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润桃
课程思政是建设三全育人格局的主要举措,而大学外语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体系的必修课,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外语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环节之一,有着周期长与课时多等特征。外语课程作为人文基础课程,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接触诸多外语材料,并了解西方国家风俗、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等内容,而这些素材恰恰包含了思政教育的诸多层面。外语教师应不断拓展和深化课程思政内容,把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以外语课程为媒介将学科资源切实转变成育人资源,借助中西方价值观存在的差异性与共性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从而在无形之中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其文化自信。外语教师要面向学生进行精神塑造、情感激发以及价值引领,真正帮助学生将正能量全面凝聚于落实中国梦当中,构筑浓厚的中国精神、创造更大的中国价值,充分发挥中国力量,面向全球传播中国声音。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道德教化,且在提倡礼教的背景下生成了特色化德育观念。在先秦时期,孔子便主张仁爱礼义等观点,生成了德育至上理念,强调文化学习要服从德育需求;孟子强调反求诸己、持志养气以及动心忍性,表示道德教育应保持崇高追求,通过在逆境当中的磨炼来锻炼自身意志,并要始终坚持反躬自问;而老子则强调尊道贵德,提倡教化学生要一视同仁,主张以身作则的隐性教育。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以“正谊明道”为核心的德育论,主张必仁且智、强勉行道以及明于性情的观点,其表示德育应与智育充分融合,重视启发学生的美好天性,并要求民众把道德修养由认知层次上升至外在行为。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涌现了诸多德育思想家,如朱熹、王守仁以及王夫之等,他们基于不同维度丰富和创新了传统德育教育内容及方法。在新时代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立德树人置于中心环节,将立德树人真正内化到高校建设与管理等诸多领域和环节当中。因此,课程思政视域下外语教学创新,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思政课程真正发展成课程思政,是建设大思政格局的迫切需求,更是传承国家德育传统以及弘扬教育文化的重要路径。
外语作为高等院校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学生参与度高和课时安排密集的特征,这对于彰显课程思政视域下外语课程的综合教育价值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学科教育视角而言,教育改革的根本追求在于改善教育效果,主张学生群体通过学习可以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将其落实到外语教育改革维度,则是借助外语基础能力的综合训练帮助大学生们掌握语言技巧,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和训练完成跨语言交流互动的目的。同时,外语课程重视学科教学知识性和文化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外语教学创新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们拓宽眼界和增长见识,为学生们丰富知识储备与增强才干的协调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基于思政教育视角而言,外语隶属必修课程范畴,非外语专业大学生普遍要进行为期两年的外语知识学习,而这也决定着周期长与受众广的外语课程有着更明显的长效教育优势,这不但可以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重要平台和优秀载体,还有助于学校弥补以往思政理论课教学时间短以及课时少的短板,对学校全面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外语教材文本触及环保、亲情、学习以及友情等诸多领域,虽然丰富的教育内容有着相对鲜明的“目的语文化”背景特点,但是其所蕴藏的教育价值和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思政教育观念存在诸多共通之处,有助于为大学生塑造高尚品格、锤炼自信性格以及健全人格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彰显外语课程的综合教育价值。
外语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其隶属通识教育范畴,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首先,外语教育倾向于帮助学生群体掌握专业语言技能和知识,为学生个体完成跨语言交际而服务,听力、口语、阅读、翻译及写作等分类课程有着鲜明的导向性,是将提高学生个体语言技能视作直接目标。因此,基于语言的交流工具性特点而言,外语课程有着鲜明的工具性。其次,语言是文化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其自身是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并且蕴藏着特殊的思想意识、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对延伸学生群体眼界、加强学生们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其具备突出的人文性特点。虽然现阶段国内教育理论领域仍旧存在外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之争,但是其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外语教学要进一步落实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协调统一已经达成普遍共识。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外语教学的创新就是要转变现阶段教学过程中过度倾向于工具性特点的错误倾向,要深入发掘外语课程所蕴藏的思政价值和人文内涵。学校方面和外语教师应借助教育创新落实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充分统一,尤其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要深度思考,如何帮助大学生们树立国际化视野,让学生们理性客观看待中西方文化冲突及思想碰撞现象,并通过教育内容明确语言文化背后所隐藏的共性价值,进而落实对学生们的全面引导,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和外语教学的核心目标。
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时代已然来临,高等院校外语课堂所运用的教育工具也随之改变。然而,多数教师教育观念的滞后,制约了外语教学的创新发展。部分学校外语教师在课堂教育实践中倾向于为学生群体灌输语言知识内容,只是将外语教学视作自身工作任务,重视学生的成绩提升,通常忽视了教书育人的实质。这部分教师往往缺乏正确思政理念,难以通过正确价值观念正向引导学生,相对落后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已经根植在教师内心,无法轻易消除,并且对立德树人理念和任务的深入实施也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消解教师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队伍思政素质,是课程思政视域下外语教学创新面临的主要任务。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愈发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因此,学校开始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全过程的渗透,以思政教育为载体,把思政理念融入各学科专业教育中。然而,现阶段外语课堂教学通常偏重专业知识讲解,缺乏思政理念和元素的渗透,在外语课堂中难以捕捉到思政教育影子。在多数学校外语教育实践当中,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灌输教材文章大意和语法词汇等专业基础理论,侧重知识传授,忽略融合思政理念实施教育活动,导致课堂学习相对单调。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还要传播积极三观。单纯的外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要,即便外语教师面向学生传授具体化专业知识,仍无法让学生们在外语专业知识学习中积极主动接受思政教育和德育教育,无法实现学生群体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强化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教育目标。
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身为民族的希望与祖国的未来,要在价值观问题层面学会深度思考。然而,就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而言,很少能满足以上要求。多数高校学生过于注重外语专业学习,追求上进,渴求能在专业知识内容学习层面有所进益,因此在课堂中过于重视专业学习。其在枯燥和单调的学习过程中,鲜少与现实生活联系,只是一味吸收所学内容,缺乏思考。而课程思政教育要求教师把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充分融合,面向学生展开教育,然而学生群体并不懂得融合专业知识思考与思想政治相关的问题,导致课程思政教育成效大打折扣。学生在外语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忽视思政理念,也难以成长为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外语教师应重视终身学习,始终坚定教师先受教的观念,努力成为前沿思想与文化的传播者以及学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指导者。教师身为课堂教育活动的指挥者与主导者,是优化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决定性要素,因此做好思政工作的核心在于教师。同时,有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把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育全过程的关键也在于教师,这对其自身专业素质、思想理论水平以及育人意识均提出较高要求。外语院系党政领导应高度重视并强化外语教师思政理论学习,持续探究理论学习新措施与新路径,努力加强教师队伍思政理论水平,强化其德育意识,激发其参加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其一,学校应着重加强外语教师队伍思政理论水平。学校方面不仅要借助下发文件与专题会议等方式向外语教师强调建设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帮助教师明确立德树人观念,还要重点强化外语教师队伍思政教育力度,深化外语教师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认知,使其明确四个意识,并坚定四个自信,推动外语教师能够拥护党的领导,不断以个人品行、职业道德及社会公德完善、约束自我,从而在与学生群体的交流互动当中发挥模范引导作用。其二,外语教师应摒弃传统教育观念,提升自身思政教育能力。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外语教学应充分发挥出思政教育作用和功能,然而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存在根本性差异,外语教师必须持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分析能力与整合能力,把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知识教育充分融合,借助循序善诱与因势利导的柔性教育模式帮助学生们明确积极理念、养成崇高品行,进而促进学校教书、育人的协调发展。
在大思政格局下,外语教学也需要为思政教育服务,学校和教师要借助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外语教学德育价值。就外语教学来说,教育工作者要将立德树人要求落到实处,充分突出课程教育内容定位,持续丰富外语教育资源,进而为改善教育成效打下基础。基于现阶段外语教学现状来说,国内多数高等院校使用的外语教材中存在一定本土文化失语现象,而如果新编教材文本,从提交编写计划至最终投入使用需要历经的周期较长,师生群体完全适应教材文本的编写思维和设计内容也要投入一定时间成本,这决定了外语教材要考虑自身使用价值和过程的长期性,放弃与时代发展联系密切的教育内容。对此,外语教师要以现有教材文本内容为基准,重点发掘思政教育基因,调动外语课堂教育活力,进而在优化教育资源使用率的基础上,达到思政教育和外语教学的理想效果。为全面深化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政基因在外语教学活动中的渗透程度,教师应将教育资源拓展与丰富工作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基于教育主体和内容范围,在课前筛选与思政教育要求、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素材,每周通过微信、钉钉与QQ 等平台为学生们推送有关内容,从而在丰富学生群体知识储备、扩大阅读量的基础上,弥补外语教学教材文本时代性与鲜活性不足的问题。为确保学生们课外阅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外语教师要在阅读素材中适当添加问题,在课堂探讨或者学生专题汇报过程中随机挑选学生代表回答,并进行简单评价与说明,推动学生们养成主动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优秀习惯。另外,教师可以融合励志人物故事,介绍《绝顶》与《时间简史》等名作,勉励学生珍爱青春与健康体魄,持之以恒,实现自身理想。在课后习题设计中,外语教师可以适当引申翻译练习,组织学生翻译体育强国纲要当中蕴藏的核心思想及奥林匹克精神等有关内容,并针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和辩论,加强学生思辨能力。
对学校与教师来说,不论课程教学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若仅以调动其他主体活力与改善其他作用条件作为核心,难以落实教育工作的创新性与突破性发展。因此,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创新外语教学,要借助革新教育手段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动力,而以任务驱动法为依托实施分组教学是实现该目的的重要方法。诚然,任务驱动法指的是以学生群体为核心,授课教师借助发布和课程教育有关的学习任务,持续激发学生们主观能动性,加强其学习主动性。而分组教学则是在教师开展任务驱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把学生们合理分为若干小组,且每个小组负责的教育专题侧重点不同,相同小组的组员负责相应任务模块,以此来最大限度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其合作效率。例如,在学习亲情、友情相关知识时,外语教师可以把这两个专题下分至各小组,并要求小组基于任务专题开展细致、全面的课前预习与总结工作,针对非任务专题内容,各组要以了解为主,进而规避学生们在沉重的作业任务下生成抵触、厌倦情绪。以友情专题为例,外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整理和了解我国传统交往观与择友观,同时明确要求学生们采集与其相关的名人名言和历史故事,从而引导学生基于现阶段社会诚信缺失现象频发的视角出发,探讨现阶段国内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与时代意义。这些任务可以由各小组探讨决定成员负责的具体内容,进而确保所有学生在外语教育过程中保持深度参与,为调动学生们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外语教学创新势在必行,并且要以实现立德树人任务作为基本追求,把三全育人体系建设落到实处,最大化发挥课程思政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及价值。学校方面和教师要在外语教学创新中,以教材文本为依托深挖思政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实现外语课程教育价值。外语教师应持续提升自身思政理论水平与思政教育能力,规避机械化渗透思政知识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要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学生,让其生成理性与思辨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