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平
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途径。在高职院校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了解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特点,剖析课程思政教育的特点,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和文化资源,将思政教育内容充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发挥专业课的思政育人功能。同时在技能训练中融入课程思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方法;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2;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2-0129-04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要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就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相融合,起到协同育人的作用。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的每门课程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育人职责。而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专业技能教育的拓展和强化,对教书育人、教好专业技能课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是多个学科的交织融合,以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等为着力点,包含艺术、技术、人文和商业等内容,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意发展,致力于让学生打造出审美需求和使用功能兼备的产品。该专业课程教学呈现出教学方式多元性、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生思维活跃及个性特征較明显等特点。鉴于此,推进产品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难度较大。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包含西方设计理论方法,如何将其本土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艺术设计课程是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使产品深深打上“中国设计”的烙印。
课程思政反映了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要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另外,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巧妙、灵活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的相关内容,运用课程思政思维,挖掘专业课的育人价值,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使课程思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教学载体。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思政引领与知识技能传授相结合,培养产品设计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积极传承并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素质劳动者,以设计创造来美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1.分析“00后”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用思政引导专业课程
要把爱打“王者”的“00后”和迷恋“抖音”的“刷屏族”吸引到课堂上来,就要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在心理个性方面:“00后”设计专业学生在物质不缺乏的环境下长大,处于信息化时代氛围中,自我意识较强,QQ、微信、游戏等是他们的所爱。部分学生不注重人际交往,与其他人的沟通较少,性格较孤僻,自尊心较强,迷恋虚拟世界,有的学生惰性强,心理抗压能力较弱,其来到学校后,逐步独立,渴望在新的环境中改变自己,但适应能力不强,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关爱。在学习方面:初中、高中阶段的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不高,高职的教学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此,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主动学习动机不强,没有学习紧迫感,学习态度不积极以及缺乏耐心、专注度等情况。例如,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开小差,玩手机,有的学生甚至沉迷于手机游戏中不能自拔。另外,被动思考的状态也影响到他们设计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升。
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水平,课堂是最重要的阵地。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在专业课程授课中巧妙无痕地融入思政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方面的内容渗透其中,在技能实训、专业赛项、顶岗实习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积极学习状态,营造全面、立体的育人氛围,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2.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专业课程思政是对专业课内容的重新分析、重新挖掘,根据各专业课程特点将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其中,而不是加塞硬套。对此,专业课程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加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时、因地、因材融入育人元素,承担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这也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1)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出台文件,明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构建推进格局,形成特色亮点。(2)根据设计专业培养方案,融入育人目标,即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工匠精神培养,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职业素养。另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发展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准绳,强化课程的育人目标,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都要设置育人目标,并有相应的思政内容或图片、视频以体现教学目标,通过有意义的学习,让学生构建认知体系,逐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3)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因此,教师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做到育人者先自育。同时,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爱心、责任心。另外,教师要分析、理解课程思政内容、教育内涵,提升课程的整合度,把职业素养培养、“三观”培养以及社会责任担当培养等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积极的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3.专业课程融入思政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以间接、内隐的方式让学生认可、接受学科文化、职业素养、道德规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内容,促进和激励学生有效学到知识、技能,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制定专业课程思政目标时,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出发,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进行价值模块整合,将其中蕴含的人生观、艰苦创业精神等内容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可设计导向明确的教学案例,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认可度,使之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理想信念。专业课程思政还可融入创新性、趣味性的案例,营造有活力、互动的课堂讨论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积极参与课程实践,形成自我体验和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教学目标。
4.专业课程多层面融入思政内容
专业课程可以从精神层面、个人修养、智力层面、科学观等有机融入思政内容。精神层面主要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以及理想理念、道德观念等内容。个人修养层面有人文修养、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等内容。智力层面包括学习、模仿、观察、想象、思考、判断、推理、思维等内容。科学观层面包括认识论、方法论、创新意识、思维培养等内容。对此,教师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內涵,拓展专业课程的内涵,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度,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形成家国意识,具有工匠精神。优秀的产品设计,既可以让使用者的生活品质提升,又可以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基于微观层面,优秀的产品设计能够促进产品设计行业的发展,彰显设计师的价值。实际上,现阶段无论在开发产品上还是创新产品上,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均需要进一步提升,在课程内容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此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育人的根本目标。
1.优化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设计的内涵是文化,没有文化的设计就是无源之水。中国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课程相融合能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而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中国文化,可促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形成热爱之情,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培养产品设计人才时,人才的职业忠诚度和专业自豪感是重要的内容,能使学生的主体情感上升到爱国爱家层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穿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还要基于传统文化大胆创新,体现家国情怀的时代性,使学生立足新时代,树立为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奋斗的理想信念。可见,课程思政既可加强学生对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全面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其产生强烈的职业自豪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中彰显自我价值。作为教师,其可以搜集一些关联产品设计的国内新闻或人物资料,对其性质、本质进行深度探析,准确把握其中的民族精神内涵,有机导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勇于创新。
2.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专业课程强调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此,教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要把课程思政元素和专业技能培养巧妙融合,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优势。同时,教师要全面了解专业内容,实现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从课程特点出发,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向学生渗透爱国情怀、理想信念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把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广、实践性强等特点融入知识教学、专题讨论中,让学生在讨论中受到感染,从而高效吸收教学内容。以信息化的产品设计为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融入产品设计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就餐方式、沟通方式和消费方式等,集中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其中在沟通方式上,人们从飞鸽传书、鸿雁传情发展到固定电话、QQ、微信等。随着5G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沟通方式还会发生变化。对于祖国的发展进步,教师要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引以为荣。同时,教师应善于把握教学方法的艺术性,让学生通过中外文化、中外经济发展的对比树立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日常练习和专题讨论的内容,教师可不做统一要求,要注重凸显学生的个性,培育其批判性思维。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思政元素存在于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但在挖掘时要融合专业知识,在对主题进行探讨时,要善于联系时事热点,分析利弊,注重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潜能,提高其学习效率。
(2)在教学实践中,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设计类课程的相应情境中,体现出艺术多元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构建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吸收教学内容,并合理设计课后作业,进行延伸、拓展,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在用户体验环节,教师就可以把热销的护眼产品带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受产品的设计理念,然后分享体验感。这类产品主要为防止学生低头而设计,用以矫正不良用眼习惯,其设计初衷是方便人们的生活。那么,如何在产品设计中体现出无障碍的相关内容,体现产品的人文情怀呢?对于教师的问题,学生可从专业知识中的障碍设计与无障碍设计进行分析,把生活中的感受、经验迁移到课堂讨论中。可见,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实现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又把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案例中,做到选题有针对性,学习活动有目标,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3.导入典型案例,进行多方位课程思政教育
在产品设计课堂实训中,课程思政可以融合典型案例,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实现立体育人目标。
(1)设计背景的课程思政融合。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植入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东方韵味的设计背景,让东方精神和文化得以延续,让学生设计的产品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时代背景。例如,基于“绿色制造、传统文化、共享发展”背景,教师可思考、分析课程思政理念和设计背景的融入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产品设计调研活动,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把对国家的爱、对时代背景的理解体现在产品设计中,达到个人理想的新高度。
(2)设计目标的课程思政融合。在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应用“设计+思政+主题”的特色模式,延伸产品设计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同时体现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属性和文化属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自我文化担当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在设计目标上,教师可根据产品设计的各个主题,为学生制定详细的目标主题。例如,在进行“红色中国”文具产品创意主题设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党史,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内涵,并体现在作品设计上,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效力。
(3)设计成果的课程思政融合。在产品设计课程中,输出设计成果是课程总结阶段。学生可分析、理解、提炼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以此为素材,将自身的审美体现在产品设计上,赋予设计作品正能量的红色基因和精神力量。在设计成果展示上,教师可让学生汇报设计理念、制作工艺,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引发学生对产品设计的社会性、人文性等主题的关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打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设计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集中展示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
4.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为培养高質量人才服务
(1)课堂实训。以“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为例,该课程以材料的应用实践为主,教师可通过分析设计案例,探究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教学策略,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全面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基于设计视角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解析文化和材料的应用设计,形成设计思路,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鉴赏活动,使其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应用于产品设计中,激发出设计潜力。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分析相关设计案例,从中整理归纳出传统文化内容和设计手法,并内化到自己的产品设计中。可见,在创新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课外学习与应用。在高职教学中,课堂学习起到的是引导、启发作用,而课堂外的实践训练也是知识学习的主场地。对此,高职院校可通过打造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学校和企业的“双工作室”,以科技特派员团体和个人等形式服务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等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爱岗敬业、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等职业素养。
总之,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在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优化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创新教学手段、教学载体,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导入典型案例,进行多方位课程思政教育,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服务,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综合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鞠森森,张伟佳,王恩波.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与育人路径的研究[J].大学,2021(51).
[2]刘洪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探究[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04).
[3]曹国永.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18(11).
[4]吴松阳.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6).
[5]刘芳.“金课”视阈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鄂州大学学报,2021(06).
[6]毕亦痴.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思维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3.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Product Art Desig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eng Xiaoping
(Quanzhou Arts and Crafts Vocational College,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500, Chin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is the way to implement the education of all personnel, the whole process and all direction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product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should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urriculum,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ctor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contained in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fully integrate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each link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actively optimiz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curriculum, and maxim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t the same tim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wareness is integrated into skill training to further enhance students’ political literacy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and make them become excellent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duct art design major; method;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