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的《临证指南医案·痢》用药浅析*

2022-11-08 09:30袁宇晴毛晨晗
中医药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频数痢疾医案

龙 丹,袁宇晴,毛晨晗,朱 莹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8)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具有传染性,多发于夏秋季节[1],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2-3]。痢疾相关疾病属临床常见疑难病,其病势缠绵、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现代医学多使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但容易产生不良反应[5]。对此类病因不明、症状复杂的疾病,中医药可以发挥多靶点的特色,改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6-7]。叶天士作为“温病四大家”之一,在瘟疫病方面有着独到见解。《临证指南医案》中专设一篇对其治“痢”经验进行阐述。本研究借助数据挖掘分析《临证指南医案·痢》的用药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现代药理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证指南医案·痢》[8]所载医案为研究资料,其中所录医案92例,处方109首,涉及中药110味。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临证指南医案·痢》医案中所收录的方剂。

1.2.2 排除标准 处方记录不明确或无法考究;复诊方药与初诊完全相同。

1.3 数据规范化 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第10版《中药学》[10]对处方涉及的中药名称进行统一规范。例如:“广皮白”“新会皮”规范为“陈皮”,“官桂”规范为“肉桂”,“焦术”规范为“白术”等。

1.4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将处方逐一输入Excel 2010,资料录入完成后,由2人对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软件“数据管理”功能,将得到的处方上传至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11],建立“《临证指南医案·痢》的中药数据库”。通过软件“数据分析”功能依次对药物分类、性味、归经及使用频数进行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lder 18.0对组方规律、核心用药进行分析。

1.5 网络药理学研究 在TCMSP、UniProt数据库中,筛选叶天士治痢核心药对(黄芩-黄连)的有效成分及相应靶点;在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中检索与痢疾相对应的英文病名作为疾病靶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和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将以上靶点合并后去重,再与黄芩-黄连靶基因取交集,作为黄芩-黄连药对治疗痢疾的潜在靶点。将上述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PPI网络;用Metascape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

2 结果

2.1 药物的分类及性味归经统计 本项研究共纳入处方109首,涵盖中药110味,总用药频数为712。药物分类、性味及归经统计结果见表1~4。补虚类药物使用频数最高,其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等。药性以温药为主,其次为寒药,平药;药味甘味使用最广,苦、辛味次之。归经主要归脾经。

表1 用药类别及频数

表2 药物四气分布

表3 药物五味分布

表4 药物归经分布

2.2 药物使用频数统计 对处方中110味药物频数进行统计,获得使用频数≥10的中药21味。结果显示,使用频数排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茯苓、人参、白芍、黄连、甘草。(见表5)

2.3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采用SPSS Modeler 18.0建模,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参数[12]:支持度≥10.0%,置信度≥60%,提升度≥1,最大前项为1。共得到二项关联15组。(见表6、图1)

表6 药对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10.0%,置信度≥60%,提升度≥1)

图1 关联规则网络展示图

2.4 药物聚类分析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药物聚为6类时,各类药物基本达到稳定,采取欧式距离法聚类,以圆形聚类图展示。共得到5个有效聚类。C1:猪苓、泽泻、白术、茯苓;C2:陈皮、厚朴、木香、附子;C3:人参、干姜;C4:黄芩、黄连、白芍、牡丹皮、山楂、金银花;C5:熟地黄、肉桂、当归、甘草。(见图2)

图2 圆形聚类图

2.5 相关性分析 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值热图见图3,其中有显著意义的共55个药对。药对正相关R值≥0.5的有2对,分别为黄芩+黄连(0.812),猪苓+泽泻(0.532);0.3≤R值<0.5的有5组药对,分别为厚朴+陈皮、木香+厚朴、猪苓+白术、金银花+山楂、肉桂+当归;0.1<R值<0.3呈弱相关的有25对;23个药对负相关,其中人参+厚朴负相关性最大。(见图3)

图3 相关性分析热图

黄芩-黄连置信度、相关系数均最高,此为叶天士治疗痢疾的经典药对。这与痢疾湿热蕴结于肠腑的关键病机相印证,故本研究将其定义为核心药对[12],并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芩-黄连药对治疗痢疾的机制。

2.6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对治疗痢疾的机制

2.6.1 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的筛选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核心药对黄芩-黄连的化学成分,以OB≥30%、DL≥0.18为条件[13],筛选出黄芩的有效化合物36个、黄连的有效化合物14个,在Uniprot中筛选出两者已验证的人类靶点267个。

2.6.2 痢疾相关靶点的筛选 综合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出376个痢疾相关靶点。疾病靶点与中药靶点取交集,得到47个黄芩-黄连治疗痢疾的潜在靶点。

2.6.3 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在线平台数据库,将物种设为人,得到PPI网络图。(见图4)为进一步分析核心网络节点,借助Cytoscape筛选出Degree值>10[14]的41个靶基因,用于进一步的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Degree值排名前20的交集靶点信息见表7。

图4 黄芩-黄连治疗痢疾相互作用网络图

表7 “黄芩-黄连”——痢疾核心靶点

2.6.4 GO功能分析 核心靶点参与的生物过程(BP)共1 159条,细胞组分(CC)共23条,分子功能(MF)共57条。选取显著性位于前20的BP、前10的CC、前10的MF条目展示于图5。黄芩-黄连的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调控白细胞黏附等方面,其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调节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因子活性及受体配体活性等。

图5 黄芩-黄连治疗疾痢靶点GO 分析图

2.6.5 KEGG通路分析 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41条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设定P<0.01[15],按P值选取前20条具有代表性的富集结果予以展示。(见图6)黄芩-黄连药对有效成分可以参与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相关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

图6 黄芩-黄连治疗痢疾靶点KEGG 通路分析气泡图

3 讨论

《临证指南医案》有云:“痢症古名滞下,惟夏秋暑湿夹积者居多,其次则风淫火迫寒侵也。”[8]叶天士谨守痢疾邪蕴肠腑、气血凝滞的病机关键,重视清利湿热、调畅气血。除此之外,笔者还总结出叶氏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分消走泄、因势利导,辛开苦降、调和寒热等治疗特色,以期指导临床。

3.1 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黄芩-黄连药对置信度、相关系数均最高,与痢疾邪蕴肠腑的关键病机相吻合。两药直清里热,燥湿坚阴,使湿热得清,则腑气自通。叶天士治痢以温药为主,其次为寒药与平药;在药物功效分类中,补虚药居于首位。用药频数分析结果显示,茯苓、人参、白芍、黄连、甘草、黄芩等用药频数居于前列,其中茯苓出现频率最高,反映了叶天士扶正祛邪的治疗大法。置信度较高的6个药对(泽泻→茯苓、陈皮→茯苓、厚朴→茯苓、白术→茯苓、猪苓→茯苓、炮姜→茯苓)中均有茯苓,可见健脾渗湿在治痢中的重要性。叶氏惯于在顾护脾胃的基础上利水渗湿。聚类分析C3组(人参、干姜)中,干姜温中焦之阳、散中焦之寒,人参健中焦之气,共奏甘温补中、温阳健脾之效。C5组(熟地黄、肉桂、当归、甘草)中肉桂补火助土,熟地黄滋阴养血,当归养血和营,可与因子分析F7组相印证,适用于痢疾日久,正气耗损,阴阳两伤者,提示了叶天士“久痢治肾”的学术主张。湿热痢虽占病案之多数,但叶氏治痢不在一味清热,而是正邪兼顾,注重祛邪同时顾护脾肾。

3.2 分消走泄,因势利导 本研究表明,利水渗湿药使用频数排在第3位,提示了叶天士治疗痢疾重视利湿之法。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猪苓-茯苓、泽泻-茯苓、白术-茯苓置信度、支持度均较高;湿热偏于下焦者,叶氏喜用猪苓-茯苓、泽泻-茯苓等药对,使湿邪从小便而去,正如《医学正传》所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聚类分析C1组(猪苓、泽泻、白术、茯苓)为五苓散之雏形,叶天士宗张仲景“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16],诸药甘淡渗利,体现了因势利导治湿之妙。木香-厚朴药对使用频数与置信度均较高,可见叶天士辨治痢疾重视气机升降。湿阻中焦者,易阻滞气机,故辅以木香-厚朴辛温开郁、畅通中焦气机,理气以祛湿,气行则湿走,体现了走泄祛湿之法,彰显了叶天士分消走泄法祛湿的治痢特色。

3.3 辛开苦降,调和寒热 由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可知,干姜-黄连药对常组合为用,其宗泻心汤之意,提示叶天士治痢立足中焦,辛以开之,苦以降之,苦辛通降,调和寒热。《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指出:“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17]盖脾健气升,则肺气宣发,肝气升发,肾气蒸腾,如是则水精四布,而不独注肠中,胃和气降,则腑气通降,受盛传化有序进行,糟粕时有序排出[18]。叶天士对药物性味配伍颇有见地,有“在气分,有苦辛调气与辛甘益气等法;在血分,有酸苦行血及咸柔养血诸方”之说[8],其亦巧用甘温益气、苦辛调气、酸甘养阴等法。

3.4 核心药对治疗痢疾的机制 本研究表明,核心药对黄芩-黄连治疗痢疾度值排名10的关键基因为:IL-6、AKT1、IL-1B、PTGS2、TNF、MMP-9、TP53、CXCL8、IL-10、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能影响肠道黏膜微循环状态及肠道黏膜溃疡的修复,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促进C反应蛋白的释放,加重炎症反应[19-20]。蛋白激酶B(AKT1)是一种自噬相关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凋亡和葡萄糖代谢等细胞过程[21]。实验研究表明,其可通过增强自噬作用而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症因子的表达[2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可介导白细胞不同亚群间的黏附和接触,调节其功能活性和免疫反应,降低该分子的表达可以促进结肠黏膜的修复[23]。

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黄芩-黄连”治疗痢疾的生物过程主要定位在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调控蛋白质磷酸化、白细胞黏附、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方面;其分子功能参与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结合、蛋白磷酸酶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因子活性及受体配体活性等,涉及质膜外侧、细胞质核周区、细胞外基质等细胞组分。KEGG通路分析显示,黄芩-黄连药对有效成分可以参与AGE-RAGE、癌症、乙型肝炎、TNF等信号通路。唐康等[24]发现,AGE-RAGE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结肠上皮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相关研究表明,NF-κB广泛参与炎症相关因子的转录调控[25]。左玲等[26]发现清热祛湿法治疗U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肠道功能。

4 结 语

本研究借助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了《临证指南医案·痢》治疗痢疾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叶天士对该病的用药规律与辨治思路。叶天士治疗痢疾重视清利湿热、调畅气机,其善用分消走泄法祛湿,辛开苦降法协调升降,顾护正气贯穿始终。核心药对黄芩-黄连治疗痢疾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疫、调控平滑肌细胞增殖发挥作用,同时受AGE-RAGE、NF-κB、HIF-1、IL-17信号通路等多靶点、多通路的共同影响。但本研究尚存在局限性,如未能将使用频数较少但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挖掘出来。期望以后有更成熟的信息挖掘技术,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频数痢疾医案
仔猪痢疾的预防及治疗
猪痢疾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频数与频率:“统计学”的两个重要指标
关于羔羊痢疾的综合防治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1例
类风湿关节炎并寰枢关节脱位死亡1例并文献复习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频数和频率