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宣城日报社,安徽 宣城 242000)
典型人物报道的作用在于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通过极具感染力的内容激励受众参与讨论,引发受众思考。优质的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引发全民关注,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升级,媒介传播格局不断变化,给传统的报道方式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借助新兴技术、借力融合传播的优势,在复杂的环境当中探索适合典型人物报道的新途径,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典型人物报道也即媒体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进行正面积极的报道,通过典型人物的行为事迹去感染、引导社会公众。随着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快速融合,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传播规律也随之发生变化。
首先,传播主体从单一向多元转变。传播不再是媒体的专业领域,社会公众同样掌握着话语权,同样可以通过平台发布信息。多元的传播主体导致新闻信息的来源更加复杂,内容呈现更加丰富,进而削弱了传统媒体在信息领域的垄断优势。此外,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数量迅速激增,导致受众的注意力高度分散,在此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即使身处舆论场域,也很难让受众长时间保持高度的关注,很容易被其他的信息所淹没。
其次,内容呈现更丰富有趣。由于媒介传播环境变化,信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给受众。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时,媒体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图文结合方式,还可以采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和刻画人物,为丰富典型人物报道的内容呈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信息传播从单向变为双向。媒介融合极大地增强了新闻信息的交互功能,典型人物报道也因此发生一系列变化。一方面,传统单向性传播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形势,受众的话语权明显提升,在阅读典型人物报道的过程当中,受众随时可以发布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通过分享、转载、评论等多种方式与其他的受众交流,通过信息互动强化报道的传播;另一方面,传播者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收集受众的信息,分析受众的看法和需求,并根据受众的建议不断优化后续报道,增强传播的效果,从而通过传播更好地引导公众舆论。
传统报道模式下,媒体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时,倾向于选择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和对社会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如企业家、行业标兵、杰出人士等,很少关注普通人,在题材的选取上范围过于狭窄。因此报道人物的贴近性明显不足,与受众的相关性较低,进而难以与受众形成情感共鸣,对受众的吸引力较低。此外,部分媒体在报道时只注重体现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忽略了其他方面,使得报道的内容过于“高、大、全”,缺少亲和力。还有部分媒体则注重于报道某一群体,很少关注其他的群体,尤其是一些新生的群体,比如“‘00’后企业家”“‘00’后打工人”等,导致报道与社会存在脱节的情况,难以引发受众广泛性的讨论。
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受众阅读碎片化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受众更倾向于浏览篇幅比较短小但信息量丰富的文章或者资讯。而媒体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时,由于人物比较复杂,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报道难度较大,往往需要用较长的篇幅,才能完整地为观众呈现人物的相关信息和事件,受众在阅读报道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很容易产生厌倦、排斥的心理,甚至放弃阅读,很容易出现新闻工作者的辛劳付出与最终收获的传播效果不匹配的情况。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已经不再适用于长篇大论的报道模式,亟须采取合理的手段对内容进行优化提炼。
人物的故事是典型人物报道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具备极强感染力的故事,才能塑造出能够打动受众的人物形象。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媒体在报道时只是单方面突出人物的成绩,把所有材料堆砌在一起,关于人物的具体描写大同小异,缺乏新意,比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无怨无悔”“全心全意”“甘愿牺牲”等词语在报道当中反复出现,导致塑造出来的人物缺乏内涵,无法真正走进受众的心灵世界。类型的报道显得过于空泛,可信度明显不足,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甚至让读者心生排斥。
在新闻领域当中,典型人物报道原本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报道模式,但是由于受众价值观念多元化,而传统的人物报道形式又过于单调,进而导致典型人物报道的效果不断弱化。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报道主要采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报道的模式也比较简单,通常是先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然后再讲述相关的事迹。各大媒体的报道显得过于雷同,缺乏亮点。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化,不同媒体自身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对于受众而言,更倾向于选择更为新颖有趣的报道,而空洞乏味的人物报道则难以吸引受众眼球。
自从进入融媒体时代,受众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既需要典型人物的引领,还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标杆人物,才能有效地拓展自己的视野。所以,媒体工作者要注意选树标准的多样化,既要宣传关于道德楷模的信息,传播正向能量,还要放眼不同的领域,不断拓展报道的边界,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的具体实践当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丰富报道的题材。一是广泛地接触各个行业的优秀人才。社会发展加速使得各个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同时也诞生了许多新的行业。因此,媒体工作者需要了解不同行业的信息,以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为采访报道对象,大量搜集相关的素材,扩大报道的范围。二是丰富树立典型人物的标准。过去典型人物报道倾向于将“高、大、全”的人物作为报道的对象,但是随着受众价值观念的转变,这种类型的人物显然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受众越来越倾向于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有亲和力的人物形象。因此,媒体工作者可以尝试将现实生活中有个性、有魅力的人物作为报道的对象,展现不同人物的人生,从而更好地激发受众的兴趣。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价值观念日益多元,每个受众心目中关于“典型人物”的标准都有所不同。因此,媒体所挑选的典型人物,一方面要符合社会期待,另一方面还要贴近受众的审美需求。唯有如此,所制作的典型人物报道新闻内容才能获得受众的广泛支持。
媒介融合背景下,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渠道变得更加丰富。但是由于网络上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导致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力出现弱化现象。想要在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典型人物报道必须精心策划、巧妙安排充分突出自身的特色,打造亮点。在具体实践当中,笔者认为,可以从细节着手,渲染刻画人物,从而突出人物形象。人物的细节刻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对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致的描绘。人物不同其个性也不同,语言表达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报道时,可以抓住人物语言细节,通过风格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助力人物本身的个性的展示。其二,对与人物有关的场景进行细致刻画。在不同的场景当中,人物所做的选择也不同。场景的布置往往反映了人物的文化内涵、习惯和品位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凸显人物品格,使人物的精神面貌变得更为鲜明。因此在报道过程可以通过对场景细节的呈现来助力丰富人物的形象。其三,关于人物心理的细节刻画。每个人在作重大决定之前,内心都会经历一番复杂的斗争,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可以让原本平面化的人物变得更加立体。因此在报道过程中可以通过捕捉人物微小的表情和动作等创作手法,强化人物的心理刻画,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其四,对典型细节进行细致的刻画,这种方法的运用往往针对具有明显共同特征的人群。典型人物不仅具有时代性,还有着自己特殊的个性特征,在进行报道时,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具有典型性的细节,来衬托报道当中的人物形象。以体育竞技者为例,他们的穿戴,以及他们平时的生活习惯,都有着突出的运动化风格,在报道时可以拍摄记录他们运动时的细节,向受众传达更多关于人物的信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媒体之所以选择典型人物并进行报道,是为了向受众传递积极的观念,或者是反映时代旋律。所以,在进行报道时,不能只停留于描绘表面的形象,讲述人物的故事,而是要深入地挖掘事件所蕴藏的意义,将典型人物发展的脉络置于时代的坐标当中,将典型人物的言行融入社会互动场景。因此,在报道时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涵,弘扬时代主旋律,通过报道所树立的人物形象来传递主流价值观,从而显著地增强报道的影响力。比如在报道某一行业的杰出人物时,可以通过与人物的对话来了解人物的思想,从而拉近人物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从人物所取得的成绩着手,让人物细述自己经历的磨难与挫折,彰显人物百折不挠的精神,体现“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理念。
信息技术升级的同时,“融合”开始成为新闻传播发展的主流趋势。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也因此变得更为多样化,文字、图片、动画等不同元素相互融合,形成样态更为丰富的新闻产品,典型人物报道也逐渐呈现出可视、交互、动态的特征,不仅内容更为有趣,互动性也更强。因此,在受众信息消费逐渐视觉化的时代,典型人物报道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形态,在为受众提供文字报道的基础上,要注意融入动画、H5、动感背景音乐、特效等多种元素,通过不同元素的相互融合更好地丰富人物形象。媒体在开展报道时,一是可以采取新颖有趣的方式讲述故事,比如,运用大数据、动画等形式辅助叙事,让典型人物报道显得更为直观可感;二是可以尝试引入多个叙事主体,将人物自述与第三者叙事进行结合,让新闻报道更为真实可信;三是融合多个平台的资源,补充新闻的内容。对典型人物的报道往往是多个媒体多个平台集中报道,各大媒体都在以不同视角,通过不同渠道挖掘信息。因此,在报道时媒体还需要适当地从其他平台当中搜集信息,将各类信息进行融合。多角度多渠道的信息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使人物故事更加有说服力。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阅读时间和阅读习惯都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传统长篇大论的报道模式逐渐被淘汰。因此,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的过程当中,媒体工作者要注意这一客观规律,可以通过提炼报道的内容,缩短报道的篇幅,也可以将一篇报道分为多个小的篇章,以资讯的方式发布,为受众浏览提供方便。典型人物报道时间跨度长,涉及的事件也比较复杂,笔者认为,在进行报道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缩短报道篇幅。其一,根据时间段,划分为多个篇章,采取连续报道的方式进行呈现;其二,根据事件发展的历程,在一个大的主题下面,设计多个小的标题,每一个标题对应一件事,采用碎片化的方式进行报道。这样既有利于完整地讲述人物故事,又优化了受众阅读时的体验。但需要注意的是,碎片化报道并不是有意割裂新闻事实,在报道时仍然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每一个“碎片化”篇章之中,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不可或缺,不能因为精简篇幅导致报道不完善,让受众产生误解。除此之外,在对新闻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提炼的过程中,应以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事迹及最少的笔墨,对人物进行高度的概括,突出人物的特征,从而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决定了受众的阅读体验,而传播渠道则决定了报道传播的广度。基于融媒体背景之下,各个媒体的传播特征以及用户习惯等都存在一定差异,要想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则首先应从各个媒体下受众的需求出发,结合媒体特有的传播优势和特点,优化制作新闻内容,才能让报道内容吸引更多的人观看阅览。因此,新闻工作者进行典型人物报道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各类传播渠道进行整合,借助新媒体渠道的优势,根据不同平台的特征采取差异化传播策略,不断扩大传播的范围。在具体的操作实践当中,微博虽然篇幅比较小,但是在更新和互动方面具有优势,更适合采用“短文本”+“图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发起新闻话题,引导更多的受众参与发表意见;而新闻客户端在信息整合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可以采用开设专栏的方式进行报道,对相关的素材进行整合;可视化是短视频最为突出的特征,在报道时可以将人物高光时刻进行再次加工处理,制作成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通过各个视频平台发布,吸引大量受众观看,并主动参与二次传播,最大程度地发挥报道的作用。
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途径变得更加丰富,运营的模式也更加扁平化,可以随时与受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要能更好地突出典型人物报道的功能与价值,则需要让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更加注重普通人的生活,更关注受众的情绪体验。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创新报道的方法,抓住媒介融合提供的机遇,扩大典型人物报道的影响力,让报道能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帮助更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