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梅
(安徽滁州技师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是基于微软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的组件Access而确立的,Access是一种功能相对强大但体积轻小的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组件具有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入门容易等特点。自Access作为我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备选科目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把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学科[1]。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具有两大典型特征:首要的特点是该课程操作性非常强;其次,该课程自身还带有较强的专业性,涉及大量的抽象、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概念和模型等。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操作性强、专业性强的特点,造成了 “学生怕学,老师愁教” 的两难局面。同时,因其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困境,针对该门课程的各类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较多。
国内外针对职业院校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的教学研究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类是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第二类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第三类是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然而,本研究根据院校的在校学生专业分析可以了解到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的一半以上的教学对象是计算机专业的财会、电商等分支专业的学生。创新的教学方法、优秀教学模式、高端的教学手段要实施在或依附于教育教学的学生对象之上。当前,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分支方向学生的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教育教学研究并不多。同时,基于知网的检索信息,近五年Access教学研究文献为254篇,对计算机专业的分支专业学生的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针对计算机分支专业 “Access数据库应用” 教学模式研究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教学研究课题。
一方面,要吸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教的透彻、学生学的稳步的优点,也要反思传统教学中的教学对象被动化、考试形式单一化等问题;另一方面,更要明确目前就业形势不乐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数据库的能力普遍较差、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力差的严峻现实。因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着课堂教学理念的迭代前行,不仅要体现出 “学生为主体” ,强调认知主动性,更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操作技能,培养他们能够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技能,可以通过引入二级Access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自主学习的能力[2]。学校必须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针对计算机专业分支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详细分化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架构。计算机分支专业学生能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夯实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的专业知识,拓展成为适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技术综合性人才。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连贯性很强的专业课。虽然该课程中的数据库基础、查询、窗体、报表、宏和模块等对象知识前后联系相对密切,但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微课案例的设计上,仍然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分专业设计。(1)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使得常常微课案例的衔接节奏达不到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2)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生疏,使得案例设计的综合汇总效果较差且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无法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同学往往对计算机操作熟练,教师可以增加实践环节。会计专业同学的数据感知力较强而技能操作较弱,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模式、关系运算等抽象知识的讲解,同时延长对表等对象的实践训练时间。
2.3.1 微课设计实现案例
微课以学习者为中心,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方便地控制选择微课的速度与模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带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的发展[3]。师生共同探索的课堂学习形式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教师通过微课最大限度地降低与所需学习的注意目标无关的刺激,排除传统课程中很难摒弃的无关视觉、听觉信息,仅呈现需要学生注意的相关刺激,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微课在 “Access数据库应用” 案例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扩充学生的自主选择维度,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一种学生自发的、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和发展力。
2.3.2 分层教学贯穿课程
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数据库及操作知识,设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求达到不同的学习阶段性目标,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以不同案例进度教授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数据库操作技能,以实现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具体的情况进行学习。实现分层教学的主要点是对不同专业学生要有全方位深刻的了解,精确掌握学生的自身特点[4-5]。教师通过界定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程序,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案例。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与教学才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专业特点,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自身学习与已有知识状态,教师将学生分成一、二、三组层次。在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分别对三个不同层次进行授课。第一层次组的学生坚持多练少督查,教师多给该层次学生创造独立完成学习、思考与提问的机会,注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数据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第二层次组的学生,教师应实行精讲精练综合督查,既要重视数据库基本知识和数据库基本技能的教学,又要重视提升同学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组的学生由于数据库或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较差,教师应适当放低要求和目标,使得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学会必备的数据库基本知识和数据库基本技能。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同样需要注重层次性和启迪性,及时恰当点拨,充分放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才能使得每个层次组的同学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一方面不仅要教会学生数据库的设计方法、设计技术,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任何一门学科的综合能力都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之上。因此,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依据分层教学理论,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分为考级层和考试层。前者是指对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学习深入、求知欲高的学生进行二级Access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制考核,既能通过证书激励学生,又能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训练与思考。后者是指对 “Access数据库应用” 课程学习有难度的学生,进行30%期末测试成绩+40%上机课实训报告成绩+30%课堂表现成绩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这样通过降低难度,让学生在实训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性循环。
经过对两届非计算机专业的班级教学运用,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不同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运用实践。没有数据库知识基础的学生或动手能力相对薄弱的同学也能很好地适应教学节奏。教师对教学进度和难度把握流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分层教学与分层考查模式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理论知识、判断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升。本文为解决计算机专业分支方向 “Access数据库应用” 教育教学所处的难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