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姗姗
(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湖光小学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课堂中运用篮球教学推动新课改的同时,落实通过体育课堂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体育学科素养的有效落地,同时聚焦教育部提出的“教会”“常练”“常赛”,结合河南省提出了“四有”体育课堂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因此打造小学“篮球”四有体育课堂势在必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个减轻作业负担,另外一个是提高课堂效率,怎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四有”体育课堂有效抓手来进行“提质、增效”。本文以运用在“四有”体育课堂教学中以篮球运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为切入点,遵循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创新新课改下小学篮球“四有”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
1.1 小学篮球。健身功能强、育人价值高、场地器材简易,运动兴趣浓,学生非常喜欢,普及程度高。小学阶段开展篮球运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借此教会学生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并在篮球竞赛中学会体育品德,锤炼意志,从而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1.2 “四有”体育课堂。“四有”体育课堂是河南省推行的“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主题教研与实践活动的核心概念。聚焦兴趣、技能、竞赛和体能等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育小学关键要素,为强化体育可需求切入点和着力点。其理论架构深入浅出,化繁为简,高度概括优质体育教学的共性特征,致力打造高效能、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新样态、为促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方向引领和方法指导,开辟行动路径。
篮球“四有”体育课堂创新新样态,有篮球运动兴趣、篮球运动技能、篮球运动竞赛、篮球运动体能的教学模式,在兴趣的引导下增加课堂学生自主练习,有效技能形成,培养学生体育品德,达到课堂“提质、增效”。
2.1 实施篮球“四有”体育课堂,实现了篮球运动的最终目的。篮球学习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竞赛中的技战术运用能力,就是通过竞赛活动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实现篮球运动的育人价值。传统篮球课堂只是教会学生掌握单向技能,不能结合比赛,失去篮球运动的实质价值。也没有有效的做到“教会”“勤练”“常赛”来实现教学。而篮球“四有”体育课堂围绕着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和现在小学篮球教学现状开展的提高教学质量并让学生学以致用的会打篮球比赛,从而收获成功树立体育品德。
2.2 实施篮球“四有”体育课堂教学,解决当前传统体育教学的突出问题。
2.2.1 运动负荷弱化,锻炼效果不佳。课堂教学练的少,把过多的时间放在了示范、讲解、掉队管理上,忽视了学生自主练习技能的形成技能掌握的过程。篮球“四有”体育课堂主张精讲多练,让学生有效的达到运动强密度,提高体能与技能。形成由泛化——分化——自动化的技术动作形成过程,完整有效掌握并能有效运用到比赛中。
2.2.2 教学内容单一,不易形成专长。简单低级重复,无特长,无核心内容,课堂各种项目都尝试,结果什么都没有学好,最后上了多年的体育课,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掌握好。教某个项目的时候,没有树立核心内容的意识,哪些内容是需要教好、教会,学生能够掌握全面的技能。篮球“四有”体育课堂以激趣为先,使学生有兴趣,有想法、有目标的学会篮球这项运动。
2.2.3 教学策略固化,学习效率低下。教学策略简单固化,对于小学不能有利于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篮球“四有”体育课堂多元化将激趣形式、技能学习,技能提高,成功竞赛多元的形成完整课堂,让学生全面的提高学习效率。
2.2.4 方法手段僵化,难以加法兴趣。单一的教学手段,讲听授课,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兴趣调动和学习渴望度,把有趣的篮球讲的枯燥无味如:单手肩上投篮只会教动作,殊不知在篮球比赛中单手肩上投篮很少是孤立存在的,是与运球、传球相结合,与其他技术紧密相连。另外练习方法不丰富,学生每个动作都是在老师记得规定下完成,没有自主练习的空间,连贯动作拆解动作,最后弄得学生是索然无味。在篮球“四有”课堂中运球内容中,,利用运球和滑步脚部动作相结合,让学生形成有进攻有防守的节奏当中,眼睛向前看,找时机。传球跑动和视线、脚步灵活相结合,增强比赛场上意识的带入性来掌握传接球技能,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从而有效完成教学。
2.2.5 运动竞赛淡化,育人价值缺失。体育首先是一种教育,那种拼搏向上,规则意识、团队协作,抗受挫折、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都是在竞赛中有效培养的。而篮球“四有”体育课堂中从四个方面渗透了使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体育品德,增强学生抗挫能力,强大内心,健康成长。
3.1 篮球“四有”体育课堂课时教案的制定依据。
3.1.1 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②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革教学方式方法;④尊重差异,形成专场,用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合理多样的选择教学内容、提高讲解示范时效性。
3.1.2 教学建议:①合理多样的选择学习内容或创设篮球学习情境;②提高讲解示范的有效性;③组织多样丰富的竞赛活动;④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3.1.3 增加“知识点”的融合,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篮球知识点的内容,可以是比赛规则,也可以是健康安全知识或卫生常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便于学生理解。简明扼要,最长不超过一分钟。这样,技能使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篮球知识,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的联系密度。
3.2 教学过程环节的“四有”的展现。
3.2.1 有重在激发的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状态,使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内部动力。以动感的篮球操、篮球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作为热身准备阶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2.2 有因材施教的技能学习。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的关键所在,是体育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缺失技能学习的体育课,便失去了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载体。讲解示范技能与实战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技能的实用性并在比赛中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篮球运动快速决断能力。在特定的对抗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运动技能。如运球变向突破,教师列举情况制定突破方法,学生练习熟练,但在比赛中要以防守队员的防守动作做出措施针对性的快速做出反应和决断,采用较快的突破方式达到投篮得分,所以篮球教学的目的不是只学会技能动作,而是要使学生学会打比赛,可采用多接触球,单一技术、组合练习、攻防对抗、教学比赛等等。
3.2.3 有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竞赛活动是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巩固、提高和运用运动技能,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重要平台。没有竞赛活动的体育课,其育人价值会大打折扣。竞赛活动泛指体育课上的一切有规则,有竞争力,分胜负的游戏、练习、展示、比赛等活动。“四有”体育课堂创造性的提出,体育教师要根据每节课学习内容、学生特点,组织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遵守规则、责任担当等体育品德。如:运球过障碍比快不失误;运球投篮谁最准;行进间传接球最默契等等。小组对抗循环赛、小组计时投篮赛等等。学会正确对待比赛胜负、提高情绪的调控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比简单说教要有效的多。组织实施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应成为体育新形势下“教会”“勤练”“常赛”,学校体育背景下体育教学的重要追求和典型特征。设计竞赛有依可循:依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设计竞赛活动、依据课的不同阶段设计竞赛活动、抓住有利时机,渗透品德教育。
3.2.4 有追求实效的体能发展。
(1)明确技能学习和体能锻炼有机结合,利用篮球技能中的全场的侧身跑、变向跑、折返跑、全场往返行进进间投篮或行进间传球、采用运球接力、投篮比多、运球比快等方法来加大运动负荷,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发展身体协调性能力和控球能力。
(2)精讲多练(集中讲解不超过四次,一次不超过一分半钟,边练边讲);衔接有序,合理分组,充分地场地利用。合理安排体能练习。
(3)视学生活动情况,5—10分钟体能练习,补偿性练习如果上肢练习多,补偿下肢和腰腹练习促进全面协调的发展。如举球仰卧起坐、举球两头起;专项体能练习如折返跑、追地滚球;核心力量有支撑、脚步灵敏协调、身体柔韧性等等,同时练习增加练习密度。
3.3 改革教育方式和方法教学方法,提高篮球“四有”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篮球“四有”体育课堂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篮球教学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要关注学生的篮球学习基础,精选符合学生实际的篮球知识、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要避免只练单一技术忽略组合技术,只学技术忽略战术,只练技术不打比赛等倾向,将组合性的篮球知识、技能学练置于复杂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攻防对抗的情境中,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
教师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以往篮球教学中技能学习的碎片化现象,从单一技术学练向组合性技术学练转变。结合“四有”特性,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符合项目特征的竞争性练习情境,采用符合篮球运动项目特征的针对性教学策略,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几个动作,却不会运用这些动作参加篮球比赛。要探索运用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和形式,改变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动作练习多教学比赛少的状况,保证篮球课有足够的练习密度和适宜的运动强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球练习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形成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学科核心素养。
4.1 开展以篮球为主的篮球大课间活动延伸课堂效果,创编以熟悉球性为热身操、运球技能为篮球运球操、篮球小组活动为自选活动,篮球柔韧性练习为拉伸放松为一体的篮球大课间特色活动。
4.2 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注》的水平领域和学生身心,制定水平一、二、三的篮球技能测评活动,来检验篮球“四有”体育课堂的实施效果。注重体现篮球运动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促进全面发展学生。设计组合动作进行测试,考评学生的连贯性学习和综合技能,更考验学生临场表现和反应及果敢能力。如:低年级三步上篮、中年级的传接球及时三步上篮、高年级的三人快攻或者是一打一的三步上篮等等。
4.3 定期开展的篮球联赛。小学体育定期开展一年“两赛”的篮球比赛赛事,积极参加其他各级篮球比赛。检验学生的技能,增加比赛经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精神。只有“常赛”才能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提高个人的体育品德和自我调节能力,身体调整状态等等,培养学生的优秀体育品德,同时也提升了校园篮球文化,达到“以赛促提高”的成效。
“四有”体育课堂开展的检验就是学生能够成功的参与篮球比赛并能够找到自己的技能水平位置。同时也给体育教师更高的要求。围绕篮球“四有”课堂特点去提升教师专项能力。教师是课堂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对篮球“四有”体育课堂理解与认知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篮球“四有”体育课堂的成效落地。具体来说,可以遵循以下提升做法及具备条件:
5.1 提升教师能力做法。
5.1.1 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篮球“四有”体育课堂的培训学习。
5.1.2 邀请篮球教学领域或者是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专项化教学等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特级教师来学校指导交流,以学习专业经验。
5.1.3 学校可定期组织体育教研组的教师开展教学研讨,通过“传、帮、带”等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师资素质整体发展与提升。
5.2 篮球“四有”体育课堂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
5.2.1 思想素质。首先要热爱祖国,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投入工作;其次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再次,还必须有勤奋不息的好学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5.2.2 教学业务能力。作为一名篮球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信息的正确感知并予以系统分析判断;预测能力、确定目标能力、合理安排教学以及训练的能力等;学习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包括创新的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先进理论的引入等。
5.2.3 篮球赛场上的指导素质。比赛前搜集下一场对手的相关资料,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比赛的过程中,要帮助自己的球员分析对手的竞技状况,用自己的优势攻击对方的弱势,最终获得比赛的胜利。鼓励安慰自己的球员做出低谷状态,使队员打起精神,认真比赛,引领球队夺取最后的胜利。赛场上,及时的行驶请求暂停的权力。冷静沉着的带对比赛是必备,才不会被罚“技术犯规”。
5.2.4 熟通篮球裁判规则和各类篮球赛事。体育教师不但会带队比赛还要通晓篮球裁判规则和比赛记录台规则,了解p当前国内外篮球比赛形式和最新篮球运动动态,更新理论观念,引导学生紧跟时代“技术流”。
篮球运动的复杂性以及竞赛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给体育教师带来更过的挑战,所以,要落实好篮球“四有”体育课堂更需要专项化的、专业的篮球教师,才能落实好“教会”“常练”“常赛”。
篮球“四有”体育课堂将运动兴趣、运动技能、运动竞赛、运动竞赛有效的贯彻实施体育课堂,使学生在汗水、笑声中掌握运动能力,在课堂中实现会做、能用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地落实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篮球“四有”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地,既是全面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进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促进小学生掌握1——2来运动项目、增加运动兴趣,发展运动技能、提高体能、培养体育品德和养成运动习惯。
体育教师应遵循“四有”特点以及篮球的特色,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师资等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入手,结合教学实际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不断积累有益的做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