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科技下远程视频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2022-11-16 14:17:20周晓旭王志明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远程教学面授教者

周晓旭,王志明,王 棨

(1.南京体育学院 武术与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2.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29)

0 引言

远程教育与面授教育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候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难以解决的 “症状” 和问题,它们出现在师生、学习方式、管理模式中,涉及教室、软硬件条件、教学与学习人员、心理状态、交流互动等诸多方面。因此,有效架起网络互联远程教学的平台跳板,减少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种种 “症状” 和问题,实现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的平稳过渡与顺畅衔接,是值得下功夫进行研究的。平稳过渡与顺畅衔接本质上是通过教学相关各方采取富有成效的措施和方案,保证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过渡得轻松自然,而不是像目前较为生硬呆板。

1 目前网络互联科技下远程视频教学状况分析

远程教育的教学方式目前存在 “症状” 和问题主要有下列3种。

1.1 教学方式

西方英语国家关于教学的观点:教学是一项带有主观意向性的实践活动;教学是通过课堂间接传授科学知识或实践技能;教学过程是一项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智力水平结合理性分析和逻辑判断,遵循某种社会或者科学道德规则,友好地对待学生的所提问题以及为学生理解这些问题所做出探索性回答的群体活动。

教与学也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教方通过某种媒介传递信息到学习方的过程。当远程教学时,一方借助于网络互联科技通过语言向另一方传递信息。但是,如果考虑到人们教学时所采用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需要互动时,教与学就变成一个相当丰富、相对复杂的话题,远远超出了教育科学范畴领域的教育学家对教学的见解[1-2]。

1.2 软硬件条件及网速

网络互联科技(WLAN)已相对成熟,5G宽带联结成高度发达的网格状布局已经覆盖全球,网络互联终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大大提升了日常处理信息的能力,由最开始简单的通信功能飙升为海量信息交汇和处理平台,由此开辟出目前这样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业务领域。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互联通信工具媒介,例如装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PAD等,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成为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撑。因此,作为当前校园面对面教学的备用教学手段和技术支撑,远程教学是实际上可操作的。

疫情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中学应急进行线上远程教学,远程教学需要稳定的网络,但家庭网络速度不稳定,时常出现一些卡壳停顿的状况,甚至有时候突然就断网。这通常是由于终端通信载体网速受到影响造成的,路由器中的光猫(Modem)负责把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在线路中一侧是从外部接到室内的光纤,另一侧是通过网络连接线连到路由器的外部网络接口上。众所周知,光纤的速度通常很高,但是从光猫到路由器之间的这一段通信设备和线路却有可能成为通信瓶颈。从电脑的网卡、终端手机、局域网的网线、WiFi信号、路由器账号密码是否支持上网、通过光猫设备、光纤线缆一直到对方服务器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存在限制网速的可能,最终的网速数据取决于最慢的那段网速速率。还有正确使用网络互联技术需要使用者事先调试好终端设备,并合理熟练操作通信载体和工具[3-6]。

1.3 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教者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互动方式,通常是由教者先发起,邀请学生与教者合作实现某项教学目的,回答一个课堂教学问题,解出一道题,完成一件事情,或是协助教者做出动作或者课堂实物。教与学的互动行为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最基本、最具体的体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等具有积极的影响。

利用课堂教学间的教与学的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达成学习效果,完成教学目标的深度、广度上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讨论互动中得以解决,而有些问题在互动环节后,还没有达成共识,这正是学生渴望得到启发最关键的时刻之一,需要教者能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或指导,紧紧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害, “一语道破天机” ,使得学生在渴望找到答案、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下,疏通知识的脉络,促进教与学的高效吸收转化。

但远程教育交流互动机制欠缺,视频教学缺少有效及时的互动交流。由于缺乏沟通过程支持,学生周边学习氛围不够浓厚,难以浸入类似面授课堂教学状态,实际参与感不足;远程教育实时反馈与评估机制欠缺,教学主导教师不如课堂教学那样能够迅速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无法及时有效掌握学生的诉求与疑问,教学方案的实时修正与优化打了折扣。再者,由于受视频教学的局限,教学模式单调,缺乏面对面的教学指导。受远程教学培养方式等因素影响,远程教学多采用教师在线上授课并统一布置作业、学生各自学习教材的方式。由于缺乏师生有效交流互动,教师难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实际指导。目前多数学生仅重视远程教学、网上作业提交及测试,对课后讨论、小组学习及组内优者辅导应付了之,课下讨论交流也名存实亡,由于缺少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互动环节,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消化吸收[7]。

2 提高远程视频教学效果的对策

“个体的学习能力” 是个体认识、适应世界并改造世界、社会的能力,也是个体自身发展的本领,是由非智力因子、智力因子和学习方法等诸多因素构成。学习能力是个体的一种在世界上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的技巧和本领,也是多种技巧和本领组合的能力。学习能力不仅包括感性认识、思考方式、空间想象等认知能力,也包括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主/被动性、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个体意志的坚忍不拔等情感因素,还包括学习时的记忆、梳理、加工、类比、推理等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是以学习实践为基石,通过个体学习实践达到形成、提升的能力。若仅有学习实践本身,而没有个体的主观努力与自身的省悟,学习能力也难以形成、提升;个体学习能力是以体现主观能动性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

2.1 情景教学

现代科技使得我们能够发挥多媒体技术 “模拟” 作用,可充分展示情景教学的过程。

在讲解学科专业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 “模拟” 功能,实时再现实验效果,虚拟出生活情景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得到充足的感性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品味专业学科知识。例如在讲授航空航天技术和探月工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整个银河系、太阳系、行星、月球绕地球旋转以及日食、月食的起因、由来,展现情景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可以探索宇宙,调动个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个体的求知欲望。现在,计算机仿真虚拟软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互联网远程教学平台在虚拟、再现课程上的情景与面授教学并未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运用软件进行的虚拟仿真情景教学,使教学实践中的课程内容和现象(宏观、微观现象)更为具体、直观、形象、生动逼真,学生由感性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个体学习的认知规律。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软件更适合学科专业课堂,但文科教学某种程度上也同样能够加以运用从而适用,教者可有选择性地通过计算机软件再现虚拟文学情景,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背景知识,扫清远程教学时学生理解的障碍。

2.2 以用促学

通常说学以致用,教学时还可以以用促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例如,某工科教学可以按 “目标任务分析分解→设计方案总成→硬件选型→软件设计→计算机仿真运行→系统调试运行” 的项目一般设计开发流程开展工科实践教学。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熟悉项目开发的一般流程和总体方案设计的一般要求、原则,掌握系统原理图的设计要求,学习如何结合功能实现和成本控制进行硬件选型,常见硬件单元的工况原理和运行使用方法等。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电机变频调速、检测系统设计、伺服驱动与控制、步进电机与控制、软件编程技巧与计算机仿真调试等有关综合应用的理论知识。

2.3 分组互动

线上也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课的模式进行,教者主要起引领和指导作用,选用某一项教学内容,教师按每一内容确定各个方向,包括题目、需求、任务及重点、难点。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每3~5名同学自由组合为一组,选题在讨论互动课正式开始前一、两周预定准备时间内确定完毕。在预定准备时间内,各小组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是:目标任务分解→各小组内分工→检索查阅资料→各小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制订→撰写书面形式报告。在讨论互动课上,按相同任务书抽签选取1~2个小组进行10分钟的演讲、报告,5分钟的讨论、答疑、辩论的互动环节。每个小组互动环节结束后,教者利用3~5分钟的时间总结学生讨论、答辩情况,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分组讨论互动教学通过教师创立设计相关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情景思考,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目标知识点的消化、吸收、理解,促进学生参与互动,成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将单一传授知识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8]。

远程教育可以通过建立一套相应的教育系统和切实有效的支持体系,尽可能减小由于教学方式不畅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惑和冲击,应该重视探究式教学方式,重视多媒体教学、讨论、项目等方式,尽可能拉近与面授教育教学方式的差距。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完成从面授教育到远程教育的过渡具有积极意义。

远程教学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功能性和教学过程互动性方面的实践,以解决学生在远程教学中氛围、状态、参与度不足的问题,通过专业学科情景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使得师生认识到在远程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需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远程教育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沟通交流学习。即,远程教育对面授教育的教学模式的衔接,除了面授教育铺设大致的专业学科知识基础,更加期望在远程教育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式、开放性、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远程教育和面授教育衔接的关键所在。

3 结语

远程教育和面授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不同教学形式和过程,这个过程达成的教学效果是不应该而且不能出现大的差距的,尽管这种教学形式客观存在区别,两者之间的效果差距使我们认识到远程教育和面授教育教学方法衔接有较大的难度。远程教育应该如何与面授教育相结合?无论是教学的培养模式衔接,教学的内容改善,还是学习的方式跃变升华,有很多需要下大功夫花大气力改进的地方。教育工作者、管理部门,不能简单地把远程教育套装在面授教育教学里,应该努力找到助力跨越远程教育和面授教育的对策,尽量消弭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猜你喜欢
远程教学面授教者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远程教学督导的思考与启示
“对截止日期更通融些”:教师们从上轮远程教学中学到了什么
英语文摘(2021年5期)2021-07-22 08:46:14
自学
自 学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论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面授”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
“2+1”人才培养模式中网络远程教学方式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戏剧之家(2015年13期)2015-08-07 00:36:50
某生课寝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