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为中心”视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2022-01-01 15:52:05支艺霏山东省东营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第二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书目书籍

■ 支艺霏(山东省东营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第二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育时,可以在学为中心的理念帮助下,选择更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书目的内容,学生的阅读环境,通过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以此来提高学生进行阅读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在本文中,笔者将从阅读技巧的教学、阅读课堂的构建、阅读内容的选择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构建学习支架,掌握阅读技巧

学为中心的意思是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权以及自主性。学习支架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自身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通过学习支架的帮助,可以更为快速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同样也要处于中心地位,教师不可以过度地帮助学生,使阅读的过程从学生主导变为教师主导。

阅读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语文当中的阅读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扩充学生的阅读量,这种有目的性的阅读更难以被学生坚持。掌握关键的教学方法,传授学生有用的阅读技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更为重要。笔者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当中,会格外关注学生的想法,笔者的阅读课堂大多都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笔者会为其提供帮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不清楚文本意思、不理解作者所表达含义的状况,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为其提供帮助。例如,在星期二下午的阅读课上,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图书馆选取阅读书籍,在选择的过程当中,有位学生一直坐在座位上没有动,笔者上前询问了情况。这位学生告诉笔者,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自己该选取什么种类的书籍,因为父母的原因,在家中,他也阅读过许多书籍,并且种类繁多,这就导致这位学生出现了阅读迷茫的状态。基于这位学生的状况,笔者首先让学生放空大脑,然后想一想自己现在最喜欢什么类型的图书,之后再进行选择。有位学生选择了长篇的外国小说,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位学生必不可免地出现了读不下去、不理解涉及内容的状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学生向笔者请求帮助,希望可以获得阅读长篇外国小说更好的方法。笔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告诉他,如果一次性读不完这本小说,可以放缓速度,慢慢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时刻回忆自己之前看过的内容,并适量地做一些读书笔记。在这个过程当中,笔者也有意识地让这位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解决他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培养这位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帮助式的教学,一段时间以后,笔者班内的学生对于阅读有了更大的兴趣,也构建起了独属于自己的与阅读技巧有关的学习支架。

二、归还课堂权利,学生掌握课堂

教师要意识到,阅读教学课堂从来都不是教师的课堂,阅读的主体从来都是学生,不是教师。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阅读的重要性并没有清晰的认知,自制力也较差,但教师依然要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师在旁监督。通过这种方式,在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权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在进行具体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作业的方式,增加学生阅读的专注度,同时,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目、选择阅读方式的权利,让学生掌握阅读课堂的主动权。

笔者在进行小学的阅读教育之前,首先思考了为什么会出现阅读课堂这一问题。中华民族传承了数千年,各类文学名著、史籍典册浩如烟海,人一生当中,在学校的时间占到了将近四分之一,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仅要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更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了解国家发展的来龙去脉,了解世界各地的名人轶事,而这些都需要图书的帮助。但同时笔者也认识到,小学生由于年龄、心智的原因,可能并不会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书籍对于往后人生的帮助,再加上课业原因,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坚持长期阅读。基于这一点,笔者在创设阅读课堂的情境时,会有意识地将课堂彻底交到学生手中,让阅读课堂真真正正地属于学生。例如,笔者所教学的班级每周二下午都会有两节连着的阅读课,在上课的前十分钟,笔者会为学生提供一些上课方案,让学生进行选择,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意见,笔者也会采纳。例如某次上课,笔者为学生安排了自由式小组阅读的上课方案,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小组阅读某一类的书籍。在经过沟通之后,学生选择了该方案,由此,笔者将这节课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布置下去,然后让学生自由结组。在阅读的过程当中,笔者发现,每位学生的阅读兴趣都十分的高昂,没有疲惫,当出现阅读困难时,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困难。这种学生掌握课堂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以学为中心,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的教学效率。

三、掌握学生心理,立足阅读兴趣

学为中心意味着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这种教学理念与阅读教学十分的相配,阅读教学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的情况下,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籍,丰富自己的大脑,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挖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逐渐调动起学生进行阅读的积极性,之后再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可以养成长久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大多都处于爱玩爱闹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对于童话类、探险类的书籍更为感兴趣,同样也有部分学生对学术性书籍充满浓厚的兴趣。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之前,笔者选择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摸透学生的阅读期待,立足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展开阅读教学。笔者所在的班级,学生在平时课间的时候可以阅读课外书,因此,在课间的时候,笔者会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或者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在观察的过程当中,笔者发现班内学生的喜好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什么类型的都有。并且学生的阅读心理更偏向于短篇的阅读书目,通过沟通,笔者了解到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长篇小说,同时,也存在学生没有耐心的情况。根据这种情况,笔者做了以下安排,在每周的阅读课堂上,笔者会为学生规定几个阅读的类型,同时安排好大量的阅读书籍,之后让学生自行选择。在这个过程当中,笔者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课堂的主体与选择位置却是学生。当学生选择完毕之后就可以开始阅读,笔者所规定的几个阅读类型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类型,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在阅读课堂上选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心理可以得到基本的满足,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不愿阅读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每位学生基本上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在之后进行安排时,笔者会有意识地为学生安排一些中长篇的阅读书目,提高学生阅读中长篇书目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阅读教学,学生已经养成了每日阅读的习惯,同时对于阅读中长篇书目也有了耐心,不再逃避。但在整个的实施过程当中,笔者也必不可免地犯了一些错误,在笔者认为已经掌握了学生的阅读心理之后,笔者之后再也没有进行过了解,这就导致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笔者所安排的书籍丧失了兴趣,因此,在之后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会不定时地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争取使书籍可以随时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结合传统文化,安排阅读内容

名篇名著当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小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有着绝对的好奇与求知欲,教师在安排小学生的阅读内容时,可以有意识地将蕴含传统文化的书籍融入其中。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的过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在安排阅读内容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避免挑选过于深刻的内容,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任何书目的安排都要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符合,不可以脱离实际。

在众多的书目当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不在少数,随随便便选取一本书就可能涉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但难就难在如何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目。小学教师在选择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阅读书目时,可以根据所带班级的学生年级作为一个依据,可以为低年级学段的学生选择图画类的阅读书目,中高年级的可以选择文字版,但内容也不宜过于深奥,过于理论性,要与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相符合,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学生产生烦躁心理。笔者在上低年级段学生的阅读课时,会选择一些图文类的书目。例如,绘本版的《楚辞》,该书利用精美的插画以及简单的话语,将《楚辞》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哪怕是低年级段的学生也可以理解。还有《戏开始了!》京剧经典美绘系列,这套书利用一个个生动活泼有趣的小人形象,将与京剧有关的经典曲目以及京剧的基本知识展现在了低年级段学生的面前。在学生阅读的过程当中,每位学生都有极高的阅读兴趣,当阅读结束之后,学生也可以清晰地说出与楚辞、与京剧有关的内容。这种阅读内容既保证了学生可以高质量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打压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为中高年级选取阅读内容时,笔者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故事性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当中了解传统文化。例如《一条大河》《高山流水》《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些书籍通过生动有趣的白话文语言,将中国古代的历史、音乐描绘出来,与中高年级段小学生的理解水平相适应,并且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故事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历史故事。笔者始终认为,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应该阅读与这个阶段的认知相适应的书目,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

五、提供阅读场所,给予学生自由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籍,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更关键的是,为学生提供或是寻找阅读场所,让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地主导阅读的整个过程。阅读是一件需要耐心、需要长时间坚持的事情。小学生本就没有太大的耐心,学为中心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缺少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环境的选择对于阅读十分的重要,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安静、舒适的环境,让学生可以进入到阅读的状态当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耐性。

一个好的阅读环境与高质量的阅读书籍同样重要。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与求知欲旺盛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好的耐心,也容易被其他事物转移注意力,而阅读是一件需要注意力集中、长期坚持的事情。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无法改变,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外在环境的办法,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专心阅读书籍。但同样,这个外在环境也要是学生喜欢的,阅读的主体始终都是学生,教师可以作为主导,但是绝不可越俎代庖。笔者在为学生选择阅读环境的过程当中,首先进行了一轮筛选,去除了一些存在着较大弊病的环境,例如周围过于吵闹,屋内有大量的装饰品,整体空间较小,环境过于压抑的阅读房间。经过一轮筛选之后,留下了教室,学校准备的图书阅览室,以及装修好的空教室,笔者将这三个选项告知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经过多次的讨论,学生最终选择了学校准备的图书阅览室之后,每当阅读课来临之前,学生都会自主在图书阅览室门前集合。学校准备的图书阅览室有充足的空间,也有适合学生长时间阅读使用的桌椅板凳。在阅览室内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哪个位置阅读,阅读哪些内容。整个阅读环境是安静、轻松的,每位学生都可以将注意力充分集中到所阅读的书目当中。学生充分参与到了阅读环境的选择当中,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自主性,这就会使学生对于阅读教学充满更多的期待,使阅读教学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件学校以及教师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绝对不可以操之过急。学为中心的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应用这份理念,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自己作为主导者、引领者,从旁辅助学生的阅读学习,以此完成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书目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都市人(2022年3期)2022-04-27 00:44:57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黑河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 14:24:08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貌合神离 远离主旨
本刊邮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