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景,谢璇,盛海忠,郭晓媛,王暴魁,赵宗江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王暴魁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承国医大师张琪、李辅仁等,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对从风论治肾脏疾病有独到见解,临证善用对药,现将王暴魁教授运用对药从风论治肾病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阐述。
风与肾病的密切关系自古即有论述。早在《素问·水热穴论》就有:“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点明水肿的病机乃正气亏虚,风邪侵袭人体,其病位在肾。《诸病源候论》言:“风邪客于少阴则尿血。”风邪入肾导致尿血。现代中医临床,风与肾病的关系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任继学[1]教授提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病名应为“肾风”。王永钧[2]教授认为风湿是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和证候。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等继发性肾病亦与风相关[3-4]。
一般来说,肾病病机多本虚标实,正气亏虚、脾肾亏虚为本,风、湿、热、瘀、毒为标。“风者,百病之长也。”王暴魁教授认为风邪在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体虚肾亏,肾病患者易外感风邪,且外风可循经入里、深伏肾中、内扰于肾[5]。外风伤肾,首先犯肺,肺为水之上源,肺失宣降则不能通调水道,母病及子,循经伤肾,肾失开阖,肺肾同病,发为水肿。外风由表及里,日久入络,潜伏于肾中,成为肾中之风,风邪内扰于肾,肾之气化不利,蒸腾气化失司,水湿无以运行,故水肿,且风性善行,无处不到,故水肿可弥漫至全身;风邪内搅,肾封藏失职,精微不固,故而尿中蛋白、红细胞始终难消。外感在表之风邪可引动潜伏于肾中之风邪,内外合邪,故外感可引起肾病反复加重,水肿、蛋白尿反复难消。
肾病往往病程漫长,病机复杂,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故存在内生之风,或阴虚生风,或血虚生风,或血燥生风,或肝阳化风,或热盛生风。起居无节、过度劳累、情志失调等病因可耗伤肝肾阴血,肾病日久,亦可导致肾阴不足,阴液亏虚、气血不足,内风自生;筋脉失养,则可表现腿部痉挛;血少失润化燥生风,肌肤失于濡养,可出现皮肤干燥瘙痒。肝为风木之脏,体阴用阳,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失濡润,肝阳失潜,则肝风易动,可表现为眩晕、手足震颤、血压偏高。内风可入里扰动肾本,如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饮食不节,肥甘厚味积滞胃肠,酿生湿热,湿热化汁入血,血分有热,热盛生风,风热相煽,风性疏泄而走窜肾络,肾失封藏而精微外泄,故可见尿中泡沫[6]。热盛生风,风愈张则热愈盛,热愈盛则风愈炽,风性烈而易伤人,引起糖尿病肾病晚期肾脏结构破坏、功能损伤。
风药的概念源于金代张元素《医学启源》,防风、羌活、升麻、柴胡等药物被收载为“风升生”一类。后其弟子李东垣将其命名为风药[7]。清代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凡药之质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风药味薄气淡,质清性浮,味辛而具升、散、行特性,具少阳春生之气,能直接祛除风邪,可用于风脏相关性病症的调治[8]。当代“风药”的概念及范围不断扩大,目前一般把具有辛散升浮之性,能祛风解表、祛风除湿、祛风通络、平肝熄风等作用的药物都归入风药的范畴。
王暴魁教授认为风药范围广泛,多在祛风的同时,有除湿、通络等多种功效,在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外风宜宣,风邪在表时,相对容易治疗,应尽早宣散外风,防止内外风合邪为患,可根据具体辨证情况选用荆芥、防风、僵蚕、蝉蜕、牛蒡子、金银花、连翘等。祛除循经入里、深伏肾中之风邪,常选用祛风除湿类中药,如穿山龙、豨莶草、青风藤、秦艽等药物。此类药物既能祛风除湿,又能通经活络,对于肾病顽固性水肿、蛋白尿及血尿的消除也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根据其兼备活血、利水、清热之效灵活选用。对于内生之风,若肝阳化风则应用天麻、钩藤、地龙等平肝熄风药。应辨清病因,对证用药,阴虚生风则加用滋阴药,血虚生风则加用补血药。
此外,由于肾病病机特点,风、热、湿、瘀等往往夹杂,用风药和他药配伍能够增加疗效。风药配伍清热药,可使郁热外达,给邪以出路,增强清热之用;风药配伍利水渗湿药可使气机畅达,加强利水之效。对于肾病水肿水热壅结之证,王教授常用疏凿饮子加减,茯苓皮、泽泻、大腹皮等利水为主,佐以羌活、秦艽、防风、生姜等风药辛散走表,疏风散水。风药治疗水肿,一方面风能胜湿,水肿责之肺、脾、肾,风药可宣发肺气,调节脾胃气机升降、振奋脾阳,鼓动肾气、助肾阳蒸腾气化,从而使水液正常代谢;一方面风药多味辛,辛则能升散,主动主行,宣畅周身气机,与诸利水药相伍,“气行则水行”,可使水肿速消。
王暴魁教授临证多年,遣方用药累积了丰富经验,提炼出肾病治风的有效药对,灵活运用各类风药以宣散外风、祛风透热、祛风除湿、祛风利水、平肝熄风。治风药对相须相使以协同增效,或相互纠正药物偏性,风药与他药配伍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王教授常用的对药、角药总结分析如下。
3.1 防风、荆芥——宣散外风防风,辛、甘,微温,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为“风药之润剂”。荆芥,辛,微温,功能解表散风,透疹。二者伍用,为辛温发表之轻剂。施今墨[9]先生认为,若属外感表证,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王暴魁教授认为荆芥、防风对于肾病患者外感最为适宜,常用以辛温解表,宣散在表之风邪,或配伍金银花、银翘、牛蒡子以辛凉解表。一方面,两药较为平和,不至过于猛烈,慢性肾脏病患者多正气亏虚,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免疫功能低下,正气不足,不宜峻汗解表;一方面因慢性肾脏病中广泛存在血热病机[10],且肾病患者服用激素阳热之品后,易致内热,此药对不至过热,适于多数肾病患者体质。常用剂量:荆芥、防风各6 g。
防风、荆芥相伍亦有疏风止痒之效,荆芥被认为是入血分之风药。《本草纲目》记载:“荆芥,入足厥阴经气分,其功长于祛风邪……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王教授常用二者相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皮肤瘙痒患者,或其他肾病伴皮肤瘙痒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久导致气血阴阳虚损,血虚日久,易生风化燥,“风盛则痒”,发为皮肤瘙痒。治当养血祛风,润燥止痒,王教授多用当归饮子加减。临床研究发现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皮肤瘙痒患者,能够有效纠正二价离子水平紊乱状况,降低甲状旁腺素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瘙痒症状[11]。当归饮子中四物汤滋阴养血,荆芥、防风、蒺藜散风行血,镇静止痒,并配伍徐长卿、地肤子、白鲜皮、首乌藤等药以加强祛风止痒之用。
3.2 僵蚕、蝉蜕——祛风透热僵蚕为家蚕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虫体,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功善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功善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痉。《本草纲目》言:“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二者均入肺、肝经,为常用虫类祛风药,味薄,性浮,具有疏风宣散、清热利咽之功。僵蚕、蝉蜕配伍来源于升降散。《伤寒瘟疫条辨》载:“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夫蝉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吸风得清阳之真气,所以能祛风而胜湿,饮露得太阴之精华,所以能涤热而解毒也[12]。”僵蚕、蝉蜕辛凉宣透,“火郁发之”以治邪热内郁。实验表明,蝉蜕、僵蚕能改善脂质代谢,减少蛋白尿[13]。
王暴魁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急慢性肾炎伴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针对辨证为风热、热毒证患者以祛风透热,既能控制感染,又有降低蛋白尿的作用。足少阴肾经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咽为肺之门户,易受风、热之邪侵扰,邪气可循经至肾脏,导致肾病加重,如上呼吸道感染常常引起IgA肾病的发病和加重,或出现发作性血尿。并且,邪毒可盘踞咽喉,沿经络侵犯及肾,在咽喉与肾脏之间形成恶性循环[1]。因此,王教授在临床上诊治肾病患者时,十分重视问诊患者咽部不适症状,常常望诊患者咽部。咽部肿痛、刺痛,咽喉干燥、有灼热感,咽红,扁桃体红肿都提示了上焦风热、热毒证,用僵蚕20 g,蝉蜕10 g祛风清热利咽、透散邪热,以防热邪深入,并予金银花、连翘、青果、玉蝴蝶等药清热解毒利咽,根据患者自身状况或加生大黄1~3 g合升降散之意宣上清下,同时嘱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避免感冒。
3.3 豨莶草、穿山龙、鸡血藤——祛风除湿豨莶草,辛、苦,寒,归肝、肾经,功用祛风湿,利关节,且有解毒活血之功[14]。穿山龙,甘、苦,温,归肝、肾、肺经,功用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朱良春[15]认为穿山龙既能祛风除湿,又能补虚,能守能走,能补能通,有利于消除尿蛋白、消除水肿,并且可活血通络,有助防止血栓形成,是一味治疗肾病的良药。文献表明,豨莶草、穿山龙具有调节免疫、抗炎等药理作用[16-17]。
“风性开泄”与“肾主封藏”之性相左,尿中大量泡沫,尿检大量尿蛋白,为风邪鼓动之象,提示了肾中伏风的存在。肾中伏风深伏于内,非普通风药之力能及,应选用祛风湿止痹之品[18]。且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可挟湿邪犯肾,湿亦可为风邪犯肾之病理产物,湿性重浊腻滞,尿蛋白反复难消,肾病难愈。祛风湿药可祛有形之湿邪,使风邪势孤易祛。豨莶草、穿山龙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药,治疗肾病血尿、蛋白尿的作用可靠,且穿山龙补虚,契合肾病正虚邪侵之病机。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既能活血,又能补血,且能通经络,同时有护肝之功效。鸡血藤一方面苦而不燥,温而不烈,性质缓和,可缓和药性;一方面取其养血活血通经络之功,理血祛风,使气血流通,滞留的风邪也随之消除。豨莶草、穿山龙、鸡血藤各30 g为王暴魁教授临床常用之“祛风方”,用量偏大以祛除深入肾中之风,可治疗蛋白尿、血尿。三药合用祛风养血、活血通络以达“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该方治疗单纯性肾性血尿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可显著减少尿红细胞[19]。临床研究表明,包含该方的扶正祛风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病可降低尿蛋白[20-21]。
此外,王暴魁教授临床常依据证候差异及伴随症状的不同,灵活选择加用青风藤、秦艽、海风藤、络石藤等祛风湿类药物。其中青风藤,苦、辛,平,归肝、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青风藤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中国药植志》载:“除湿,祛风,行气,利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青风藤中青藤碱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作用,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疾病[22]。王教授认为其可祛肾中伏风,降低尿蛋白效果明显,对于原发及继发的肾小球病均具有一定作用。但其有过敏及肝功能损害的弊端,所以使用过程中应从小量开始,循序渐进,并定期检测肝功能,如有异常立即停药。藤类祛风湿药物是王教授临床常用药物,如《本草便读》所言:“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此物善治风疾。”肾脏疾病久病入络,肾脏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结构与中医络脉结构特点十分相似,借助藤类祛风湿药善通经络之用,可使肾中络脉通畅,肾脏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秦艽质润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清湿热,退虚热,适用于湿热证候肾病患者,或伴关节疼痛肾病患者等。
3.4 防己、茯苓皮——祛风利水防己,苦,寒,归膀胱、肺经,可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神农本草经》记载防己:“味辛平,无毒,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通腠理,利九窍。”《名医别录》言:“防己主治水肿,风肿,去膀胱热……通腠理,利九窍。”防己是王教授临床常用的祛风湿利水药,能利水,亦能祛风,其纹理似车辐,有行经络、通腠理的作用,可通行肾络,达到“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之效。防己分汉防己和木防己两种,木防己因含有马兜铃酸类成分导致肾损害而被禁用,临床上常用汉防己。
防己、茯苓皮相配伍出自《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取该方中防己、茯苓两药,不用茯苓而用茯苓皮,以皮走皮,更具利水消肿之效,用于治疗肾病水肿。防己茯苓汤原方为防己3两,茯苓6两,王教授处方常遵原方用药比例,防己15~30 g,茯苓皮30~50 g,并据患者水肿程度适当增减用量。同时防己常与黄芪相伍祛除在表之风湿,合防己黄芪汤之意可益气祛风利水。“面肿曰风”,若患者面部水肿可加防风以增强祛风利水之效,且有舒脾胜湿之功。
3.5 钩藤、地龙——平肝熄风钩藤,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功用熄风定惊,清热平肝。钩藤枝节向下弯曲似风之象,具平熄肝风之用,属风药范畴。《本草新编》言:“钩藤,去风甚速,有风症者必宜用之。”地龙,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味咸寒”,其归肝、脾、膀胱经,有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之功。《本草纲目》载:“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
两药合用以平肝熄风清热,有降血压作用,同时地龙为虫类药,血肉有情之品,善攻逐走窜,搜风活血,通达经络。王教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常以此药对治疗辨证为肝阳上亢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病、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临床表现为眩晕、头胀、头痛、眠差、面红目赤,或无明显不适症状,仅尿检有尿蛋白,查体血压高,脉弦数,舌暗红,苔黄。高血压肾损害多存在肝肾不足、肝阳上亢、阳亢化风、日久窜入肾络、血脉失和、瘀血阻络之病机,针对病机在治法理论指导下,予补益肝肾药之外,钩藤、地龙以平肝熄风、活血化瘀。高血压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需及早防治,两药可协同降低血压以减少肾损害,一般予钩藤20 g,地龙10 g。伴见头目胀痛者,可加石决明、菊花、黄芩加强平肝清热之力;夜寐不安者,可加首乌藤、合欢花、酸枣仁养血安神。
张某,女,59岁。主因发现尿蛋白6个月,于2018年12月19日就诊。患者6个月前体检时发现尿蛋白阳性(具体不详),4个月前于外院查尿常规示:尿蛋白+++,潜血+++,红细胞:35.06,24小时尿蛋白定量:3.23 g(尿量2 900 mL),于2018年8月17日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Ⅱ期膜性肾病。后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为2~5 g,20 d前予醋酸泼尼松片、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双嘧达莫片口服,服药后出现头痛、恶心、失眠、心悸等不良反应,后头痛、恶心消失,昨日因失眠严重自行停服西药,为求中医诊治来诊。刻下症:失眠,每晚睡眠小于3 h,心悸,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平素易焦躁,口干,目干涩,纳可,可食凉,二便调,夜尿1次,双下肢无水肿。既往史:高脂血症。面部红肿,舌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尿浊,脾肾亏虚,风邪犯肾证。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Ⅱ期膜性肾病、高脂血症。治法:健脾益肾,祛风清热。处方:生黄芪60 g,穿山龙30 g,豨莶草30 g,鸡血藤30 g,青风藤20 g,知母20 g,金银花10 g,鱼腥草15 g,栀子6 g,苦参6 g,白茅根15 g,佛手6 g。3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9年1月16日二诊:患者失眠、心悸明显减轻,仍口干。舌偏红,苔薄黄,脉弦滑。辅助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0.72 g(尿量:3 000 mL)。上方基础上加五味子6 g。60剂,煎服法同前。
2019年3月13日三诊:患者自觉无明显不适。舌偏红,苔薄黄。辅助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3 g(尿量2 700 mL)。予上方基础上改苦参为8 g,鱼腥草10 g,金银花6 g,加生麦芽10 g,鸡内金10 g。60剂,煎服法同前。
2019年5月22日四诊:患者每日大便3次。舌边尖暗红,苔黄。辅助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8 g(尿量2 850 mL)。予上方基础上加炒白术15 g,炒薏苡仁15 g。60剂,煎服法同前。
后随访患者尿检基本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5 g。
按语:患者“Ⅱ期膜性肾病”诊断明确,临床表现以激素治疗后不良反应为主。激素类热药致热扰神志故心慌、严重失眠、急躁;热伤津液,故口干舌燥;面红、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均为热象。处方中金银花、鱼腥草、栀子以清热,加苦参对症治疗心悸。二诊患者因激素治疗的不适症状已明显缓解。以辨病为主导,王教授认为脾肾亏虚、风邪犯肾是膜性肾病的基本病机,尿蛋白、潜血为风邪犯肾的表现,予豨莶草、穿山龙、鸡血藤三药合用,祛深入肾中之风邪,加青风藤增强祛风之力。祛风之外,不忘扶正,不忘顾护脾胃。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肾,祛风清热之功,标本兼治,降尿蛋白功效显著。
风邪在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王暴魁教授认为存在外感在表之风邪、循经入里深入之风邪、内生之风,临证时选用不同风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参考现代药理知识,提炼出药对治疗肾病,相须相使以协同增效,或纠正偏性,临床用之有效。王教授从风论治肾病,辨病、辨证、对症相结合,关注肾病检查指标,选择与病机相契合之药对组合应用。荆芥-防风以宣散外风、祛风止痒;僵蚕-蝉蜕以祛风透热;穿山龙-豨莶草-鸡血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针对肾病蛋白尿、血尿;防己-茯苓皮祛风利水;钩藤-地龙以平肝熄风。根据临床经验选取药物用量,宣外风用量偏少,取风药升浮之性,祛伏风用量偏大,取其量大力宏,针对肾中深藏难祛之风。同时,运用药对治疗肾病,药物配伍精当,在祛风之外,兼顾清热、祛湿、活血、通络,起到综合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