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帆帆
(甘肃省和政县第五中学 甘肃 和政 731200)
全面育人是对初中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总要求,教师要做到从各个角度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力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现代初中生。初中数学的相关内容和现实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将数学学科教学活动和流动活动进行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进一步提高劳育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可以做到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相互促进,凸显劳动的教育功能,完善数学教学的内容,构建更加健全的课程体系,因而劳动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有重要的作用。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劳动教育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在开展,二者融合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断的提高,对于现实生活中劳动活动的重视程度,形成正确的参与方法,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进行迁移运用,可以提高劳动活动的效率,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因此,进行二者融合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处事态度。劳动对于学生正常的价值观念的培养活动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形成劳动价值观,认识到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积极的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提高自己的劳动效率,从而形成正确的处事态度和价值观念,这对于日后步入社会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3 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活动顺利进行。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活动要求数学教师创新现有的教学形式,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同时还需要不断的丰富数学教学活动的内涵和劳动教育、家庭教育进行更好的衔接,而开展的劳动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综合探索活动无疑可以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更多具体可行的策略和方案。
1.4 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探索劳动教育和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策略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深化自己的认知,了解更多的教学策略,形成更加系统的教学方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加强相应的反馈工作,不断的提高教学信息反馈的效率。在开展劳动教育以及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具体的教学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因而开展劳动与初中数学教学探索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1 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探索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实践运用效率。劳动教育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提高学生知识实践运用的效率,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来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热爱劳动观念的培养,同时提供积极的引导,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将综合实践的场地从室内转移到室外,让学生融入更加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从而体验劳动的过程,使用劳动工具来验证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性。例如在对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相关的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一些测量活动和直角三角形知识的运用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实践探索。初中生需要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来拟定方案、准备测量工具、开展现场测量活动、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形成最终的活动报告等等。学生不在是坐而论道,而是身临其境,将具体的实践方案和环节进行优化,利用相似的知识或者三角函数的知识来构建数学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圆规测角器、卷尺、测距仪等工具的使用效率。学生可以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旗杆的高度、居民楼的高度、操场的面积。学生再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实践验证以后,才得出了真正的结论,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治理名言。同时也解放了自己的思想,释放出了数学的劳动力,培养了自身的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达到了劳动教育和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目标。
2.2 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劳动水平与效率。数学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的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活动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来优化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活动,解决劳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得到合理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进行一系列的实践验证,进而提高自身的劳动水平和劳动效率。数学教师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具体的实践问题,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进行优化活动,进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和合理性。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导入将军饮马问题、配套问题、田忌赛马问题等等,让学生从资源节约和活动优化的角度出发,来进行一些实践操作活动。可以首先开展一些讨论,从降低资源消耗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论证,体现出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此时学生所进行的讨论和互动无疑会更加的深入,产生了一场更加迅速的思维风暴,这有助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效率和思考深度,然后从教师所提供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来开展实践探究工作,进行一些社会调研活动,以车辆出行问题、学生座位分配问题、农产品运输路径规划与分配等问题,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来开展相关的探索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水平,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其正确的数学思维,使得劳动教育和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更加深入和便捷。学生开始正确的看待数学知识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其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不断深化数学学科的内涵,体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3 加强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工作,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意识的培养会对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数学教师在依托数学人教版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以及数学依托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的现状来开展相关的实践探究工作,引导学生发现并思考生产劳动中的数学原理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劳动欲望,提高学生劳动的意愿。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素材,讲好劳动故事,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劳动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进而提高劳动意识。例如在针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相应的数学定理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应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出发,搜集具体的运用情境。例如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用到两颗钉子,三角形的衣架最结实牢靠,木匠师傅在用锯锯开木板时会先用墨盒在木板上弹出一条墨线,沿着墨线进行劳作会让木板更加平整美观。在此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劳动的效率,使得劳动时间可以进一步节约,劳动意识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数学教师可以依托现实生活来构建劳动情境与初中数学教学情境,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达到学思行于一体的目标。教师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行为支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运用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实践研究活动,逐渐的培养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的水平和效率。
2.4 开展数学文化弘扬活动,尊重劳动成果。劳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的力量源泉之一。而数学亦具有同样的作用。运用好数学可以提高劳动效率,推动劳动活动的顺利进行。古人就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与此同时数学人教版教材中有大量关于劳动的史料,数学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感悟古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蕴含的智慧,体会数学知识应用所带来的价值,让同学们看到人类的劳动智慧,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逐渐的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比如中国对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名称和现在有所不同,当事人称为商高定理,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在一些史料记载中,还有关于大禹运用勾股定理来开展治水活动的一些记录,秦九韶的数学九章之中就记载了诸多关于数学知识使用的相关记录,同时有大量的实践案例,既有生产劳动的应用案例又有军事活动案例。祖冲之最早将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后第7位,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推理劳动。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向同学们讲解数学知识以及劳动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感悟祖冲之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形成尊重祖冲之、尊重历史、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在无形之中就可以提高劳动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效率,提高融合的深度。数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数学文化感悟之旅,让学生深入课本教材,深入现实生活,认识到数学文化和劳动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数学是经过劳动沉淀以后而得来的科学,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尊重数学知识,尊重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习惯,从而做到弘扬数学文化,提高自身的参与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逐渐提高了自身的学习的积极性,将数学文化的探索活动,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活动以及劳动活动融为一体。
2.5 开展劳动教育评价活动,建立健全劳动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体系。数学教师以及学生在开展劳动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探索的过程中,会取得诸多成果,如果不对这些成果进行及时的巩固,那融合的效率就会逐渐降低,同学们也不会深刻的理解劳动教育的本质以及初中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教师应当带领同学们一起开展劳动教育评价活动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估活动,建立健全劳动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体系,体系包括教学评价以及学习评价两部分。在教师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鼓励初中生们从教学活动设计、备课活动、课堂教学综合实践等多个方面来评价数学教师的相关工作,便于教师发现更多的实际问题,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依托数学教材来构建劳动教育情境,提高数学知识原理和思想方法的运用效率,使其和劳动教育情景紧密结合,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学生劳动效率以及数学学习效率的目标。在开展学生评价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结成相应的评价小组,开展更多的互相评价活动,将劳动教育纳入数学学科目标规划以及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去。教师应着重观察学生对劳动的重视程度以及情感反馈的结果,对学生价值观念培养以及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要力争做到课堂教学中有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劳动教育、课后作业中有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完善、科学的数学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体系和评价机制。这样会对学生的思想成长、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念,会认识到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劳动活动的重要性。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劳动教育以及初中学科教学活动使其时期形成合力作用,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2.6 开展家庭劳动教育,丰富初中数学与劳动融合活动。初中生所直接生活的主要环境有两个,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学校环境。开展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工作,还是家长的工作。数学教师应积极的指导广大家长对孩子开展一定的劳动教育活动,提高劳动教育数学教学融合的效率。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家庭劳动的作业,规定劳动的具体形式、劳动强度,学生和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让家长监督孩子家庭劳动。同时教师和家长都会鼓励孩子运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提高家庭劳动的效率,例如合理计算食物烹饪的时间、提高烹饪工具的利用效率、合理规划餐具的清洗顺序,进而提高清洗效率,合理计算房间面积从而进行清扫活动、提高清扫效率。针对现阶段部分家长所存在的一些错误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家长端正家庭教育的态度,形成正确的教育意识,将部分家庭劳动的任务交给孩子去完成,而不是盲目的越俎代庖,这样对于孩子良好的劳动意识的培养工作十分不利。在此过程中劳动教育的形势更加多样化,内涵也更加丰富,学生也更能意识到劳动和现实生活以及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而不由自主的跟随着教师以及家长的脚步来开展相关的实践探究工作,使得劳动与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更加科学和有序的结合。家长和教师应利用好一切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沟通交流活动,逐渐的提高家庭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时间比例,不断丰富初中数学教学的内涵以及劳动教育的形式。让学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家庭劳动教育,在此过程中提高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的效率和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7 注重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提高学生重视程度。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技巧,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化课成绩,对于劳动教育以及相关的实践活动往往不甚关注,有的家长对此也不甚关注,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意义,没有做到积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坚强、勇敢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数学教师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认知高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端正自己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认知。既要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技巧,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适应社会责任、社会义务,逐渐地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价值观念。数学教师应当逐渐的引导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培养活动,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来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为学生布置学习情境,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这将会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重视程度。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和提高,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劳动的作用,劳动的意义,以及培养自理能力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既提高了学生的重视程度,又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2.8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习惯。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数学教学活动和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辩证性的看待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习惯与数学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逐渐的增强劳动意识,此时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可以经常性的利用班会时间、自习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知识讲座、交流会、座谈会、辩论赛,利用各种机会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确立不同的教育主题填充相应的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和劳动教育主旨进行更好的融合,从而提高主题劳动教育的效率,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同时还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引导着学生进行相应的劳动反馈工作,将自己的问题呈现在教师面前,获得教师的指导,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主题教育活动。相信在教师的努力下学生的重视程度会更高,同时良好的习惯会顺利养成,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积极劳动的良好风尚,从而达到主题教育的相关目标——培养健康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并且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实践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劳动教育的效率以及数学教学的水平。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和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工作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很多学校都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劳动教育与初中教学融合机制。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开始借鉴劳动教育的形式,进而丰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本身使得学科教学渗透了更多劳动教育的内容。师生联手打造了高校课堂,使得数学学科教学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齐头并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学教师开始不断的优化劳动教育工作,推动劳动教育和初中数学教学融合探索活动,并且紧密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配教育资源,分配教学时间,开展了一系列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的劳动教育活动,使得学生意识的劳动和数学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学习,又要重视劳动,不能厚此薄彼,而是应当积极参与,全面配合,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意识。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数学教学活动和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学生的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工作会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