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15 23:12:10刘彦
成才之路 2022年32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初中化学双减

刘彦

摘要:基于“双减”政策,初中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题海式”等教学模式,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带给学生全新的化学学习体验,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在分析“双减”与创新教育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双减”背景下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的实践策略:增加课堂互动,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重视化学实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小组合作,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创新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关键词:初中化学;“双减”政策;创新教育;化学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2-0089-04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基础教育过度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试图以“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和真正的学习需求。“双减”政策以素质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为基础,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题海式”教育模式。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有意识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实践等能力,加强教学的开放性、探究性以及创新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双减”的概念与内涵

“双减”旨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具体而言,在校内,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文化水平与综合素养上,重视学生的心理、思维以及体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在校外,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情况发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可见,“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学生回归校园,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创新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取向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个人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更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养,还要具备相应的创新创造能力。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向社会、国家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能,应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管理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题海式”教育模式,并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积极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技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基于“雙减”政策,学校要积极调整教育方向,创新教学模式,以满足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那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会达到预期?教育目标是否会实现?其实,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人为地增加过多的压力,学生将很难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价值,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或抵触情绪,很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成长。教学要坚持适度性和必要性原则,过犹不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重要引导者,不能以灌输知识为主,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实现学习效果、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的同步提高。具体而言,初中化学教师可通过增加课堂互动、重视化学实验、加强小组合作以及创新作业设计等方式实现中学化学的创新教育。

1.增加课堂互动,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从教学效果来看,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是一知半解的,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消化教师所讲的内容,也没有在课堂上及时提出疑问或找同学交流,教师就误认为学生完全理解、吸收了,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的疑问越来越多,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此,教师应主动发挥自身的引导者角色,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通过反问、设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不解之处进行重点讲解,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教学进度具有协同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问的时候,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回答不上来的情况,并因此产生窘迫、羞愧等心理,如果教师再施以严厉的批评教育,很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尴尬和压抑的氛围中,并丧失化学学习信心,丧失化学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求知、探索。这样,即便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学生也不会感觉到尴尬或羞愧,而是积极思考、探索问题的答案,直至完全理解为止。具体而言,遇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时,教师可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而且提示的语气一定要带有鼓励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和互动中,教学效率也才会有所提高。

例如,在教学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举出包含金属材料的日常物品。学生的答案有铁锅、铁铲、勺子、防盗窗、防盗门、下水道井盖等。然后,教师可让学生继续思考:“防盗网是用什么金属材料制成的?”“下水道井盖为什么要用金属材料?”对于这些含有金属材料的日常物品,学生虽然很熟悉,但从未想过其与化学知识的关系。而教师通过设计具有思考性、探究性的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由于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学生甚至提出或思考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进行思考探究,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成果,以此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存在的知识盲点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进行细化讲解,直至学生完全理解为止。

2.重视化学实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上习得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这样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对于学生而言,化学实验是其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只有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化学实验的具体过程,理解实验结果。但部分化学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或几乎不安排实验课。这样,学生只能凭空去想象、记忆化学实验过程、化学实验结果,其探究能力、实践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基于“双减”政策,教师要适当增加实验课程的比例,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形成过程、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从而深化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学习讲究学以致用,化学实验其实就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要将其运用于具体实践中,通过理实结合的方式感受和领会实验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化学学习也因此由难变易。另外,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乏味感,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出现睡觉、聊天、发呆等情况,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受到影响。而化学实验需要充分调动学生手眼的协调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专注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同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教师可开展相应的化学实验。首先,拿出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化学仪器,让学生尝试说出每种仪器的名称以及用途。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给予肯定、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通过引导,让学生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接下来,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松花蛋的制作过程,并说明松花蛋制作过程中生成了碱,所以吃起来会有一股涩味,但在食用松花蛋时蘸取少量醋酸,涩味便会消失。由此,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松花蛋的涩味之所以消失,是因为碱和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吗?”然后让学生将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进行混合,并思考如何判断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对于教师抛出的问题,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创新性思考,想到可以用无色酚酞作为指示剂判断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将思考的过程以实验的方式展示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教师要向学生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明令禁止学生用手碰触任何化学溶液等物质,让其严格依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改变顺序,以此保证人身安全,保证实验效果。实验结束以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分享实验的心得体会,如果学生的实验失败了,要引导其分析失败的原因,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相关化学知识的认知。

3.加强小组合作,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小組合作是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还能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个人角度而言,合作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反应能力是存在差异性的,“各自为政”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快速领会和消化知识,而小组合作为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提供了契机,便于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另外,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互动等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小组合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时,不要过于强调竞争,如将班上的某些学生作为其他人的竞争对象。这样,学生就不愿意参加小组合作,也不愿意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或成果,也不愿意与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交流互动,从而陷入一种不良的学习状态中,这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非常不利。从班级角度而言,加强小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和价值,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仍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实验教学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但有的化学实验比较复杂,学生仅靠个人能力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此,教师可以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探究。小组长接到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以后,先进行分工,明确每个组员的实验任务,如有的组员负责准备实验材料、有的组员负责进行实验操作、有的组员负责记录实验情况……即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小组实验活动中,为小组实验的顺利完成做出相应的贡献。小组实验的过程会暴露出学生的优缺点,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学生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例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懂得如何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小组合作学习对其而言便是锻炼交流能力的好机会,其内向的性格可能会因此得到改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能会得到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甚至凭借小组的力量也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加以指导,为学生指明思考和探究的方向,让学生心中的疑惑得到解决,以此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4.创新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相应教学任务结束以后,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以此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但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作业多且难,即使有的作业涉及的知识点是相同的,也不会精简,而是全部发给学生。有的学生根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导致其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另外,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基本上以书面作业为主,单一的形式使学生缺乏兴趣。而“双减”政策要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对此,教师要积极对传统作业模式进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到课堂上,而不是放在课后大量的作业上。具体而言,在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可根据章节知识点设计一些经典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及时进行知识回顾、总结、消化,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时,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与“盐”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盐的概念、性质以及特点,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盐有哪些种类吗?你见过哪些种类的盐?”部分学生只知道食用盐中的海盐、井盐、湖盐等。而从化学角度来看,盐不仅包括常见的食用盐,还包括含有氢离子的酸式盐、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碱式盐、包含碳酸氢钠的纯碱等,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硝酸铵、硫酸钾等也属于盐。在讲解完这部分内容后,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教师可突破纸质作业的局限,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食用盐和工业盐的联系和区别,或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一个氯化钠的制取实验,并在下一节化学课分享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差异化的化学作业,使得作业设计真正实现因人而异、以生为本,如给学优生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设计氯化钠制取实验等作业,给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布置的作业难度要适中,如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实验,找出可生成钠离子的实验方法,给学困生布置的作业以夯实基础为主,如让学生思考和探究盐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布置差异化的化学作业,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样可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由此可见,作业量的减少并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在于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作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作业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后,就会起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

总而言之,基于“双减”政策,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题海式”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要求,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创新化。这样不仅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能激发其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并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通过增加课堂互动營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重视化学实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消化化学知识,并实现学以致用;通过加强小组合作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实现共同进步;通过创新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使其感受到化学课程的真正魅力。这样,学生就会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闽.基于创新教育角度探析初中化学实验改进路径[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3).

[2]于兴,韩淑华.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21(18).

[3]高晓燕.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实践———以《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实验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生数理化,2021(03).

[4]陆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的研究[J].数理化学习,2021(02).

[5]冯永.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02).

[6]严娟.刍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29).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Chemical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Liu Yan

(Yongchang Nine Year School, Yongchang Town,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 such as "indoctrination" and "topic sea", increase innovation, bring students a new chemical learning experience through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 students’ chem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core quality of chemistry discipline while reducing students’ workloa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double reduction"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chemical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increas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creating a relaxed classroom atmospher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hemical experiments 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strengthen group cooperation to relieve students’ learning pressure; innovate the homework design and reduce the students’ homework burden.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chemistry;"doublereduction"policy;innovation education; chemicaloperation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初中化学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00:31:41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1:48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