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语文要素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022-11-19 13:25☉耿
小学生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词句句式要素

☉耿 欣

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就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各种语文要素。部编版教材为每一个单元都设计了各种语文要素,如何将它们转化成语文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难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要素,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找到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用梯度活动让学生掌握各个语文要素,最终提升语文能力,让课堂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一、多维解读,拓展文本价值

(一)结构方面,探究文体特点

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有着鲜明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所以教学者要结合语文要素,引导大家多角度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文章的价值。[1]以文本结构方面为例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文章的文体探究,思考此类文体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并思考此类文章还有怎样的写作结构,最后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写出创新的结构。这样的教学围绕语文要素进行,能提升学生的读写综合能力。

《花钟》是一篇科学短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层次结构,并总结归纳科普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大家先自主阅读这篇文章,说说什么是‘花钟’,作者是如何介绍花钟的特点,科学家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科学道理。”学生在归纳文章词句后,总结认为:“这篇文章一开始先讲述了一个自然现象,那就是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激发了大家的阅读兴趣。此后,文章又介绍了相关的科学道理,并说了如何将这个科学道理运用到实践中。”在一番整理后,学生了解了文章的结构特点。此时教学者再鼓励大家总结其文体特点:“作为一篇科学类的文章,作品如何体现出科学性呢?如果只是展现出科学性,是否会显得枯燥乏味,文章又是如何让描写更生动的呢?”这让学生深入探究作品的文体特点。如,有学生提出:“这篇文章列举了不同花朵的开放时间,并解释了这和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等有关。通过分别论述的方式展现出科学道理。此外,文章还用了一些生动的词句,如‘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让作品更具有可读性。”

教师要鼓励学生挖掘文章词句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最后整合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归纳。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将不同文体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看看它们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大家就能更好地挖掘文体特点,在自主阅读的时候也能举一反三,提升阅读能力。

(二)语言方面,强化句式学习

不少优秀的作品都具有特定的语言特点,如运用各种不同的句式,采用修辞手法等。这些内容也是重要的语文要素,教师要结合文本的特点,组织大家结合作品的句式分析,总结归纳,并进行仿写,思考它们的艺术效果是什么。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同时,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句式很有特点,教师引导大家围绕具体的句子分析,掌握语言要素。如“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的句式就很有特点,作者先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子结构让表述变得十分整齐,但是同时,他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让表述变得更生动,更有个性。“这样的写作手法具有怎样的特点,你认为适合用于什么情况?”学生结合这个问题进行句式学习,认为如果需要一次性描述各种不同的事物时,可以用“有的……有的……”这个句式,展现出事物的种类很丰富。此外,用比喻的手法能将事物的形象更生动地呈现出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特定的句式,并开始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提高表达效果。如,有学生写道:“校园里有很多好看的花。有的如同一只昂首挺立的公鸡;有的好像一只小蝴蝶,趴在草面上;有的如同一个棉花团一样,让人觉得软软的、松松的。”

围绕文本特点找到特定的语言要素后,教师要思考如何创设特定的文本情境,让大家找到特定的句式,并积极创作。这样学生能将消极、静态的语言积累转变为积极的、可迁移运用的语言表达,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二、梯度设计,优化思维品质

(一)抓住提示语,梳理脉络

在选定了最具有文本价值的语文要素后,教师要思考“怎么教”的问题,此时要考虑学生的情况,通过梯度设计有效地优化各个教学环节,让大家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首先要让大家关注文本的提示语,按照提示语的内容一步步学习。这样学生能理清思维的脉络,逐步明白该如何参与探究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学者再鼓励大家交流讨论,看看是否对彼此有启发意义。

学习《绝句》《燕子》《荷花》等课文前,教师让大家先注意本单元的提示语。学生发现本单元的要求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词句”,“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由此可见,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描写事物的特点有关,学生要结合观察想象,并仿造课本中的精彩词句进行读写结合的创作。在明确了提示语的要求后,学生就可以围绕这些要点一步步深入下去,让阅读变得更有条理性。学生首先要阅读课文,找出作品中优美的词句,并在脑海中想象,重构文本的画面。其次学生要结合想象,再次细读课本中的词句,然后说说它们运用了什么修辞说法,好在哪里。最后学生要结合这种方法进行创作。如,有学生认为“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一句运用拟人的方式,将人和荷花融合在一起,写得十分生动,他们在写作时就也要想象自己成为了某种自然界的事物,想象自己如何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如此学习凸显出了条理性,学生能更快速地掌握语文要素。

不少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忽视提示语,认为其可有可无。教师要让大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前,先看一下提示语,思考如何在具体品读的时候考虑相关的问题,最后再进行交流讨论,看看谁能按照提示语的要求阅读,从同伴处得到提示。这样学生就能理清思维脉络,认识到如何阅读才能提高效率。

(二)抓住共鸣点,表达情感

虽然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会有自己的个性化看法,但是他们的思维既有个性,也有共性,所以在阅读时也常常会有一些共鸣点。教师要把握住这些共鸣点,引导大家讨论,看看自己从文本中挖掘出了怎样的情感,并对比让各自感动的文字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阅读能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共性,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个性,有相互交流的效果。

学习《小英雄雨来》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形成了共鸣,认为这篇文章很生动地展现了雨来的英雄形象,体现出了他的爱国情怀。教师指导大家结合共鸣点讨论,说说作品中有哪些词句具体展现了雨来的英雄形象,让自己感触深刻。在讨论中,大家发现彼此的观点其实并不一样。如,有的学生认为雨来在面对枪林弹雨的时候还能从容应对,这展现了他的勇敢,同时也体现出他的英雄形象;有的学生认为,雨来和日本鬼子对话丝毫没有畏惧,体现了他的勇敢,这一段让自己印象深刻;有的学生关注的是雨来在面对鬼子殴打的时候,依然坚贞不屈,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里最让自己感动。在讨论中,大家发现彼此找到的词句虽然不一样,但是获得的感触却是相同的,教学者顺势引导大家思考:“大家找出的词句中,有对话、动作等各种不同的细节描写,由此可见,不同的细节描写,都能生动地体现人物形象。”由此学生一步步深入下去,掌握了细节描写这个语文要素,认为精彩的细节能唤醒读者的共鸣,体现人物情感。

在交流共鸣点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虽然大家获得了相似的情感,但是情感的触动点却未必一致,这样他们就会讨论、思考怎样的文字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探索在自己写作的时候要如何运用。在解读中,大家读懂文章,并试着创作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胸有全局,实现融会贯通

(一)指向核心目标,发现规律

围绕语文要素确定了具体的教学环节后,教师解决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最后还要思考如何能让学生整体学习,相互融通。此时,教师要避免将文本相关的语文要素一次性灌输给学生,也要避免零散、混乱的教学。教学者首先要确定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设定各个活动项目,让学生一步步深入下去,先发现语言要素,再分析总结,归纳出规律,最后再进行迁移运用。这样的教学就具有整体性,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

《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关涉的语文要素是引导学生掌握按照游览顺序记叙的写作方法,思考作者如何将孔隙的狭小状态生动地呈现出来,怎样写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就要注意全局性,让学生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探究。教师让大家用绘制导游图的方法标注出作者参观的顺序是什么,依次写上在各个部分,运用了哪些词句。这样学生很容易发现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来写。此外,大家在总结词句的时候也发现了不少展现情感的词句,如“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等词句既体现了场景的特点,又将自己的心情融入进去。最后,教学者再让大家参与仿写的活动,先回忆一下自己游览过什么地方,游览顺序是什么,每一个部分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再按照游览顺序将这些词串联起来,展现出自己的心情。

教师可以先设定核心目标,再以此为主问题,设定一些相关的学习任务。这样就将核心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教学环节,能让学生一步步深入下去探究。这样大家就能在层层深入的学习中享受发现的乐趣,从而提升阅读效果。

(二)围绕教学主线,习得方法

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围绕教学主线设计,让大家掌握具体方法。教学始终要有一条明确的主线,要指向核心目标,再围绕这个目标选择各种语用选点,让学生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能力。[2]

《母鸡》中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在描写事物的时候展现出自己的情感变化。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自己对母鸡的感情从厌恶到喜欢,最后到尊重,展现出了母爱的伟大。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围绕主线展开,帮助学生掌握这种写作方法。教师先让大家找出文中体现情感的词句,如“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一群鸡雏”等。此后,再让大家找出具有串联性的词语,如“可是”,思考如何让情感的变化不那么突兀。最后,学生还要围绕文中的事例进行分析,说说作者选择了怎样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一开始选择了什么例子体现出母鸡的可恶,后来如何展现出母爱的伟大。这样的学习围绕主线进行,让学生切实掌握了语文要素,认识到要运用准确词语的例子,并加上适当的过渡性词句,展现出情感的变化和发展。

在一篇文章中涉及的语文要素会有很多,包括行文布局、遣词造句、理解内涵、掌握写作技巧等,但是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围绕教学目标设定一条主线,选择其中最有典型性、最适合学生学情的目标,围绕其设定各种学习策略。这样,学生才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掌握方法,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学者沈大安认为要教好语文课,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要对文本有正确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如果教师能合理运用语文要素,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那么就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阅读实践活动,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词句句式要素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