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新解*

2022-11-15 17:54任振杰张业
河南中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伤寒论白芍桂枝

任振杰,张业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桂枝汤是仲景的名方,历版《方剂学》教材把桂枝汤归类为解表剂[1],治疗太阳中风证。李士懋[2]认为,桂枝汤是轻补阴阳之剂。笔者认为,将桂枝汤归类为解表剂稍有局限,其温补气血,实为治疗气血虚寒证的方剂,探讨如下。

1 桂枝汤药物组成及合方分析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

1.1 桂枝桂枝有温、通、补、降等作用。《神农本草经》言桂枝可下气、可降逆,张仲景治疗奔豚证即用桂枝下气;桂枝可用于治疗痹痛证、结气证、瘀滞证,有通达除痹之效;桂枝性温,有温补阳气的作用,《中药学》[3]将桂枝归为发散风寒药,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平冲降逆、助阳化气的作用。综上可知,桂枝可用于治疗里证和虚证。

1.2 芍药芍药有补、缓、敛、活等作用。补可养血治虚,资助营血,是治疗里证之要药;缓可治疗一切阴血不养的拘急证;敛可收敛肝阳亢逆之势,敛营分外漏之汗;活可活血以调和血脉,助其血液通达。可用于治疗里证和虚证。

1.3 炙甘草炙甘草有补、缓、清、和等作用。补,以补气为主,包括补脾气和补心气[4];缓,其味甘故能缓之;清,清热解毒并可解百毒;和,调和诸药之性,因此有“国老”之称。

1.4 生姜生姜有散、降、温、补等作用。味辛故可散,治疗外感风寒;降可下气,化胃中痰邪水饮以止呕;性温可驱寒,治疗胃、肺寒证等;生姜乃日常生活食材,有调补之效,可补益中焦。

1.5 大枣大枣是治疗气血不足的常用药,在中药教材中归为补气药。笔者认为,其以补血为主,擅补血充脉,如炙甘草汤用枣三十枚,当归四逆汤用枣二十五枚,均重用大枣以养其血、充其脉。

1.6 桂枝汤组成桂枝汤是桂枝甘草汤和芍药甘草汤合方加生姜、大枣而成。《伤寒论》第64条言:“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5],发汗太过,阳随阴失,心阳亡损,桂枝、甘草两药合用,共奏温补心阳之功。《伤寒论》第29条中“脚挛急”因血虚筋脉不得濡养而挛急,芍药甘草汤主之,以化生阴血。生姜、大枣可补益中焦脾胃,以资化源。

综上可知,桂枝汤的五味药均有补虚功效,可以治疗里证、虚证,仅有桂枝、生姜两味药可以治疗表证,且五味药整体药性偏于温热。因此,笔者认为,桂枝汤功在温补气血,可作为治疗气血虚寒的基础方。

2 桂枝汤之芍药

东汉时期,芍药尚无赤芍、白芍之分,白芍偏于补虚,赤芍侧重泻实,临证时当用白芍还是赤芍,亦或是合用,要根据临床需要而选[6]。笔者认为,《伤寒论》中芍药当为白芍,探讨如下。

2.1 白芍补虚《伤寒论》第62条为汗后营血亏虚证,周身血脉筋肉不得濡养,出现脉沉迟、身体虚痛,增用白芍补血充脉。第68条所言为阴阳两虚之证,白芍补阴,附子补阳,阴阳双补。第247条所言为脾约证,以麻子仁丸主之,方中白芍补阴增液,滋润肠腑,可缓急舒脉,治疗因肠中腑气不利引起的腹部不适。

2.2 白芍缓和《伤寒论》第29条、第30条、第100条中方药均重用白芍缓血脉挛急。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中,“腹中痛”为血脉虚寒而拘急所致,因黄芩苦寒凝滞血脉气机,故以白芍易黄芩缓急止痛。白芍虽能活血止痛,但过于寒凉,若用赤芍又为何去黄芩呢。

2.3 白芍活血若论活血功用,仲景所用芍药似乎应为赤芍,其实不然,白芍补血活血,补泄同施。《伤寒论》第103条大柴胡汤证,第279条桂枝加大黄汤证,第318条四逆散证,均体现出白芍养血活血以调和血脉的作用,泻实且顾本。研究表明,白芍有抗血栓、降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7]。曹颖甫有用桂枝汤治疗的一个案例,方中用的就是白芍,并在按语中说到,“芍药”可活“静脉”之血[8]。桂枝茯苓丸旨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泻中有补,此处芍药更应为白芍,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多用于热入营血、跌打损伤等热证、实证。若此方中芍药为赤芍,与桃仁、牡丹皮共行化瘀之功,纯泄无补,易伤正气,不符合仲景固本祛邪之意。

3 桂枝汤原文

《伤寒论》第12条对桂枝汤论述最为详细,该条阐述了太阳中风证的病机,为风邪侵袭肌表,正邪相争而发热,卫气奋起抗邪,不能顾护营阴则汗出。太阳中风发病机制,实为在里之气血不足,营卫虚弱不能护卫肌表(气血、营卫皆为水谷精微所化,在里为气血,在外为营卫,营卫气血实为一也,只是所行道路不同),由此而出现汗出、恶寒、鼻鸣等症状。“阳浮”为病症表现部位在表,“阴弱”为在里之正气不足,气血亏虚,桂枝汤温补里之气血,营卫充盛,则能祛邪外出而愈矣。这也解释了同样是感受风寒之邪,为何有人是中风表虚证,用桂枝汤治之;而有人则为伤寒表实证,用麻黄汤治之。气血较弱者感受风寒易化为中风,气血较实者感受风寒易化为伤寒。《伤寒论》第17条言酒家平素多湿热内盛,不能给予温补,故不可予桂枝汤。《伤寒论》第42条之“脉浮弱者”是体内气血不足,营卫不盛,抗邪无力,“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此处桂枝汤为补益气血之效。

综上,桂枝汤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

4 桂枝汤功用

桂枝汤为群方之冠[9],其功用如下。

4.1 调和营卫《伤寒论》中,“荣卫和则愈”“卫气不和也”,均用桂枝汤治疗,调和营卫作为桂枝汤最突出功效,多体现在对表证的治疗上。有研究表明,加味桂枝汤对寒冷型荨麻疹风寒束表证疗效较好,且服用时间越长,疗效越好[10]。

4.2 调和气血《伤寒论》用芍药治疗腹痛,此腹痛为腹中血脉不调,气血不和而致,芍药为调和血脉之要药。桂枝温通,与芍药相辅相成,同调气血。

4.3 调和脾胃《伤寒论》第12条中有“鼻鸣干呕”之症,所感外邪侵扰营卫肌肤,影响脾胃功能,致干呕。《金匮要略》言:“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妇女妊娠,育养胞胎,易耗损气血,致中焦化生不足,脾胃不和则“不能食”。桂枝、白芍一阴一阳,助化脾之阴阳,中焦阴阳气盛,气血生化源泉不断,则脾胃调和。

4.4 调和肝脾《金匮要略》言:“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芍药味酸补肝,甘草炙后则有焦苦之味,炙甘草、大枣味甘补土,桂枝温通,助其生化。“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11],桂枝汤和四逆散均可治疗肝脾不和,桂枝汤药物偏温,四逆散药物偏凉;桂枝汤以治疗虚证为主,四逆散以治疗实证为主。

4.5 调和阴阳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助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益阴,阴阳之意俱在其中。“时发热,自汗出”本质为气血不足所致阴阳失调。血虚阳浮则发热、汗出,桂枝汤补气血以调和阴阳。

5 桂枝汤衍生方

5.1 桂枝加桂汤桂枝有温通疏肝、降逆肝气的作用,冲气上逆,实为肝气上逆太过,行冲脉之道而上。患者本就阳衰阴盛,心神动摇于上,又加外感寒邪,内外相应,肝肾寒邪逆而上行,发为奔豚。桂枝加量以补助阳气,平逆肝气。刘渡舟先生有一则肝寒证的案例[12],用桂枝加桂汤加减治疗而愈。

5.2 桂枝加芍药汤各医家对此方大致有三种观点:①为太阳表邪未解,下陷太阴而致腹部气血不和、血脉不利[13]。桂枝通行肌表以解未尽之邪,白芍倍用主里以和入里之邪。②太阴脾所主少腹之气血阴阳不和,肝木乘土,并无表证[14]。脾土不足,化生气血无力,肝失滋养,急而乘土。桂枝温中焦之阳,通行血脉,白芍益中焦营血,又能伐肝于土中,阳化阴生,土强则营血充盈,肝体得养。③脾络瘀滞证[15]。桂枝助阳且益脾,和胃通经,行瘀通滞;白芍散滞止痛于营血之中,共散脾络之瘀滞。

5.3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阴阳相争必有一胜一负,误治致心阳不足,所虚之处,必有邪凑,因此痰浊邪气之阴物乘虚而入,心中之神被邪所扰不能归位而发为惊、狂。此方补助心阳,潜纳心神,妙在用蜀漆一物,以祛痰浊邪气,助心神归位。

5.4 小建中汤此方为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建立中焦之气,温补气血,化生营卫,是治疗虚劳的经典名方。《伤寒论》第100条中小建中汤证为中央脾土太弱,气血化生不足,营血亏虚较重,太阴所主腹部脉络不养而致的挛急疼痛证。《金匮要略》虚劳篇中小建中汤是对桂枝汤调和、温补气血作用的升华和发挥。与其说是小建中汤开启了“甘温除热”法的先河[16],倒不如说是桂枝汤为此法之先导。

5.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焦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而致中焦枢纽功能失常,出现心肾不交、阴阳不和诸症。此方重在温补中焦气血,潜纳安神,使在上之心阳下交于肾,阳与阴交自然得和,故能治疗因中焦不调而出现的一切阴阳不和之证。

6 桂枝汤临床应用

经方其药简、力专、效宏,在临床中单独应用桂枝汤的机会较少,大多需要合方使用。临证以桂枝汤温补气血作用为基础,结合其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调和脾胃,调和肝脾功用,根据病情调整用量,疗效显著。

6.1 合方辨治外感表证外感伤寒,单独使用麻黄汤,部分体弱患者会出现心悸现象,合用桂枝汤后,这种情况会有所减少。太阳少阳合病,恶寒、发热、无汗宜桂枝汤、麻黄汤、柴胡汤类合方加减。外寒内热宜麻黄汤、桂枝汤、麻杏石甘汤合方加减。若表邪较重,腠理闭塞不开,使用大青龙汤时,可考虑与桂枝汤类合方以防药力峻猛而伤正。外感兼阳明里实热证者,宜桂枝汤或麻黄汤与承气汤类合方;兼阳明里虚寒证者,宜桂枝汤、理中汤(理中丸变为汤剂)合方。外感兼气血不足,无热象宜麻黄汤、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方加减;气血亏虚较重兼有周身疼痛,更要与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合方,有热象则需与小柴胡汤合方加减。外感兼阳虚,表实者宜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汤合方加减;若表虚者宜桂枝汤、四逆汤合方加减等。以上桂枝汤及类方在辨治表证中总以补益气血,顾护正气为要。

6.2 合方辨治内科杂病中焦虚寒、气机凝滞而出现呃逆上气者宜桂枝汤、橘皮汤合方加减。正气偏弱、肺中虚寒咳嗽、多涎者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甘草干姜汤合方加减;虚寒较甚者合用理中汤。肝气郁滞,肝脾不和,腹痛胁痛者与小柴胡汤、桂枝加芍药汤合方,气机阻滞较甚者与四逆散相合。久病胁痛夹虚瘀者与小柴胡汤、小建中汤、旋覆花汤合方加减。失眠多梦因气血两亏者用酸枣仁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黄芪建中汤合方加减;阳虚痰扰者宜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茯苓四逆汤合方加减;虚劳见精神欠佳,腰酸背痛,脱发遗精者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肾气丸合方加减。对于桂枝汤及类方在辨治内科杂病中的作用,多为培育正气。

猜你喜欢
伤寒论白芍桂枝
白芍善调经活血、除血痹
千万次心动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
喊魂
笑一个,努力靠近的“两只小刺猬”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关系之辨析
我的发现
骂村
刘炳凡《伤寒论》教学录音资料数字化保存及应用研究
Big Head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