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珍珍(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张八小学/山东省青岛市)
随着教育的发展,幸福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德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小学,目标是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过程中给班主任灌输幸福感。在日常教育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要不断深入学习德育方面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道德教育。
小学生处于以强化教学和繁重工作量为特点的学龄,这意味着教师在讲授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时,通常对课程内容的单向输入感兴趣,不利于课程教学中的互动,在讲授幸福相关课程内容时,许多小学德育教师只给出了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以及相关考试点和科目的相关分析,但是,学生幸福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潜在的非常强大的过程,不能通过单方面进入学生心中而扎根。
多媒体工具是提高小学德育有效性、优化小学德育教学中幸福与使命发展模式的有效工具,但是,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多媒体工具的运用普遍较低。作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继续采用独特的口语形式,不允许课程内容与形象的视听载体相结合,在学生意识中塑造具体形象。但是,符号和形象是将意识植入幸福文化的最有效形式,虽然有些教师考虑在小学道德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工具,但教学内容选择的僵化意味着多媒体工具没有实际价值,更像是口头教学的简单重复。
这是小学德育促进小学生幸福的一个不利因素。小学生的幸福感文化不仅仅限于校园,而是学校教育和出身家庭的共同作用。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幸福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切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但是,在小学德育的这一阶段,小学德育的教学正在努力建立有机的互动和与出身家庭形成联系,当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相隔离时,很难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周围幸福感文化的环境。
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外书籍不仅包含丰富的故事,而且还包含对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的特定人生哲理。例如,班主任在实施道德指导的框架内,可以利用专题课堂会议提供的机会,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使他们能够独立分析和探索课外书籍,探索这些书籍中包含的伦理要素,促进学生高道德的发展。为了提高以课外书籍为基础向学生提供的德育教学质量,班主任应注重课外书籍的适当选择,开展科学阅读活动,以便学生在活动经验中进一步提高道德素质。比如,班主任向学生推荐书籍时,首先,分析学生德育和阅读能力的教学主题,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和成语故事,之后班主任向学生提出:“这些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看课外书籍时觉得怎么样?”等等,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在课外读书,紧接其后,班主任根据学生阅读水平,在互补和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组建阅读小组,引导学生集体探索课外书籍的伦理要素,学生在行使集体能力时,能够加强同伴互助,从而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到爱、互助和团结的美德,增进对这些高尚品质的理解。同时,在阅读课外书籍后,通过对书籍的主角和内容的分析,学生们还可以学习高质量的书籍,通过课外书籍有效地开展德育教学。显然,班主任通过强调在德育教学中引入课外书籍,不仅可以丰富德育教学的路径,拓宽学生视野,还可以加强高道德学生的体验,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模仿是学生的学习性质。在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班主任是高尚的,从长远来看,他会模仿和学习班主任的言行,从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教师在履行道德管理职能时,必须认识到他们对学生的价值和影响,以便他们谨慎行事,给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各种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履行职责。比如班主任在面对工作时,应该培养一种热爱和专业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班主任负责任的态度,班主任对工作的热情,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事情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做,班主任在履行道德领导职责时,也应规范言行,尊重长辈、同事和道德教育,介绍某些名人的故事,营造有利于课堂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指导学生监督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在小学开设德育课的课堂上建立师生互动社区,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学德育课互动不足的问题。所谓师生互动共同体,即把单方面离开课堂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传统小学德育教学,将小组教学和研发学习融入小学日常德育教学,建立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后的反馈和互动导出机制,使知识的接收、应用、反馈和重用形成封闭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以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为日常教学形式。小学德育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学,还必须保证德育教学的互操作性,将促进学生福利的课堂转移到校外,指导学生进行德育的常规实践,并将教学内容融入每个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幸福文化不是高度抽象的教学活动,而是小学德育教学中更大的形象潜力。幸福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没有非常抽象的教育内容,把小学德育课程中包含的抽象概念和知识点转化为图片、视频和多媒体工具是更有效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多媒体工具的使用感兴趣,还要对多媒体教育内容的设计和改造感兴趣,并确保选择的内容与课程知识最相关,比如,与小学生幸福相关的动画、电影和照片片段强调激励学生的内容,并利用这些材料微妙地影响学生的主观感受。
为了加强在学生、出身家庭和学校福利发展中的作用,应利用小学德育方案提供的机会,在出身家庭和校园之间建立互动平台。通过教育方案和实际活动之间的互动,加强家庭对小学生幸福发展进程的参与,并创造有利于家庭内学生幸福的环境,而不仅仅是校园内的环境,真正认识到出身家庭和校园之间的联系,让小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幸福感。
高质量的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良知,保持良好的道德生活质量。小学教师作为道德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必须有效地将教育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班主任可以组织定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奉献爱心,班主任还可以指导学生日常生活,在学生之间营造互助的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习惯于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成功实现德育的基本目标。
为了使小学德育工作顺利进行,教师必须以理性和科学的方式改善与学生的沟通和沟通方式。目前小学生压力很大,心理能力不那么“强”,在这一点上,如果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恰当,就会给学生留下创伤,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和温暖,同时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错误。教师可以多与学生单独交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家庭情况等,但他们必须保护学生的隐私,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单独谈话时,要选择正确的时间和机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抛开班主任的角色,给学生一种亲近感。
课堂是学生在校园活动和学习中的首要地位,课堂气氛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小学班主任必须制定完善合理的课堂规则,使学生严格适应,逐步提高认识,班主任还必须找到班上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认真研究班上每个学生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确保学生的道德行为成为学生的榜样,班主任做好指导工作。如今,手机和平板电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小学班主任必须利用这些移动网络工具为班主任的道德工作服务。学生可以观看爱国守法电影或《触摸中国》等短片,班主任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也可创作绘画,班主任通过微信平台将学生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发送给家长微信小组,使家长能够与小学班主任合作,欣赏家长参与德育工作的学生的作品,加强学生良好道德素质和思想的文化。
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班上有些学生不敢举手,主要是因为他们内向、没有自信,犯错后害怕受到班主任的批评,回答问题时感到紧张和恐惧,心理上排除了他们回答问题的能力,也有平时和同学相处少的学生,上课时经常退到教室后面。因此,教师有必要强调鼓励课堂上的学生,运用自己的眼光和行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赞赏,增强学生的自信,逐步使他们能够重视自己,促进学生与他人的关系,提高合作能力,逐渐发展更健康的个性。班主任在课堂管理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经常表扬和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学生的启蒙思想,给予他们更大的成功经验,使他们更加自信。
合作学习是课堂学习背景下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其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班主任组织平等民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学生之间发展学生互动情绪的互动,及时提供支持,使他们能够学会合作竞争,促进他们的持续发展。作为小组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每个学生可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积极的辩论,并在交流中回答相关问题,班主任应注重营造课堂沟通氛围,提高课堂开放性,让每位学生有机会发展,提高课堂学生的幸福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重学生的协调发展,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潜力,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独特的特点,班主任必须为学生发现更多的亮点,及时找到学生值得祝贺的地方,班里经常有很多内向的孩子,所以班主任应该集中精力发现这些孩子的亮点,向学生们表示祝贺,教师还要促进有效的对等合作,通过对等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取向,增强学生的自信,及时促进和确认学生的良好行为,指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才能和在课堂上的位置。因此,教师有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有效地培养学生,班主任必须很好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逐步发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逐渐发展良好的爱好,让学生感到更快乐,在课堂上获得更多快乐。
学生们长大了,必须学会与他人相处,他们还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团队合作不仅是学生的必备素质,也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问题,很难独自解决,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帮助,愿意帮助别人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快乐。因此,学生们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中应该组织起来,以便他们能够以团队的方式工作,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学会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自己无法独自完成的事情,并且在合作中,学生们会更好地相互了解,他们的关系会更亲密,他们会找到更多的朋友,从而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幸福。在课堂管理中,学生们被分成五组,负责许多教学事务和学习任务,如课堂卫生,周一至周五负责卫生,每天放学后一起打扫教室。此外,还划分学生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方面软弱无力,其他团队成员也会相应地帮助他们。
班主任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到幸福,就必须让学生看到幸福生活的具体方面,如果班主任在自己的生活中不快乐的话,让学生感受生活幸福的教育内容就不会令人信服了,因此班主任应该乐观面对生活,为自己的生活高兴,这样学生们也能从班主任那里看到幸福生活的样子,让学生相信幸福生活的存在,为幸福生活而努力,并且看到班主任的幸福生活后,学生们会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德育,相信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合作能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同时,小学班主任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确保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小学班主任的言行将成为学生们的榜样。当笔者成为班主任时,经常觉得班级管理很麻烦,工作很辛苦,所以经常表现出某种不耐烦的行为,成为笔者的口头禅,直到听到班上一个学生说“烦”。当我问她什么困扰她时,她说只是很有趣,并提到自己是从笔者身上学到的,笔者意识到自己把学生的行为误导了。因此,之后笔者密切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时不禁发牢骚,笔者会用“马上”代替,这将提醒自己眼前的问题最终会过去,而且笔者也会注意学生面前乐观的一面,继续在学生面前微笑,同学们对笔者说:“老师,你笑得很漂亮,我想如此美丽。” 笔者当时鼓励她:“你也笑得很好,我们笑得更多,好吗?”之后,学生的笑容真的传了很多。
总而言之,德育在现代小学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权威和学生的榜样,必须积极促进道德教育,确保学生的福利和幸福,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智力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成为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