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年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犹如动态的实验室,蕴含了很多的教学灵感、启发、收获和改变。因此,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审视、反思、思考和总结。总体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论述: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思维,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念引导下,精心探究有效的教学设计。现在,很多专家和学者强调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感,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两性一度”。因此,教师应以此为指导,精心设计出符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和任务,从而促进课堂中学习的发生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精心设计教学之外,教师还应该及时反思设计带来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获得来自学生的真实课堂教学反馈呢?方法有很多:比如作业、课堂反思、学习总结、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它们都可以作为教师获得教学设计的反馈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应根据课堂语境的变化和不同以及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不断作出动态调整,甚至可根据需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设计:比如设计中体现出来的学生对任务或活动的接受能力或程度、以及话题或活动本身的吸引力等。詹姆斯·M.朗在《如何设计教学细节:好课堂是设计出来的》一书中强调教师可利用课堂的5~10分钟,进行轻教学设计,从而为学生赋能。
因材施教的理念自古就有,个性化教学可以说与因材施教如出一辙。因此,教师应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化问题,从而给予学生必要的帮扶?为此,个性化学情是教师顺利开展和实施教学活动和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探究个性化学情的手段有很多,课堂任务、课堂活动、课堂参与、课堂互动等都是其实现手段。此外,学生作业以及来自学生学习的反馈、总结和反思,都是个性化学情的体现和反映。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平台,从而为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学情创造条件。因此,在学情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创设”学习情境,随时关注学生学习上的变化,给学生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指导和帮扶,引导学生跟上教学的步伐,从而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当然,个性化学情也在不断动态变化,教师应秉持学情动态与稳定的理念,从而与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面对21世纪的00后大学生,教师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有效的手段,有策略的处理课堂内外的各种学情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与学生一起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更有效。
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中不应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学会放权,给学生赋能,从而让学习发生,让学习成效得以体现。事实上,通过大学英语辩论、大学英语讲课、大学英语角色扮演、大学英语表演等课堂活动和任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潜力和活力。当学生眼睛里有光,教学就真正发生了。客观地说,在这些课堂活动和任务中,学生或讨论、或思考、或参与、或提问、或质疑、或探究,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批判式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总之,在课堂精彩“生成”或“建构”的同时,教师既达到了课堂教学应有的指导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改变课堂的沉闷氛围,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然而,并非所有课堂的学习都会发生。因此,借助课堂观察、访谈或反思,教师深入了解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帮扶措施。
课堂是流动的。课堂里的人,事,物共同起作用,然后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因为课堂里发生的一切,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它与特定的教学情境有关。关键在于哪些教学情境或因素激发了这一切,从而使课堂绽放出光彩。客观地说,教师本身的特点以及教师本身蕴含的经历、知识理论在起作用;学生在起作用;教材或教材的话题在起作用;教学手段在起作用;课堂情境在起作用。很难说清,到底哪一个因素才是真正的推手。总体来说,他们的共同作用,促使学生开始发展自我,从而推动课堂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应培养这样的意识和先见。从另一层面来说,教师的眼界或者说新思想,对课堂中的学习主体——学生作用很大。比如孙云晓、佐藤学、雷夫·艾斯奎斯、朱永新、魏書生、陶继新、肖川等,他们都用自己对学生的无条件关注和宽容,使课堂上的学生有信心和勇气去打开自己、表现自己,进而绽放自己,让课堂生彩。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流动语境下的学生学习行为、动向和变化,从而抓住教学的契机,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不断的总结、凝练、反思和探究,把握教学的本质特点,从而更加自如的把握课堂,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效。
基金项目:本文基于2017年南昌航空大学第三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育项目——课程名称《大学英语》(项目编号:KCPY1671);2021年南昌航空大学校级教改课题“基于探究式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编号:JY21048)。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吴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