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娟
根据对双手指拼法的调查得知,双手指拼法最早起源于周有光先生与沈家英教授在《汉语手指字母方案》中的基础设计,该项设计与传统的手指拼法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指式、主手运用以及声调标注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发现,目前我国真正在使用双手指拼法的学校共有57 所,且双手指拼法大多运用于聋校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尤其在字词、拼音的教学过程中尤为常见。双手指拼法,不仅可以帮助聋生再现汉语拼音结构,还能够帮助聋生有效地学习拼音音节,记忆汉语拼音,为聋生打下扎实的汉语拼音学习基础。
一是通过研究双手指拼法可以明确其历史来源与传承,了解其在发展中的演变。通过查询资料发现,关于双手指拼法的研究资料较少,这对于双手指拼法的研究造成了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现有的少量的文献及书籍,整理其碎片化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处理,研究其发展的历史与来源,在明确来源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沿着发展脉络,了解双手指拼法发展至今所发生的变化。双手指拼法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价值,通过研究双手指拼法所产生的背景,更好地理解双手指拼法的发展过程。
二是通过调查实践与研究,可以了解双手指拼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了解师生对双手指拼法反映及评价,探究如何通过双手指拼法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对其在聋校语文教学的使用环节,及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正反双方面观点的评价进行研究,了解双手指拼法研究的意义,促进其有效传承,提高应用水平。
一是理论方面的意义。对于双手指拼法的研究,目前所能够查询到的资料较少,还没有真正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在聋教育中的使用还是研究领域都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并且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者不多。通过研究,可以从理论上研究双手指拼法的意义与价值,为实践提供导向。另外,双手指拼法研究的资料与书籍相对短缺,部分一线教师通常提出的是对于双手指拼法的感悟,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总结,因而在理论研究方面,双手指拼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在教学实践中,双手指拼法很有研究价值,在研究中将以实践为基础进行理论总结,提供行之有效的双手指拼应用途径与方法。
二是实践方面的意义。双手指拼法是聋校的重要教学方法,是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应用的教学方式,因其有一定的教学成效,也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良好影响,因而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双手指拼法需要不断地规范与发展,以更好地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产生更大的教学效益。
1.口语教学法的盛行
其实,双手指拼法对于我国而言并不陌生,该指法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那一时期教育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聋生教育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双手指拼法得以产生,而口语教学这种形式也很快发展起来。口语教学法在我国的聋哑教学历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同时也意味着,在口语教学盛行之下,手语教学法自然会被压制,阻碍了其发展道路。
2.《汉语拼音方案》与《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的双重推动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概有十几种方言。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注音符号,导致在识字记字等方面都很困难,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认识汉字,因此那时的文盲数量非常多,人们的整体文化素养也比较差。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提高人们的汉字认知水平,提高汉字普及率,我国专门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召集了一大批优秀的语言文字专家,制定了注音符号,并经过数月的艰辛努力,最终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中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并将其沿用到了各个聋校之中。而为了使聋校的教学困境得以突破,使聋生能够尽快地掌握、熟悉汉字,在1963年时,我国教育部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还发布了《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的相关通知,在该方案中共制定了30 个基本指式以及2 个加符字母指式,为我国聋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但在汉语拼音拼打的过程中,需要多个指式相互配合,且若想将声母与韵母同时拼打需要两个指式拼打,若是进行单手指拼打,不仅会导致韵母的整体音节被分离,甚至会影响到聋生的口语康复[2]。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文字专家周有光先生与沈家英老师联合创造了“双手指拼”。
笔者从对相关资料的记载中得知,双手指拼法的设计原理主要建立在《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的基础之上。在该设计中,笔者发现该指式还运用了“赖恩手势”中的指式。此外,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该指式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兼代
这个“兼代”中的“兼”所代表的含义主要是将两份合并到一起,而“代”所代表的含义则是“取代”,以双手指拼法来讲,韵母指式可以以甲代替乙,也就是说甲与乙可以使用同一个指式。但是,由于左手与右手有着本质区别,所以其代表的实际含义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er”可以由“R”进行兼代,当右手打拼“R”时,则左手拼打“er”;又例如,“en”可以由“N”进行兼代,当右手拼打“N”时,则左手可以拼打“en”。
2.变更方向
所谓变更方向主要指的是若指式不变,则需要变换手指的运行方向。例如,“uai、ui、iao”等都是需要变更方向的指式。例如,“uai”的变化规律为:aiuai、即“ai”指式,当指尖所处的方向向右时,则掌心向内为“uai”。又例如,“ui”的变化规律为:ei-ui、即“ei”指式,当指尖所处的方向向右时,则掌心向内为“ui”。
简单来讲,教师在对聋生进行发音教学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发音的具体运用特点。在发音时,需要利用肺部对气流进行收缩或者扩张,在呼吸或者扩张的过程中,当气流在通过喉头的过程中,会使喉头发生振动,从而带动发声,不仅能够使聋生充分地认识到在发音过程中唇、齿、舌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还可以使聋生能够清晰地明白如何当气流通过喉头时发出声音。另外,教师对聋生进行发音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韵母、声母、单韵母等的发音教学。对于聋生而言,拼音教学既是重点更是难点。因此,建议教师在拼音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教师在对聋生进行课文讲解或者发音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以最直观的方式展开教学,为了尽可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口语准确地知晓教师在讲什么,教师可以一边利用嘴型口述,一边用手指音节打出每一句想要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控制好速度。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打出相应的音节指式,为学生提供反复看、反复说的机会,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语言结构。例如,当学习《日月明》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能够分别代表日与月的动态图片,展示到学生面前,或者可以利用教学挂图,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发音器官图的详细观察,来对发声部位有一个明确认知,然后教师再从旁给予正确的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在此过程中,教师一边与学生利用唇语进行交流,一边使用指式拼打出每一个音节,更有助于学生对每一个字词的理解。
聋生与正常学生不同,聋生由于先天的原因,在自信心方面会比较匮乏。因此,更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一点耐心和关心,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使聋生的自信心能够得到增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也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具有求知欲望的基础。由于聋生很少会经过专业、系统的发音练习,所以当聋生刚开始练习发音时,并不知晓应当如何正确使用发音器官,不免会因为紧张而发出奇怪的声音,甚至有的聋生即使在张口说话,却听不到任何声音。此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认真为每一位聋生进行指导,让他们慢慢地、一点点进步;要以鼓励式教学为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聋生搭建一道扎实的信心墙。例如,当教师对《家》开展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蓝天、白云、燕子、小鱼等相关的图片,然后可以问学生是否认识它们。教师可以手语的方式进行带入,例如:“他们因为太调皮,导致在出来玩的时候找不到回去的家了,谁能帮他们找到家呢?”然后,当学生认真看图时,教师可以再次提问:蓝天是谁的家呢?有的聋生会习惯性地使用手势的方式告诉教师蓝天是燕子的家。此时,教师可以不断地鼓励聋生,试着用嘴进行发音,一边用手语向聋生解释,一边进行示范,当有聋生试着发声时,无论发音是否准确,教师都需要予以一定的奖励,可以使聋生的自信心倍增。
当教师正在上课的过程中忽然因为停电而导致课程无法继续时,教师可结合指语要求学生对“忽然”一词进行组句。例如,教师可以一边用口语叙述,一边用指语拼打出“正在上课的我们,忽然遇到了停电”。然后,引导学生重新以教师的方式对这句话进行叙述。最后再由学生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忽然”进行组句。
对于聋生而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缺乏语言环境的熏陶,可是若带上黑板及教学卡片带领着学生外出学习会有很多不便之处。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音节指式将自己的所闻所见及时地教给学生。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音节指式在聋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独有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音节指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向学生展开教学。例如,当聋生学生《江河湖海》时,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见识过江河、湖海的实景,更无法将其搬到课堂中,导致聋生无法身处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致使很多聋生并不能够真正地理解其意,即使已经学到的知识也会很快忘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巧用指语这个教学工具,为学生创造一个极具自然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聋生的学习障碍。
综上所述,双手指拼法并非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该教学形式在我国聋校语文教学中早已得到了运用与发展,且教学成果也获得了很多成就,其中尤以汉语拼音的教学成果尤为显著[3]。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双手指拼法在聋校语文教学的运用过程中,能够对聋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