓“医为仁术、仁者爱人”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几千年的行医实践中孕育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其内涵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特色。在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中医药文化,对培养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完善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都有很大的作用。[5]通过结合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相关内容,把中医药文化相关思想纳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采用适应中医药院校学生的教学方式

高校种类不同,不同中医药院校情况不同,思政课应当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医药院校思政课联系行业实际和行业人才培养要求,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培养的专业人才更适合行业需要。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把“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作为基本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学习理论原则,能够发挥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思政课教学,对于提升思政课育人成效具有重要价值。中医药院校思政课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由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政治知识基础与综合性高校比较相对较弱,自学能力相对较低,应当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帮助思政课教师树立正确的混合式教学理念,构建“互联网+思政”混合式教学体系。[6]

(四)培养具有中医药院校行业素养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需要具有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以及人格正等要求,这是思政课教师要具备的普遍职业素养。作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师,还要具备相应的行业素养。行业素养是指对一个行业的行业文化、行业精神等所拥有的基本素养。中医药院校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思政课教师行业素养的培养。

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医药文化素养对提高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师已经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但中医药文化基本知识较薄弱,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教育培训中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应将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传承、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培养思政课教师的中医药文化素养,增强思政课教师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加具有亲和力。

(五)结合中医药院校行业人才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政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中医药院校来说,由于部分高校并未正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也难以有效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一步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的支撑较弱。中医药院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强化质量,结合中医药院校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四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现实中重大问题的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中医药思政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