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铁耀
(中铁物贸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308)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由企业专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风险控制与管理进行监督和评议的过程,以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和实现目标。在国企发展过程中,物资贸易业务是一项重点业务,需要占用较大体量的资金,并且货物及货权管理难度大,价格波动较大,风险问题突出,导致出现客户拒绝履约风险、信用风险等问题,影响国企物资贸易业务的发展。国企要以此为导向,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内审工作的作用,以有效应对和控制风险问题,实现高质高效的物资贸易业务管理。
随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策略的提出,国企开展的物资贸易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开展物资贸易业务过程中,国企也遇到较多的风险和挑战,造成一定的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开展物资贸易工作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科学管理与供应商之间的货物与货权,同时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很多货物的价格变动较快,承担的交易风险大。
第二,在一个相对透明的市场化领域中,同类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导致物资贸易的毛利率低。特别是当前国际经济都处于下行趋势,国企的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货物的价格多变、不稳定、不容易预测,容易出现客户拒绝履约、客户信用问题、应收账款回款难度大、经营纠纷等风险问题,影响国企物资贸易工作的开展,而贸易纠纷案件一旦发生,就会呈现金额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第三,国家明令禁止国有企业自行开展融资性贸易及相关业务,有的国有企业还结合自身情况,按年度制定了物资贸易业务负面清单,禁止性业务与负面清单的执行情况都需要确认落实。这些都增加了新时代国企物资贸易业务管控的难度,需要发挥内部审计在物资贸易审计方面的作用,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完善内控体系建设,促进国企物资贸易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1.可以防范物资贸易业务风险
查找内控工作中的漏洞,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尽早发现融资性贸易等禁止性或限制性业务问题。物资贸易审计通过内控风险识别和评估,对物资贸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岗位进行审计,可以实现跟进监督,从而及时查处或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
2.可以提高物资贸易业务质量
国企开展物资贸易业务的过程中,面临较多挑战,业务本身有时也存在不够合理科学、与上下游客户间不够公平公正等问题。通过开展物资贸易审计,可以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物资贸易业务内控目标的实现,达成经营目标。
3.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提高决策效果
审计人员遵循“目标-风险-控制”的逻辑顺序,密切关注高风险领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用的风险信息,从而使管理层可据此作出更合理的决策。
物资贸易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可研报告、购销合同、上下游客户、贸易业务实施情况、贸易业务期后事项、资产质量、融资授信、仓储物流及配套服务、担保保证、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等。
1.对物资贸易内部控制的审查
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方面。
2.对可研报告的审查
主要包括可研报告必要性及其实施情况;可研报告评审与审批的合规性,评审与审批意见处理的适当性;开展贸易业务存在问题和面临风险分析的完整性及准确性,重大问题及风险应对方案的适当性等。
3.对购销合同的审查
主要包括购销合同必要性及实施情况;购销合同及补充合同评审、审批与订立的合规性,评审与审批意见处理的适当性;购销合同与可研报告的一致性;合同条款的规范性;合同标的定价机制的适当性及价格的公允性;合同对企业贸易政策的执行情况;合同风险传递与承担情况等。
4.对上下游客户的审查
主要包括上下游客户性质、注册资本、经营规模、生产能力、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经营范围、资质及关联方情况等;业务实施过程中对客户的后续信用评价、财务状况评估和风险评定情况等。另外,还要对贸易业务实施情况、贸易业务期后事项、资产质量、融资授信、仓储物流及配套服务、担保保证、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等方面开展审计工作。
1.改变审计的侧重点
传统的审计模式不太重视风险管理和评估工作,无法全面反映出国企发展中面对的风险问题,这就降低了内审报告的质量,无法体现内审工作在风险管理中的价值。而新时期国企更重视风险评估,面向风险导向开展整个物资贸易的审计工作,对业务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特别是关于战略目标的实现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的防范机制,把控各个风险点的出现。
2.创新实质性测试工作内容和方式
传统的内审模式一般无法直接评估固定的风险因素,需要在实质性测试的操作下进行,这会增加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也不能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而新时期物资贸易审计需要对国企的经营状况等内外部风险要素进行全方位巡查,展开分析和评估,然后制订审计方案,实质性测试手段则只是这项工作的辅助,用以优化审计结果的效果性评价结论。
3.审计组织方式要灵活多样
由于企业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运行方式以及对审计效果的期望不同,物资贸易审计可以采取项目审计、单位审计和专项审计三种模式,既可以对单位进行一对一审计,也可就某个专题对涉及的多个单位开展专项审计,还可就多个专题分别对多个单位开展专项审计;既可以事后审计,也可以事中审计。
通过提升物资贸易审计质量,关注审计发现的物资贸易问题,明晰面临的风险,借助物资贸易审计工作解决这些问题,有效防范风险,优化内部审计效果,完善内控体系。质量高的物资贸易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其审计工作成果的运用,可以确保国企内部物资贸易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
对物资贸易审计质量进行控制属于审计项目质量管理范畴,是国企审计机构为了保证物资贸易审计遵循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企业审计制度等规定的要求,对物资贸易审计项目的立项、准备、实施、报告、整改跟踪等全过程及其结果质量进行督导、复核、检查及评价的过程。通过质量提升活动,可以实现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全面管理,保证国企所有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都符合要求,充分发挥这项工作的职能作用。
价格波动较大、信誉风险突出、资金隐患较多、占用资金较大的物资贸易领域属于风险较高的领域,且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较低,对审计频率和时效性的要求更高。通过全面提升物资贸易审计质量,有利于审计关口前移,更好地防范审计滞后造成的被动局面和相应风险。
2013年,国资委明令禁止开展融资性贸易,部分国有企业为防范风险,采取了“一刀切”的方法,叫停了一些正常的物资贸易业务。而在采购与供应链安全、内外“双循环”发展大格局的建设前提下,开展物资贸易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和管理漏洞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开展物资贸易审计,可有效揭示风险,并督促相关人员落实责任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基于全球审计发展的趋向和要求,应深度设计和长远规划审计制度,在宏观层面把控的基础上,打造出严谨和完善的制度体系,激发出审计的综合效能。第一,面向内部的需求,进行制度的创新和设计,通过对内的规范和管控,使审计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和提升。第二,在审计工作的运行机制上,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流程设计,为实现科学严谨的流程管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三,创新工作机制,创建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不断面向制度的优化和提升开展流程再造和审计工作,提升审计效能,防范审计风险。
根据物资贸易业务的特征及新情况,要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的认知水平和专业水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变革的需求,加强自我学习,强化行动和执行力,持续创新审计理念,夯实审计基础。国企要针对内审工作打造完善的培训制度,针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胜任能力,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育活动,对内审的要求、内容、最新业务知识等进行学习。同时,要重视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借用、外聘和招录等方式,引进法律合规、风险评估、信息化及物资贸易业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另外,要加强责任意识,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对职业的认知和法律素养。
新时代,国有企业要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借助大数据等管理工具,建立大数据内审体系,构建审计信息化平台,完善平台的功能模块建设,组建持续性的审计分析体系和相应的审计数据库,制定规范化的内部审计数据采集机制。开展数据一体化管理和流程数据统计的设计工作,要从源头上进行标准的统一和兼容,让数据流和信息流实现有机的统一和融合,在格式上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协同和整合,尤其要不断固化模板和模式,不断沉淀审计中的知识单元,优化审计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接口设计,实现日常工作的流程化和快速化,真正做到审计工作的工作创新和制度发展。
国企审计人员要按照审计署第11号令的相关要求,切实落实好内部审计的三重职能,明晰自我定位。在业务过程中,要建立基于职能定位的认知,根据审计风险要素进行分类处理,结合审计资源情况,跟踪业务进展全过程,探索审计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管理与风险控制,有效规避风险。
人才队伍是第一资源。对审计工作而言,内部审计人才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资源,也是国有企业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一,搭建人才成长的通道和平台,推动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建立多平台的融通和跨度沟通机制,人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多平台的自由转换,也需要与不同平台的人员进行交流和融通。第三,强化专业技能的培训,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专业素养卓越的审计人才队伍。第四,建立核心人才的选拔机制,通过机制进行选拔,通过制度进行培养,通过实践进行锻炼,通过任用进行磨炼,让核心人才不断涌现。
建立健全“统一研究、双重督导、对账销号、纪委再监督”的问题整改工作机制,明确整改责任分工,在审计整改联席会的统筹管理体系下,落实审计部门的牵头组织责任、被审计单位的主体责任、归口管理部门的监督责任、纪委的再监督责任。明确被审计单位上报审计整改报告、审计部门对账销号、审计发现重要问题移交及重大问题督查督办的闭环流程及工作内容。通过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和归口部门整改监督制度,提升业务部门对发现审计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分析审计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普遍问题、倾向性问题,明确整改落实情况,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审计质量评估是提升内部审计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国资委要求在各类国企中开展审计质量内部评估工作,具备条件的企业还应积极申请和参加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等机构组织的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
国企物资贸易的资金和责任结构比较复杂,这可能带来一系列风险问题,因此,需要开展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科学控制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国企受贸易摩擦、疫情和国内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物资贸易业务领域遇到了更多的挑战。如何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作用,以保证国企物资贸易业务的安全开展,是新时期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对此,国企审计人员要加快内部审计的转型步伐,强化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