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屏南县古峰镇第一小学 陆术珠
小学数学的核心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即中心问题与基础问题,由此不仅可以全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课堂重点内容整合,还能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当整合实际发展目标,创建出专业性强、趣味性浓、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以核心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贯穿整节课。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聚焦点,思维活动就会呈现出深刻性,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就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
在实际课堂核心问题开展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从多方面的生活视角对核心问题进行延伸,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还会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核心问题。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核心问题是否满足学生的需求,依照核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由此迎合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构建出“最近发展区”,创建合理的核心问题,全面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升。
核心问题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此可以从核心问题入手,去达到某种目标。在课堂开展的初期阶段,教师可以灵活应用核心问题去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逻辑思维,并且在课堂中建立一定的兴趣基础,引发学生进行探讨;在课堂开展的中期阶段,教师可以在教授重要知识点后穿插一个核心问题,利用核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转变听课态度,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活跃大脑思维,并且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核心问题的解决;在课堂开展的后期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核心问题的组合性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程度,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接收到的有效反馈信息做出教学调整,更好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核心问题要明确具体,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究,发展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获得全新的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平移”知识期间,教师需要从主题帆船图开门见山,提出“小帆船向右平移了多少格?”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借助情景图在学习单上数一数,接着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数法,答案有平移4 格、8 格、9 格等情况。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展示数法,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急于评价,然后引导观察比较,一同辨析:小帆船究竟向右平移多少格是正确的?紧接着让学生来互相评价。生1:我认为平移4 格错误,原因为这4 格只是从船头到船尾的距离。生2:我觉得平移8 格也是错误的,因为从船帆前面数到船帆后面,比对完看出平移9 格是正确的。教师追问:都是数9 格,你们都有哪些数法呢?让学生充分表达。最后总结出数平移距离的方法,即找到对应点或对应边数。课堂上让学生经历“尝试—交流—展示—总结”的过程,彰显了核心问题的引领作用。
在对核心问题进行提炼期间,教师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研读,更好地了解其中横向与纵向的联系,掌握教材实际排版意图,再罗列出整节课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厘清教学思路。之后,依照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实际情况针对性解析,对问题进行有效梳理,选择更为关键的问题,进行恰当调整,最后提炼出核心问题。比如,在教学“间隔排列”一课时,课程开始教师由“兔子乐园”情境导入需求: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光,一起走进兔子乐园吧。这里有没有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夹子和手帕是一一间隔排列的;木桩和窗笆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兔子和蘑菇是一一间隔排列的)接着追问:其实,每组一一间隔排列中都蕴含着规律,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它们的规律吧。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动手圈一圈、数一数、同桌讨论、全班交流,逐步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物体的排列规律。整节课学生在核心问题引领下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学习中,兴趣都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动力。在数学的学习中也是一样,只有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生才可以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现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思维发展并不健全,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通过核心问题的教学形式,实现教材中抽象知识内容的具体化发展,从而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由此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可以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育当中,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实现轻松良好氛围的创建,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知识学习,进而实现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认识容量和升、认识毫升”这一章中,首先,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其次,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展示PPT 中的图例,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行李箱、收纳柜、水杯、冰柜等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所拥有的共同点,而后教师进行总结:同学们,刚才我让大家看的这些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物体都可以盛放其他不同的东西。我们把水杯、水桶等能盛放其他东西的物体,都可以叫作容器。
核心问题式教学主要是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内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核心问题不能引发学生兴趣,或者所设计的内容与教材有偏差,都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而降低教学质量。小学数学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对此,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当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结合,进而保证学生在核心问题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与学生的兴趣进行结合,进而实现解决核心问题思维的有效引导。核心问题式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设计应当建立在实际教学的基础上,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核心问题。例如在学习“认识垂直”这章节中,教师应当首先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垂真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2)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能准确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3)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几何与图形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产生对图形学习的兴趣。其次,努力为学生创造探究问题的情境,例如:小红要从家到公车站点去坐车,同学们能给她找一条最近的路吗?让学生自己作图,同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说出所作线段最短的理由。对此,数学教师想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就应当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做好安排,厘清教材中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核心问题的多元化设计,让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情节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为学生设计课堂教学当中的开始、中间、结尾,确定好每一个环节的重点。
好的教学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高潮迭起,促进课堂教学氛围的和谐发展。由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保证教学目标迎合实际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进而培养更为积极的态度,为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打下基础。开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命题探索,以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促使更多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一亿有多大”时,提出这样的评价要求:(1)说出自己是从哪些活动中感受一亿有多大。(2)说说如何与同学合作,合作愉快吗?(3)这次活动有何收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心情。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借助比较熟悉的事物的数量来推算一亿有多大,进而从量的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在整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并没有组织“量一量、称一称”的活动,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这样一个评价起到的作用就是:让教师一方面看到自己教学当中的不足和学生获得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当中有感受、有领悟,促使学生不仅知道一亿有多大这样的结果,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的活动中,感受与同学合作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大部分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数学具备抽象性与逻辑性强的特点,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整合生活,进而为学生创建轻松娱乐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健全的思维,保证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发展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在课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思考,发展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展现健全的思维能力,面对不同的知识内容可以灵活应对,深化学生理解能力。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多媒体的情境教学以及课堂互动等有效的教学方式,满足小学生在心理上的需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是以成绩为评定优秀生与学困生的标准,并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在新课改教育的观念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育机制,实施激励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得到不断进步,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激励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注重教学反思,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师的价值,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核心问题的分析和探究,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确保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正确运用,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经说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是数学的灵魂也是数学的心脏。”核心问题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更是数学课堂中的主心骨,深度学习的基础就是数学问题的深度探讨以及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立足于课程标准,精准研读教材,找到核心问题,并且科学地设计研究思路,引领学生开阔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本质,进而构建高效率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