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顺妹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湖北 黄冈 438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三全育人”理念的孕育和运用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新蓝图,提出了新命题,指明了新方向。高职数学教学,理应与“三全育人”理念有机融合,开创新时代高职数学教学的新局面。
高等数学,作为大多数高职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锻炼了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夯实了人才培养基础,是大多数理工类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因此,努力实现“三全育人”与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这既是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也是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时代化的必由之路。
1.1 “教书育人”的“全员”理应包含高职数学教师。在传统观念里,高职数学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育人”功能被严重轻视和低估,高职数学教师被固化为“理性的”“刻板的”“纯粹的”教书先生,他们被认为“在高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方面力量偏弱、作用不大、效果不佳”。“三全育人”理念的发展和成熟,为高职数学教师在“教师思政”方面的地位和功能标注了新定位。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能否落到实处,教师是关键[2]。在“三全育人”视阈下,教师不仅成为了“教书”的“主导”,更应该成为“育人”的“主导”,基于此,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专业必修课、选修课、通识课的教师群体,都应该抢占舆论“制高点”,弘扬时代主旋律,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员,高职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师思政”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发挥积极作用,为培养有远大理想、有扎实本领、有时代担当的“历史接棒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思想引领”的“全程”必然涵盖高职数学课堂。高等数学作为一门经典、严谨而不失趣味性的课程,其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求真思维诠释了数字、图形、符号、空间等独特的魅力。自古以来,无数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学家等都在“数学的海洋里汲取了丰富的养分,获得了人生自信,可以说,高等数学知识的传播和弘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高等数学知识体系中,不仅包含了自然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包含了极富生机的“文化基因”和“思想基因”,“极限值、单调性、微积分、拐点”等概念和原理,为我们揭示了数理、图形等的规律性,也教会了我们看待问题、融入社会、规划人生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根据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在数学知识的教学目标体系中,知识性的要求可能略低于本科院校,但从“育人”方面来看,高职数学课堂更应该在“思想引领”方面下足功夫,以“数学思维”给人以全新的视角,以“解题”助“解惑”,以“析图”助“释疑”,启迪人生,让高数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绽放光彩。
1.3 “培根铸魂”的“全方位”应当融入高职数学实践。在“三全育人”理念中,“全方位”指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各种维度[3]。通俗地讲,“全方位”即是高校在进行教育实践中,通过课堂教学、文化熏陶、实践探索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的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数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中感悟数学奥秘、探索数学真理,同时,也可以在实践探索中感悟人生、思考社会。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源自于、贴近于实践的应用题解答环节最能“用数据说明问题”,也最容易“用图像解释原理”;特别是在大学生数学建模培训、竞赛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构建模型、拓展实践等方式,可以将“厉行节约”理念、“环境保护”意识、“艰苦奋斗”精神等巧妙地融入其中,引导高职大学生们透过数据看问题,透过图像看现象,以帮助高职大学生们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
通过育人方式的创新,在思政教育机制上不断优化,才能达到三全育人的目的[4]。“三全育人”理念下组织、实施高职数学教学,必须创新育人载体和方式,让“思政元素”在高职数学课堂“活”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发挥好“课程思政”的功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教学秩序井然,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2.1 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原则。高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那么,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数学教学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既要重视理性思维、数学思维、逻辑思维的培育,又要立足于新时代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实际。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彰显文化育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实践活动的组织中,释放实践育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例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对电影院、餐饮店、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充分考虑“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运用数学思维,测算在不同时段内该场所最大人员承载量,剖析理论问题,聚焦时政热点,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嵌入课堂,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因此,妥善处理好“高大上”的理论与“接地气”的实践的关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这是“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准把握的原则。
2.2 知识性与直观性融合的原则。高职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一般为概念、定理、性质、实践应用等,它们是经过深入研究、严密推理、归纳总结出来的数学知识的集合和总和。一些学生在高职数学课堂中片面重视记住、运用这些结论,但对这些知识性结论的演算过程、演绎过程一知半解,这不符合知识性与直观性融合的原则。在这种矛盾下,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数学教学坚持知识性和直观性融合,显得非常必要,也特别紧迫。譬如,在“函数单调性”这一知识讲解时,通过数理推算、函数模型、过程分析等,呈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存量确诊病例由快速增长,到缓慢增长,再到负增长,直至清零”的过程演绎,让学生既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知识,更理解了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有力领导下,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取得了新冠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人民战、歼灭战的决定性成果。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进行高职数学教学,让知识性和直观性相得益彰,让高职数学闪烁着“四个自信”的光芒,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2.3 专业性与人文性协调的原则。“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职数学教学还必须遵循专业性与人文性协调的基本原则。高职数学是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一门课程,它是专业前端的知识预备,是不可或缺的。在实践中,高职数学教学的组织、实施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与“文化强国”战略相适应,这是高职数学的生命力、发展力所在。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观点、语言及其形成和发展[5]。在课程教学中,激活高职数学中的“文化符号”“文化基因”,通过创设人文情境,在课程导入、小组讨论、互动探究等环节中,凸显数学的服务专业的特性和人文气息的指向性,以文化浸润、文化熏陶夯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比较常见的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诗词、成语等为引子,例如“买椟还珠”中的“盈亏问题”,设置数学应用问题,让学生在破题、解题中感受文化的力量,感悟人文的气息,促进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讲授与文化熏陶同向同行。
“三全育人”理念对高职数学教学的路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应直面新时代,直面新目标,直面新挑战,用好“课程思政”这把“金钥匙”,让高职数学教学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3.1 高职数学教师要提好“课程思政”的“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数学教师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有远大理想、有扎实本领、有责任担当的“历史接棒人”,持续擦亮“红色”底蕴,争取人人成为课程思政的行家里手。因此,高职数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德艺双馨”的师者形象;二是全面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构建“文理兼修”的学者风范;三是全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形成“终身学习”的教风学风。
3.2 高职数学课堂要挈好课程思政的“领”,发挥“红色基因”的精神力量。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关键环节。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进行高职数学教学,特别是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过程中,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教学,培育走在时代前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设定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引导学生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为成长为“强国一代”不懈努力;在教学方法选择时,采用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引导学生传承抗疫抗洪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在教学反思阶段,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为实现个人全面进步、社会可持续发展凝神聚力。
3.3 高职数学实践要把好课程思政的“脉”,开展“润物无声”的延伸活动。高职数学最终归宿和落脚点在于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将“三全育人”理念更好地运用到高职数学教学,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课外延伸活动很有必要。实施好高职数学实践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尝试和努力:一是建设文化素质拓展社团,大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诸如,创建数学建模协会、数理推论协会等;二是开展数学沙龙活动,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沙龙活动、专题研讨等;三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打造“翻转课堂”“信息化课堂”等,提升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主动性。
习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6]。高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必须精准把握“三全育人”理念,不断优化、创新高职数学教学的路径方法,实现各要素协同联动,各环节良性互动,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实现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