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继东,谷松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脉诊作为中医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医家所重视。据统计,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涉及脉诊的条文占全文三分之一以上,为仲景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1]。《伤寒杂病论》中脉象的描述方式较为丰富,其中有以“阴阳”命名者,如《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条详细地描述了太阳中风证的症状及脉象表现。桂枝汤为“群方之首”,其类方贯穿《伤寒杂病论》全文,因此本条文为历代学者研究桂枝汤的重点原文[2]。其中“阳浮而阴弱”作为桂枝汤证的脉象表现,对于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阳浮而阴弱”之中所隐藏的“阴阳脉法”更是仲景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阳浮而阴弱”的具体含义,历代医家存在多种解释。成无己认为:“阳以候卫,阴以候荣。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荣气弱也”,提出阴阳指脉象而言,阳脉主候卫气,阴脉主候荣气,但并未指出“阴阳”的具体含义[3]。方有执认为:“关前阳,外为阳,卫亦阳也……关后阴,内为阴,荣亦阴也”,提出关前为阳,主候卫与外,关后为阴,主候荣与里[4]。吴谦等人提出:“阴阳指荣卫而言,非指尺寸浮沉也”,并根据《难经》理论认为,荣卫为心肺所主,其脉象皆轻取可得,营卫之脉皆在浮位,故称“阳浮”。而“阴弱”指“荣分之浮较之卫分之浮,则无力而弱”,故“阳浮而阴弱”[5]。《伤寒论语译》认为,阳浮而阴弱中的阴阳指脉象的轻按与重按,“轻按见浮脉为卫阳浮盛,重按见弱脉为营阴不足”,其本质仍为浮沉之意[6]。李克绍认为,“阳浮而阴弱”非指脉象而言,而是直言病机,为“卫阳外浮,营阴内弱”之意,杨世权、彭光超、李俊纯等亦持此观点[7]。而新世纪二版《伤寒学》教材则提出了“阳浮而阴弱”既指病机又指脉象,脉象中的阴阳,指浮沉而言[8]。
综上可见,对于“阳浮而阴弱”,有认为指病机而言者,有认为指脉象而言者,亦有认为是以脉象代指病机者。其中,病机指“卫阳外浮,营阴内弱”,此观点较为一致。而对脉象中的“阴阳”的具体指代对象则观点不同,大概有“寸尺”“浮沉”“荣卫”三种观点[9]。
笔者认为,《伤寒杂病论》为仲景个人著作,其理论应具有较高的统一性,不应前后矛盾。关于仲景脉法中阴阳的含义,各家注解往往于此处通,于彼处则不通。如第12条“阳浮而阴弱”的注解,其阴阳的含义于本条经文中尚可自圆其说,但验之于其他经文,则难以解释,或许与仲景本意相违。若阴阳指沉取或浮取而言,那么“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与“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两条中的“阴浮”,则应解释为沉取得浮脉,与浮脉的轻取即得相矛盾,于理不通。
《伤寒论·辨脉法》中,已经明确提出“阳脉”与“阴脉”的概念,并指出了两者的具体内涵。“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在本段中,回答“阳脉不足”和“阴脉不足”的具体含义时,已明确将“阳脉”与“阴脉”解释为“寸脉”与“尺脉”。可见,仲景可能将“阴阳”作为“尺脉”与“寸脉”代名词而应用于脉象描述中。因此,笔者认为“阳浮而阴弱”当为“寸浮而尺弱”。阳脉即寸脉,主表主阳;阴脉即尺脉,主里主阴。寸浮而尺弱,为里气不足,邪侵肌表之象,故桂枝汤以姜枣养胃生津,同时配合热稀粥,以扶正祛邪[10]。而将“阴阳”作“寸尺”解,于其他条文中亦能解释得通,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正确性。如太阳伤寒证,“脉阴阳俱紧”,为邪气充盛,里气不虚之象,故以麻黄汤发汗解表;风温病,“脉阴阳俱浮”,为邪热炽盛,充斥内外,故寸尺皆表现为浮脉。
《伤寒杂病论》中将寸口脉分为尺、寸两部,并以阴阳分类的诊脉方法,笔者将其称为“阴阳脉法”。“阴阳脉法”并非仲景首创,而是源出于《黄帝内经》《难经》。关于阴阳脉法的实质,除了《伤寒杂病论》原文可以作为其理论依据之外,更可以在《黄帝内经》《难经》中找到其来源。
《黄帝内经》脉诊为遍诊法,提出了脉诊中“寸”与“尺”的概念,但《黄帝内经》中的“寸”与“尺”分别指的是寸口脉与尺肤,并未将寸口脉分部[11]。《难经》首次提出“独取寸口”的概念,从诊脉部位上,将《黄帝内经》遍诊法进行了简化,舍弃了诸多诊脉部位,保留寸口脉诊。为了使简化后的脉诊方法仍然能获得较为全面的信息,弥补其他脉诊部位舍弃之后获取信息的不足,将寸口脉诊细化而分部,以诊察阴阳、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其分法有两种:一种将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一直沿用至今[12];一种将寸口脉分为二部,寸脉指关前,尺脉指关后,关为寸脉与尺脉之界限,不占长度。而《难经》寸口的阴阳二部诊脉法,即为《伤寒论》阴阳脉法的源头[13]。
《难经》云:“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关之前者,阳之动也……关之后者,阴之动也”,可见《难经》将寸口脉分为尺寸两部,分别诊察阴阳二气。钱会南将《难经》这种以尺寸分阴阳的脉诊方法,命名为尺寸阴阳脉法,以寸关尺之关为分界。关前即寸部,所治为阳;关后即尺部,所治为阴。此种脉法不仅是诊察病位阴阳的根据,更重要的是用以诊察阴阳相乘,以及阴阳盛衰等阴阳失调病机。《难经·五十八难》云:“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浮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钱会南以此段经文为依据,认为按尺寸分辨阴阳,可以诊断鉴别不同类型的外感热病,为疾病阴阳病机的辨析提供脉诊资料[14]。
仲景继承了《难经》的寸口脉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其中,阴阳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外感病的诊疗当中。现将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涉及的阴阳脉法原文进行阐释[15]。
4.1 阴阳脉法在外感病中的应用
4.1.1 阳脉涩,阴脉弦《伤寒论》第100条曰:“阳脉涩,阴脉弦”,指寸脉涩滞不利,尺脉弦急,为气血不足,下焦气机凝滞之象,故“法当腹中急痛”,小建中汤或小柴胡汤证皆可见此脉象。小建中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患者气血不足,脉道失充,故而寸脉涩滞,血虚筋脉失养,加之阴寒凝滞腹部,故而尺脉弦急[16]。而小柴胡汤证为本虚标实之证,人参、甘草、大枣可补中气之不足;用大量柴胡,行气之功殊胜。小柴胡汤的或然证中亦有腹痛之证。仲景提出小柴胡汤证出现腹痛之时要去黄芩加芍药,以防黄芩苦寒、凝滞血脉,加芍药和血止痛。中气不足,加之气机郁滞,无以奉上,可见上部之寸脉涩滞;腹部气血郁滞,亦可见阴脉之弦。故仲景提出,出现“阳脉涩、阴脉弦”的脉象之时多见腹痛之症,可先予小建中汤,若不瘥再予小柴胡汤[17]。
4.1.2 脉阴阳俱停《伤寒论》第94条曰:“太阳病未解”,而出现“阴阳俱停”的脉象表现,寸尺脉皆沉伏不见,仲景认为此为愈战汗而解之象。此时正邪相争,正气郁极而欲伸,故脉象沉伏似停。“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阳脉即寸脉,主表主阳,此时阳脉出现微象,为邪气欲从表作汗解,故仲景言,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若此时尺脉出现微脉,尺脉主里主阴,为邪气欲从里而解,故仲景言下之而解,提示医者应根据脉象,因势利导[18]。
4.1.3 脉阳微……阳脉实《伤寒论》第245条曰:“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寸脉微弱,为表虚,以汗出少为顺,若汗出过多则更伤表气,故为太过;反之,虽寸脉有力,为邪气伤表,为可汗之征,但应中病即止,若汗不得法,致汗出过多,仍会损伤表气,故言“亦为太过”。
4.1.4 阳微阴浮《伤寒论》第290条中,少阴中风,为少阴里阳不足的基础之上,复为风邪伤于肌表,阳脉微为在表之风邪已衰,阴脉浮为在里之阳气来复,为病情好转、欲愈之征象。故仲景云:“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4.1.5 阳微阴涩而长《伤寒论》第274条曰:“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也”。脾主四肢肌肉,太阴病脾阳不足,寒湿内生,又因下利伤津,阴阳两虚,四肢失养,复为风邪所感,与寒湿相搏,形成了以四肢烦疼为主症的太阴中风证。阳微为风邪已退,阴涩而长为脉气伸展。寒湿渐衰,正气来复,故而由涩转长,为向愈之征[19]。
4.1.6 脉阴阳俱紧《伤寒论》第3条、第 283条皆有“脉阴阳俱紧”,指寸尺脉皆为紧脉,为里气不虚,寒凝肌表的太阳伤寒证,本不应有汗,故第283条言“反汗出”,见汗为反常。此脉反见汗出之证,为少阴里阳不支,太阳之邪飞渡少阴、阳气外亡之象,故仲景云:“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
“脉阳浮而阴弱”“脉阴阳俱浮”前文已经论及,不再赘述。除了《伤寒论·辨脉法》明确提出了阴阳脉的具体含义之外,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提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也是对尺寸分候阴阳的有力证明。在《伤寒论·伤寒例》中,也有多处阴阳脉法的应用。如“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此处与《难经·五十八难》中“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的描述方式极为相近,可见仲景阴阳脉法与《难经》的承袭关系。在《伤寒论·伤寒例》中还有“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等论述,与后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的“脉阴阳俱紧”“脉阴阳俱浮”描述方式如出一辙,可见仲景已广泛地将阴阳脉法用于外感病中。
4.2 阴阳脉法在内伤病中的应用
4.2.1 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该句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此处虽未以阴阳命名,但是,医家前、后指代寸脉及尺脉的观点较为一致。也符合寸口阴阳脉法以寸尺判断病位的特征。
4.2.2 阴阳俱微该句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血痹阴阳俱微”,指患血痹病的患者,寸尺脉皆为微脉,为表里气血皆虚之象,符合原文所描述尊荣人骨弱肌肤盛的气血不足于内,重因疲劳汗出所形成的气血不足于外的病理基础。表里气血皆不足,调摄不慎,感受风邪,继而形成血痹之证[20]。
4.2.3 阳微阴弦该句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为胸痹的主脉。“阳微”指关前寸脉微,为上焦阳气不足之象;“阴弦”指关后尺脉弦,为下焦阴寒内盛,经脉凝滞之象。下焦阴寒之气乘虚上泛,凝滞血脉,故而胸痹而痛。关于阳微阴弦,有学者认为是代指病机。笔者认为,阳微阴弦是真实的脉象记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常可见此脉,应重视其临床实用价值,不能单纯的将其当作病机的代名词来看待[21]。
4.2.4 阴脉小弱该句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为妊娠初期脉象,胎儿赖母体气血以滋养,妊娠之初,胎元初成,阴血一时不济,里气不足,可出现尺脉细弱之象。
仲景寸口阴阳二部脉法与《难经》一脉相承,以关为界,关前之寸脉以候阳,关后之尺脉以候阴。此处之阳与阴指的不是阳气与阴气,而是表和上、里和下,并通过阳脉与阴脉的虚实等信息,诊察表里正邪之盛衰,以指导辨证、治疗及判断预后。其后,王叔和《脉经》将寸口脉的阴阳分部与脉象的阴阳分类相结合,描述了相应的症状表现,如“寸口脉浮大而疾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尺脉滑而浮大者,名曰阴中之阳,病苦小腹痛满,不能溺,溺即阴中痛,大便亦然”[22]。
后世医家,如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濒湖脉学·四言举要》中说到“初持脉时,合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也对阴阳脉法进行了记载。清代医家雷少逸,对阴阳脉法有所传承和运用,其在《时病论》中云:“阳脉浮滑有力者,乃温邪窜入肺经也,宜用辛凉解表法加连翘、象贝治之……阴脉不浮而滑,温邪已陷于里也,宜以清凉透邪法加葛根、黄芩治之”,以阴阳脉法判断冬温病温邪侵袭的部位,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法。阳脉浮滑,邪在肺经,病偏于表,故以连翘等辛凉解表;阴脉不浮而滑,为邪热内陷,故在辛凉透邪的基础之上,加葛根、黄芩以升透、清解在里之热邪[23]。现代医家李士懋等也对寸口阴阳脉法进行了整理和应用,在其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24]。《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一书中,对阴阳脉法进行了阐释,并收录了运用阴阳脉法的临床案例,再一次证明了阴阳脉法的临床可行性。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阴阳脉”并不是病机术语的代名词,而是阴阳脉法的真实脉象记录,此脉法传承自《难经》,对中医学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仍然有其临床实用价值。对于《伤寒杂病论》中所涉及的阴阳脉法原文,不可单纯的作为病机描述来理解,而忽视其实用性。寸口阴阳脉法,将寸口脉以关为界,关前诊察人体之上与表,关后诊察人体之下与里,并结合阴阳二部的脉象,通过诊察人体之气血状态来判断表里、上下的邪正盛衰,尤其适合指导外感病的诊断及治疗。外感病具有由表及里、由上至下、由实转虚的变化规律,所以寸口脉的阴阳脉法尤其适合外感病的诊治,同时对内伤杂病的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有应用先例。所以,无论是从对仲景原文的理解,还是对当今的临床实用价值,阴阳脉法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