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维度及教学实践

2022-11-21 13:29陈九朋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匠职业院校培育

陈九朋

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20 年4 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文件强调:“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1]2020 年 5 月教育部又专门针对课程思政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阐释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目标要求,并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提出了科学指导意见,为高校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筑牢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实现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同向同行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实践层面探索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构建,对高等职业教育变革与发展至关重要。

一、难点与痛点

(一)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与痛点

当前,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统领的教学改革在职业院校蔚然成风,几乎所有学校都在探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急于树立典型,争当先进,但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待这种“众声喧嚣的热闹局面”,理性思考热潮背后的改革和建设成效。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具体实践层面还存在一些难点与痛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难以统一,教师认同度和支持度参差不齐。课程思政思想认识存在一些宏观方面的偏差,比如课程思政是什么,什么是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微观方面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实践层面,比如思政元素“挖”什么和如何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元素等。无论是积极探索的少数“先行者”,还是持观望态度的大多数,都存在上述“课程思政之惑”。由于认知程度和敏感性不同,形成了课程思政建设一派繁荣景象下的“冷清”局面。就其根源而言,主要是广大职业院校教师思想认识的惯性和惰性,严重阻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是育人效果难以体现,缺乏科学评价体系。课程思政是完成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战略举措,是新时代育人体系的重大变革,因此,“育人”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与灵魂。现实的矛盾是,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育人机制容易建立,育人效果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衡量,无法科学评价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原因是当前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无法对接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综合性、长效性的评价。

三是课程资源难以整合,容易陷入“两张皮”的困局中。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界限十分清晰,很难打破课程壁垒,实现课程资源中育人要素的整合。许多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生硬地将思政知识“插入”到专业课中,难免有“东施效颦”之嫌,违背了课程思政讲求“如盐入水”的渗透式育人理念。所以,破解课程壁垒,实现所有课程资源整合和协同育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途径。

四是系统推进难以实现,无法形成育人合力。课程思政建设绝不是靠每个老师“单打独斗”,或者是教学团队、教学院系闭门造车就能够实现的,它涉及到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构建、课程改革、师资力量完善、教学实施以及育人评价,是一个全流程运行的体系,作为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匹配,都会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无法推进。

(二)职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难点与痛点

工匠精神培育是职业人才培养的内在核心要求,也是积极回应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综合素养要求提升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可以看出职业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高端制造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中,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却不尽人意,存在较多的掣肘因素:

一是职业教育理念的短板效应。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是为国家发展和产业现代化培养技能人才,其教育理念突出强调大学生的技能培养,弱化了大学生职业素养、价值观的教育和养成,造成了“重技轻德”的短板效应,阻滞了职业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职业教育理念决定着其价值取舍,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因时而变,打破职业教育就是让大学生具备一技之长的传统理念,对当前职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至关重要。

二是专业课程设计的缺陷。当前,各院校主要基于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传递与培养来设计课程,满满当当的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挤满了大学生的课表,给他们带来一种暗示和错觉:专业课为王。既忽略了其他课程对大学生情操陶冶、道德观念塑造的重要作用,也忽略了职业理念、专业素养、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共同滋养。

三是教师队伍自身素养和教学理念的缺乏。许多教师经历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人生发展轨迹,简单的人生和社会阅历限制了他们对职业教育核心要求的把握,缺乏对职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认识和重视,也对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理念更新缺少必要的认知。同时,许多教师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的有机联系,单单强调“教书”这一本职工作。教师是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力军”和引路人,其能力、素养与理念直接决定职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二、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维度

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是协同育人,工匠精神培育也强调课程、实践、师生等多方位联动。新时代职业教育要求坚持以德为先的基本规律,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3]因此,从职业院校育人的本质来说,课程思政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路径,工匠精神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价值追求,两者形成了“方法—目的”的紧密联结关系,并统一于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在人才培育过程中,两者呈现出多维度融合的特性。

(一)育德目标的内在统一性——职业道德观塑造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重要的育人体系之一,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两者都突出了职业人才培育的核心——育德,标定了两者在职业道德观塑造维度上的内在统一性。

一方面,各院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其链接锚定功能,整合优化所有课程,形成“每门课程都有思政味,每位老师都挑思政担”的良好格局,突出大学生政治认同、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家国情怀的培育,让所有课程都浸润着思政情怀,散发着思政温度,渗透着道德力量,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协同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宗旨。另一方面,工匠精神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凝练与融合,并通过推动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实现了价值传承。当前我们强调工匠精神培育,就是要在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重塑工匠精神,实现工匠精神对我国现代工业发展的内在价值支撑。工匠精神在传承发展中崇尚“以德为先,德艺兼修”,凸显了道德特征的精神走向。[4]因此,职业院校应根据工匠精神的道德层面内在要求,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加大教育对象职业精神的培养。通过课程思政提升育人质量和道德价值引领,暗合了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需要,实现了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职业道德维度的契合。

(二)教育属性的一致性——隐性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在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专业课程、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都属于显性教育,着重于知识、技能的直接传授,而课程思政、工匠精神培育则属于隐性教育范畴,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的手段,工匠精神培育是隐性教育的成果,两者既融于专业课程、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过程之中,又超脱于显性教育之上,是一种“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教育。

职业院校通过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机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养成职业道德、培育职业精神、涵养家国情怀,为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载体、多种场景和方式,把各种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育,做到用心用情尽力,收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育人效果。通过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可以很好地在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肥沃土壤中推进大学生培养精益求精、敬业专注、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在课程教学、专业实验实训、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有效载体育植下,让工匠精神培育“无形而心成”,在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在隐性教育的有机循环中达到育人效果的和谐统一。

(三)实施路径的一致性——多课程协同联动

课程思政强调专业课与其他课程的联动推进。作为教育的承载体,每一门课程都传授知识或技术,每一门课程都包含做人的道理。[5]课程思政就是要激发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充分彰显其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职业院校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打破课程壁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公共课教育的贯通,系统整合每门课程的育人资源,既有效解决“育人”与“育才”“分道而驰”的弊端,又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职业教育育人效果,保证各门课程共同育人。

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样需要各门课程的协同联动。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既要立足于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又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和桎梏,突出课程体系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性以及各门课程共同涵养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使各门课程在同向同行基础上形成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育人合力。

除此之外,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还都注重价值引领、知识传递、能力培养育人效果的长效评价,具有一致的育人效果评价机制。在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环境、保障机制等多个维度也同样具有相互融合的统一性。

三、构建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多维融合的教学体系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课程思政建设与职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是职业教育变革的两大重点,也关系到职业教育准确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加快推进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搭建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平台,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传递、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价值引领协同发展的职业教育愿景,是职业院校主动适应职业人才内涵式培养的重要路向。

(一)重释人才培养目标,突显两者融合的价值引领

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实践的价值引领,决定着育人的方向和质量,具有统领性特质。传统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着重于大学生应用型专业技能的培养,立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学生政治素养、道德修养、职业精神的培育,与党和国家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教育宗旨相脱节。新时代,解构和重释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势在必行。

首先,要突出以德育人的人才培养标准。真正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道德高尚的人。[6]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中,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引领,对标党的教育方针,加大德育目标设定,彰显人才培养目标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上的清晰定位。用以德育人的政治立场重新解释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诉求,有力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职业教育根本问题。

其次,要突出工匠精神的内在标准。工匠精神是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题中之义,但在高速运转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这一人才要素逐渐式微,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和使命。当前,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才是支撑现代制造业崛起的重要基础。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需要工匠精神育人要素的强势回归,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引领新时代职业人才培养和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导向。

(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突显两者融合的实践载体

各院校要结合专业特点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围绕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要求,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我们认为,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定义较为宽泛,如果能够比照工匠精神所内含的爱国、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等特质进行思政元素的定义就较为具体和明确,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个专业有效挖掘和提炼本专业的思政要素。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区别,这是根据课程思政要求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思想认识,即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育才”,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思政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或称为“育德”,要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观、职业精神、价值观等。这些职业素养和道德要素的培养既融于课程教学之中,又高于课程教学目标,需要课程思政来完成“育人”使命。

其次,要善于分课程类别挖掘各门课中的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实践中。不同课程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不同,需要按照课程特点挖掘对大学生具有德育涵养的思政元素,构建每门课程的思政要素体系,同时还要探索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之中,并能重构课程内容,使之“如盐在水”,化于无形。

再次,要根据立德树人的育人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梳理课程教学内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其他课程教学要体现“思政味”而不是上成思政课;不是要推翻原有教学内容,而是要重新梳理和设定。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职业人才育人要求,按照工匠精神培育所要求的爱国、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等特质设定育人评价指标体系,梳理课程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教学内容架构,同时要注重将培育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内化渗透进教学内容,使其融于无形,成于育人。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突显两者融合的主渠道

作为在信息资讯发达时代成长的大学生,新媒体已经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对他们几乎没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力,许多老师抱怨上课没人听,学生都在打游戏、刷视频。当前,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主动适应大学生时代特点的变化,否则,课程思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从谈起了。针对学生特点,结合课程思政内在要求,打造富有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是把握课堂主渠道、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科技感。比如医学类学生在接受外科开颅手术的课堂专业理论讲解时可能会觉得云山雾绕不知所云,当借助VR或者A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外科开颅手术情境,甚至能实现通过操控手柄进行虚拟手术,这无疑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身的使命和职业责任感,实现课堂教学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二是拓展课堂教学的学习场域。通过拓展课堂教学学习场域可以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和任务走,带着收获回,把课堂与课外有效联结。

三是融入“爱的艺术”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都会出现职业倦怠,有效解决的方式就是,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也要创新教学形式,努力做到教学内容丰富饱满、教学形式新颖活泼。[7]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爱”,以德育人、以情化人,有利于增强知识传授的效度,强化课堂教学育人实效性。

(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突显两者融合的组织合力

教师队伍是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力军,其自身师德素养、能力水平决定了实施和培养效果,必须从育人高度改变教师对课程思政思想认识的不足,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要牢牢把握“教书育人”和“传道授业解惑”师德师风行为准则,把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价值引领融入课程教学和行为示范之中。

首先,要严以修身,发挥教师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力。虽然说术业有专攻,但育人的要求是一致的,要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统一起来[8],进而突显课程思政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隐性教育功能,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的师德规范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并着力提升课堂教学中价值引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塑造的能力和水平,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深度,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

其次,要着力提升教学能力素养,尤其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吸引力。以“坐得住冷板凳”和久久为功的精神、毅力,加强教学研究、打磨教学技能、着力教学创新,自觉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提升育人与育才的能力和意识,为课程思政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全面推进奠定人才基础。

再次,要积极打造卓越的教师团队,发挥最佳组织合力。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工匠精神也需要系统化教学和人才培育体系联动培育,这绝非一人或几人之力可以完成的,所以按照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关于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精神开展校内、校际、区域性联合交流,优质资源共享师资培训等方式,助力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要加强专业课程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的建设,形成课程思政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教学组织协调运行模式,尤其是大力支持各类课程教师在课程建设、思政元素开发整合上的深度合作。

最后,要建立师资队伍发展的保障体制与机制,用政策、资金、晋升等激励机制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保驾护航。各院校应从实施层面彰显对课程思政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做出贡献、取得优异成果的教师的优待与厚爱,通过教学名师和团队、示范项目、教学研究项目等方式的引领,形成教师队伍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良性发展格局,为课程思政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联动融合筑牢制度支撑。

职业院校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要把握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厘清思想误区,坚定不移地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构建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相互联动的育人格局。要正视建设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以两者融合维度为切入点,用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助推工匠精神培育,用工匠精神的培育成效彰显课程思政的价值。着力推进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为主要着力点的教学体系建设,切实将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两项工作做深做实,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性和行动力,筑牢职业教育的育人之基。

猜你喜欢
工匠职业院校培育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90后大工匠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工匠赞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