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家国认同”,优化初中道德法治课堂

2022-11-08 07:41胡伟燕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运河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认同感家国初中生

■ 胡伟燕(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运河中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增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众参与”等几个组成部分,而“家国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剑指“家国认同”,能够提升学生民族认同感、国家自豪感,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因此,教师有必要找到适合初中生教学,做好对初中生“家国认同”的培养工作。

一、培养初中生家国认同感的重要意义

所谓“家国认同”,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情感、意识形态及个人的归属感,反映着人们对所身处的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初中生的家国认同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一方面国家需要培养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理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正是育人的主要课程。要时刻清楚我们是为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关键问题,培养出更多爱国爱党的合格公民,这是国家和民族的要求。另一方面初中生是否具有家国认同,或者具有何种程度的家国认同,对于我国的长治久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在变化的潮流中帮助学生保持清醒,使得学生能够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重要贡献,于国家关系甚大。因此,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就需要挖掘家国认同感的知识内容,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其次,从学生层面来看,初中生理性思辨能力差,有些初中生为了“标新立异”,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很容易被一些较为极端的信息所影响,意识不到这些信息或者并不准确全面,或者真实性存在根本性的问题。加强对初中生家国认同感的培养,能够增强他们的辨别能力,提升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让学生在面对多彩多样的思想文化时,自觉抵制不利于本民族发展的极端信息,以更理性的方式看待社会思潮与国际争端。

第三,从学科价值层面来看,家国认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一个合格的接班人首先得爱国爱党、爱人民,脱离了这一根本,学科的价值实现就失去了依存。只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剑指“家国认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方法,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价值才能得到真正地实现。

二、初中道德法治课堂培养初中生家国认同感的有效方法

1.科学设置具体学习主题,建立家国认同的支撑点

“家国认同”作为政治认同素养的一部分和重要基础,有着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所以在从“家国认同”的角度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应该确定比较具体的主题,否则可能出现“大而无当”的情况。教师应该选择与“家国认同”紧密相关,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具备吸引力的内容,从中提炼主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探究才能够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才能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供有效的保障。

例如,《走向共同富裕》这部分内容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介绍了我国近些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坚持改革开放重要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全国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是培养学生“家国认同”的重要素材。而这一切成果的取得以及其深厚的内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教师应该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作为教学主题。为了使得这一主题的选择能够得到学生的充分认同,教师应该先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深入了解学生对于近些年来国家社会变化的关注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发现大家的关注点最后会殊途同归,指向全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才得到的。

比如,有的同学表示家里的经济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有的则认为网络速度提升很快,还有的觉得现在各种文化活动要比以往更加丰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上关系到每个人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成就都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普遍富裕紧密相关。我们之所以能够迈向共同富裕,又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必然。在引导学生得出上述结论,认同教师所提出的主题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关注点的不同设置分主题,如民生、信息化、文化生活等,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教师则结合课内外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最后再进行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每个小组都能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对主题形成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取得很好的学习成果。

2.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价值,明确家国认同的学习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中存在大量相关内容能够为增强初中生的“家国认同”提供帮助,教师不要仅关注表面上的知识点,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知识点和教材内容价值,同时通过创新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并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追求民主价值》一课前,教师应针对教材展开深入研究分析,总结其中的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指向何种学习目标。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本课深入介绍了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以及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及具体的民主制度。实现对上述内容的理解,能够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信心与认同感,深刻体会到自己就在优秀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下成长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国认同感。这就是本课的价值所在。教师应通过指导学生对理论与案例的充分探究,由学生自主发现内容价值。

教材中提供了一段材料,介绍了每年3月会召开全国两会,各种议案和提案会指向住房、医疗、教育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材料后提出问题,为何两会上的各位代表所关注的问题都与人民群众紧密相关。教师应利用这段材料及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他们平时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需求。教师带领学生加以总结提炼后,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直接带领学生在网上搜集相关信息,让学生看到他们所关心的内容其实也已经得到了普遍关注,而且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了全国两会上。最后再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内的其他内容,回答材料中的问题。

3.针对社会热点深入探析,找到家国认同的着力点

学生总是对身边熟悉的事物容易产生共鸣,培养“家国认同”亦是如此,教师要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素材,将遥远的、难懂的变成学生眼前的、能理解的。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果课堂教学理论性过强,或者所选择的事例对于学生来说距离比较遥远,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学生较为熟悉和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析是很好的选择。

例如,新冠疫情是近两年全世界都在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到了无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正常的生活。自新冠疫情在我国出现以来,为了全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国家的平稳发展,党和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在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比如医疗人员如何不辞劳苦为人们进行核酸检测等,分析国家如何进行相关调度和保障,社会主义优越性又如何体现。相比之下,世界上其他国家又是什么样的表现。

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更为具体,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例展开深入学习探究。比如,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过的某地“快递小哥”,在疫情封控,人民群众不方便出门购物,日常生活用品难以得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毅然响应政府号召,冒着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为周边的人民群众运送物资。除了正常的快递收入外,经常义务服务,而这并不属于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他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应引导学生就这一个案例展开深入的探讨,这位“快递小哥”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是否能够说明他具备非常强的“家国认同”?如果大家都能够像他一样,会对国家社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作为我们自己,又应该如何向他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呢?在学生的学习探讨完成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讨论的结果付诸行动。比如将学生组织起来,在校园和附近的社区进行有关疫情防控的义务宣传,定期出版手抄报,积极了解有关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并对家人进行宣讲,等等。

4.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点燃家国认同的情感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蕴含家国认同的内容是很多的,如传统文化的学习,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家国认同内容,无论是文字、服饰、饮食,还是建筑、艺术、科技等等优秀传统文化,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教师通过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将互联网和信息化设备等先进教学技术利用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展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财富时,这就是一种家国认同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普遍喜爱观看动漫作品的特点,精选一些国内的优秀动漫作品,剪辑后在课堂上播放。随后向学生提问:哪些部分体现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每个讨论组选出一名同学总结发言。学生会发现,优秀传统文化不会过时,历经千百年传承,历久弥新,愈发有价值,并将继续传承下去。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无形之中就在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延续着传统文化的血脉。

又如,教师可以选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切入。如“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部优秀的综艺节目,在初中生群体中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应该提前做好调研,了解学生是否观看过或比较熟悉这一节目。对于没有观看过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提前通过电视或网络观看一下。随后,教师再精选其中的一两期节目或节目片段在课堂上播放,与学生共同学习古诗词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探讨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最后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上。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学生能从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两个角度深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延续文化血脉,文化血脉又是如何延续的,我们可以做到什么,起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家国认同感的作用。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家国认同”。教师要认识到“家国认同”对于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将各种教学资源、技术和手段充分利用起来。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认同感家国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略谈“家国情怀”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